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62岁的汤和准备告老还乡,向朱元璋讨要10位美人,让百

62岁的汤和准备告老还乡,向朱元璋讨要10位美人,让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乔文亮 访问量:1111 更新时间:2024/2/27 23:32:11

汤和

谁?

汤和作为朱元璋的发小,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

洪武21年,62岁的信国公汤和,以年老为理由,主动向朱元璋辞官。朱元璋仿佛猜到了什么一样,考虑到多年来汤和为自己出生入死,功劳很大,于是问他:“你既然要回乡了,那你想要什么赏赐?”

汤和向皇帝抱拳,笑眯眯地说:“请皇上赐臣10位美女吧。”话一说出口,众人便纷纷嘲笑汤和不正经。

但此话一出,朱元璋开心极了,可又一想,这跟着自己多年的兄弟回乡不给点赏赐真的说不过去,于是便继续说:这么多年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说吧,要什么赏赐我都答应你。

汤和脱口而出:如果真要赏赐,那就请皇上赏赐臣下十个美女吧。群臣们心想,这汤和老糊涂了?没成想,朱元璋哈哈大笑,答应了汤和的请求。

大臣认为汤和在朝堂之上,公然提出这种荒谬的问题,不仅晚节不保,还会惹怒朱元璋,引来祸端。但出所料的是,朱元璋竟爽快地答应了。

汤和与朱元璋是同乡,幼年时,两个人的家仅隔两条街。如此亲密的关系,在朱元璋的周边并不常见。

在朱元璋当和尚的时候,汤和已经跟随郭子兴起义了。也正是在汤和的说服下,朱元璋才加入了这支队伍。起初,朱元璋带兵毫无威信,仍是汤和为他站稳了脚跟。

朱元璋深受郭子兴赏识,这才将养女马氏下嫁于他。可以说,郭子兴这条富贵线正是汤和帮着朱元璋搭上的。

一日,朱元璋单独召见汤和对其说道:“我这有张纸条你看看吧。”汤和以为是边关又生变故,于是打开一看,顿时冷汗直流,跪地叩首道:“老臣有罪。”原来纸条子中赫然写着他驻守常州时酒后狂言,内容是:“我镇守常州犹如坐在屋脊之上,我倾向谁,谁就能获得胜利。”这等大逆不道之言,早就被朱元璋安排在他身边的暗探记录下来,并送往京师。

向来老成持重的汤和,也难免酒后自持功高,说出此等掉脑袋的狂言。之后朱元璋便对这位曾经一同玩泥巴的发小,记恨在心。

朱元璋入住中原后,大封功臣。可封到汤和时,却开始翻旧账,说起当初平定闽时,私自释放了陈友定icon的手下。导致八郡再起刀兵,损兵折将。汤和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南征立下不世功勋,公爵之位如囊中之物,却被曾经跟在自己身后玩泥巴的小老弟,一顿数落。

嘴上不说,心里不服。没过多久机会来了,朱元璋再度让其领兵征讨蜀地,汤和此战赢得极为漂亮,心想这回老朱应该没话说了吧。

大军凯旋之时,汤和带领诸将上殿领赏。位列第一排的汤和小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可朱元璋当即怒斥道:“征蜀之战早已结束,为何迟迟不归,难道想拥兵自重不成?”

汤和当时就蒙了,这还是曾经那个一起玩耍的少年吗?但此时聪明的汤和醒悟了,原来的发小此时已经是天子啦,自己手握重兵对他已经造成了威胁。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成功,得益于汤和的引荐,得益于郭子兴的赏识,以及众多将领的拥护和舍生忘死。但此一时,彼一时。打天下时,可以互称兄弟,同甘共苦。但身为皇帝,就要接受法律、规则的制约。

可惜的是,朱元璋明白这一点,但那些旧部、属下却不能领会。自从打下江山后,曾经的功臣们坐享其成,作威作福。迷恋钱、权。虽然打赏功臣,但也对他们忌惮、害怕!

