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明王朝:跪别冯保,带走杨金水,吕芳才是真正有良心的“爹”

大明王朝:跪别冯保,带走杨金水,吕芳才是真正有良心的“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豁达历史达人 访问量:1458 更新时间:2023/12/7 9:53:30

离开京城以后,吕芳并没有直接前往南京,而是先来到了朝天观。彻底告别从前之前,吕芳心中还有太多的牵挂。

来到朝天观,观中服役的太监依然很恭敬:

“老祖宗,您先坐着,孙子们把蓝神仙给您请出来!”

吕芳答话:

“不,不见他,你去看看冯保在哪,把他叫来,我有几句话给他说。”

冯保,嘉靖皇帝钦命发配,陈洪“亲自关照”的敏感人物,吕芳虽然余威仍在,但毕竟已经下台,太监们最畏惧的对象已经变成了陈洪。所以,对于吕芳的这个要求,观中太监显得很是为难。

只是,回话却也极为讲究:

“陈公公要是知道了,孙子们丢了命是小,只怕他往后还要跟老祖宗过不去!”

什么叫“会说话”?注意语言的顺序、转折和重点,将真正在乎但却容易引起别人的误会的内容,一带而过;着重强调不在乎但却能引起对方足够重视的内容;达到目的的同时,还能让对方听着舒服。

吕芳笑了笑,不再在意,说道:

“现在,没谁给我过不去了,也没有谁敢难为你们!这是万寿帝君的仙符,给蓝神仙,让他叫一下冯保!”

你给了我面子,我就先接着你给的面子,先强调不用担心我;你有了担忧,我就让你消除担忧,再强调你不必担心;吕芳,到底是御前近侍40年的老人,到底担任了数十年的“内相”,语言艺术,已经修炼到了一定境界。

只是,嘉靖皇帝留给吕芳“保平安”的仙符,吕芳怎么就如此轻易的交给了蓝神仙呢?

首先,根据后面剧情的发展,我们能够得知这张仙符换取了见冯保的机会,换取了蓝神仙对冯保的保全,更换取了杨金水离开的机会。如此来看,吕芳并没有辜负这张仙符的价值。

再者,嘉靖皇帝如果单纯为了保全吕芳,大可以给予别的“护身符”,诸如圣旨、信物等等,他之所以交给吕芳一张仙符大概也有着对吕芳的了解,吕芳不会占用这次自保机会,他会将“平安”的机会留给自己的干儿子们。冯保、杨金水都在朝天观,朝天观又是蓝神仙的地盘,仙符就成了最有效的“通行证”。

见到吕芳,冯保赶紧下跪,说道:

“陈洪那个贼,竟然能煽动万岁爷,把您也赶走了!”

能将吕芳赶走,陈洪的段位还不够,修为还不够,只是冯保不晓得内情,不晓得吕芳的离开有着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嘉靖有了猜忌心,嘉靖有了保全心,吕芳有了去意。

只是,吕芳到底为什么离开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已经离开了。吕芳轻声回答道:

不关陈洪的事儿,也不是万岁爷要赶我走,是我自己要走!当年我告诉你的那几句话,你还记得吗?

还记得嘉靖皇帝对吕芳的训斥吗?“这一个月来你已经是第三次扰朕的清修了”,一个御前近侍了40年的老太监,怎么会如此不小心,除了“故意”,我找不到另外的解释。还是那句话,吕芳已经不在乎这些了,他现在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干儿子。

吕芳的离开,冯保自然不舍,更何况此时的冯保还是这样一种状态:

记得!干爹当时说的是思危、思退、思变!可这个时候,那么多人需要干爹护着,您老这么一走,大家怎么办啊!

来看吕芳的回答:

记得那天吗?好大的雪,那是司礼监的门槛,没想到咱爷俩今天在这儿见最后一面!你要忍。要忍到那一天,将来我大明的主子先是裕,后是世子,只要忍到那一天,干爹这几十年护着的人就全托付给你了。

冯保以为吕芳的离开也是“思危、思退、思变”,而真正需要“思变”的人物正是冯保。此时的冯保已经退无可退,“思变”成了唯一的选择,首先,冯保是钦点发配的罪人,吕芳不能带走;再者,宫中还有那么多人需要庇佑,冯保成了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所以,吕芳这次见冯保有着两个目的——一为“保”,用仙符选取蓝神仙对冯保的庇佑,保证冯保能坚持到裕王登基;二为“求”,求冯保上位后庇佑自己几十年护着的人。

对于吕芳的“请求”,冯保却也有着自己的担忧:

只怕陈洪不会让儿子活到那一天的!

