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样是告老还乡,为何朱元璋赏汤和黄金,送刘伯温一封绝交信

同样是告老还乡,为何朱元璋赏汤和黄金,送刘伯温一封绝交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洪春 访问量:444 更新时间:2024/1/18 22:44:25

文|和佛赏花去

历代帝王,都是与君共患难易,与君同享乐难。所谓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对于从社会底层崛起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更在乎他得来不易的朱家王朝。尽管陈胜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在朱元璋的心中始终有种自卑额心里,毕竟自己这皇上不是从深宫中继承的,而是自己一路拼杀得到的。因此,朱元璋为自己和子孙守护者江山,神经始终绷紧着。34名开国功勋除了病亡的,都被他处理掉了,仅有两个高情商的人幸免于难,这就是刘伯温和汤和。两个人都是最了解朱元璋的人,功成都不约而同告老还乡,但朱元璋对待两个人却大不相同。

明朝战将如云,汤和其实并不出众。汤和比朱元璋大三岁,是朱元璋的老乡,和朱元璋在一条街上一起长大。而且是汤和把朱元璋推荐给郭子兴。朱元璋称帝后,汤和也仅仅封侯,汤和从不抱怨。继续兢兢业业屡立战功,后晋封为信国公。徐达死后,汤和成为资格最老,地位最高的武将。他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不希望大将长久掌握兵权。汤和对他说,我年纪大了,想回老家,为将来死去找一片容身之处。朱元璋大为高兴,亲自送别,送给汤和黄金300两,给他在老家凤阳建造豪宅。汤和回乡后,整天喝酒下棋,含饴弄孙,也不议论国事,让朱元璋十分放心。汤和还把朱元璋赏赐的钱分给左邻右舍的乡里,乡里口碑很高。1395年汤和病逝,朱元璋痛哭汤和,追封他为东瓯王

反观刘基,是最早请求告老还乡的。朱元璋只封了刘基一个三等伯爵。封伯的第四个月,刘基和汤和的理由一样,请求告老还乡。朱元璋准许。刘基和汤和一样,在家喝着小酒,从不谈论国事。见到青田县令下跪口称小民。但刘基偏偏管了一件事,还给朱元璋上疏。其实就是浙江和福建有一个三不管的地方,刘基建议派一个巡检司加强管理。因为这件事他得罪了豪强,人家编出刘伯温会看风水,相中此地有王气。刘基深知朱元璋多疑,辩解什么都没用,于是上京城居住。

刘基在京城待了3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朱元璋准许刘基回老家。没赐金银,还断了刘基的俸禄,但他给刘基写了一封绝交信《赐归老青田诏书》。信中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称呼刘基老先生,而是直呼“尔刘基”。信中说,“君子绝交,恶言不出。忠臣去国,不洁其名。”信中大意说,我对你很不满,你不用解释,你那点事我都知道,我对你,不说不好听的话,你也不要辩白你没有问题。这是一封多么绝情的信,刘基回家后一个月病逝。

为什么同样都是告老还乡,汤和和刘基两种待遇呢?因为汤和给人的印象是身心全部的放开,而刘基心里并没有放开,还想着国事,这让朱元璋担心。武将解除兵权也就失去作用,但文臣有脑子,刘基给谁出谋划策,焉知不会出现另一个朱元璋?

标签: 汤和

更多文章

  • 63岁的汤和辞官,朱元璋问要什么赏赐?汤:100个美人!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汤和

    《明史》曾言:“媵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明朝初年,开国功臣汤和虽功勋显赫,然其懂得进退之法,告老还乡时,更凭百余美人成功保命,致世人赞誉无数。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皇权至高无上,这也使得很多朝臣在面对皇帝时,总是会保持着万分谨慎的态度。若臣子稍不留意,便可能触怒皇帝,威胁自身生命安全。提到古

  • 经方古方识要4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白通汤

    历史人物编辑:白天健身运动标签:汤和

    作为中医经方坚定的拥趸,为继承和发扬、宣传日渐式微的中医经方,新注册了账号,衷心感谢各位看官“驻指观看”,亦烦请各位“关注”与支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成】柴胡四两(12克)、龙骨一两半(15克)、黄芩一两半(15克)、生姜切一两半(4.5克)、铅丹一两半(15克)、人参一两半(4.5克)、桂枝去皮

