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卫长公主,明明是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却一生凄惨?

卫长公主,明明是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却一生凄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 访问量:1233 更新时间:2023/12/6 6:32:30

惨锤,魏公主是汉武帝的宠儿。她一生受人宠爱,受人尊崇。与“惨”字完全相反。能在汉朝赢得胜过卫公主的皇女的好感寥寥无几。

武帝第一个孩子

虽然史料中并没有具体的魏公主出生时间,但一般认为,魏公主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孩子。

刘彻七岁接替废太子刘荣为继承人,十六岁即位。然而,他多年来一直没有继承人。一方面,陈皇后是当时后宫唯一的宠儿。就连武帝的舅舅田福,在建元二年会见淮南王刘安时也坦言:今无太子,大王近皇孙。

因为长期没有子嗣,武帝越发着急,但也没有办法,直到武帝在妹妹平阳公主的府邸认识了卫子夫,并对他宠爱有加。

《史记·外戚世家》:怜惜你,再次幸运,怀上你,日日尊宠你。

而卫子夫第一次怀孕,怀的孩子就是卫公主。因为卫公主的出生,卫子夫成为了仅次于皇后的“夫人”。同时,公主的诞生直接打破了武帝不能生育的传闻。对于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孩子,虽然是女儿,但武帝还是很宠爱他。后来,武帝的子嗣越来越多,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魏公主。

各种异常和奖励

汉朝时,通常称皇帝的女儿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称翁主,皇帝的妹妹称长公主,姑母称长公主。然而,汉武帝却直接越级了自己的长女。封为长公主。

不过,这种看似乱了辈分的身份越级,也让后世产生了困惑,所以有人认为,魏王妃其实是她的封号“侍卫长”,而不是她的侍卫长身份。

守卫。

但实际上,“魏王妃”其实就是她的称号。“魏”是因为她的母亲姓魏,长公主就是她的身份。汉代的公主、王子多在封号前加母姓,如关太妃陶氏称“窦亲王”,刘荣称“礼亲王”,刘举又称“韦亲王”,刘瑾、史良帝之子,称“史帝子”,等等。

据后人整理发现,汉朝时期,皇帝册封女儿为长公主的,不仅有魏公主。皇女也可以被封为长女,而魏公主是汉武帝时期唯一被封为长公主的皇女。可想而知,她受到了多大的宠爱。

韦王妃一生结过两次婚,而在《史记》和♬中,韦王妃的主要记载也都是围绕这两次婚姻展开的。初婚,也算是近亲。魏公主嫁给了姑姑平阳公主的儿子曹襄,曹襄也是她的堂妹。

曹翔出身不凡,但也不是没文化的家伙。相反,他多次出征,是一个驰骋沙场的好汉子。卫公主的母亲是平阳公主府人。女人选择这样的婚姻很正常。

大婚时,汉武帝将胶东半岛的当里赐给魏公主为封地,所以魏公主又被称为当里公主,而东莱县的当里更是富饶无比,是著名的盐产地,武帝赐唐里给魏公主,不亚于文帝赐铜矿给邓通。按照规定,魏王妃可以从封地的收入中提取赋税,其好处可想而知。爱也分明。

元鼎三年,因曹襄去世,魏公主改嫁。这一次,武帝选择的女婿是一位名叫栾大的方士。白皙的皮肤,英俊的容貌,完全就是个帅哥。因为得了武帝的宠爱,才得以尊贵,地位也不差。

她嫁给栾大时,武帝赐给魏公主一万斤黄金。按照汉代的规定,这样的规范只用于皇后的任命。武帝因宠爱女儿,一度越轨。

但没过多久,栾大就因为欺瞒武帝而被武帝发现,武帝将他砍了两半,但奇怪的是,以欺君之罪被斩首的栾大,却还陪葬了死后的荣誉,他的坟墓相当宏伟。其实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武帝看中了自己爱女的容颜。

后世的经历和死因都是谜

现在很多人都在传言,魏公主是受到了巫术的牵连,最后被武帝一刀两断。然而事实上,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卫公主被砍半的记载。魏王妃的记载在她二婚后戛然而止,此后再无关于魏王妃的记载。

所谓斩首,被斩首的人是卫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栾大,而不是公主,而且史书上也从来没有记载卫公主卷入了两年的巫灾,即便是真正参与巫术的阳氏公主和竹仪公主,也没有所谓“一刀两断”的记载。

《史记》:阳师,巫毒,家族绝迹,无子孙。

《汉书》:闰月,朱衣公主和阳氏公主都死于巫术。

据史书记载,巫术之灾后,牵扯到阳氏公主和竹仪公主。一向极受宠爱的卫公主若还在,必然首当其冲。没有魏公主参与征服。根据政和二年巫蛊灾的记载,魏公主很可能在政和二年之前就去世了。魏王妃的身世与悲剧无关

作为汉武帝的长女,魏公主从一出生就受到了武帝的宠爱。在她的母亲卫子夫成为皇后后,整个卫氏家族迅速崛起,成为汉武帝时期无敌的超级世家,父亲的偏爱,加上母亲舅舅家族的强大,魏王妃的成长可以说是逆天。

虽然史料中关于魏公主的记载并不多,但从武帝屡次违规的行为来看,魏公主在武帝心目中的分量是极其惊人的。

在巫术之祸和卫家没落之前,卫氏的亲戚们都非常受宠,卫子夫和她的孩子们也基本处于无忧无虑的状态。氏族开始分崩离析,卫子夫绝望自杀,但卫公主并没有卷入这场浩劫,因为她走在了劫难的前头。

