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石亨这个人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可惜刚愎自用,最终为皇帝所杀!

石亨这个人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可惜刚愎自用,最终为皇帝所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墨文历史 访问量:3476 更新时间:2024/1/16 15:10:57

说到于谦这个名字,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就是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于既倒的一代名将,还是文臣。他率领的北京保卫战,一次又一次击退瓦剌部落的进攻。在与瓦剌的频繁对决中,有一个人经常出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石亨

第一:人物介绍,屡建奇功

1:出生介绍,早年继承父亲职位,精忠报国

石亨这个人出生年月不详,是陕西渭南南志道里人。

根据史书记载,他长相奇特,四方脸人,身躯高大威武,胡须已经到了膝盖。善于骑马射箭,尤其擅长大刀。早年继承他父亲的官职,担任的是宽和卫指挥佥事。

2:多次出征屡建奇功,他的威名逐渐为人熟知

正统元年的时候

,他在黄牛坡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瓦剌军,夺回许多马匹,他也因为此次战功的缘故,升任为都指挥佥事;正统三年正月,300名瓦剌军队在黄河边上饮马,石亨立即率领军队追击到官山下,斩杀俘虏了很多人;正统七年,石亨多次在红城,延安,金山等地击败瓦剌军队,他也因此逐渐升为都指挥使,都督佥事。

第二:土木堡之变中明军惨败,石亨一人独自脱逃

1:强大的明朝自明英宗开始,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土木之变让明王朝由盛转衰

明朝公认最强盛的时间段是洪武永乐时期,

乐和洪熙宣德三朝加在一起统治不到四十年,合称“永宣盛世。”明英宗朱祁镇年少登基,不谙世事。听信奸臣大宦官王振的建议改道而行,正好中了瓦剌也先的圈套。明朝的火铳大炮在土木堡施展不开,最后战争的结果以明朝惨败而告终。几十万大军飞灰湮灭,皇帝被瓦剌俘虏,明王朝由盛转衰。

2:瓦剌也先攻打山西大同,石亨却一人独自脱逃

也先的瓦剌军队在土木堡之变全歼明朝主力后,便开始想要夺取中原的野心。同年秋天,也先率领军队想要一举攻占大同。

石亨和西宁侯宋英,武进伯朱冕等人与瓦剌大战于阳和口,宋,朱二人纷纷阵亡。这时候他缺一人单骑逃回,自己降官募兵,想要立功赎罪。

第三:夺门之变中帮助朱祁镇重登大位,最后嚣张跋扈难逃一死

1:朱祁镇被俘后,任命朱祁钰为郕王监督管理国家大事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明朝孙太后兵部尚书于谦等人一致任命朱祁钰监督管理国家大事。

经过好兄弟于谦的推荐,石亨掌管五军大营,晋升为右都督。也先兵力直接威胁逼近京城的时候,石亨等六位将军奉命把守在九城门外。此战石亨表现的极其骁勇,他首先埋伏兵卒,诱敌深入,杀了很多人。激战五日后,也先遭遇惨败逃走,他也因此被封为侯爵。

2:夺门之变中兄弟相残,帮助朱祁镇重登大位,封为忠国公

景泰元年二月,朱祁钰登基为帝。瓦剌那边眼看着重新立了皇上,

朱祁镇留在这里也不能改变什么局势,于是把他放回。朱祁镇被立为太上皇,八年后朱祁钰出巡郊外的时候,突然疾病发作,不能行祭祀礼,只好让石亨代为祭祀。

眼看着朱祁钰奄奄一息,他和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商议废掉朱祁钰皇位,重新立朱祁镇为皇帝。通常我们把这场政变叫作

“夺门之变”,朱祁钰的死因很蹊跷,毕竟30不到英年早逝,但绝对和石亨朱祁镇等人脱不了干系。朱祁镇重登大位的时候,便开始分封功臣。首屈一指的便是石亨,由于功勋卓著被封为忠国公。

3:仗着功臣嚣张跋扈,最终为皇帝所杀

石亨这个人以前和于谦是拜把子兄弟,他都能为了利益去背叛他。他仰仗着为朱祁镇复辟皇位立下很大功劳,便开始嚣张跋扈起来。

首先让他的弟弟,侄子等家人冒功封官者多达50余人,他的部下,亲戚等骗官者也有数千。不但如此,他还收受贿赂,还奏告朱祁镇,要求其给祖宗立碑。皇帝认为自古以来都没有皇帝为官员祖先立碑的传统,故就此作罢。

此前,朱祁镇让有司为石亨建造府邸。朱祁镇被眼前的富丽堂皇惊呆了,这难道是王府吗?手下人回答说不是,这是忠国公石亨的府邸。

不但插手政务,军队方面叔侄二人有数万精兵强将,朝廷内外将帅多半是石亨的部下。这一举动无疑在自取灭亡。天顺三年,石亨被他的侄子等人告谋反,皇帝把他削官为民。第二年正月,以谋反罪想要处死石亨,无奈他病死狱中。

石亨这个人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比较善于打仗。可惜为了利益,抛弃自己的道德底线,冤杀一代忠臣于谦,自古以来的骂声自然滔滔不绝。以上就是小殷说历史的原创文章,有不同意见和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喜欢我的可以点击关注和转发哦!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石亨

