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在卫青,霍去病二人去世后,对两人家族的态度截然不同,娶了平阳公主的卫家是不断被打压,最后甚至满门被诛杀,历史上没有卫家后人的踪迹,相比之下,霍家要强很多,南征北战中霍系将领都对这位名将忠心耿耿,而在霍去病死后,刘彻为了朝堂平衡,扶持霍光作为霍系的代言人,养在宫中,以示恩宠,一时间,大汉军方山头林立,而刘彻,也准备把自己的儿子刘弗陵托付给以霍光为首的大臣辅助,以兴盛汉室。那,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位霍去病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后来下场凄惨的权臣。
霍光,是霍去病父亲娶了妻子后生下的儿子,年少是家境贫穷,直到霍去病被封为骠骑将军之时,和霍仲儒相见,因此为他们购买了大量的土地,最后,霍去病把霍光带到自己身边培养,年仅十岁的霍光在自己哥哥的大力支持下,进入朝中为官,之后虽然霍去病英年早逝,但是汉武帝爱屋及乌,对他们宠幸异常,依旧有很高的关注,可以说,霍光的少年时期,是志得意满的。之后江充和李广利等人谋划发动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被株连,刘彻意识到自己年事已高,于是决心培养辅政大臣,毫无疑问,家世,能力,霍光都是上上之选,刘彻甚至亲自赐下周公图,想要霍光模仿周公。公元前87年,刘彻去世,带走了刘弗陵的母亲,给他留下了以霍光为首的五位辅政大臣,继续巡狩大汉的河山。随后的宫廷内斗中,霍光都因为自身能力卓绝,加上汉昭帝的信任,立于不败之地,随后那些人决心反叛,被等待多年的霍光意识到后诛杀,平定叛乱,至此,霍光掌握朝政大权,成为了权臣。
这个时候,霍光的想法和刘弗陵一致,致力于回复民生,毕竟刘彻打仗多年,已经有些民生凋敝,这也是昭宣之治的开始,可惜,汉昭帝去世太早,登基没有几年就因病去世了,又没有留下儿子,因此立海昏侯为帝,结果这位没有能力,只会贪图享乐的海昏侯在位不足百天,做了一堆荒唐事,被霍光废除,这个时候的霍光明白,坚持自己哥哥的意志,为刘据平反的时候来了,他吧刘据的孙子刘病己迎接到长安,为新的帝王,也就是汉宣帝。霍光此人虽有周公之能,却有些贪图富贵,很多事情和刘病己意见不同,他又强硬的逼迫刘病己同意,长此以往,两人矛盾重重,而那位雄才大略的汉宣帝在等待机会。本来汉宣帝会选择退让,直到皇后的册立,霍光想让自己的女儿为皇后,汉宣帝不想废除自己原本的妻子,于是开始了漫长的争斗,最终霍光的妻子下药杀死了汉宣帝的原配许夫人,彻底站在了汉宣帝的对立面,也为之后的满门抄斩埋下了祸根,最后霍光替自己的妻子隐藏了这件事,却不知道,愤怒的汉宣帝再次选择了隐忍,他明白时机未到,而霍光只是臣子,时机到了,还不是汉宣帝手中待宰羔羊?
霍光也明白,于是上书请求自己的侄子分出三千户来接替哥哥霍去病的香火,也就是宗族过继,汉宣帝微笑着同意,霍光有些摸不清楚,最终死于病榻之上,也算是得以善终。随后汉宣帝前往祭奠,可以说给足了霍光面子,也是有意的唆使霍家犯错,纵容之下,最终霍家走上了谋反的道路,这就不怪汉宣帝,干净利落的抄家灭族,霍光执政多年,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一时间墙倒众人推,更何况,皇帝对他的不满才是关键,也正是如此,霍家灭族,但是霍去病和霍光的坟墓没有被牵连。公元前51年,汉宣帝征服南匈奴,前来投靠的南匈奴让汉宣帝自以为成功,于是开始纪念功臣,霍光排第一,以曾经官职为替代。可见一斑,只能说,亦师亦友的霍光,低估了君权的可怕,汉宣帝还算是仁慈得皇帝了,自古皇帝都是孤独的,历史上能和皇帝是师徒的,能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帝师都不能缅怀,没办法,为了皇帝的至高无上而已。
可以说,霍光得人生从哥哥霍去病见到他开始转折,到汉武帝托孤走上正途,废立皇帝时达到巅峰,直到去世,可以说,身前生后名,就算是子孙谋反,和他没什么关系,毕竟当时霍光已经去世,死者为大,何况汉宣帝这样仁慈的君王。所以说,霍光是功过参半,不像周公那样心思坦荡,也因为霍光而有了下一个外戚辅政,王莽,彻底消灭了西汉的荣光,这里暂且不提。霍光执政两朝,可圈可点,能够废除自己立的皇帝,除了权柄惊人,很重要得是确实为江山社稷考虑,不足以统领国家的,德不配位,必有灾祸。后来更是顺势推出刘据的后代,也算是全了哥哥和卫家得恩情,可以说,一代权臣,不过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