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明王朝:徐阶的智慧到底属于什么级别?这场御前对话,说明一切

大明王朝:徐阶的智慧到底属于什么级别?这场御前对话,说明一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初心 访问量:3259 更新时间:2023/12/21 1:48:05

嘉靖皇帝闭关十五天以后,杨金水进京了,海瑞三审浙江贪墨案的案卷也一同送抵朝廷,胡宗宪于台州抗倭的第八次大胜捷报也几乎同时被送到了内阁。

半个月来,嘉靖潜伏在玉熙宫,严嵩潜伏在自己府里,徐阶潜伏在内阁值房,裕王府更是一直大门紧闭,杨金水被押进宫,浙江重审的供词如何,都像一块巨石沉重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杨金水进京,会给嘉靖皇帝带来何种消息,能不能让嘉靖皇帝彻底弄清浙江贪墨案?

胡宗宪会不会听从严嵩“养寇自重”的指示,成为捍卫“严党”的最后一道保障?

海瑞三审郑泌昌、何茂才又会审出什么结果,扳不倒“严党”,“清流党”不甘心;扳倒了“严党”,嘉靖皇帝又会不会质疑裕王派系为了党争不顾朝局,不顾抗倭大业,甚至不惜攀扯皇上圣名?

“司礼监”正在“招待”刚刚进宫的杨金水,海瑞三审的供词也正被黄锦送往玉熙宫,“暂署内阁事务”的徐阶则已经将胡宗宪的捷报上呈给了嘉靖皇帝。

看完抗倭捷报以后,嘉靖皇帝并没有给予任何表示,一国之君该有的喜悦更是找不到丝毫痕迹,嘉靖皇帝似乎发现了什么。

沈一石引火自焚前留下的账册,将“严党”疯狂敛财的罪行暴露无遗;海瑞二审浙江贪墨案,更是掌握了严世蕃下令“毁堤淹田”的证据;“倒严”似乎只剩下嘉靖皇帝的一道命令而已。然而,“倒严”就势必会牵扯到胡宗宪,就会牵扯到东南抗倭大局,胡宗宪又偏偏在这个时候取得了抗倭大胜,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不可一日无胡宗宪”。

所以,台州的第八次抗倭大胜对于嘉靖皇帝而言,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正如谭纶所言,十年的倭患,二十年的严患,到底该如何取舍抉择?

许久以后,嘉靖皇帝终于说话了:

“汉高祖不读书,诗却比那些读书人做得好。最好的是哪一句?”

这是嘉靖皇帝的一贯作风,说正事的时候必须先给一段铺设或者让臣属猜想的空间。只是,嘉靖皇帝这次给的问题比较简单,刘邦一生仅有诗作两首,能够流传后世的也就那首《大风歌》。

所以,徐阶自然懂得该如何回答:

“回圣上,臣以为当数‘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句最有帝王气象,最有苍生之念。”

嘉靖皇帝要的就是这一句,只是需要徐阶给出答案而已,接着,他反问道:

“胡宗宪算得猛士吗?”

稳定东南,抗击倭寇,举朝上下都知道的“东南一柱”、“国之干城”,如果连胡宗宪都算不上“镇守四方”的“猛士”,嘉靖一朝还有“猛士”吗?

更关键的是,嘉靖皇帝的这个问题带有明显的试探意味,让一个“清流党”领袖评价一个“严党”的中坚力量,而且还在这种“倒严”的关键时刻,敏感时期,徐阶需要慎重对待。

“赵贞吉的奏疏里说得很明白,这一次台州大战,胡宗宪亲临前敌,不避炮矢,堪称忠勇。”

赵贞吉,徐阶的学生,“清流党”于东南地区最关键的人物,几乎能够代表整个“清流党”。徐阶的这句回答非常讲究,翻译过来就是:皇上,不光我认为胡宗宪是“猛士”,整个“清流党”都认为胡宗宪是“忠勇猛士”。

说白了,徐阶这是在告诉嘉靖皇帝:您不就是不想“倒严”,不想扳倒胡宗宪吗?态度给你了,您看着办吧!

徐阶的回答,嘉靖皇帝自然非常满意,既然人家给了支持态度,嘉靖皇帝也得有所表示:

“那赵贞吉算不算得猛士?”

对于徐阶而言,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

1、赵贞吉是自己的学生,不能表现出偏袒意思;

2、自己刚夸了“严党”成员,不能表现出以此邀赏,以此换取赵贞吉仕途发展的意思;

但是,嘉靖皇帝的表示对于赵贞吉的仕途发展而言又极为关键,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徐阶总不能为了谦虚谨慎就耽误了赵贞吉的发展吧,人家还巴巴的等着进入内阁呢!

