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司礼监太监冯保与内阁首辅高拱鹬蚌相争,张居正渔翁得利

明朝司礼监太监冯保与内阁首辅高拱鹬蚌相争,张居正渔翁得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千年史馆 访问量:1987 更新时间:2023/12/7 12:35:25

明神宗万历初期,张居正能最后当上首辅跟司礼监太监冯保、内阁首辅高拱间的矛盾和斗争有密切关系。冯保打击高拱并非为了张居正,最后却成就了张居正。

明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冯保嘉靖朝便已经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有对内阁奏议的批红之权,权力已然很大。像嘉靖以前专权的太监便多是秉笔太监。不过司礼监在秉笔太监之上还有该部门的正官,掌印太监。其职位要比秉笔太监高。明穆宗隆庆初,按资排辈,冯保本应该提为掌印太监。穆宗朱载垕询问内阁大学士高拱的意见,结果高拱推荐了陈洪。等陈洪离职,冯保以为这次轮到自己了,结果高拱又推荐了孟冲。孟冲只是名尚膳监太监,根本没有资格升任。这些事后,冯保对高拱彻底记恨上了。

而隆庆六年(1572),明穆宗病重,冯保暗讽张居正提前拟好遗嘱,而张居正所拟遗嘱却被时任首辅的高拱看到了。高拱于是质问张居正,张居正便把冯保嘱托之事说了出来。高拱对冯保也从此恨上了,声言一定要将其驱逐。至此,冯保与高拱谁都看不上谁,彼此仇视。

不久,穆宗眼看病重不起,便遗言让高拱、张居正、高仪等大学士担任顾命大臣,共同辅佐刚刚十岁的小皇帝朱翊钧。高拱作为首辅觉得自己任重道远,对于辅政之事非常上心。可是,当冯保向众大臣宣布穆宗遗嘱时,却说:“阁臣与司礼监同受顾命。”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但是冯保当时权势熏天,掌握东厂跟锦衣卫,众人也没人敢于顶撞他。不过有一人却敢。他就是高拱。

高拱对于冯保的乱政非常看不惯,而且他本身就是性格刚烈之人。有一次司礼监太监到内阁传旨,高拱气愤地道:“这是谁的旨意,还不是你们弄出来的,我要把你们这些太监一并驱逐。”冯保听到小太监的回禀后,对高拱更加愤怒。

高拱还真是说到做到的人。他不久便起草奏疏,历数冯保的罪过,并且请求减少司礼监的权力,还政于内阁。此外,他还联合都察院十三道御史一同上疏李太后,共同弹劾冯保。他在内阁中豪言,我辈受命托孤,敢不竭尽全力。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事,这件事被冯保提前知道了。冯保决定先下手为强。

高拱曾经在内阁说过:“十岁天子,如何能治理天下。”这件事于是被冯保当成了口实。他向太后及小皇帝进言道:“高拱指责皇帝是小孩,不能治理天下。”李太后一听大怒,高拱被罢官的命运便决定了。

等第二天,众臣被召集到会极门,高拱以为是要驱逐冯保,没想到冯保却站在城门上,宣布皇太后的懿旨。大意是:高拱等三位大臣与哀家母子一同受大行皇帝遗命,要你们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可是没想到内阁首辅高拱揽权擅政,威福自专,哀家母子非常害怕;着令高拱回家闲住,不许停留。高拱听到此处,顿时呆若木鸡。张居正为他请求了官方驿递,将他送离了北京。不久,张居正升任首辅。

明朝的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内阁尤其如此。像嘉靖朝几乎每位首辅都没有很好的下场。至于夏言,甚至直接被处死了。高拱担任首辅后完全忽视了这一点。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权力一点都不比内阁差,反而更有甚者。高拱不与秉笔太监交好也就罢了,更是待之如寇仇。此外,,他完全低估手下之人的野心,在公共场合发言一点都不注意措辞。高拱之败,败于自己的政治智慧。

参考文献:《明史》、《明朝宦官》。

标签: 冯保

更多文章

  • 大明王朝:跪别冯保,带走杨金水,吕芳才是真正有良心的“爹”

    历史人物编辑:豁达历史达人标签:冯保

    离开京城以后,吕芳并没有直接前往南京,而是先来到了朝天观。彻底告别从前之前,吕芳心中还有太多的牵挂。来到朝天观,观中服役的太监依然很恭敬:“老祖宗,您先坐着,孙子们把蓝神仙给您请出来!”吕芳答话:“不,不见他,你去看看冯保在哪,把他叫来,我有几句话给他说。”冯保,嘉靖皇帝钦命发配,陈洪“亲自关照”的

