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投身黑暗的徐阶,后又战胜了黑暗:他是大明王朝的“无间道”

投身黑暗的徐阶,后又战胜了黑暗:他是大明王朝的“无间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 访问量:2489 更新时间:2024/1/20 20:25:43

提起明朝时期的肱骨重臣,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于谦张居正这样的为国为民,居功至伟的栋梁之才。他们为明朝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不知是过刚易折,还是功高盖主,这些忠直之臣到最后却没有什么好的结局。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官员,与他们不同,是一位圆滑隐忍的忠臣,不仅为国为民,死后仍被朝廷尊敬。他与严嵩上演的明朝版“无间道”,简直是精彩至极。

一、忠臣良才

徐阶是松江府华亭县人,幼年时期曾几度九死一生。满周岁时,他不慎被家人遗落,跌入枯井之中,整整昏迷了三天才醒。五岁那年,他跟着父亲在山上赶路,一个不慎跌落山崖,幸亏衣服挂在了树上,最后保住了性命。

虽然多次遭遇生死危机,但徐阶依然茁壮的长大了。20岁那年,他高中探花,获得了翰林院编修的官职。本应大展拳脚的他,却因回乡娶妻,为父丁忧等家事离开京城许久,直到一切处理完毕才重新上任。而那时,与他同期入朝的官员早已升职了。

但徐阶并不忧虑也不急躁,依然自顾自做着自己的工作。举止优雅,谈吐不凡的他虽无官职升迁,却在翰林院内极有人缘,原意与他交好的官员不在少数。

大学士张孚敬掌权时期,曾建议嘉靖帝削减祭祀孔子的标准,并去掉他的封号,嘉靖帝犹豫不决,便叫翰林院其他朝臣前来商议。其他人碍于张孚敬的权势什么都不敢说,只有徐阶一个小官仗义执言,坚决反对。

张孚敬对此极为气愤,认为他作为翰林院官员,此举是背叛自己。但徐阶不卑不亢,据理力争,表示自己从未依附,又何来背叛。此事之后,他被记仇的张孚敬贬到了地方为官。

寻常人受到冤屈可能气愤不已,但徐阶极为镇定。不仅把地方官府治理的井井有条,还平反了许多冤案,创办乡学,造福了当地百姓。凭借这些功绩,徐阶迅速升迁,从地方一路升回了中央,甚至坐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比翰林院时期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二、无间道

随着官职的提升,徐阶被迫参与的朝廷争斗也越来越多。当时朝堂上正值奸臣严嵩当道,他一向跋扈嚣张,排除异己,徐阶这边刚一升职,就收到了他的“邀请”。从徐阶之前的所做作为就能看出,他是个贤臣,自然不愿与贪官为伍,所以断然拒绝了他。

但在严嵩的字典里,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徐阶驳了他的面子,他也不可能让他好过,之后时常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徐阶几次差点因此降职。这些危机让徐阶意识到,与严嵩正面对抗无异于自取灭亡,为了寻找更好的时机一击即溃,徐阶决定隐忍积蓄自己的力量。

在之后的日子里,徐阶在严嵩的面前都是极为乖顺的,严嵩让他往西,他都不敢往东,不管严嵩在朝上提出了什么建议,他都会随声附和。为了进一步取得严嵩的信任,他还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他的孙女,即使严嵩的儿子对他霸道无礼,他也都笑着照单全收。

这样的表象让严嵩逐渐放松了对徐阶的警惕,甚至会因为亲家的关系,在皇帝面前为他说好话,这也让他有了频繁与圣上接触的机会。凭借着自身过硬的能力,徐阶很快升到了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正式来到了明朝的权利中心。

虽然此时他的官职只比严嵩低上一级,但他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选择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而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个时机很快就来临了。不知是天气干燥,还是宫中奴婢疏漏,嘉靖帝的居住的永寿宫突然失火,他只能暂时居住在别处。

但这个地方实在太小,不符合皇帝的威严,嘉靖帝便打算新修一个宫殿居住。修建新宫殿必然是流水的银子花出去,严嵩对此表示了坚决反对,让嘉靖帝回到大内居住,君臣二人起了嫌隙。

徐阶果断的抓住了此次机会,不仅给嘉庆建造了新的宫殿,而且大部分使用的还是永寿宫没烧毁的其他材料,既省钱又完成了嘉靖帝的期望,得到了大力的表彰。此事之后,他被加封,严嵩则渐渐被皇帝冷落。

三、体面善终

嘉靖41年,严嵩父子的罪行被高发,严世蕃虽然被收押,严嵩却保住了性命与地位,只是丢掉了官职。而继任首辅的就是嘉靖帝身前的新红人徐阶。

如果换作旁人,严嵩下台肯定各种落井下石,但徐阶非常谨慎,看出了皇帝从轻处置还是对严嵩留有情意的,说不定他哪天还能东山再起。为了避免自己所做功亏一篑,徐阶在严嵩退休时也仍然去严府探望,态度十分谦恭真诚,彻底消除了严嵩对他继任首辅职位的猜疑与忌惮。

这样的日子直到严嵩的爪牙彻底被处理干净才结束,后来嘉靖帝确实有召回严嵩的打算,却被徐阶给劝的打消了念头。直到此时,他才算是彻底扳倒了严嵩。

没有了严嵩的威胁,徐阶开始大展拳脚,致力于让大明拥有一个光明坦荡的朝局。在国事上,他矜矜业业,为民减免赋税,为朝减免开支。他还时常劝谏皇帝,指责奸臣,保护贤臣,为朝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惜徐阶的好名声到了晚年退休后,还是没保住。因为穆宗行事荒诞,徐阶深感无奈,主动请辞告老还乡。多年的名声与底蕴,使他的家族在当地极为壮大,即使他管束再严,也难免出现几个横行霸世之徒,因为这些事情,他在民间积累的好名声被毁的差不多了。