对于冯保,陈洪有着两方面的陷害理由:

冯保,会不会成为吕芳再度崛起的跷板;裕王登基后,冯保会不会取代自己的位置;所以,冯保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

能求到冯保,说明吕芳早就看清了一切,对于他的担忧,吕芳如此安抚:

能不能活到那一天,不在陈洪,在你自己,你是储君的人,陈洪他们可以踩你、踏你,出个邪火,可没谁敢杀你,除了万岁爷!我今天把万岁爷的仙符给了蓝神仙,就是为了让蓝神仙在万岁爷面前替你说话。伺候好蓝神仙,你就能活到那一天!

想让冯保护着别人,就必须先保证冯保能活着。有裕王在,陈洪就不敢擅动冯保;有蓝神仙的庇佑,嘉靖皇帝就不会擅动冯保;“思危、思退、思变”的前提在于“活着”,吕芳就是来给冯保提供这个“前提”的!

信心有了,目的定了,冯保到底还是舍不得吕芳:

儿子就是为了干爹,也要活下去,真要有那一天,干爹,儿子第一个接你回来。

吕芳则回答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真到了那一天,我也回不来了!

就算吕芳真的投靠了裕王,裕王登基以后恐怕也不会重用嘉靖的心腹,雪藏或者清算,总之,吕芳如果不离开,很难落得善终。

事情交代完了,吕老头开始扔出“催泪炸弹”:

你叫了我十几年的干爹,给我磕了十几年的头,今天干爹也给你磕个头吧!孩子们,全交给你了!

嘴上虽然说着“他们可以踩你、踏你,出个邪火”,但陈洪到底会如何对待冯保这个巨大的威胁,吕芳心里非常清楚。这一跪,有着对冯保接下来所受苦难的心疼;更有着请求冯保保全宫中人的感激。

交代完了冯保,吕芳又带走了已经“疯”了三年的杨金水,带往南京。行至一条小溪边,吕芳扔出第二颗“催泪弹”:

“金儿,咱爷俩平安了,从这一刻起,你不用再装了!”

为了自保,更为了保全吕芳和嘉靖皇帝的清名,杨金水装疯,一装就是三年!现在,“浙江贪腐案”已然结束,吕芳也已经离开了御前,嘉靖皇帝的那张仙符又暗示了对杨金水的宽恕,杨金水确实安全了!

杨金水怔怔的看着吕芳,虽然是为了保全吕芳装疯,但他却未曾想过吕芳会有来救自己的一天。只是,吕芳还没有给出“平安”的原因,杨金水还不能“正常”过来。

“三年了,真是苦了你了!现在好了,咱们给太祖爷守陵去了,太祖爷也不会说话,不会生气,没有人再算计咱们了。”

吕芳下台,远离御前,江南制造局、浙江贪腐案,还有“严党”的诸等罪行都已经和他们无关,他们确实安全了。

杨金水的眼中开始闪现泪花,三年,整整三年,杨金水太苦了!

“金儿,把头发把脸还有咱们这只有半条的身子都洗干净了。从今往后,咱们爷儿俩干干净净做人。”

洗干净,洗尽所有罪恶,自己的和替别人背负的,虽然权势不再,但干干净净、坦坦荡荡的活着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杨金水起身,给吕芳郑重叩头,然后转身走小溪,张开了嘴,失声号啕痛哭!

“哭吧,哭吧,把憋在心里那点委屈都哭出来。往后咱们就不用哭了,让他们哭去吧。”

仕途有风险,入仕需谨慎,吕芳和杨金水安全了,不用再哭了,不用再苦了!

(本仅基于《大明王朝1566》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标签: 冯保

更多文章

  • 大太监冯保成就了他,却也着实抹黑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冯保

    张居正(字叔大)是明代杰出的改革家,他“勇于任事,以天下为己任”。1573年出任内阁首辅后,张居正便掀起了一场以整顿吏制、推行“一条鞭法”、巩固边防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从而使已经颓废的大明王朝,一度出现了“中兴”的景象。1582年,张叔大病逝后。万历皇帝下诏罢朝数日,赐其谥号为“文忠”,并派锦衣卫护

  • 万历初年首辅高拱为何会被太监冯保、张居正联手拉下台?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冯保