  • 大太监冯保成就了他,却也着实抹黑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冯保

    张居正(字叔大)是明代杰出的改革家,他“勇于任事,以天下为己任”。1573年出任内阁首辅后,张居正便掀起了一场以整顿吏制、推行“一条鞭法”、巩固边防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从而使已经颓废的大明王朝,一度出现了“中兴”的景象。1582年,张叔大病逝后。万历皇帝下诏罢朝数日,赐其谥号为“文忠”,并派锦衣卫护

  • 万历初年首辅高拱为何会被太监冯保、张居正联手拉下台?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冯保

    导读:其实这个比较好理解,高拱不是单纯的输给了冯保。而张居正也不是捡便宜、摘桃子,而是张居正和冯宝联手利用内廷和朝臣的力量一举掀翻高拱后各取所需的必然结果。再一个原因就是皇位交接后作为辅政大臣的首辅高拱不知收敛妄图还在继续对新皇指手画脚,终于被帝师张居正和万历的大伴冯保一举拿下。其实高拱也算是人才政

  • 飞扬跋扈的高拱,遇到更为老辣的冯保,最后败得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冯保

    1572年,老辣的冯保将弹劾自己的奏疏拿给明神宗和李贵妃看,并抱屈地说道:高拱弹劾我,是欺负皇上年幼,想独揽大权,这一席话戳到了李贵妃的痛处,不久,宫内一道圣旨,将高拱一顿训斥,将其发回原籍,永不录用。高拱,明朝中期内阁首辅大臣,他出身官宦世家,其父高尚贤曾任明廷要职,孩童时代的高拱在其父高尚贤的言

  • 大明王朝:冯保——想要逆袭,不能光靠干爹,还得靠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养只白眼狼标签:冯保

    他是“东厂提督太监”,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的干儿子,和四位“司礼监秉笔太监”属于同辈,和几乎所有的封疆大吏、六部九卿都想进入“内阁”并最终问鼎“内阁首辅”的梦想一样,他向进入“司礼监”并最终问鼎“掌印太监”。为此,他干了两件“蠢事”,并因此改变了人生轨迹。1、下令杖毙“钦天监监正”周云逸,当然,

  • 高拱到底做了什么,让冯保对他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冯保

    前面文章已经说到,冯保由于受到高拱的排挤,因此义无反顾地与张居正结成联盟,最终将高拱推翻,帮助张居正登上了内阁首辅宝座。那么,高拱到底做了什么,让冯保对他如此恨之入骨呢?说到底,还是因为高拱阻止冯保进步所引起的。纵观整个明代,冯保这个人应该算是最不像太监的太监了,一般来说,太监这行由于要在身体上受到

  • 冯保为什么会落得一个被抄家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冯保

    冯保是明代一位比较著名的宦官,他于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年间坐上了东厂提督兼御马监管事太监的职位,到隆庆皇帝驾崩,万历皇帝登基之后,他与张居正联手将内阁首辅高拱赶走,助力张居正坐上了首辅宝座,而自己也更进一步,成为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了太监当中的霸主。由于隆庆皇帝早死,因此,万历皇帝登基时年仅十岁,这

  • 大明王朝:吕芳真毒,告诉冯保为官三思,把他派到裕王府找新靠山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控标签:冯保

    最近又读了一遍小说《大明王朝1566》,真心觉得这部小说特别好。根据这部小说拍出的电视剧我也看了,确实是精品。里面的台词,韵味十足,富有哲理。今天,和大家聊聊“为官三思”,说一点儿自己的想法。“为官三思”是吕芳对冯保的教导。太监冯保本是吕芳的亲信,他跟随吕芳多年。当看到天降瑞雪,他为了获得在嘉靖面前

  • 连明神宗都十分害怕的太监冯保,因为什么事遭到了皇上的忌恨?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冯保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皇帝是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是整个国家的统治者,皇帝作为天子,拥有整个国家当中数一数二的权利,是任何人都十分畏惧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由于皇帝年幼,不懂政事,这些皇帝同样有着自己害怕的人,在明代的时候,明神宗朱翊钧在10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他一共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

  • 成都淫父李文忠,她9岁那年就成了父亲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迟来的爱爱不完标签:李文忠

    她9岁的时候,就成了父亲的“老婆”,经常和女儿亲热,持续了8年时间,这个男人名字叫李文忠,这个名字是父亲给他起的,也是父母的希望,可是李文忠是一个人渣,这是让父母万万没想到的事情。李文忠1956年,出生在成都市成华区的一个山村,他学习不好,却没有上进心,小学没毕业就不愿上学了,经常混吃等伤,结婚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