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严嵩能名列千古奸臣之列,实有赖于他那不世之奇子-严世蕃

严嵩能名列千古奸臣之列,实有赖于他那不世之奇子-严世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紫缘历史阁 访问量:3830 更新时间:2024/1/30 1:34:54

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泥沙俱下,忠奸交错,能人与奸贼并行。能者如王阳明、孙承宗张居正等流芳百世的治世能臣或学术大儒,而庸者奸者则有刘瑾魏忠贤严嵩等遗臭万年之辈。

个人认为,严嵩还是挺特别的一位。能名列《明史》奸臣传,其功劳主要源于其子严世蕃

嘉靖皇帝因为当年差点被宫女谋杀一事后,二十多年来避居西苑,沉迷于道教长生不老一端,但是他却可以将大明王朝牢牢地握在手中,也自有其过人之处。

不过,由于他过分的信赖道教,也就给了一些人借此以谄媚奉上的可乘之机,而严嵩就是其中之佼佼者。

古往今来,大凡能成就一代奸臣者,也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加上善于谄媚逢迎的性格。严嵩这两样都不缺,但是,他的这两项技能其实都是他儿子严世蕃给予他的。

所谓过人的本领,就是能毫厘不差的厘清嘉靖皇帝诏书中那缥缈的用意;所谓谄媚逢迎的性格,就是擅长写讨好上天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的青词。

严世蕃是一个奇人,一个本人想好好探究一番的奇才。

《明史奸臣传》记载,嘉靖皇帝所下的手诏,大家都难以理会其中的意思,但是偏偏这严世蕃却可以做到“惟世蕃一览了然,答语无不中。”因这一项技能,就足以让嘉靖皇帝对严嵩刮目相看,从而也让严嵩能一直居于高位,百官深恨之却又无可奈何。

还有一项就是阿谀奉承了。

嘉靖喜道教,喜长生不老,所以就得时常给太上老君什么的写几封信,借机讨好一下,以便让自己得道成仙。而这种书信有一个特殊的名称,那就是青词。

夏言擅长写青词,但是他不屑于写。作为一个正人君子,他对嘉靖皇帝的种种追求长生不老之事不以为然,他不会为了讨好皇帝而去戴道士的帽子。但是严嵩却无所不用其极,道士帽戴上,还“笼以轻纱,帝见,益内亲嵩。”

还有就是写青词,可能写得情深意切,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让太上老君之流的都心动,所以嘉靖皇帝对此自然也甚为喜欢。

可是,青词是严嵩写的吗?

我看不然。

当严嵩之妻死后,一切都迅速地浮出了水面。

严嵩之妻死后,作为儿子的严世蕃理应回家守丧,但是严嵩因为离不开严世蕃,所以特地“请留侍京邸”。但是却不能入内阁帮忙揣摩圣意,而终日在家耽于女色,严嵩在内阁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着急时,他却根本不以为意,尽情享乐。

结果就是,严嵩忽然之间摸不透嘉靖的旨意了。

而他所进的青词,由于“多假手他人不能工”。嘉靖对此愈加不满。

就这样,严嵩不为帝所喜,开始走上了下坡路,为自己的结局提前铺好了路。

严嵩作为明朝,或者说中国历史上的典型奸臣,如此看来,不过是一傀儡。他的儿子严世蕃才是真正的奸臣之王。

标签: 严世蕃

更多文章

  • 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到底有多无法无天?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严世蕃

    严嵩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权臣,官至内阁首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他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虽然上面有嘉靖皇帝把着,影响不了皇权,但他对群臣和朝政影响太大。他的儿子严世蕃,小名“庆儿”,号“东楼”,仗着严嵩,也是狐假虎威,无法无天。严世蕃因为他父亲的缘故,并没有参加科举,而是通过关系进入国子监读书,毕业

  • 严世蕃被人称为“鬼才”严世蕃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严世蕃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的文化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古代数十个朝代当中,人们通常认为明朝是最有气节的。正所谓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前段时间大明风华热播此剧一出,立即引起了人们对于明朝的热烈探讨。那么受得人们如此称赞的朝代真的如此完美吗?它就没有什么奸臣出现吗?当然有,明

