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意为“富饶的湖泊”,因湖中盛产多种鱼类而得名,如今早已成为俄罗斯的内湖。
公元646年,唐太宗设立瀚海都督府,这是中国政府正式在贝加尔湖地区设置行政机构。紧随其后的辽、金、元,都将贝加尔湖置于政权管辖范围之内。
明朝末年,中国东北女真崛起,建立后金政权,他们在没有入关统一全国之前,即已统一了西至贝加尔湖、东至海的广大地区。
所谓有得必有失,女真建立大清后,选择入关南下与大明争夺天下,由于清朝本身人口稀少,兵力捉襟见肘。多尔衮举10万清军南下,造成大清龙兴之地东北空虚,这间接给沙俄创造了进犯东北的有利条件。
1632年,沙俄扩张至西伯利亚东部的勒拿河流域后,建立雅库茨克城,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
1643年,沙俄雅库茨克长官戈洛文派波雅科夫率兵132人沿勒拿河下行南侵,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领土。灭绝人性地杀食我国达斡尔族人,被黑龙江地区人民称为“吃人恶魔”。
这群食人恶魔在印戈达和赤塔河交汇处附近建立了贝加尔地区的第一座军事堡垒。1666年,又在乌达河岸边建立木结构军事堡垒上乌丁斯克。
当时的清朝正忙于国家统一和平定三藩之乱,任由沙俄侵占了中国领土尼布楚和雅克萨等地,并在那里构筑寨堡,设置工事,继续对东北人民进行骚扰和掠夺。康熙帝出于时局考虑,也只是多次遣使进行交涉、警告,均未奏效。
1681年,清军进入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确立了稳定的清朝皇族统治。
康熙帝于平定三藩之乱的第2年,即赴关东东巡,了解到那里特别是黑龙江流域的情况后,才决心驱逐沙俄侵略军,雅克萨之战爆发。
清军第一次雅克萨战斗的兵力主要是萨布素率领的宁古塔1500人,再加上盛京兵500人,增调的藤牌兵500人,共计2500人左右。
清军在彭春统率下,携战舰、鸟枪、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
清军发炮猛轰雅克萨城,侵略军伤亡甚重,势不能支,被迫乞降,撤离雅克萨。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清军赶走侵略军后,摧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
1685年,沙俄贼心不死,派兵600增援尼布楚,再次进占雅克萨。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康熙大帝接到奏报后,当即下令反击,第二次雅克萨之战爆发。
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
侵略军被围困,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最后只剩66人。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萨反击战结束后,中俄双方开始议定边界谈判。起初,清朝还是提出了对贝加尔湖的主权要求。
1688年5月,清朝大臣索额图提出“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河—溪皆属我地,不可弃之于鄂罗斯”。提出以勒拿河为界,贝加尔湖也属于中国的观点。
就在双方谈判僵持不下之际,西北的噶尔丹带领蒙古骑兵横扫蒙古高原,兵锋到达乌兰布通,离北京城已经不远。
这使得康熙帝倍感压力,被迫选择和俄罗斯妥协,双方缔结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直接放弃了贝加尔湖的主权。
《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签定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对中国虽没有屈辱性,但是中国并没占到便宜,反而失去了外兴安岭以北的小部分领土和以尼布楚为中心的蒙古东北部地区,实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