    导读:其实这个比较好理解,高拱不是单纯的输给了冯保。而张居正也不是捡便宜、摘桃子,而是张居正和冯宝联手利用内廷和朝臣的力量一举掀翻高拱后各取所需的必然结果。再一个原因就是皇位交接后作为辅政大臣的首辅高拱不知收敛妄图还在继续对新皇指手画脚,终于被帝师张居正和万历的大伴冯保一举拿下。其实高拱也算是人才政

  • 飞扬跋扈的高拱,遇到更为老辣的冯保,最后败得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冯保

    1572年,老辣的冯保将弹劾自己的奏疏拿给明神宗和李贵妃看,并抱屈地说道:高拱弹劾我,是欺负皇上年幼,想独揽大权,这一席话戳到了李贵妃的痛处,不久,宫内一道圣旨,将高拱一顿训斥,将其发回原籍,永不录用。高拱,明朝中期内阁首辅大臣,他出身官宦世家,其父高尚贤曾任明廷要职,孩童时代的高拱在其父高尚贤的言

  • 大明王朝:冯保——想要逆袭,不能光靠干爹,还得靠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养只白眼狼标签:冯保

    他是“东厂提督太监”,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的干儿子,和四位“司礼监秉笔太监”属于同辈,和几乎所有的封疆大吏、六部九卿都想进入“内阁”并最终问鼎“内阁首辅”的梦想一样,他向进入“司礼监”并最终问鼎“掌印太监”。为此,他干了两件“蠢事”,并因此改变了人生轨迹。1、下令杖毙“钦天监监正”周云逸,当然,

  • 高拱到底做了什么,让冯保对他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冯保

    前面文章已经说到,冯保由于受到高拱的排挤,因此义无反顾地与张居正结成联盟,最终将高拱推翻,帮助张居正登上了内阁首辅宝座。那么,高拱到底做了什么,让冯保对他如此恨之入骨呢?说到底,还是因为高拱阻止冯保进步所引起的。纵观整个明代,冯保这个人应该算是最不像太监的太监了,一般来说,太监这行由于要在身体上受到

  • 冯保为什么会落得一个被抄家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冯保

    冯保是明代一位比较著名的宦官,他于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年间坐上了东厂提督兼御马监管事太监的职位,到隆庆皇帝驾崩,万历皇帝登基之后,他与张居正联手将内阁首辅高拱赶走,助力张居正坐上了首辅宝座,而自己也更进一步,成为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了太监当中的霸主。由于隆庆皇帝早死,因此,万历皇帝登基时年仅十岁,这

  • 大明王朝:吕芳真毒,告诉冯保为官三思,把他派到裕王府找新靠山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控标签:冯保

    最近又读了一遍小说《大明王朝1566》,真心觉得这部小说特别好。根据这部小说拍出的电视剧我也看了,确实是精品。里面的台词,韵味十足,富有哲理。今天,和大家聊聊“为官三思”,说一点儿自己的想法。“为官三思”是吕芳对冯保的教导。太监冯保本是吕芳的亲信,他跟随吕芳多年。当看到天降瑞雪,他为了获得在嘉靖面前

  • 连明神宗都十分害怕的太监冯保,因为什么事遭到了皇上的忌恨?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冯保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皇帝是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是整个国家的统治者,皇帝作为天子,拥有整个国家当中数一数二的权利,是任何人都十分畏惧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由于皇帝年幼,不懂政事,这些皇帝同样有着自己害怕的人,在明代的时候,明神宗朱翊钧在10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他一共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

  • 成都淫父李文忠,她9岁那年就成了父亲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迟来的爱爱不完标签:李文忠

    她9岁的时候,就成了父亲的“老婆”,经常和女儿亲热,持续了8年时间,这个男人名字叫李文忠,这个名字是父亲给他起的,也是父母的希望,可是李文忠是一个人渣,这是让父母万万没想到的事情。李文忠1956年,出生在成都市成华区的一个山村,他学习不好,却没有上进心,小学没毕业就不愿上学了,经常混吃等伤,结婚后他

  • 朱元璋为什么重用外甥李文忠,却将侄子朱文正囚禁至死

    历史人物编辑:南海风云谈标签:李文忠

    引言:中国数千年历史中,大部分的皇帝都出身显赫,家学渊源。但是朱元璋却是一个例外,从一名处于社会底层的穷小子,发展到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激励了许多人不断砥砺前行。朱元璋的童年饱尝社会的艰辛,在他年幼的时候,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差不多都离开了人世。与其他家庭完整的孩子相比,朱元璋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