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曾言:“媵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明朝初年,开国功臣汤和虽功勋显赫,然其懂得进退之法,告老还乡时,更凭百余美人成功保命,致世人赞誉无数。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皇权至高无上,这也使得很多朝臣在面对皇帝时,总是会保持着万分谨慎的态度。若臣子稍不留意,便可能触怒皇帝,威胁自身生命安全。
提到古代社会中最为阴晴不定的皇帝,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朱元璋,作为一位真正的草根皇帝,朱元璋的上位之路艰险无比,正因如此,在夺得皇权后,朱元璋也对自身地位极为看重,后来的他为保全自身地位,也曾诛杀许多开国功臣。
然而,并非所有开国大臣,最终都落得悲惨结局。在明朝开国臣子汤和六十三岁告老还乡时,则凭借着一百个美人,成功保住自己性命。那么,汤和究竟如何打消朱元璋的疑心?告老还乡后的他又过着何种生活呢?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在对汤和的人生经历进行了解后便会发现,他本是朱元璋的同乡,早年期间,两人也有着较为深厚的情谊。小的时候,汤和与朱元璋便结为异姓兄弟。
元朝末年,各地起义势力纷纷崛起,汤和便加入到红巾军的队伍中,成为郭子兴手下的一员。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在这段时间内,朱元璋并未参与任何一方起义实力,而为了提携朱元璋,汤和便主动邀请朱元璋加入红巾军,这也为朱元璋后期的一番伟业奠定坚实基础。
在汤和的帮助下,朱元璋顺利成为红巾军中的一员,虽此前的朱元璋并无带兵作战的经验,可加入红巾军后,朱元璋却凭自身聪明才智,屡屡立下战功,一时之间,郭子兴也将朱元璋看作最重要的部下,为表达对朱元璋的看重,郭子兴甚至将养女许配给朱元璋。
虽在这段时间内,许多早于朱元璋加入红巾军的英勇志士,都对朱元璋非常不满,毕竟他们在红巾军的时间要比朱元璋久上许多,然而,无论其他人对朱元璋有着何种态度,汤和都坚定地表示自己会永远支持朱元璋,当时,他的这一举动也令朱元璋感动不已。
此后,经过多年努力奋斗,朱元璋在起义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随着其他起义势力的连连败退,朱元璋势头越来越猛。最终,大明王朝建立,朱元璋成为开国之君。
?size=634x369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当朱元璋发迹后,汤和也能获得相应的提携,但实际上,汤和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世人想象中的那般亲密无间。在朱元璋与张士诚对决过程中,汤和因内心积郁,便借酒消愁。
然而,当时的汤和却在酒醉后,说出一番僭越之语,这也使得朱元璋的内心,对汤和产生疑心。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受此情况影响,在大明王朝建立后,汤和也未能获得应有的爵位官职,自此,汤和为保全性命,便选择低调行事,从不与人过多争执。
众所周知,在大明王朝建立后,很多风头无两的开国功臣,都遭到了朱元璋的诛杀,而为了保全性命,汤和更是越发低调。
最终,在汤和六十三岁那年,他便主动向朱元璋提出告老还乡,并将手中全部权力悉数交出。
面对汤和如此要求,朱元璋便决定对其做最后的试探,若是汤和并无反叛之心,他也会给予汤和安稳的晚年生活。
随即,朱元璋询问汤和希望得到何种赏赐。当朱元璋问出这句话后,汤和便意识到朱元璋尚未完全信任自己,随后,他便提出,自己希望能够得到一百个美人,这样也能享受到齐人之福。
在汤和提出这一要求后,许多人都认为他太过好色,为老不尊,可朱元璋却对汤和的如此要求非常满意。
随后,朱元璋赏给汤和一百个美女,而汤和也终于功成身退,回到老家过上了安稳的晚年生活。
在汤和病逝后,朱元璋也念在汤和早年间的贡献,对其进行追封,以表达自己对汤和的敬重之意。
结语
虽从表面上看,汤和向朱元璋索要美女的做法太过轻浮,并不是一位开国重臣应有的举动,可对于当时的汤和来说,若是他未曾做出如此轻佻之举,也会对自己及家族子孙的性命造成威胁。
古往今来,我国社会中便有着这样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可见,在不同环境下,我们也应做到审时度势,寻找最有利于自己的解决方案,并避免因自身的不当举动,对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相信在了解过此类故事后,人们亦能认识到能屈能伸的重要意义,并为自己寻找更加光明的人生发展道路,我国各领域发展水平,亦能凭借诸多优秀人才的共同帮助,实现更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