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清王朝最憋屈的悲剧人物:恭亲王奕訢

大清王朝最憋屈的悲剧人物:恭亲王奕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客多文史 访问量:2296 更新时间:2024/1/31 9:01:49

恭亲王奕訢(1833年——1898年),大清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六弟,被人称作“鬼子六”。咸丰皇帝驾崩后,奕訢协同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在同治帝和光绪帝两朝时,总理大清朝政及外交事务,被加封为大清朝的第十个铁帽子王。

看完奕訢的简历,您一定觉得他地位显赫,风光无限,但我接下来要说,奕訢其实是个悲剧性的人物。

奕诉是道光帝的第六子,而且在道光朝时最受宠爱,是皇位的最热门人选。清朝自康熙以后,开始了秘密建储制度,经过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时,这一制度也发展的日趋完善。

虽然在道光生前,老六奕訢最被人看好,但他还是最终败给了自己的哥哥。咸丰继位后,由于之前的储位争夺,所以对奕訢极为防范。而奕訢却偏偏是个能力出众的人,关于这点咸丰皇帝很清楚,所以奕訢的日子非常难过,逐渐成了一个光杆儿的闲人。

咸丰皇帝大家都很熟悉,是清王朝最好色、最窝囊的皇帝。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窝囊的咸丰帝被英国佬和法国佬吓破了胆,一下子就躲到了热河的避暑山庄里,死活也不敢回北京。而且,临走之前,他还不忘自己的六弟奕訢,不仅不让他和自己一块儿逃命,还下旨把他留在北京,处理善后的谈判事宜。

谁都知道,这是九死一生的任务,咸丰皇帝故意让奕訢留下来和英法谈判,并且签订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条约,结结实实地替自己背了个大黑锅。

可怜的奕訢,平时混成了光杆儿的闲人,眼见咸丰皇帝胡乱理政,战前他还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主战派。结果,战后却被勒令留守谈判,还签订了辱没祖宗的不平等条约。

而咸丰呢,躲在避暑山庄里不出来,整天就是陶醉在声色之中,除了女人就是女人,直到掏干自己的身体,活活把自己玩儿死了为止。

咸丰死后,他年幼的独生子载淳继承大统,由肃顺等八个顾命大臣辅政,而这八个顾命大臣,也同时受到了东宫太后慈安和西宫太后慈禧的制约。权力互相制衡,这是历朝历代的老把戏,并不是咸丰的创举,他也没这本事。

于是,两方的矛盾日益尖锐,终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慈禧为了壮大同盟,秘密拉拢了奕訢入伙,这才有了“辛酉政变”。

政变以后,慈禧掌握了大部分的实权,奕訢作为合伙人也被委以重任,一方面稳固国内的统治,另一方面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技术,发起了洋务运动。尽管现在,好多的史书将洋务运动贬得一文不值,但不得不承认,它的确开了中国的近代化之路,历史的进步意义非常明显。

随着农民起义的被镇压和洋务运动的开展,清王朝以乎走上了中兴的道路,后世对这段历史称为“同治中兴”。而奕訢,就显得非常尴尬了。尽管他才是这个中兴局面的真正缔造者,尽管他是现任皇帝的亲叔叔,但他毕竟是一个臣子,在皇帝的背后,有一个人一直在严厉注视着他,这个人就是慈禧太后。

慈禧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女人,早在咸丰活着的时候,她就不安分,乘机代替咸丰皇帝批阅奏折。现在,慈禧是名正言顺的掌权者,不断借着机会打压奕訢。

而奕訢呢,忌惮于皇权的威势,对慈禧一味的忍让和退缩。对政治活动也逐渐心灰意冷起来,在后来的几十年中,逐渐从清朝政坛销声匿迹,又再次成了光杆儿闲人,直到郁郁而终。

奕訢是一个悲剧式人物,如果当初道光直接传位给他,如果辛酉政变后能急流勇退,如果洋务运动中能力挽狂澜……。这种假设越多,越说明他是一个悲剧人物。

标签: 奕訢

更多文章

  • 恭亲王奕訢和咸丰的争夺皇位之战,能力强不如演技好

    历史人物编辑:艾伦说史标签:奕訢

    咸丰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皇帝,也是出了名的四无皇帝。而咸丰帝的弟弟鬼子六恭亲王奕訢可是晚清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一度是力挽狂澜晚清风雨飘摇的江山。兄弟二人的能力差别如此之大,为何父亲道光帝选择了咸丰帝而不是恭亲王奕訢呢,其实一句“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就可以解释得了这个可笑而讽刺的事情。正所谓

  • 读这首词才明白:若人分三等,纳兰容若也不过是中等人,那你呢?

