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厚待汪广洋,又为什么要治他的罪呢

朱元璋厚待汪广洋,又为什么要治他的罪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肖邦青史谈 访问量:4850 更新时间:2023/12/31 4:32:44

汪广洋朱元璋时期的丞相,朱元璋称赞他为张良诸葛亮。汪广洋少年时就跟着朱元璋起义额,因此深受朱元璋的信任。

然而汪广洋最终却被朱元璋治罪流放了,很多人认为汪广洋是冤枉的,其实万广洋并不冤枉。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治万广洋的罪呢?其原因有两点。

1、受胡惟庸牵连

受胡惟庸的牵连,汪广洋被贬到了海南。胡惟庸毒死了刘伯温,被御史弹劾了,朱元璋就问汪广洋是否知道这事,结果汪广洋说没有这件事。

朱元璋听了汪广洋的回答非常生气,因为这件事已经调查清楚了,确实是胡惟庸干的,因此朱元璋认为汪广洋与胡惟庸结党欺君,就此将汪广洋贬了,这为他后来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2、包庇朱文正和杨宪

包庇朱文正和杨宪,使得朱元璋对汪广洋忍无可忍了,并述说汪广洋的罪状,让汪广洋非常害怕了,于是他自杀了。

汪广洋作为丞相应该匡正大臣的错误,以及还有揭发不轨大臣罪行的职责,然而对朱文正和杨宪的罪过,汪广洋既不匡正,也不揭发,想着如何瞒天过海,搞好与幕僚的关系。

汪广洋的不作为,让朱元璋非常恼火,虽然汪广洋并没有拉帮结伙,但是他没有负起丞相责任,朱元璋治他的罪也是情理之中。

汪广洋的失误告诉了我们,一个人在其位要谋其政,每个工作都有相应的职责,想和稀泥,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好的,甚至还要出问题。职业道德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底线。

参考文献:

《明史·列传十五》

作者介绍:

肖邦:喜欢中国历史,对历史人物、事件有独到见解。希望通过文字还原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历史,掌握现在,拥有生活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链接:

李时珍作为御医,为什么还要写《本草纲目》

标签: 汪广洋

更多文章

  • 明朝左丞相汪广洋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汪广洋

    汪广洋(? ~1379)字朝宗,汉族,江苏高邮人。元末进士,明朝左丞相(明朝开国时)、右丞相、谏官、参政、著名诗人。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

  • 卢象升:明末最有风骨的臣子,他的死为何让三地百姓痛哭?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卢象升

    1639年12月12日,对于内忧外患的明王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明朝末年最有风骨的臣子——卢象升,在朝中奸臣的设计下,深陷清军重围,他虽奋勇拼杀,但奈何寡不敌众,最后身中四箭三刀,壮烈战死。据《明史》记载,当老百姓得知卢象升的死讯之后,三郡的百姓为他失声痛哭,哭声凄惨,足以撼动

  • 卢象升战死80天才入殓?2万人阵亡,谁来负责?杨嗣昌还是高起潜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卢象升

    卢象升虽然是文官出身,但是对兵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崇祯中后期,对卢象升非常倚重,伴随着卢象升的功劳越来越大,自然眼红之人也是越来越多。当时明朝面临着三方面的巨大压力,首先便是满清雄踞关外,虎视天下,其次则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在中原和陕西之间不断徘徊,最后是张献忠的大西军,把明朝军队耍得团团转。为此卢

  • 明末著名战将卢象升,亲创天雄军却死后悲凉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卢象升

    历史的车轮转到十七世纪,此时,明王朝已显出末世气象。国内;宦官,地主,江南财阀,宗室等等各路势力已经将明王朝的蛋糕等瓜分殆尽,小民无立锥之地,更糟糕的是由于数百年一遇的“小冰河”来临,来年天灾导致民变四起,可以说一片糜烂,而外部,一代雄主努尔哈赤带领着女真势力崛起,后来的皇太极更是将清帝国经营得蒸蒸

  • 史上十大猛将第十位:神力书生卢象升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卢象升

    盘点史上十大猛将!猛将如猛虎,一出深山万兽惊。何谓猛将?天生神力,以一敌百,一骑当千,斩敌将于万军之中,摧强虏于锋锐之际,方可称为猛将。卢象升,一介文人,正牌进士。担任大明知府期间,政声卓著。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个文官,却不知他天生神力,平时练武所用的大刀重达一百五十斤。崇祯二年,皇太极亲自率军,从喜峰

  • 明末冤案:悍将卢象升被陷害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卢象升

    明末的一大冤案,那就是悍将卢象升被阉人与阴相害死。话说,明末还是有几位名将的,他们的悍勇让满清鞑子都为之头疼,卢象升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主战派,卢象升及其天雄军,是明末敢战、善战的为数不多的队伍之一,多数明军即便人数占优,仍然是见到清军便望风而逃。但正因为能干,威望太高,令大学士杨嗣昌、总监军太监高起

  • 卢象升不早死,是否能力挽狂澜,救明朝于灭亡危局中?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卢象升

    虽说朝代的更替,为历史发展之趋势,但明君的励精图治和忠臣的忠心报国势必会使朝代兴盛不衰。明末崇祯时期,虽然不是昌盛时代,但亦有忠心报国之将。本文今天所说人物是明末的卢象升,如果他没有遭人算计,英年早逝,明朝也不至于如此匆忙的结束。清朝散文家方苞曾说:明之亡,始于孙高阳之退休,成于卢忠烈之死败。可见卢

  • 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发明火炮,反倒帮助清朝入关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徐光启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上各个国家都进入了工业时代,出现了蒸汽机这样的设备。从此开始,世界各国开始大力的发展工业生产,不可否认的是,工业革命的出现让世界各国走向了强大,同时也加速了各个方面的发展。我国古代史中,明朝无疑是走在了历朝历代的前面。这时候的明朝出现了一位厉害的科学家,他叫做徐光启。熟悉明朝

  • 中国古代科学史上杰出人物徐光启的历史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徐光启

    前言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德明,号显亲,安徽肥西人,明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和科学家。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方面。他曾担任过南京光禄寺丞、吏部尚书等职务。一、徐光启的生平经历徐光启出生在安徽肥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儒学教师,家中藏书甚多。他从小聪明

  • 为什么“黄鼠狼”不能吃,难道只是因为迷信?李时珍已经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李时珍

    从原始社会,到人类的自给自足,再到如今的现代化时代,人类生活条件逐渐变好,对于美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但是在众多食物中,黄鼠狼的肉是吃不得的。那么,为什么黄鼠狼不能吃呢?是因为迷信吗?还是有别的原因呢?实际上,李时珍早已经给出了答案。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同探究这其中的奥秘。李时珍五仙崇拜的传说黄鼠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