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成为从一介贫民在天下大乱的局势中完成人生的逆袭,除了他自己本身的杀伐果断、英明神武之外,身边的一群文臣武将的誓死效力也是他成功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而难得的是有位功臣跟着他出生入死一辈子,最终在被他杀的时候,都没有忘记念他的好,这个人就是李善长。
朱元璋身边文可安国武可定邦的人才着实不少,但他最信任的还是李善长,就连被人称为与孔明先生并驾齐驱的刘老道人都不能和他相提并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还要从当初参加起义军的时候说起。当初朱元璋投奔的是郭子兴的起义军,郭子兴对朱元璋的才华是又爱又恨,既在明里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又在暗里防着他一手,有一次还借着别人挑唆的机会,把朱元璋的统兵之权也剥夺了。
这个时候郭子兴还不忘再踩上一脚,他想把朱元璋身边的谋臣李善长也给拉拢过来,没想到虽然朱元璋已经失去了兵权,但是李善长却拒绝了郭子兴抛来的橄榄枝而是继续坚持跟在朱元璋的鞍前马后为他效力,这让朱元璋十分感动,从此更加信任李善长,把他当成了自己的铁杆和心腹来对待。
而事实上在建立大明王朝以后在封赏时他也是高居排行榜上的第三位、事实上的第一位,因为前两位都是武将,分别是徐达与常遇春。大家都知道打天下要靠武将而治天下则要靠文臣。因此对于前两位武将的封赏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带有待遇性质的安排,事实上在当时的朝廷中他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位。
而后来因为他的势力过大,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忌恨,再加上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开始对身边的一干兄弟起了疑心,并且杀得红了眼,也无所顾忌再多杀一半个。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告密说他与原先已被处决的胡惟庸有勾连,这样更是动了朱元璋的杀心,于是又对那个案件进行重新追查,结果把他和陆友亨在内的一干人都抓来要处决。
这个时候的陆友亨见到朱元璋不念旧情要杀掉他们,因此十分愤怒便开始大骂朱元璋说他干的是薄情寡义卸磨杀驴的勾当。谁知这个时候李善长听到他骂朱元璋立马不干了,他骂陆友亨道:“你根本不配骂皇帝,我如果是皇帝也会杀了你和我。”有人把这话传回了朱元璋耳朵里,这位性情残暴的皇帝也动情地流下了眼泪,本来应该杀其九族却将他的侄孙女法外开恩留了下来,也许是有几分愧疚,也许是有几分无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