    历史人物编辑:感情风冷漠标签:纳兰容若

    浣溪沙纳兰容若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康熙年间,纳兰容若在一个残雪之夜,独自徘徊,残雪凝辉,画屏冰冷,夜深人静,《梅花落》笛声,幽幽怨怨,月色朦胧,往事堪哀,惆怅满怀。“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相门翩翩公子,生来锦

  • 多情自古空余恨,多情的“满清第一词手”纳兰容若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纳兰容若

    “多情自古空余恨”,作为对纳兰容若最贴切的形容。在他的词中,爱情是他重要的创作源泉。他一生多情而不滥情,伤情而不绝情。年仅30岁的他就离开人世,到底是什么压死了纳兰容若??纳兰明珠是清朝康熙年间权倾朝野的重臣,官居内阁,长达十三年。明珠作为一代权臣,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视,他把儿子纳兰容若培养成为

  • 深爱表妹,却难得相守,18岁纳兰容若伤心写下“人生若只如初见”

    历史人物编辑:周靖聊美食标签: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字容若,写词功底很高,是清代三大词人之一,也被人誉为“大清第一情种”。不过他只活了31岁。他的感情经历并不多,但他对待感情都很真挚。他的初恋是表妹雪梅。可惜初恋通常没有好结果,纳兰容若同样如此。纳兰容若十多岁的时候,遇到了表妹雪梅。纳兰容若深爱表妹,最后却不得不分离,18岁的他悲哀绝望下,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为什么“男不读纳兰容若”?

    历史人物编辑:体验美食标签:纳兰容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清.纳兰容若《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有人说男儿应该志在四方,纳兰容若的诗词读多了,容易使自己陷于小情小爱之中,所以说“男不读纳兰容若”!这个被誉为“清初第一词人”的才

  • 纳兰容若:爱妻病逝后停灵一年不下葬,八年后和亡妻在同一天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纳兰容若

    他,是一位人世间的匆匆过客,年仅30岁就撒手人寰,但他留下的爱情故事却缠绵悱恻地余味悠长了300多年的时光,至今依然动人心扉——借由他的词作;他,是一位出身于显贵之家、文武全才的佳公子,可却拥有一肚子无法向外人道的愁苦,但,他那满腹的抑郁忧愁却超越了时空,终被人们所知悉、所品味欣赏、所扼腕叹息——借

  • 纳兰容若人生最后一首词,不是写爱情的,却比情诗更让人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纳兰容若

    很多人对纳兰容若的评价很高,都说他是封建历史时期,最后一个优秀的诗人。清朝自他之后,人间再无人能有李白杜甫一般惊采艳艳的古诗词人。虽然这样的形容有些夸张,但是也的确可以看出纳兰容若在诗词上面的成就。他作为清朝初始,唯一一个能文能武,才艺绝佳的诗人,他短暂的一生,却给世人留下太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和令人心

  • 纳兰容若这首写给爱妻的一首词,凄凉悲伤,最后七字道尽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纳兰容若

    说到词人,可能读者都会想到李煜和李清照等人。若是笔者提起纳兰容若呢?大家肯定都知道,不会被突然想起,又不会被轻易遗忘,这就是又低调又重要的纳兰容若。他留给我们的印象也和他的人生经历相似。作为皇帝的侍从,纳兰容若一生并没有经历什么大起大落,但也不会因为人生经历不够坎坷而碌碌无为。就算是李清照和李煜更令

  • 当年,纳兰容若知道心爱的表妹被选入宫,竟然跑进宫要带表妹私奔,可表妹对他

    历史人物编辑:西柚秀标签:纳兰容若

    当年,纳兰容若知道心爱的表妹被选入宫,竟然跑进宫要带表妹私奔,可表妹对他说了一番话,却让他伤心欲绝,从此后,到死都没有再见……纳兰容若是朝廷重臣纳兰明珠的儿子。他是曹雪芹祖父的同事,是年羹尧的岳父,还被乾隆认为和巨著《红楼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他却在而立之年溘然长逝……一次,当乾隆读完和珅给他呈上

  • 纳兰容若最后悔的一首词,未见如今独感伤,当时只道是寻常

    历史人物编辑:电影大酱标签: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这一生,求而不得,爱而无果,他的爱情就像是一幕幕的悲剧。他的诗词创作,也多借由此有感而发,写下的句句血泪箴言。其间,最令他感到后悔不已的诗词,莫过于这一首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是谁独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