1388年,汤和为了功成身退,他再三斟酌决定解甲归田,找了一个机会进宫,对朱元璋说:“臣年事已高,不能再指挥将士驰骋战场了,希望能返回故乡,为将来死去找一片容身之处。”朱元璋一下就打住了,说道:“现在军务繁忙,有你们这群老将在,朕放心!”

有两手准备的汤和,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也知道朱元璋的性格,他从小道消息获知朱元璋正琢磨如何让老将放下兵权。

汤和洞察出了朱元璋的本意,自己主动交出兵权,朱元璋内心是十分高兴的,便道:“我已六十二了,军务也处理不了,就想回乡下好好享受生活。”

话音一落,朱元璋脸色大变,满脸笑容:“既然这样,朕准了,就在凤阳老家为你修建府第,在那颐养天年吧!”得到这话,汤和急忙叩首谢恩。

无官一身轻的汤和一下子轻松了,心情也舒畅了,走出皇宫一脸喜悦,心里暗暗自语道:“我无忧也!”

而且在卸甲归田后,汤和深知祸从口出、言多必失的道理,于是对外声称得了''失语症icon''。为此,朱元璋曾好几次亲自上门''探望''汤和,这是关心好友的成分居多,还是为了验其''失语''的真假之意,就值得好好推敲了。

伴君如伴虎,不得不佩服汤和的智慧,不仅成功保身,还给子孙带来200多年的富贵,或许正应了那一句格言:''难得糊涂!''

汤和之所以能够寿终正寝,一方面是他为人谨慎、心有智慧,另一方面还是得益于朱元璋对他的情感。如果李擅长、蓝玉、傅友德、胡惟庸等人也能够夹着尾巴做人,会不会最后也能得以''善终''呢?

汤和凭借自己的智慧让自己躲过了一劫,这段真实的历史故事也记录在《智囊全集》一书中。

都说“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不仅记录着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而且隐藏着无数盛衰存亡的道理、得失成败的奥秘、可吸收借鉴的智慧,让人生少走弯路。

我很喜欢读中国古代史,感觉越读越厚重,越读越有趣,越读越智。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读一读这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是什么?

这是“明代奇才”冯梦龙所著的智慧总集,人称“小资治通鉴”。

全书收录先秦至明代1238个谋略智慧故事(加上点评中的同类故事,共有3000多个。将古人的智慧以故事的方式展现,有趣;然后解读提炼出人生智慧,有料。

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必然涉及为人处世,竞争博弈,沟通劝谏,自保防身,这些你都能从此书中找到灵感和方法。

历史上诸多名人都喜欢读此书,比如纪晓岚、曾国藩等,都从此书中感悟良多。

有个老板朋友说,现在的管理者,很少看专业和管理书,但是《智囊》几乎人手一部。他说:“一部智囊在手,人性一览无遗!”

所以,强烈建议大家都要读读《智囊》!

所以,我建议大家读读《智囊全集》文白对照,一看就懂。说心里话,有时候你感觉缺少机会,实际是缺少智慧,

这套《智囊》是一套精装版,全套共6册,原价258元,现在145元就可以拿走!

标签: 汤和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的发小汤和,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他为什么能够得到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汤和

    朱元璋和汤和从小便相识,也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所以二人也很玩得来,他们也曾一起给地主放过牛。不过,汤和虽长朱元璋3岁,可是胆略却不如朱元璋。当时,朱元璋、汤和他们这群小娃娃一起给地主放牛,放着放着,突然吹起了牛皮,又想到已经很久没吃过肉了,所以便怂恿朱元璋宰了地主的牛,吃牛肉。朱元璋听到小伙伴们说想

  • 悦心靓汤春季篇之小白菜蛤蜊汤和猴头菇鸡汤

    历史人物编辑:阳尔说历史标签:汤和

    小白菜蛤蜊汤制作方法原料:小白菜段60克,蛤蜊180克,水发粉丝,姜片少许调料:鸡粉、盐、胡椒粉各2克,料酒4毫升,三花淡奶少许,食用油适量做法:1 锅中注入适量食用油,放入姜片,爆香。2 倒入蛤蜊,翻炒均匀,淋入料酒,炒匀。3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匀,煮约2分钟。4 放入粉丝,加入鸡粉、盐、胡椒