更多文章

  • 范广:明朝中期将领,协助石亨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后惨被其构陷

    历史人物编辑:秀姐0913标签:石亨

    范广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将领,出生在辽东,于正统年间承袭了其父亲在军中的职位,当上了宁元卫指挥佥事,到了正统十四年,成功通过累积战功来到辽东都指挥佥事的位置。范广作为一名武将十分擅长骑射、骁勇绝伦。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朝廷内部在推举大量的将才去担任要职,其中范广就得到了兵部尚书于谦的推荐,得以被提拔为都

  • 徐有贞和石亨,身为明英宗重登皇位的左膀右臂,各自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石亨

    前言:一文一武的徐有贞和石亨,可谓是“明堡宗”朱祁镇政变复辟成功的最大帮手。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凌晨,在紫禁城外的南宫蛰伏多年的太上皇帝朱祁镇,面对不肯打开宫门的守卫之时,用尽全身力气爆发出一声怒吼:“吾太上皇也!”最终挽狂澜于既倒的景泰帝朱祁钰以及大功臣于谦,一个死因成谜,一个无辜

  • 石亨倍受朱祁钰器重,为什么要出卖朱祁钰,冒死帮助朱祁镇复辟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石亨

    导语:明朝时候在土木堡之变后,瓦刺大军兵围京师,那一次后人都知道是在于谦的带领下,明朝将士才打退了瓦刺,却不知道那一次石亨在京师城墙外,与瓦刺大军大战五天。也正是因为石亨这次保卫京师有功,才深受朱祁钰的器重,并且因此这次的功劳被封为武清候。那他拥有这样的高官厚禄,为什么还要帮助朱祁镇复辟称帝呢?石亨

  • 于谦为何拒绝石亨的守城建议,改在城外迎战也先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石亨

    北京保卫战是明朝中前期最为著名的大战,也是挽救明朝于危亡的重要战役。参战的双方是瓦剌太师也先率领的蒙古大军,和守卫明朝首都北京的明军。双方围绕北京城的归属进行大战,是我国军事史上最为著名的城市攻防战之一。在大战开始前,瓦剌蒙古大军刚刚在土木堡击败了明英宗朱祁镇的数十万军队,士气和战斗力处于巅峰状态,

  • 石亨上书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于谦为何推辞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石亨

    谈起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年间的历史,在武将之中必然会提到名将石亨。石亨几乎参加了所有朱祁镇和朱祁钰执政时期的较大的历史事件,对历史的走向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他当时对明朝政治格局的影响,仅次于名臣于谦。而同他的人生历程来看,却又与于谦密不可分。两人共同主导了土木堡之变后的军制

  • 同样是伯爵,汪广洋究竟有何功劳,为何他的俸禄是刘伯温的1.5倍

    历史人物编辑:嵩玉好风景标签:汪广洋

    洪武三年十一月十一,朱元璋大封功臣,共册封六公和二十八侯,半个多月后,追封二伯,分别是忠勤伯汪广洋和诚意伯刘伯温。按照朱元璋的规矩,无军功不得封爵。汪广洋和刘伯温都是文官,没有军功,朱元璋这是破例奖赏他们为大明江山做出的贡献。刘伯温的功劳自不必说,懂兵法,识天文,他提出的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建议,

  • 丞相汪广洋:本以为装糊涂就能保身,不料朱元璋赐他一杯毒酒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汪广洋

    1379年,朱元璋怒气冲冲地召见汪广洋,汪广洋见状顿时六神无主。突然朱元璋把一封奏折砸向他,怒道:“刘基被胡惟庸毒死一事,你晓得吗?”汪广洋大惊失色,惴惴不安道:“老臣不知情。”没听到满意答复的朱元璋火冒三丈,怒道:”你身为中书省右丞相,竟然就是这般“尽职尽责”啊!如此朋党欺君,你该当何罪?“汪广洋

  • 1379年,汪广洋外放海南、被逼自缢而亡,朱元璋:他不该选择躺平

    历史人物编辑:六度问科技标签:汪广洋

    1379年12月,朱元璋在御史中成屠节被革职,控告胡惟庸毒死刘伯温。朱元璋接到奏折后大怒,立即召右丞相王广洋入宫询问此事。王广洋发现朱元璋满脸狰狞,吓坏了,战战兢兢地回答说:“土杰说的全是假的。”“你跟了我这么久,但在军队里,你提不出建议;在丞相府里,你从来不举荐人,对国家大计一无所知;你出去视察时

  • 大明最后的宰相,打酱油的汪广洋与争名夺利的胡惟庸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汪广洋

    各位伙伴,我们今天继续讲明朝宰相风云,之所以这两个人一起讲,是因为他们两个基本同期为相,汪广洋两度为相,也与胡惟庸有莫大的关系,一起讲述也便于大家阅读理解。打酱油的汪广洋李善长致仕回家后,朱元璋并没有废除宰相职务的想法,只是单纯觉得是李善长专横跋扈的原因,换一个人应该就没问题了。他思虑了很久,想起来

  • 朱元璋厚待汪广洋,又为什么要治他的罪呢

    历史人物编辑:肖邦青史谈标签:汪广洋

    汪广洋是朱元璋时期的丞相,朱元璋称赞他为张良、诸葛亮。汪广洋少年时就跟着朱元璋起义额,因此深受朱元璋的信任。然而汪广洋最终却被朱元璋治罪流放了,很多人认为汪广洋是冤枉的,其实万广洋并不冤枉。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治万广洋的罪呢?其原因有两点。1、受胡惟庸牵连受胡惟庸的牵连,汪广洋被贬到了海南。胡惟庸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