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于谦这个名字,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就是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于既倒的一代名将,还是文臣。他率领的北京保卫战,一次又一次击退瓦剌部落的进攻。在与瓦剌的频繁对决中,有一个人经常出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石亨。
第一:人物介绍,屡建奇功
1:出生介绍,早年继承父亲职位,精忠报国
石亨这个人出生年月不详,是陕西渭南南志道里人。
根据史书记载,他长相奇特,四方脸人,身躯高大威武,胡须已经到了膝盖。善于骑马射箭,尤其擅长大刀。早年继承他父亲的官职,担任的是宽和卫指挥佥事。
2:多次出征屡建奇功,他的威名逐渐为人熟知
正统元年的时候
,他在黄牛坡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瓦剌军,夺回许多马匹,他也因为此次战功的缘故,升任为都指挥佥事;正统三年正月,300名瓦剌军队在黄河边上饮马,石亨立即率领军队追击到官山下,斩杀俘虏了很多人;正统七年,石亨多次在红城,延安,金山等地击败瓦剌军队,他也因此逐渐升为都指挥使,都督佥事。
第二:土木堡之变中明军惨败,石亨一人独自脱逃
1:强大的明朝自明英宗开始,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土木之变让明王朝由盛转衰
明朝公认最强盛的时间段是洪武永乐时期,
永乐和洪熙宣德三朝加在一起统治不到四十年,合称“永宣盛世。”明英宗朱祁镇年少登基,不谙世事。听信奸臣大宦官王振的建议改道而行,正好中了瓦剌也先的圈套。明朝的火铳大炮在土木堡施展不开,最后战争的结果以明朝惨败而告终。几十万大军飞灰湮灭,皇帝被瓦剌俘虏,明王朝由盛转衰。
2:瓦剌也先攻打山西大同,石亨却一人独自脱逃
也先的瓦剌军队在土木堡之变全歼明朝主力后,便开始想要夺取中原的野心。同年秋天,也先率领军队想要一举攻占大同。
石亨和西宁侯宋英,武进伯朱冕等人与瓦剌大战于阳和口,宋,朱二人纷纷阵亡。这时候他缺一人单骑逃回,自己降官募兵,想要立功赎罪。
第三:夺门之变中帮助朱祁镇重登大位,最后嚣张跋扈难逃一死
1:朱祁镇被俘后,任命朱祁钰为郕王监督管理国家大事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明朝孙太后兵部尚书于谦等人一致任命朱祁钰监督管理国家大事。
经过好兄弟于谦的推荐,石亨掌管五军大营,晋升为右都督。也先兵力直接威胁逼近京城的时候,石亨等六位将军奉命把守在九城门外。此战石亨表现的极其骁勇,他首先埋伏兵卒,诱敌深入,杀了很多人。激战五日后,也先遭遇惨败逃走,他也因此被封为侯爵。
2:夺门之变中兄弟相残,帮助朱祁镇重登大位,封为忠国公
景泰元年二月,朱祁钰登基为帝。瓦剌那边眼看着重新立了皇上,
朱祁镇留在这里也不能改变什么局势,于是把他放回。朱祁镇被立为太上皇,八年后朱祁钰出巡郊外的时候,突然疾病发作,不能行祭祀礼,只好让石亨代为祭祀。
眼看着朱祁钰奄奄一息,他和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商议废掉朱祁钰皇位,重新立朱祁镇为皇帝。通常我们把这场政变叫作
“夺门之变”,朱祁钰的死因很蹊跷,毕竟30不到英年早逝,但绝对和石亨朱祁镇等人脱不了干系。朱祁镇重登大位的时候,便开始分封功臣。首屈一指的便是石亨,由于功勋卓著被封为忠国公。
3:仗着功臣嚣张跋扈,最终为皇帝所杀
石亨这个人以前和于谦是拜把子兄弟,他都能为了利益去背叛他。他仰仗着为朱祁镇复辟皇位立下很大功劳,便开始嚣张跋扈起来。
首先让他的弟弟,侄子等家人冒功封官者多达50余人,他的部下,亲戚等骗官者也有数千。不但如此,他还收受贿赂,还奏告朱祁镇,要求其给祖宗立碑。皇帝认为自古以来都没有皇帝为官员祖先立碑的传统,故就此作罢。
此前,朱祁镇让有司为石亨建造府邸。朱祁镇被眼前的富丽堂皇惊呆了,这难道是王府吗?手下人回答说不是,这是忠国公石亨的府邸。
不但插手政务,军队方面叔侄二人有数万精兵强将,朝廷内外将帅多半是石亨的部下。这一举动无疑在自取灭亡。天顺三年,石亨被他的侄子等人告谋反,皇帝把他削官为民。第二年正月,以谋反罪想要处死石亨,无奈他病死狱中。
石亨这个人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比较善于打仗。可惜为了利益,抛弃自己的道德底线,冤杀一代忠臣于谦,自古以来的骂声自然滔滔不绝。以上就是小殷说历史的原创文章,有不同意见和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喜欢我的可以点击关注和转发哦!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