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三国演义:祢衡到底是大才,还是浪得虚名?孔融的死有关吗?

揭秘三国演义:祢衡到底是大才,还是浪得虚名?孔融的死有关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虫侃历史 访问量:1482 更新时间:2023/12/6 7:10:08

《三国演义》当中的祢衡是个大才,起码在文学上是有很高的天赋和很深的造诣的。当时曹操想派人去劝降刘表,有人说刘表是个喜欢名士的人,要想说服刘表投降,必须派一个文学上有名气的人。

曹操本人就是这样的人,不知道当时是不是想过让自己去?曹操问谁可以胜任呢?有人就举荐了孔融。孔融是孔子的后人,而且还当着北海太守的官,应该说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但是孔融的回答令人意外,他说,我认识一个名士不但可以完成这个使命,还应该辅佐天子居于庙堂之上。

这是很难听的话,曹操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孔融不但不服从曹操的命令,还要给天子推荐人才,这不是小看曹操吗?再说你给天子推荐人才干啥?取代曹操?取代曹操就是杀死曹操,所以曹操很生气。

但是当时基础还不牢靠,所以,曹操什么也没说。

孔融果然把奏表报到汉献帝那里了,汉献帝只能让曹操决定。曹操在官府接见了祢衡,结果被祢衡狠狠地羞辱一番。曹操生气,让祢衡当打鼓的人。祢衡很生气,故意在曹操举办宴会的时候穿着破衣烂衫去打鼓。

曹操要求他穿新衣打鼓,祢衡不但不听,还把破烂衣服脱个精光,这一下就把曹操的饭局给搅了。最后祢衡穿上衣裤打了一段《渔阳三挝》,打的极好。这说明祢衡是有本事的。最后曹操派祢衡去劝降刘表,祢衡不去,曹操派两个人骑着马把祢衡夹在中间去劝降刘表。

当时劝降刘表是根本不可能的,刘表的实力很雄厚,而且他也年富力强,曹操的实力还不甚雄厚,刘表是不可能投降的。曹操只是想借刘表的手杀了祢衡,泄愤而已。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孔融,曹操受了这份羞辱和委屈怎能不报复,但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后面曹操觉得时机成熟了才杀了孔融。

祢衡到了刘表那里,也很傲慢,刘表并不计较,而是把他送到了黄祖那里,也是想借刀杀人,借黄祖的刀杀祢衡。

黄祖和祢衡喝酒,黄祖问祢衡在许都有什么朋友?祢衡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这是很狂放的,大儿子是孔融、小儿子是杨修。还说黄祖想庙里的神像,接受供奉但是并不灵验,黄祖一生气杀了祢衡。

祢衡的话后来肯定被曹操知道了,于是对孔融和杨修十分的痛恨。杨修又是个聪明外露的人,引起了曹操的戒心,没想到杨修竟然参与曹操几个儿子争夺王位的事情里了,最后被曹操杀死。曹操肯定早就把孔融和杨修与祢衡列为一类人了,对他们下手只是时间问题。

孔融和杨修与祢衡是好朋友,所以就等于埋下了定时炸弹,孔融后来虽然有受到别人陷害的因素,但是本身在祢衡事件上让曹操对他很不满,杨修过于自信屡次拆曹操的台,在“鸡肋”实践中过于显露聪明,惹火了曹操,新仇旧恨一起涌上行头让曹操下决心杀了他。

标签: 祢衡

更多文章

  • 三国排行第一的超级喷子竟然是他?眼高于顶的文人喷子祢衡

    历史人物编辑:忆三线标签:祢衡

    三国小人物志0041:眼高于顶的文人喷子——祢衡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祢衡,字正平,是汉末三国时代的名士,也是一个大大有名的喷子。尤其是在《三国演义》第23回中,祢衡将曹操麾下的几乎所有将帅谋臣,都一阵大损,将每个人都贬得一无是处。接着,祢衡又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击鼓奏乐之

  • 杨修因为一句鸡肋而死,为何裸衣骂曹的祢衡却没被曹操杀掉?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祢衡

    杨修和祢衡,这两个人之死都是很有意思的——杨修因为跟主公耍了点小聪明,结果被曹操下令斩首;而祢衡骂了曹操骂刘表,骂了刘表骂黄祖,最后被大老粗黄祖推出去杀了。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会引起费解:祢衡明明把领导、包括领导身边的人(荀彧、荀攸等一众大臣)骂的狗血淋头,却能被曹操礼送出境;杨修只不过是玩了点小