  • 同样是告老还乡,为何朱元璋赏汤和黄金,送刘伯温一封绝交信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汤和

    文|和佛赏花去历代帝王,都是与君共患难易,与君同享乐难。所谓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对于从社会底层崛起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更在乎他得来不易的朱家王朝。尽管陈胜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在朱元璋的心中始终有种自卑额心里,毕竟自己这皇上不是从深宫中继承的,而是自己一路拼杀得到的。因此,朱元璋为自己和子孙守护

  • 63岁的汤和辞官,朱元璋问要什么赏赐?汤:100个美人!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汤和

    《明史》曾言:“媵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明朝初年,开国功臣汤和虽功勋显赫,然其懂得进退之法,告老还乡时,更凭百余美人成功保命,致世人赞誉无数。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皇权至高无上,这也使得很多朝臣在面对皇帝时,总是会保持着万分谨慎的态度。若臣子稍不留意,便可能触怒皇帝,威胁自身生命安全。提到古

  • 经方古方识要4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白通汤

    历史人物编辑:白天健身运动标签:汤和

    作为中医经方坚定的拥趸,为继承和发扬、宣传日渐式微的中医经方,新注册了账号,衷心感谢各位看官“驻指观看”,亦烦请各位“关注”与支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成】柴胡四两(12克)、龙骨一两半(15克)、黄芩一两半(15克)、生姜切一两半(4.5克)、铅丹一两半(15克)、人参一两半(4.5克)、桂枝去皮

  • 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为何唯独汤和能够幸免,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张世界标签:汤和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对功臣进行大肆屠戮,他的开国功勋们几乎被杀戮殆尽,但唯有汤和却得以善终:洪武11年,汤和被封为信国公,洪武22年告老还乡,洪武28年,汤和因病去世,被朱元璋追封为东瓯王。为什么唯独汤和躲开了朱元璋的杀戮呢? 汤和 第一,汤和与朱元璋的关系不一般。汤和不但是朱元璋的同乡,而且是在

  • 和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大臣,大多不得善终,但是汤和为何是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汤和

    明太祖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后,为防止手下威胁自己的帝位,便火烧庆功楼,大杀曾和其一起打下江山的有功之臣。在此过程中,为什么汤和可以不被杀害,而最终得到善终呢?提及汤和其人,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但查阅《明史》却很容易发现,汤和是明朝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是朱元璋建立大明江山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汤和,

  • 朱元璋疑心病重,处死多位功臣,汤和又是如何逃脱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汤和

    在明朝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绝对是一位堪称传奇的典范,从当年那个一介草衣,甚至连饭都吃不饱的普通少年,到后来的一国之主期间经历众多,怪不得能被称为是众人奋斗的模范。并且在坐上皇位之后,朱元璋的众多举措也足以配得起他的身份,说是明君也不为过,给后来的明朝建立了特别扎实的根基,可是他对于有功之臣的做法却非

  • 洪武年间,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为何汤和能够幸免于难?

    历史人物编辑:吃着瓜娱乐社标签:汤和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草根起家的皇帝之一。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大封有功之臣,一大批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文臣武将都得到了重赏,其中,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徐达被封为魏国公,常遇春被封为郑国公(洪武三年,朱元璋封赏功臣时,常遇春已经病逝,因此爵位由其子常茂接任),汤和被封

  • 徐达等功臣都被朱元璋所诛杀,为何只有汤和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汤和

    徐达等功臣都被朱元璋所诛杀,为何只有汤和逃过一劫?徐达等功臣都被朱元璋所诛杀,为何只有汤和逃过一劫?原因令人吃惊。我们知道当初朱元璋在建国之后,曾经以李善长作为领导人的淮人集团还有以刘伯温作为领导人的的浙东集团展开了火拼。结果,最终朱元璋成功的抓住这个时机,先是借助李善长还有胡惟庸之手对刘伯温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