幸而这些事情在朝廷看来不值一提,毕竟徐阶对朝堂的贡献是远远高于他那一点点过错的,他八十岁高寿那年,皇帝还亲自派人前去探望。万历十一年,徐阶病逝,享年81岁,赠太师尊位,谥号文贞。

四、总结

从徐阶一生的行事作风不难看出,他是个极富智慧与手段的人。不管是年轻时的不卑不亢,还是面对严嵩的隐忍筹谋,都能证明他是个极有城府,又思虑周全的人。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朝局中全身而退。

标签: 徐阶

更多文章

  • 徐阶:资历最深首辅,却败给了自己门下,学者:张居正确实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徐阶

    徐阶画像徐阶内阁的办公墙壁上写了三句规箴“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刑舍赏还公论”,表达了其作为嘉靖和隆庆时代衔接内阁首辅的处事原则和为政风格。简明概括就是全力维护明朝皇帝的威严,并将政务按照规范下发给相关部门,同时注重赏罚分明,强调公平正义。在刚刚成为内阁首辅不久,他便要求袁炜一起与其商量处

  • 魔幻的徐阶:性格复杂,经历传奇,争议极大,这位仁兄凭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徐阶

    《斩明》——用人之得失,用权之道路,为你描绘大明王朝的权谋长卷(37)上一章:正邪两殊途:后来的严嵩有多耀武扬威,原来的严嵩就有多狼狈不堪(严嵩 画像)严嵩的仕途顺风顺水,甚至有点大放异彩的意味,就免不了另外一个人在仕途上的落寞,这个人,就是当年得罪了张璁而被贬到了福建南平当推官的徐阶。徐阶,字子升

  • 徐阶帮助海瑞当上应天巡抚,海瑞却“恩将仇报”,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徐阶

    1569年,徐阶暗中出力,让海瑞当上应天巡抚,但海瑞却“恩将仇报”,将徐阶斗得家破人亡,让徐阶悔不当初。海瑞35岁中举后,连续三次会试都落榜,5年后才去福建南平县学校里当了个老师,8年后才被任用为淳安知县。按说,干个十来年平稳退休,也能拿一份朝廷俸禄养活自己,但是海瑞这时才开始“折腾”。他打击贪赃枉

  • 严嵩与徐阶在历史上的名声为何相差如此之大?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徐阶

    前面的文章已经说到,严嵩与徐阶经过长达十多年的明争暗斗,最终以徐阶的全面胜利告终,严嵩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严嵩与徐阶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名声。严嵩被列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其奸臣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反观徐阶,在历史上却留下了一个好名声。客观来说,严嵩和徐阶作为官员来说,都不能算是清官,两个都是贪官,

  • 大明王朝四:严嵩徐阶说,我们不约,吵架让他们来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徐阶

    《大明王朝1566系列》-职场篇5大明王朝四:御前会议吵架也是门学问,说话更是门艺术!上一期说到了御前会议进门的学问,在进门之前就已经让亲疏有别这个词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最后也给会议定下来基调,那就是。第一:别提周云逸。第二:亏空问题差不多得了!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 那么严嵩的真实心思如何?其实他是

  • 自古亲眷最难管!明朝徐阶张居正也难逃魔掌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徐阶

    作为中国人,最讲的就是伦理,具体些说就是“父慈子孝”,父亲和儿子要相亲相爱。在儒家经典中,更是把父子的关系等同于君臣一样的大义。《论语·颜渊》篇中,孔子就提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将父子关系上升到了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富强的层面,可见其重要性。孝道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确实应该限制在“合法”的

  • 嘉靖评价“徐阶小人,永不叙用”,为何自食其言任用他内阁首辅?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徐阶

    在明嘉靖时期,严嵩和陆炳相互勾结,导致内阁首辅夏言的处境日益危机。终于,因为“河套之议”的持续发酵,嘉靖皇帝彻底不再信任夏言,不仅罢黜了他的首辅之职,还下旨处斩,使其成为第一个被处死的大明首辅。据《明史演义》记载:复套之议,曾铣创之于先,夏言赞之于后,固筹边之胜算也。世宗初从铣议,后入嵩言,杀道济而

  • 大明王朝的功勋首辅徐阶因为教子无方而在晚年蒙羞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徐阶

    在嘉靖帝的庇护下,严嵩担任首辅二十年并长期把持朝政。不过,随着越来越老迈,八十多岁的严嵩已经难以继续胜任首辅的工作,对于嘉靖的很多旨意也难以完全领会。于是,以徐阶为首的一批后进阁臣在内阁中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职责,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历练,迅速的成长起来。而且,徐阶也在积极效仿前任的首辅们,比如夏言、顾鼎

  • 徐阶才学出众,声誉颇佳,为何却选择依附权臣严嵩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徐阶

    严嵩是明朝中期权臣,他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明史》更是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朝中正义之士,皆对严嵩深恶痛绝,但大家又不敢站出来反对他。一些官职低微,或是摇摆不定的大臣,便选择依附严嵩,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礼部尚书徐阶,是嘉靖二年的探花出身。他曾经跟随王阳明交游于

  • 徐阶的隐忍有多可怕?1件事可见端倪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徐阶

    徐阶少年时就才华横溢,文采出众,年纪轻轻高中进士,少年得志。为官之初,也心怀天下,除暴安良,志存高远。但经历一系列官场打击后,尤其是恩师夏言被严嵩设计陷害后,就开始变得隐忍寡言,唯唯诺诺,不敢出头。尤其是身为次辅大臣,本身也位高权重,但是他对身为首辅的严嵩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非但当时天下人瞧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