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虽然在历史之中是一位痛恨贪官污吏,爱护子民的好皇帝,可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大肆处死功臣一直被后世所诟病。在朱元璋处死的功臣之中有一人让人很是费解,他虽然有点嫉贤妒能,有点贪婪权势,可是在其被处死之时他已经是为76岁的老者,而且又是辞官回乡。相必此时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是谁了,那就是被朱元璋称作汉初萧何的李善长,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经76岁的李善长?
李善长可谓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中的佼佼者,可以说没有李善长朱元璋很难统一天下,李善长如同萧何一般辅佐朱元璋,开国之后被朱元璋封为韩国公,封号就足以证明李善长的功劳。另外李善长一直为人处事谨慎小心,在发觉朱元璋皇权与相权产生对立之时就聪明的选择告老还乡了。
可是后来李善长还是被朱元璋以知情不报和参与谋反被处死,按照当时的局势来说李善长实在是没有谋反的必要,李善长确实是知情不报,可是就因为知情不报而被处死难免有点牵强。
有人认为朱元璋处死功臣是因为太子朱标早逝,朱允炆压制不了这些开国功勋,朱元璋才大肆处死功臣。其实这样的认为让人难以信服,当时的功臣他们持功自傲贪腐民脂民膏,致使百姓怨声载道。这样在朱元璋看来是威胁明朝基业稳定的举动,毕竟元朝就是因为腐败而消亡,朱元璋肯定不想看到自己辛苦建立的明朝基业重走元朝的老路。外就是这些功臣已经到了目无皇权的地步,以相劝来压制皇权,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也是了解之前王朝消亡的原因,相权也是之前王朝覆灭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李善长被处死的主要原因还是跟做过丞相和知情不报有莫大的关系,李善长做丞相之时可谓是门生遍布满朝上下,况且李善长当时独揽朝政,有架空皇权的嫌疑,李善长如此之为或许只是为了打败刘伯温为首的党派,可在朱元璋眼中李善长初衷未必如此。
另外李善长的性格也注定了自己不会有圆满的结局,因为李善长是一个极其护短的人,李善长虽然是朱元璋的同乡,可此时的朱元璋是一位君王,是不想看到淮西勋贵一家独大的,可李善长以自己的丞相之位来维护淮西勋贵,并且淮西功臣都以李善长为首,如此之下李善长早晚都会威胁到朱家天下,这也是朱元璋要处死李善长的原因之一。
其次,李善长当时虽然已经是76岁高龄,可其门生遍布天下,可以说李善长在朱元璋做皇帝之时不敢经举妄动,朱元璋之后的君王或许压制不住李善长这些门生,为了明朝基业朱元璋还是最终选择了处死李善长,消灭其在朝中的影响。
最后就是李善长知情不报之罪,当时李善长因为蓝玉和胡惟庸被调查,朝中一些人直接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信息上报给朱元璋,原来李善长一直知道蓝玉和胡惟庸有谋反的嫌疑,李善长不知为何选择了隐瞒不报。或许是李善长害怕牵连到自己,或许害怕明朝重新回到战乱不止的境地,可在朱元璋眼里,李善长知情不报是在两边押宝,就此一条就足以治李善长的死罪。
通过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李善长最终的结局是注定的,因为其性格和所在之位及其影响,最后的知情不报,作为一国之君的朱元璋为了明朝基业的稳定也是要处死李善长的,其实换做我们处在朱元璋的位置上也是如此之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