比起自己的母亲、卫子夫、弟妹、舅家的表妹,卫王妃算是幸运的了。她的生活依旧沉浸在幸福中,在幸福中开始,在幸福中结束,这与悲惨一词完全无关。

标签: 卫长公主

更多文章

  • 大汉第一美女,史上唯一被判腰斩的公主,卫长公主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孙成说历史标签:卫长公主

    提起古代公主,我们马上就会想到锦衣玉食,国色天香等等一些华贵的词语,她们本身就有金枝玉叶的光环,所以自带美貌光芒。一描写公主都是美貌如花。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公主也不例外,后世给她“大汉第一美女”的美誉,她就是卫长公主,名字不知。从长公主称呼我们就知道她的地位极其尊崇。长公主的称号不是随便给的,一般是皇

  • 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却被腰斩而死!刽子手都不忍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旧匣子1标签:卫长公主

    看到这个题目,有些朋友不免会诧异。因为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腰斩和最美公主,看起来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这位汉朝最美的公主是谁?这位最美的公主不是别人,她就是有着“大汉第一美女”的美名的汉武帝长女卫长公主,又称当利公主。卫长公主的出生,打破了汉武帝不能生育的谣言,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汉武帝登上地位。她的

  •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婚姻上却一生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卫长公主

    因为她爹是汉武帝。从卫长公主的遭遇中,我们可以看到汉武帝不为人知的一面。卫长公主受疼爱的真相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这便是卫长公主。对于这个孩子,汉武帝可谓是异常疼爱,甚至到了超出常理的地步。首先,就是这“长公主”的称号。按照当时的规矩,皇帝之女只能称作“公主”,只有皇帝

  • 历史上解忧公主为什么要谋杀亲夫,她又嫁给了哪几个男人,结局是怎么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解忧公主

    历代史上英雄都是男儿做,女子所有但是不多,哪些女英雄也是江湖上的女子,要说到深闺女子就没有几个了,更别说皇帝的女儿公主了,说道巾帼不让须眉容易,但是要实现却很难,一般为国家慷慨赴义,抛头颅洒热血。这些对深闺之中的女子来说,似乎永远遥不可及,都是男子做的,那个刀光剑影,打打杀杀的江湖,毕竟也不是女子所

  • 解忧公主:和亲西域,一生三嫁,牺牲了自己,却守住了一个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豆豆子标签:解忧公主

    汉宣帝匈奴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后,就不再是威胁了。其中有一位名叫呼韩邪的单于,热爱汉文化,曾多次拜见汉宣帝,表达对他的眷恋。后来,他还请汉元帝做自己的女婿。汉元帝最终选择了绝世美人的宫皇后昭君出塞。虽然心中颇为不情愿,但还是派了一大队浩浩荡荡护送她到匈奴,嫁给了呼韩邪单于。而远离故土的王昭君,逐渐适应

  • 流落异国50年,嫁给祖孙三代,70高龄返乡,西汉奇女子解忧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解忧公主

    人生像一条长长的河,当命运之舟历经悲剧岁月时,惊涛骇浪往往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考验,也唯有强者才会坚定地渡过最后的艰难航程,让曾经的浪漫青春重放艳丽的光芒。大汉高祖刘邦自与匈奴作战遭逢“白登之围”后,深深感知步兵与战车当真难以匹敌漠北那些飘来忽去的骑兵勇士。为了边疆的稳定,汉朝自此开始采取与周边少数民

  • 西汉解忧公主为什么要杀死第三任丈夫?解读公主和亲后的难堪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解忧公主

    西汉时期,在当时的乌孙一带,乌孙王的营帐内歌舞升平,这场由右夫人刘解忧设下的宴席表面上推杯换盏、气氛极好,实则杀机四伏。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曾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从此西域三十六国同汉朝建立了亲密联系。其中,与匈奴毗邻的乌孙国国力强盛,地理位置大致在现今的新疆和吉尔吉斯斯坦一带。而好战的匈奴曾屡次犯大汉边

  • 解忧公主:名副其实,连嫁3代乌孙王,和亲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解忧公主

    汉高祖白登之围后,大汉王朝创立了和亲政策。“安危托妇人”,用女子来换取和平。汉武帝时期横扫匈奴,暂时结束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和亲,也仅仅是结束了与匈奴一国。在这期间,汉朝与其他塞外政权的和亲一直没有断过,解忧公主就是其中一位。解忧公主名刘解忧,是西汉楚王刘戊的孙女。本该锦衣玉食的她,却因为爷爷当年的错

  • 解忧公主的悲凉人生:流落异国50年,历经四朝三嫁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解忧公主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常建的这首《塞下曲》盛赞了汉代和亲公主远嫁乌苏,犹如明媚的春风驱散了滚滚狼烟,让大汉王朝与乌孙国化干戈为玉帛的历史功绩。然而,在舍小家为大国的背后,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和亲公主们远嫁西域的悲凉与酸楚?解忧公主的悲凉人生:流落异国50年,

  • 西汉和亲西域的杰出女性,关于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解忧公主

    汉武帝和亲乌孙的两位公主,是西汉王朝历史上唯一明确记载的两位真正皇室宗亲。正因为西汉王朝只有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是货真价实的皇室宗亲,所以,史书才对这两位公主的情况介绍得相对详细,这,大概是出于理直气壮的原因吧。相比之下,其他的那些和亲的“公主;翁主”们,史书则记载十分模糊,大多只提及一句而已。首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