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枭雄噶尔丹,雄心壮志如成吉思汗,为何最后却败给了康熙?

一代枭雄噶尔丹,雄心壮志如成吉思汗,为何最后却败给了康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韦祖创 访问量:801 更新时间:2024/1/22 17:27:02

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16岁就除掉了当时权倾朝野且结党营私的鳌拜,之后平定三藩解决台湾问题等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康乾盛世,在位60年,雄才伟略,被后世很多学者称为“千古一帝”可身为这样伟大的帝也同样有对手,那就是当时的噶尔丹,噶尔丹算是康熙帝一生的强劲对手了,曾经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而且当时噶尔丹也是光芒万丈的草原枭雄,两人对决起来那真是棋逢对手。

康熙影视形象

噶尔丹是继成吉思汗以后,蒙古族杰出的英雄,是当时清朝准噶尔部落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本来准噶尔年少在西藏和喇嘛学习佛学,后来回到准噶尔部落夺取了政权,他也一直是准噶尔部落神一样的存在,因为他带领准噶尔部落走了强大。

噶尔丹影视形象

当时的准噶尔部落位于天山以北,本来属于蒙古瓦剌部落的一部分,后来在噶尔丹的统领下,逐渐变得强大起来,吞没了其他周围的部落,占领了天山南北广阔的土地,并且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可见准噶尔确实是位天才,而且当时才26岁的准噶尔建立准噶尔封建游牧帝国后,威震蒙古各部,还有着当年元朝侵占中原的雄伟壮志和野心,梦想着成为成吉思汗一样的大英雄,于是胆大包天挥师东进,康熙看到这个局面不淡定了,当时康熙在成功平叛三藩之乱和解决台湾问题以后,决定亲征噶尔丹,而且还是三次御驾亲征。

康熙皇帝影视形象

康熙和噶尔丹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战争,在1697年,康熙准备第三次御驾亲征,因此做了充足的军事准备,在昭莫多战役后,最终笑到了最后,噶尔丹兵败又众叛亲离,只能选择服毒自杀,噶尔丹以悲剧英雄划出了自己政治生命的一个句号。

噶尔丹画像

那一代枭雄噶尔丹,实力雄厚又雄心壮志如成吉思汗,为何最后却败给了康熙呢?

噶尔丹影视形象

要知道噶尔丹在政治和军事上并不是庸才,他东征西战,拥有超高的帝王水准和军事素养,他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违背了我国多民族国家走向统一和巩固的历史潮流,即使他拥有建立大元朝那样的野心,也是到头来还是要走上覆灭的道路。

噶尔丹影视形象

噶尔丹败给康熙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政治树敌太多,当时不仅仅是康熙,还有其他草原反抗势力和他进行着各种战斗,而且还有和俄国外交实践的失败,当时噶尔丹本来想着借助俄国力量一起对付大清,但是却被俄国利用,成了和清朝讨价还价的砝码,最终噶尔丹也因为外交失败,被俄国抛弃,在和清军的对战中,也只能悲剧收场。

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影视形象

噶尔丹败给康熙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遇到了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对手,如果遇到其他帝王,可能输得不会这样惨,当时康熙御驾亲征,极大的增强了清军的气势,况且当时大清朝国力强盛,康熙举全国之力对抗,远不是噶尔丹所能比拟的。

康熙皇帝影视形象

纵观噶尔丹的一生,无疑是北方草原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噶尔丹虽然最终败给了千古一帝康熙皇帝,但他仍然在身陷绝境的时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接受清王朝的招降,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高贵气节,不愧为一代草原枭雄。

标签: 噶尔丹

更多文章

  • 噶尔丹想与沙俄结军事联盟,对付共同的敌人康熙,为什么泡汤?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噶尔丹

    “毅说人文与历史”今日导语:噶尔丹执政后期,渴望同沙俄结盟来共同对付清朝,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幸亏沙俄内外交困,噶尔丹的阴谋没有得逞,不然清朝腹背受敌肯定会受到重创。17世纪,沙皇俄国向东不断蚕食西伯利亚的土地,边境延伸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和叶尼塞河上游地区,逼近了噶尔丹的准噶尔部落。最开始时,沙皇俄