我们来看徐阶无可挑剔的回答:

“回圣上,赵贞吉只是给前方供给军需。”

你就说这句话该怎么听吧?你说他有功劳,他也只是供应了军需而已;你说他没有功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供应前线军需还不算大功?

让嘉靖皇帝挑不出毛病,还表现出了自己的谦虚谨慎,还暗中推了自己的学生一把,徐阶的修为等级到底处于何种水平,一目了然!

目前为止,徐阶的回答可谓滴水不漏,嘉靖皇帝接着问道:

“前方是胡汝贞,后方是赵贞吉。他们的名字中都有个贞。贞者,不二也。对此东南二贞,你怎么看?”

这句问话又是一个明显的试探,前线的胡宗宪和后方的赵贞吉配合默契,促成了台州第八次抗倭大胜,你怎么看这件事?

注意,对于这件事,嘉靖皇帝已经给出了自己的态度——“贞者,不二也”,也就是说,嘉靖皇帝认为这种配合才是忠诚,才是稳定朝局、保证大明如日中天的关键。

来看徐阶的回答:

“回圣上,孔子曰‘凤兮凤兮’,终是一凤。胡宗宪对大明对皇上是不二之贞,赵贞吉对大明对皇上也是不二之贞。”

凤者,完美神鸟也,盛世之祥瑞也!“终是一凤”,最终也会走到共同的事业上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英明的嘉靖皇帝领导下,在如日中天的嘉靖朝时期,胡宗宪和赵贞吉就算属于不同阵营,但却都对嘉靖皇帝忠心耿耿。

往深里讲,这是徐阶在代表“清流党”表态:我们和“严党”虽然对立,但对您的忠诚毋庸置疑。

不偏不倚,不掺杂任何派系利益,徐阶的这句回答堪称完美!

嘉靖皇帝也接着给予了认可:

“但愿二贞不二,外除倭患,内肃吏治,东南不再生乱子。”

希望你说到做到,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共同维护大明王朝的稳定和发展。

徐阶虽然能够这样说,但能不能和“严党”完美配合,他说了不可算,他的背后还有裕王呢!嘉靖皇帝的这句话,徐阶不能再接了,给予认可等于背叛了裕王,不行;给予否认,等于直接给嘉靖皇帝难堪,更不行。于是,徐阶索性直接绕过了这个问题,开始谈及前线抗倭大捷的请功问题。

“皇上圣明。臣奏皇上,内阁是否立刻准赵贞吉之请,票拟一份给前方将士请功的单子?”

嘉靖皇帝试探完了,轮到徐阶试探了,徐阶开始试探嘉靖皇帝对待胡宗宪的真正态度,也就是对于“严党”的真正态度了。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胡宗宪打胜仗了,“倒严”的工作还正常推进不?

来看嘉靖皇帝的回答:

“有功便跑不了,也不急在今日。当值去吧。”

没想好,再说吧!

更重要的是,杨金水还没审,浙江的事情还没了解,嘉靖皇帝还等着用这份功劳的奖赏表明自己的态度呢

嘉靖皇帝的心思,还能随便让臣属掌握了去?徐阶的这句试探虽然高明,但还是没能高明过早已不在凡间居住的嘉靖道士!

不过,就这段简单的御前奏对来看,徐阶能在严嵩这样的悍臣手下长期担任二把手,不是没有道理;徐阶能够顺利接替严嵩,成为内阁首辅,更不是没有道理。

悍臣满朝,多事之秋,嘉靖皇帝还能牢牢掌控整个大明王朝,徐阶是修炼到一定境界的老狐狸,嘉靖皇帝就只能是位列仙班的神仙了!

(本文仅基于《大明王朝1566》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标签: 徐阶

更多文章

  • 徐阶与张居正同为内阁首辅,为何两人结局却大相径庭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徐阶

    徐阶与张居正都是明朝中后期权倾一时的首辅,而徐阶其实也为张居正的老师,两人有很多的共同点,也有很多不同点,总的来说,两人都是明朝最顶尖的政治家,可为何两人最后的结局大相径庭呢 ?两人同为首辅,自身都不干净,晚年的徐阶纵容自己的儿子在家乡大肆侵占别人土地,张居正被抄家后,从家里也搜出十几万两白银,以及

