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再说阿丑:诙谐机敏的滑稽明星、太监中的“东方朔”

再说阿丑:诙谐机敏的滑稽明星、太监中的“东方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黄静圆 访问量:1787 更新时间:2024/1/23 19:39:31

前几天在一篇谈太监“言政”技巧的小文中,提及明朝太监阿丑借戏谏言的故事,有热心读者私下交流,觉得还算有趣,建议小编再补充点阿丑的故事。

据小编手头掌握的资料,阿丑确有其人,是明朝宪宗年间的一个小太监,《明史—列传第192章*宦官一》中明确记载:“小中官阿丑工俳优。”说小宦官阿丑善演滑稽戏。他的故事除《明史》中有记载外,还散见于明宪宗时曾任太仆寺丞的文林所著《琅琊漫抄》和明世宗时曾在南京翰林院供职的戏曲理论家何良俊所著《四友斋丛说》。可能是因为地位低下、又以演滑稽戏中的丑角为主,所以时人皆称之为阿丑,他的真实姓名、身世、来历都未见于记载。但从他敢于借戏讽谏、揭露时弊的流传故事看,他肯定是个爱僧分明却又聪明机敏的“愤青”,其行事作派颇有汉武帝时期的“滑稽明星”东方朔之遗风,堪称太监中的“东方朔”。本文再介绍他借戏讽谏的几个小故事:

公道无用糊涂难得。明宪宗成化末年,朝政混乱,官吏不主持公道,民怨沸腾。一次,阿丑给宪宗表演一出选拔派遣官员的杂剧。剧中阿丑饰演主选官,对推荐上来的官员进行遴选。第一个侯选人上来后,阿丑问他叫什么名字,那人回答:“姓公,名道。”阿丑说:“公论如今没有用。”接着问第二人的姓名,回答:“姓公,名道。”阿丑又说:“公道眼下也难行。”最后一人上来,阿丑又问姓名,回答:“姓胡,名涂。”阿丑听后满意地说:“糊涂现在最吃得开,就是你了!”宪宗看后,一笑而过,并没怪罪。

不说话的“言官”。宪宗年间,政治腐败,朝臣权宦勾结,卖官鬻爵,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但官员都明哲保身,鲜有尽职谏言者。阿丑在一次演出时,扮演一名医生。病人问:“我胸前长了一个大肿块,疼起来感觉天昏地暗,应该怎么治呢?”阿丑看了看说:“你这是一种无名肿毒,我有一个药方,不用花钱就能治好。”病人忙问:“不花钱的药方是什么?”阿丑回答说:“只要找有五个更次都不说话的人的唾液抹在上面,则自然会消肿不痛了。”病人听后说:“这样的药很难找到啊?”阿丑说:“不用到外边,宫里就多的是,你看现在五府、六部官员和都察院的言官,都是不说话的人,有什么难找的呢!”

朱永调兵盖私房。朱永是宪宗时期重要将领,因战功屡获升迁,获封保国公,在朝中威望很高。在朱永掌管十二营时,利用职权之便,私自调动两千士兵给自己盖房子,朝中无人敢言。阿丑借演“垓下之围”这场戏时,扮一儒士,大声吟唱道:“六千兵散楚歌声”,还未唱罢,边上就有人纠正:“不对,不是八千兵散吗?”阿丑所吟唱的诗句,出自唐末诗人胡曾的《咏史诗·乌江》:争帝图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诗中的“八千兵散”,用的是项羽的典故。听到有人争辩,阿丑说:“你不知道吗?还有两千兵正在给保国公家里盖房子,没有回来呢。”明宪宗听后,秘密派掌管东厂的太监尚铭去调查这件事。朱永听到风声,吓得赶紧停工,把那两千士兵撤回军营。并私下贿赂尚铭,才把此事压了下来。

阿丑虽是身处底层的卑贱优伶,能够凭着自己的机敏聪明,大胆借戏讥谏,在那个朝代,也实属难能可贵了。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标签: 东方朔

更多文章

  • 东方朔在“中外朝”中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做菜的肥哥标签:东方朔

    东方朔是汉代末年一位聪明绝顶的文学家和官员,他参与了汉武帝推行的“中外朝”制度,但却没有被设置为相权的制衡人物。那么,东方朔为何没有得到相权呢?“中外朝”制度的背景和内容汉武帝在位期间,由于希望加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推行“中外朝”制度,将原本由少数文武官员组成

