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军南下造成东北空虚,噶尔丹发兵北京,康熙帝被迫放弃贝加尔湖

清军南下造成东北空虚,噶尔丹发兵北京,康熙帝被迫放弃贝加尔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花花史界 访问量:4537 更新时间:2023/12/27 5:40:05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意为“富饶的湖泊”,因湖中盛产多种鱼类而得名,如今早已成为俄罗斯的内湖。

公元646年,唐太宗设立瀚海都督府,这是中国政府正式在贝加尔湖地区设置行政机构。紧随其后的辽、金、元,都将贝加尔湖置于政权管辖范围之内。

明朝末年,中国东北女真崛起,建立后金政权,他们在没有入关统一全国之前,即已统一了西至贝加尔湖、东至海的广大地区。

所谓有得必有失,女真建立大清后,选择入关南下与大明争夺天下,由于清朝本身人口稀少,兵力捉襟见肘。多尔衮举10万清军南下,造成大清龙兴之地东北空虚,这间接给沙俄创造了进犯东北的有利条件。

1632年,沙俄扩张至西伯利亚东部的勒拿河流域后,建立雅库茨克城,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

1643年,沙俄雅库茨克长官戈洛文派波雅科夫率兵132人沿勒拿河下行南侵,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领土。灭绝人性地杀食我国达斡尔族人,被黑龙江地区人民称为“吃人恶魔”。

这群食人恶魔在印戈达和赤塔河交汇处附近建立了贝加尔地区的第一座军事堡垒。1666年,又在乌达河岸边建立木结构军事堡垒上乌丁斯克。

当时的清朝正忙于国家统一和平定三藩之乱,任由沙俄侵占了中国领土尼布楚和雅克萨等地,并在那里构筑寨堡,设置工事,继续对东北人民进行骚扰和掠夺。康熙帝出于时局考虑,也只是多次遣使进行交涉、警告,均未奏效。

1681年,清军进入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确立了稳定的清朝皇族统治。

康熙帝于平定三藩之乱的第2年,即赴关东东巡,了解到那里特别是黑龙江流域的情况后,才决心驱逐沙俄侵略军,雅克萨之战爆发。

清军第一次雅克萨战斗的兵力主要是萨布素率领的宁古塔1500人,再加上盛京兵500人,增调的藤牌兵500人,共计2500人左右。

清军在彭春统率下,携战舰、鸟枪、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

清军发炮猛轰雅克萨城,侵略军伤亡甚重,势不能支,被迫乞降,撤离雅克萨。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清军赶走侵略军后,摧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

1685年,沙俄贼心不死,派兵600增援尼布楚,再次进占雅克萨。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康熙大帝接到奏报后,当即下令反击,第二次雅克萨之战爆发。

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

侵略军被围困,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最后只剩66人。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萨反击战结束后,中俄双方开始议定边界谈判。起初,清朝还是提出了对贝加尔湖的主权要求。

1688年5月,清朝大臣索额图提出“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河—溪皆属我地,不可弃之于鄂罗斯”。提出以勒拿河为界,贝加尔湖也属于中国的观点。

就在双方谈判僵持不下之际,西北的噶尔丹带领蒙古骑兵横扫蒙古高原,兵锋到达乌兰布通,离北京城已经不远。

这使得康熙帝倍感压力,被迫选择和俄罗斯妥协,双方缔结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直接放弃了贝加尔湖的主权。

《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签定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对中国虽没有屈辱性,但是中国并没占到便宜,反而失去了外兴安岭以北的小部分领土和以尼布楚为中心的蒙古东北部地区,实为痛心。

标签: 噶尔丹

更多文章

  • 挑衅康熙、对战沙俄,噶尔丹凭啥这么牛?你也不看他掌握多少疆土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噶尔丹

    前言清朝期间,康熙御驾亲征攻打噶尔丹,反复挑衅清朝,连沙俄都想要拉拢。可以称为是“清朝成吉思汗”,噶尔丹凭啥这么牛?你也不看他掌握多少疆土?从活佛还俗成战神?噶尔丹究竟过了怎么样的一生,让我们看向下文。清顺至元年(公元1644),准噶尔部的首领“巴图尔洪台吉”的第六个儿子降生,取名噶尔丹。噶尔丹出生

  •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中的八旗与绿营存在什么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噶尔丹

    一、八旗与绿营制度的确立(一)八旗制度的确立八旗制度的创制较早,在清的前身后金政权尚未草创之时,伴随政权开创者努尔哈赤军事行动的展开,其雏形已为初现。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以诸国徕服人众,编三百人为一牛录,每牛录设额真一”,这是八旗制度最早雏形的出现2。“牛录”,源自女真人日常出猎

  • 康熙皇帝曾经三次征讨噶尔丹?他为什么一定要打败噶尔丹?