  • 一世英名的徐阶,只因错用了两个人,最终晚节不保

    历史人物编辑:元小二说历史标签:徐阶

    前面文章已经说到,徐阶在与以严嵩为首的严党经过十余年的明争暗斗,最终取代严嵩登上首辅宝座,登上权力巅峰,连皇帝都要看他脸色行事,风头一时无两。然而,作为一世英名的徐阶,却因为错用了两个人,导致了他最终晚节不保。这两个人分别是高拱和海瑞。首先是高拱。说起高拱这个人,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虽然也有很大

  • 大明王朝:嘉靖究竟妖怪到了什么地步?吕芳、徐阶联手应对也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丹宝星辰标签:徐阶

    “严党”倒台,抄家款多达千万两之巨,以徐阶为代表的内阁制定了较为妥善的分配方案,用以补偿军队欠饷、百官欠俸和退还百姓赋税。奈何一心想要修筑宫观的嘉靖皇帝并不满意,只是不便发作而已。于是,嘉靖皇帝阴不阴、阳不阳地给出了这样的旨意:“百姓们常说的一句话,破财消灾。朕把这些钱都分了,上天也应该让朕的病好了

  • 大明王朝:海瑞上疏,重头戏并非嘉靖,徐阶、赵贞吉的反应才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茶煮历史标签:徐阶

    焦急等待百官“贺表”,以便心安理得迁居新宫的嘉靖皇帝,最终等来了海瑞的“天下第一疏”,《治安疏》上的那些工楷,一笔一画已经不是文字,而像一把一把锥子从他的眼中直刺向五脏六腑。嘉靖皇帝震怒了,较之自己的钱被“严党”贪占更甚。只是,在嘉靖皇帝震怒的整个过程中,因为宝国大叔的演技超神,代入感太强,以至于我

  • 投身黑暗的徐阶,后又战胜了黑暗:他是大明王朝的“无间道”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徐阶

    提起明朝时期的肱骨重臣,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于谦、张居正这样的为国为民,居功至伟的栋梁之才。他们为明朝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不知是过刚易折,还是功高盖主,这些忠直之臣到最后却没有什么好的结局。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官员,与他们不同,是一位圆滑隐忍的忠臣,不仅为国为民,死后仍被朝

  • 徐阶:资历最深首辅,却败给了自己门下,学者:张居正确实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徐阶

    徐阶画像徐阶内阁的办公墙壁上写了三句规箴“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刑舍赏还公论”,表达了其作为嘉靖和隆庆时代衔接内阁首辅的处事原则和为政风格。简明概括就是全力维护明朝皇帝的威严,并将政务按照规范下发给相关部门,同时注重赏罚分明,强调公平正义。在刚刚成为内阁首辅不久,他便要求袁炜一起与其商量处

  • 魔幻的徐阶:性格复杂,经历传奇,争议极大,这位仁兄凭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徐阶

    《斩明》——用人之得失,用权之道路,为你描绘大明王朝的权谋长卷(37)上一章:正邪两殊途:后来的严嵩有多耀武扬威,原来的严嵩就有多狼狈不堪(严嵩 画像)严嵩的仕途顺风顺水,甚至有点大放异彩的意味,就免不了另外一个人在仕途上的落寞,这个人,就是当年得罪了张璁而被贬到了福建南平当推官的徐阶。徐阶,字子升

  • 徐阶帮助海瑞当上应天巡抚,海瑞却“恩将仇报”,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徐阶

    1569年,徐阶暗中出力,让海瑞当上应天巡抚,但海瑞却“恩将仇报”,将徐阶斗得家破人亡,让徐阶悔不当初。海瑞35岁中举后,连续三次会试都落榜,5年后才去福建南平县学校里当了个老师,8年后才被任用为淳安知县。按说,干个十来年平稳退休,也能拿一份朝廷俸禄养活自己,但是海瑞这时才开始“折腾”。他打击贪赃枉

  • 严嵩与徐阶在历史上的名声为何相差如此之大?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徐阶

    前面的文章已经说到,严嵩与徐阶经过长达十多年的明争暗斗,最终以徐阶的全面胜利告终,严嵩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严嵩与徐阶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名声。严嵩被列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其奸臣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反观徐阶,在历史上却留下了一个好名声。客观来说,严嵩和徐阶作为官员来说,都不能算是清官,两个都是贪官,

  • 大明王朝四:严嵩徐阶说,我们不约,吵架让他们来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徐阶

    《大明王朝1566系列》-职场篇5大明王朝四:御前会议吵架也是门学问,说话更是门艺术!上一期说到了御前会议进门的学问,在进门之前就已经让亲疏有别这个词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最后也给会议定下来基调,那就是。第一:别提周云逸。第二:亏空问题差不多得了!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 那么严嵩的真实心思如何?其实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