  • 严世蕃有多鬼才,超出你想象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严世蕃

    严世蕃是嘉靖时期的一代鬼才。其父严嵩更是嘉靖时期的一代权臣!然而纵观嘉靖一朝,天下第一聪明人恐怕除了嘉靖就属严世蕃了。那么严世蕃究竟有多聪明呢?我们今天来捋一捋他的主要聪明事迹。其貌不扬,才气斐然严世蕃的长相很丑,史书记载是一只眼,并且身体很胖,脖子很短。但是他的才华却是非常厉害的。他博闻强识,甚至

  • 嘉靖年间,被人称为“鬼才”的严世蕃,究竟是有多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严世蕃

    严世蕃是一个瞎眼而且肥胖的富二代,自身形象和帅气沾不上边,可却有着“鬼才”之称。从他个人条件来看,靠不了颜值就只能靠才华了。严世蕃作为大奸臣严嵩的儿子,完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爷俩组团忽悠,组团敛财,形成了大明朝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严世蕃爱财如命严世蕃贪婪成性,敛财成疯,达到了一种疯狂的状态。据记

  • 大明王朝15-改稻为桑后的浙江官场角力与胡宗宪之担当,谁为民

    历史人物编辑:常国俊标签:胡宗宪

    大明王朝15-改稻为桑的官场角力与胡宗宪上位者的担当《大明王朝1566系列15》-政争篇这是分类讲解的方式,按职场篇,政争篇,驭人篇,根据剧情特点发散,最终连接整个剧情!以下为剧情第二集中段故事!上一期我们讲到织造局里面那属于胡宗宪的鸿门宴,让胡宗宪骑虎难下,也让胡宗宪看到了一出项庄舞剑意在国策的海

  • 胡宗宪灭海盗多亏俩女人:前一个经历离奇,后一个把海盗弄得团灭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胡宗宪

    《明史》四大海贼的覆灭,竟与嘉靖时期两个名妓有关?这怎么回事胡宗宪灭海盗多亏俩女人:一个帮着治了汪直,另一个帮着将其团灭明世宗嘉靖中期,海盗不断入寇沿海各地。明军内部矛盾重重,防不胜防。长江南北、浙江东西,“滨海数千里同时告紧”。明朝时的沿海倭寇之患主要与亡命海上占据岛屿的亡命徒,诱引外国人同时举事

  • 大明王朝:初入官场的高翰文,有多天真?胡宗宪只能把他当孩子看

    历史人物编辑:寻史春秋录标签:胡宗宪

    嘉靖皇帝召见完“三方诸侯”后,给浙江的“改稻为桑”定了一个调子:方略继续推行,还要保证浙江百姓不能乱。依据于此,探花出身、时任“翰林院编修”的高翰文提出了一个“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办法。另一方面,胡宗宪也丢掉了“浙江巡抚”的官职,由郑泌昌接任,何茂才则升任“布政使兼按察使”,而高翰文经由严世蕃举荐

  • 世人皆知戚家军,可抗了十多年的倭寇胡宗宪,为何知道的人甚少?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胡宗宪

    胡宗宪,是明朝最具争议的抗倭名将,他出生在龙川胡氏这一强宗大户中,从小就在锦衣玉食,书香门第中长大。胡宗宪祖上也有过几个进士和官职,为了继续光耀门楣,胡宗宪从小就被家族寄予厚望,胡宗宪的父母也从来都不吝啬钱财,自小就给他请最贵最有名望的老师来教导。1512年,胡宗宪出生了,因为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所

  • 原告嘉靖指控严嵩贪800万两,胡宗宪劝莫要追查,否则大明就完了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胡宗宪

    嘉靖派张居正查账,发现严嵩贪污800万两。严世蕃当儿子的气不过,直接指着鼻子骂张居正就是个搅屎棍,搅得胡宗宪没了钱打仗。这胡宗宪离地八百米就觉得有人骂他,本来他还劝嘉靖:莫要追查严嵩,否则大明就完了。结果严世蕃还说不查严嵩是为了胡宗宪好,这不明显倒打一耙吗!那为什么胡宗宪明知严嵩贪污,还要力劝嘉靖不

  • 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到底有什么能耐,让嘉靖帝放弃严嵩也要保他

    历史人物编辑:醉翁谈古标签:胡宗宪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国产经典历史剧,它凭借靠谱的剧情和老戏骨们倾情的演绎,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被奉为第一神剧。笔者就非常喜欢这部剧,所以就以这部剧为基础,来谈谈笔者对这部剧的一点个人看法,权当与各位交流。今天给大家分享《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到底凭借什么,能够让嘉靖皇帝这么信任他呢?在一年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