    历史人物编辑:轻尘说历史标签:噶尔丹

    康熙皇帝是三次征讨噶尔丹,一方面因为噶尔丹野心大想要吞并大清,所以康熙不得不亲帅大军打败他;另一方面原因噶尔丹勾结沙俄,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只有将他打败才能预防勾结后恶果的形成。1960年五月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亲帅禁旅进驻博洛和屯督军征讨噶尔丹康熙二十九年五月,也就是1960年5月,因为噶尔丹借口追击敌

  • 李卫心直口快不会拍马屁遭到乾隆嫌弃

    历史人物编辑:皓然文化标签:李卫

    雍正皇帝,是清朝的第五个皇帝,是康熙的四儿子,不是长子也不是太子,他的皇帝之位来的非常艰难。在康熙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九个儿子争的头破血流的现象,最后还是精明的四儿子胜利了,能够在这么多皇子中脱颖而出也是很不永日,除了他自身优秀之外,还有他的谋士和干将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今天要说的就是其中一位干将李卫

  • 李卫暴揍曾静,雍正表面骂李卫不顾体面,心里却夸:真是个好奴才

    历史人物编辑:佐莯铲史标签:李卫

    《雍正王朝》是清朝宫廷剧中拍摄的最成功的一部作品,此剧的好评率甚至超越了《康熙王朝》,其中对细节的描写特别到位,成为了官场和为人处世的教科书,每一个细节都非常值得大家琢磨,今天小编要为大家分析的是《雍正王朝》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细节:李卫痛打反贼曾静。曾静本来是一个穷酸秀才,后来受人蛊惑想要反清复明,于

  • 《雍正王朝》中,翠儿让李卫上书保年羹尧,李卫为何说她妇人之见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草人标签:李卫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功高盖主,最终惹恼了雍正,被关进大牢。年羹尧嚣张跋扈,已经威胁到皇权,雍正恨不得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动了杀心。时任督抚的李卫做事一向勤快机灵,颇得雍正青睐,赐死年羹尧这一任务就落在了他的头上。早在雍正还是四王爷时,年羹尧、李卫、高福都是他的心腹。当时,雍正奉康熙之命,出宫前

  • 雍正王朝:两次失身的刘王氏,为何让李卫觉得可惜?并非李卫好色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院标签:李卫

    导读:作为一省巡抚,李卫奉雍正皇帝之命,于江苏试行新政——“摊丁入亩”之时,却首先遇到了以两位省级协助官员——布政使、按察使为代表之通省官员的整体反对。面对新政推行必然会遇到的困境,李卫并没有像河南巡抚田文镜一样,利用雍正皇帝这一强大后台,予以硬性镇压,而是另辟蹊径,以柔克刚。就布政使和按察使两人而

  • 雍正的宠臣李卫,在乾隆时不受待见?乾隆:把李卫的神像烧了!

    历史人物编辑:青溪史社标签:李卫

    乾隆帝自我感觉超好,信心满满,自诩为“十全老人”。而实际上,至少在性格上,他多疑善变,唯我独尊,眼里根本容不得半点沙子。最典型的事,莫过于他对他父亲的宠臣李卫的态度。在古代,做大臣有多风光就有多遭殃,一个不小心触犯了龙颜脑袋就会搬家,还可能被株族。“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算一些大臣元老在老皇帝那里成为

  • 《李卫当官》里的李卫,历史上究竟怎样?死后乾隆下令按总督例葬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李卫

    估计很多人都看过《李卫当官》,里面徐峥刻画的李卫三分油滑里透着七分精明,看似误打误撞却事事算准,替乾隆解决了很多事情,但是这终究只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电视剧而已。真实的李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真实历史上的李卫出生于公元1687年的正月初一,李卫出生于出生于江苏丰县一户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

  • 李卫买官走仕途,雍正视为功臣,乾隆怒砸雕像,李卫:幸亏死得早

    历史人物编辑:史书上说了啥标签:李卫

    清朝康熙皇帝中期,在江苏徐州一个富户家庭降生一名男婴,他就是李卫,家人都兴奋不已,期望将来能够高中状元,为家族带来荣耀。没想到的是,李卫一直到而立之年才获得官职,更为搞笑的是官职不是科举分配的,而是凭借家庭雄厚的财力买来的。那是在康熙56年,李卫的家中长辈再也看不下去这个游荡子,于是花钱捐官,给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