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泥沙俱下,忠奸交错,能人与奸贼并行。能者如王阳明、孙承宗、张居正等流芳百世的治世能臣或学术大儒,而庸者奸者则有刘瑾、魏忠贤、严嵩等遗臭万年之辈。
个人认为,严嵩还是挺特别的一位。能名列《明史》奸臣传,其功劳主要源于其子严世蕃。
嘉靖皇帝因为当年差点被宫女谋杀一事后,二十多年来避居西苑,沉迷于道教长生不老一端,但是他却可以将大明王朝牢牢地握在手中,也自有其过人之处。
不过,由于他过分的信赖道教,也就给了一些人借此以谄媚奉上的可乘之机,而严嵩就是其中之佼佼者。
古往今来,大凡能成就一代奸臣者,也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加上善于谄媚逢迎的性格。严嵩这两样都不缺,但是,他的这两项技能其实都是他儿子严世蕃给予他的。
所谓过人的本领,就是能毫厘不差的厘清嘉靖皇帝诏书中那缥缈的用意;所谓谄媚逢迎的性格,就是擅长写讨好上天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的青词。
严世蕃是一个奇人,一个本人想好好探究一番的奇才。
《明史奸臣传》记载,嘉靖皇帝所下的手诏,大家都难以理会其中的意思,但是偏偏这严世蕃却可以做到“惟世蕃一览了然,答语无不中。”因这一项技能,就足以让嘉靖皇帝对严嵩刮目相看,从而也让严嵩能一直居于高位,百官深恨之却又无可奈何。
还有一项就是阿谀奉承了。
嘉靖喜道教,喜长生不老,所以就得时常给太上老君什么的写几封信,借机讨好一下,以便让自己得道成仙。而这种书信有一个特殊的名称,那就是青词。
夏言擅长写青词,但是他不屑于写。作为一个正人君子,他对嘉靖皇帝的种种追求长生不老之事不以为然,他不会为了讨好皇帝而去戴道士的帽子。但是严嵩却无所不用其极,道士帽戴上,还“笼以轻纱,帝见,益内亲嵩。”
还有就是写青词,可能写得情深意切,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让太上老君之流的都心动,所以嘉靖皇帝对此自然也甚为喜欢。
可是,青词是严嵩写的吗?
我看不然。
当严嵩之妻死后,一切都迅速地浮出了水面。
严嵩之妻死后,作为儿子的严世蕃理应回家守丧,但是严嵩因为离不开严世蕃,所以特地“请留侍京邸”。但是却不能入内阁帮忙揣摩圣意,而终日在家耽于女色,严嵩在内阁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着急时,他却根本不以为意,尽情享乐。
结果就是,严嵩忽然之间摸不透嘉靖的旨意了。
而他所进的青词,由于“多假手他人不能工”。嘉靖对此愈加不满。
就这样,严嵩不为帝所喜,开始走上了下坡路,为自己的结局提前铺好了路。
严嵩作为明朝,或者说中国历史上的典型奸臣,如此看来,不过是一傀儡。他的儿子严世蕃才是真正的奸臣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