  • 东方朔天天和汉武帝抬杠,为何汉武帝却能一直忍着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东方朔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期的名臣,对当时的政局有自己的观点,常常当面顶撞汉武帝,但是汉武帝却从来没想过要杀他,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汉武帝将他当作一个搞笑的谐臣,对自己没任何威胁;二是因为东方朔本人很聪明,懂得把握汉武帝的心理,也懂得把握劝谏的度。东方朔在历史上以诙谐著称,班固在《前汉书》中称他为“滑稽之

  • 东方朔不被重用,内心不满吓唬侏儒,汉武帝生气召见后赏他大官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东方朔

    六月是如火的季节,炽热的阳光挥洒在大地之上,好似要将世间的万物融化一般。而在这炎热的季节里,却也是无数学子改变命运的时候,一场高考下来,几家欢喜几家愁?当莘莘学子们坐在考场中奋笔疾书时,似乎能看到美好的未来正在向自己招手,确实,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心酸。可是青春无悔,相比

  • 东方朔才华横溢,受刘彻宠信,为何不入三公九卿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东方朔

    汉武帝刘彻时代是西汉国力的人巅峰时期,也是人才最为鼎盛的时代。刘彻的朝廷中集中了天下几乎所有的英才,对后世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这些英才中有的成为抗击匈奴的名将,也有的成为独尊儒术的大宗师,再不济也会因辞赋而驰名天下,都是名垂青史的人物。可是作为这些英才中的佼佼者,东方朔却没能做出任何

  • 卫长公主,明明是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却一生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卫长公主

    惨锤,魏公主是汉武帝的宠儿。她一生受人宠爱,受人尊崇。与“惨”字完全相反。能在汉朝赢得胜过卫公主的皇女的好感寥寥无几。武帝第一个孩子虽然史料中并没有具体的魏公主出生时间,但一般认为,魏公主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孩子。刘彻七岁接替废太子刘荣为继承人,十六岁即位。然而,他多年来一直没有继承人。一方面,陈皇后是

  • 大汉第一美女,史上唯一被判腰斩的公主,卫长公主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孙成说历史标签:卫长公主

    提起古代公主,我们马上就会想到锦衣玉食,国色天香等等一些华贵的词语,她们本身就有金枝玉叶的光环,所以自带美貌光芒。一描写公主都是美貌如花。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公主也不例外,后世给她“大汉第一美女”的美誉,她就是卫长公主,名字不知。从长公主称呼我们就知道她的地位极其尊崇。长公主的称号不是随便给的,一般是皇

  • 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却被腰斩而死!刽子手都不忍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旧匣子1标签:卫长公主

    看到这个题目,有些朋友不免会诧异。因为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腰斩和最美公主,看起来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这位汉朝最美的公主是谁?这位最美的公主不是别人,她就是有着“大汉第一美女”的美名的汉武帝长女卫长公主,又称当利公主。卫长公主的出生,打破了汉武帝不能生育的谣言,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汉武帝登上地位。她的

  •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婚姻上却一生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卫长公主

    因为她爹是汉武帝。从卫长公主的遭遇中,我们可以看到汉武帝不为人知的一面。卫长公主受疼爱的真相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这便是卫长公主。对于这个孩子,汉武帝可谓是异常疼爱,甚至到了超出常理的地步。首先,就是这“长公主”的称号。按照当时的规矩,皇帝之女只能称作“公主”,只有皇帝

  • 历史上解忧公主为什么要谋杀亲夫,她又嫁给了哪几个男人,结局是怎么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解忧公主

    历代史上英雄都是男儿做,女子所有但是不多,哪些女英雄也是江湖上的女子,要说到深闺女子就没有几个了,更别说皇帝的女儿公主了,说道巾帼不让须眉容易,但是要实现却很难,一般为国家慷慨赴义,抛头颅洒热血。这些对深闺之中的女子来说,似乎永远遥不可及,都是男子做的,那个刀光剑影,打打杀杀的江湖,毕竟也不是女子所

  • 解忧公主:和亲西域,一生三嫁,牺牲了自己,却守住了一个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豆豆子标签:解忧公主

    汉宣帝匈奴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后,就不再是威胁了。其中有一位名叫呼韩邪的单于,热爱汉文化,曾多次拜见汉宣帝,表达对他的眷恋。后来,他还请汉元帝做自己的女婿。汉元帝最终选择了绝世美人的宫皇后昭君出塞。虽然心中颇为不情愿,但还是派了一大队浩浩荡荡护送她到匈奴,嫁给了呼韩邪单于。而远离故土的王昭君,逐渐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