  • 献帝说话的语气,让孔融和祢衡的听后,感到十分的讶异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祢衡

    献帝看了一下场中,发现祢正平竟然是被绑着,立在了当场,这让他是大为惊愕,说道:“祢先生,怎么才一会儿不见,您就这副模样,这是怎么回事?”听献帝此言,倒好像他还见过祢正平,律香川心中正惊讶,却是忽然又有另外一人,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到了祢正平身边,惊讶地问道:“祢小友,怎么你忽然之间,就是落得如此的下场

  • 关于黄鹤楼你知道多少?通过祢衡了解鹦鹉洲与黄鹤楼的文化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祢衡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多少豪杰英雄登楼抒怀,抒发幽幽古意,奏响时代之歌。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范仲淹,辛弃疾等众多士子,他们与名楼之间的故事与传奇,给后人留下了令人津津乐道的千古佳话以及历久弥新的精神

  • 美男子荀彧,“三国第一喷子”祢衡怒喷荀彧:除了好看你还会啥?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祢衡

    荀彧、荀令君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谋士之一,他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头号功臣,号称有王佐之才,这个人无论是才能还是品行都非常值得人尊敬。荀彧的死令人叹惋,他一心想光复汉室,反对曹操称魏王,结果和主公曹操在意见上产生了根本上的分歧,曹操就把他调离中枢,后来荀彧就死了,《三国志》中的说法是荀彧“以忧薨”,就是忧愤

  • 三国第一喷子、狂人祢衡是被黄祖所杀?错!没有人愿意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维达说标签:祢衡

    三国看什么?看武将撕杀、给他们排个座次,那是看热闹;看群雄逐鹿、三国攻伐,这才叫看门道。但是,如果将战国那段历史拿来对比,你会发现极其相似,那是一个儒生纵横天下的时代。大家一开始实力相差不大,谁能得到更多、更有用的人才,谁就会立于不败。所以看三国,还是看三国的儒士谋臣更有味些。常言道:“君子动口不动

  • 孔融大力推荐祢衡,曹操为什么还要把他送给刘表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祢衡

    祢衡一鹗,路斯九龙祢衡(15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般县人 ,东汉末年名士。祢衡从小思维敏捷,口才出众,但个性张扬,恃才傲物,经常嘲弄权贵名流,因此一直不得志。建安初期,许都汇聚了很多名人贤士,祢衡也到了许都,但他基本上没把那些名人贤士放在眼里。他还扬言,除了孔融和杨修,其他的都是徒有虚名。

  • 祢衡:做人不可太“杠”,否则容易受伤

    历史人物编辑:米雅历史阁标签:祢衡

    前边讲过社会即是江湖,江湖即是社会。鱼鳖虾蟹混杂在一起,有了江湖;人情礼法掺杂在一块,就有了社会。庄子的学说和著作大多梦幻难懂,其实也好懂。庄子最大的爱好是“鱼”(哥们估计是“户外钓鱼者协会会员”),动不动给你整一句跟鱼有关的话。比如,前边我们都知道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还有“北冥有鱼,其名

  • 曹操一生求贤若渴,为什么还要残杀孔融,杨修,祢衡这些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贾体育标签:祢衡

    曹操喜爱有才华的人,求贤若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其实不光曹操求贤若渴,在当时那个社会所有的君主都求贤若渴,因为只有得到了人才才可以继续壮大发展下去,但是曹操却杀了孔融杨修这些文人让很多人不理解,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既然不能为我所用或者与自己唱反调,留下来的话只能是成为自己一统天下的绊脚石,还不如杀了一

  • 陶谦手下有三员良将,两人为曹操赴汤蹈火,一人连孙策也惧他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陶谦

    三国诸侯都有优秀的将领。荆州刘表有黄忠、文聘、霍军等劲将,益州刘璋有张任、颜衍等老将,徐州陶谦有很多将领,其中有三位良将:臧霸、孙观,还有陈登。臧霸、孙观、陈登公元188年,陶谦被朝廷任命为徐州刺史,主要目的是消灭黄巾叛军。陶谦一到任,就大胆任用臧霸、孙贯两位将领,一战平定叛军,恢复徐州太平。臧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