  • 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为何唯独汤和能够幸免,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张世界标签:汤和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对功臣进行大肆屠戮,他的开国功勋们几乎被杀戮殆尽,但唯有汤和却得以善终:洪武11年,汤和被封为信国公,洪武22年告老还乡,洪武28年,汤和因病去世,被朱元璋追封为东瓯王。为什么唯独汤和躲开了朱元璋的杀戮呢? 汤和 第一,汤和与朱元璋的关系不一般。汤和不但是朱元璋的同乡,而且是在

  • 和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大臣,大多不得善终,但是汤和为何是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汤和

    明太祖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后,为防止手下威胁自己的帝位,便火烧庆功楼,大杀曾和其一起打下江山的有功之臣。在此过程中,为什么汤和可以不被杀害,而最终得到善终呢?提及汤和其人,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但查阅《明史》却很容易发现,汤和是明朝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是朱元璋建立大明江山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汤和,

  • 朱元璋疑心病重,处死多位功臣,汤和又是如何逃脱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汤和

    在明朝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绝对是一位堪称传奇的典范,从当年那个一介草衣,甚至连饭都吃不饱的普通少年,到后来的一国之主期间经历众多,怪不得能被称为是众人奋斗的模范。并且在坐上皇位之后,朱元璋的众多举措也足以配得起他的身份,说是明君也不为过,给后来的明朝建立了特别扎实的根基,可是他对于有功之臣的做法却非

  • 洪武年间,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为何汤和能够幸免于难?

    历史人物编辑:吃着瓜娱乐社标签:汤和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草根起家的皇帝之一。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大封有功之臣,一大批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文臣武将都得到了重赏,其中,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徐达被封为魏国公,常遇春被封为郑国公(洪武三年,朱元璋封赏功臣时,常遇春已经病逝,因此爵位由其子常茂接任),汤和被封

  • 徐达等功臣都被朱元璋所诛杀,为何只有汤和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汤和

    徐达等功臣都被朱元璋所诛杀,为何只有汤和逃过一劫?徐达等功臣都被朱元璋所诛杀,为何只有汤和逃过一劫?原因令人吃惊。我们知道当初朱元璋在建国之后,曾经以李善长作为领导人的淮人集团还有以刘伯温作为领导人的的浙东集团展开了火拼。结果,最终朱元璋成功的抓住这个时机,先是借助李善长还有胡惟庸之手对刘伯温进行了

  • 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单单放过汤和?原来是因为一封信

    历史人物编辑:中言说标签:汤和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历史上出身最为低微的皇帝,汉高祖刘邦好歹还担任过泗水亭亭长一职。朱元璋在肈造天下之后,心中不免有永保富贵的小农意识,为了使得大明江山万代相传,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对往日的功臣们大开杀戒,一时间功臣良将均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结局。史书中就曾记载了一个故事,直接表明了朱元

  • 徐达、汤和出身微末,为何却能够连打胜仗,成为军中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汤和

    元朝末年,各地百姓因忍受不了元廷残暴的统治而纷纷揭竿而起,经过二十余年的军阀混战,朱元璋夺得了天下。朱元璋能夺得天下,顺应民心这一根本原因暂且不说,麾下大将云集也是主要因素。但我们可以发现,朱元璋麾下的大将中大多都是朱元璋的老乡,是淮西人士,并且如最出名的元帅汤和、徐达等都与朱元璋一样,出生平寒。我

  • 朱元璋的大刀已经按捺不住了,却为何只有汤和能够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小羲讲历史标签:汤和

    开国皇帝屠戮功臣在古代绝对不是什么新奇事,尤其是对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来说,甚至有人传出“朱元璋的大刀已经按捺不住了”的笑言。从个人能力来看,朱元璋早年间并没有充满危机感,但是朱标的病亡让朱元璋感到王朝岌岌可危,由此将目标放到了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老朋友身上。徐达、李善长、胡惟庸、蓝玉、冯胜、傅友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