  • 野心勃勃的噶尔丹试图恢复成吉思汗国时的光辉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噶尔丹

    当东蒙古人归顺以后,企图复辟成吉思汗帝国的西蒙古人成了清朝最大的敌人。以卫拉特人为主的西蒙古人在15世纪时再度活跃起来,他们在1434年至1552年间统治着整个蒙古地区,但后来被东蒙古的阿勒坦汗赶到科布多甚至更西的地区。西蒙古人有四个主要的联邦民族:绰罗斯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与和硕特部。这四个

  • 康熙时期鳌拜、三藩、郑经、噶尔丹、沙俄为什么没有一起动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噶尔丹

    我们可以从时间线上,来看看康熙搞定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公元1669年,康熙八年,康熙在索额图等人的帮助下,擒拿鳌拜,至此,14岁的康熙皇帝正式亲政。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皇帝顺利平定三藩。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皇帝派遣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出兵台湾,击败郑氏集团,正式收复台湾岛。公元

  • 为什么康熙对噶尔丹'三顾茅庐'?他有什么资格有这样对待?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噶尔丹

    为什么康熙噶尔丹对'三顾茅庐'?他有什么资格有这样对待?“万事皆有因”。这句话不外乎是正确的。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只是原因有好有坏罢了。就像历史中发生的任何一次战争都是有导火索的。他们不是为了想要得到的更多来满足自己的野心,就是为了生存下去的被迫无奈。“适者生存”,各个国家就像是自然界中的动

  • 三征西陲,扫平噶尔丹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噶尔丹

    帝王档案姓名: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在位:1661—1722享年:69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陵寝:景陵(清东陵)子女:35子,16女皇后:赫舍里氏继位人:胤禛(雍正)青史语录“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

  • 为何感觉噶尔丹很容易就被康熙打败了?噶尔丹不是实力堪比清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明星标签:噶尔丹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所以我只能简单说一下。一、噶尔丹的实力无法与满清抗衡表面上看,噶尔丹的控制范围很大,但实际上基本是人口稀少的牧区。噶尔丹自身的兵力和部署并不多,就算加上新控制的新疆地区,总人口也不过一百万人。当然,按照游牧民族的标准,噶尔丹应该能出十万以上的大军。不过,伽尔丹的很多部署都只是

  • 清军南下造成东北空虚,噶尔丹发兵北京,康熙帝被迫放弃贝加尔湖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噶尔丹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意为“富饶的湖泊”,因湖中盛产多种鱼类而得名,如今早已成为俄罗斯的内湖。公元646年,唐太宗设立瀚海都督府,这是中国政府正式在贝加尔湖地区设置行政机构。紧随其后的辽、金、元,都将贝加尔湖置于政权管辖范围之内。明朝末年,中国东北女真崛起,建立后金政权,他们

  • 挑衅康熙、对战沙俄,噶尔丹凭啥这么牛?你也不看他掌握多少疆土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噶尔丹

    前言清朝期间,康熙御驾亲征攻打噶尔丹,反复挑衅清朝,连沙俄都想要拉拢。可以称为是“清朝成吉思汗”,噶尔丹凭啥这么牛?你也不看他掌握多少疆土?从活佛还俗成战神?噶尔丹究竟过了怎么样的一生,让我们看向下文。清顺至元年(公元1644),准噶尔部的首领“巴图尔洪台吉”的第六个儿子降生,取名噶尔丹。噶尔丹出生

  •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中的八旗与绿营存在什么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噶尔丹

    一、八旗与绿营制度的确立(一)八旗制度的确立八旗制度的创制较早,在清的前身后金政权尚未草创之时,伴随政权开创者努尔哈赤军事行动的展开,其雏形已为初现。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以诸国徕服人众,编三百人为一牛录,每牛录设额真一”,这是八旗制度最早雏形的出现2。“牛录”,源自女真人日常出猎

  • 康熙皇帝曾经三次征讨噶尔丹?他为什么一定要打败噶尔丹?

    历史人物编辑:轻尘说历史标签:噶尔丹

    康熙皇帝是三次征讨噶尔丹,一方面因为噶尔丹野心大想要吞并大清,所以康熙不得不亲帅大军打败他;另一方面原因噶尔丹勾结沙俄,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只有将他打败才能预防勾结后恶果的形成。1960年五月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亲帅禁旅进驻博洛和屯督军征讨噶尔丹康熙二十九年五月,也就是1960年5月,因为噶尔丹借口追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