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廷玉儿子考了第3名,雍正赏赐玉如意,张廷玉:家庭丑事!

张廷玉儿子考了第3名,雍正赏赐玉如意,张廷玉:家庭丑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翔说历史 访问量:4967 更新时间:2023/12/21 5:21:58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张廷玉在清朝的历史中,可以说,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作为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在对清朝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这位清朝大官接连侍奉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

而就是这样一个权力可以说是达到了顶端的权臣,当他的儿子张若霭考中探花时,当成绩尚未宣布就被雍正赏赐了玉如意。换做其他人可能就欢天喜地地接了过来,可这位权臣不仅推辞掉了雍正赏赐的玉如意,甚至说这是一门家庭丑事!

据清史记载,张若霭于雍正十一年(1733)中了癸丑科殿试金榜中二甲一名进士,但这位少年在当时却不仅仅是这场考试的第四名。

儿子参加科举高中,张廷玉却不接受封赏

那一年,正是雍正在位的第五次科举会试,而张廷玉的次子也参加了这场考试。作为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的科举可以说是备受瞩目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这位小少爷能考得极好。

作为张若霭的父亲,张廷玉就不这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很高的名次,后来他甚至请求皇上将张若霭的名次往后调一调!

当年科举的主考官叫鄂尔奇,也是张廷玉的“老同事”了,但张廷玉也无法要求鄂尔奇给自己儿子安排一个恰到好处的名次。

毕竟在清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已经运行很多年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很少有人有胆量和机会能在这场国家性考试上动手脚。

经过一系列复杂操作,考官将参加考试的人员的试卷改完,这时才能揭开试卷上的糊名。而上面的人名依次是:陈倓、田志勤、张若霭,此三人分别位列一甲前三名。

张若霭,要说雍正对张廷玉有多重视,一看见这个名字他就知道这是张廷玉的儿子。

此时的张廷玉已经有62岁,并且这位老臣也曾侍奉过康熙皇帝,康熙帝驾崩之前对张廷玉也是极度欣赏。而且,经过十几年的相处,雍正对这位左膀右臂可以说是十分重视。

雍正边看着张若霭的试卷,一边让人请张廷玉来书房,手中不时捻动胡须。进门的张廷玉看着雍正一脸赞赏地看着试卷,这位权臣心中顿时有了底,但他还是满脸严肃的向皇帝陛下施礼。

史料已难以考证,但雍正对于这位大臣可以说是极度重视,仅仅是为了他儿子考上探花便要赐上一把玉如意!

但张廷玉不敢接,他也不打算接下这把玉如意。皇帝陛下在没有经过殿试,便将他儿子定上探花这个位子,张廷玉是诚惶诚恐。这位当官多年的权臣,敏锐地意识到,在这浩荡的皇恩背后隐藏着足以使其家破人亡的危机。

树大招风,张廷玉老谋深算

张廷玉早已不是个青涩的官员,此时的张家也不是个普普通通的官宦之家。张廷玉之父张英是康熙六年的进士,于康熙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而康熙帝也曾称赞: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而张廷玉自己,在此时也是早已官道亨达,张家受皇恩重矣。常言道,树大招风,此时张若霭要是当上了探花对张家是祸非福。

当时,张廷玉便是立马跪下,但死活不接下玉如意。张廷玉向皇帝说道,虽是喜事,却也是场家庭丑事。雍正见张廷玉百般推辞,还不知道张廷玉想整什么花样。

但出于对张廷玉的信任却也在听其缓缓道来。

张廷玉解释道,科举本是寒门子弟晋升的机会,是那些出身不佳的读书人能够更好地为朝廷贡献的时机。而张家蒙受皇恩浩荡已久,早已不是当初的寒门,自己怎能跟天下的寒门争夺呢?此其一。

而其二,张廷玉也说道,自己与此次监考的官员鄂尔奇是多年好友。如果自己的儿子在他门下获得这种好成绩,岂不是引天下人怀疑科举的正规性,使得好事也成了丑事。

此番解释下,雍正也是理解了张廷玉的想法,并且放弃了赐予其玉如意的念头。而后,在放榜之时,张若霭也由一甲第三变成了二甲第一。

如果说,张廷玉对雍正说的是可以放在面上的话那隐藏在底下的更是大大的危机。都说功高盖主,张家在当时是什么?而他张廷玉又做到了什么官?张廷玉能不清楚皇帝的性子?

他张廷玉和他父亲张英已经是进士了,一门三进士或许是锦上添花,但在当时更可能是引人猜疑!

与其为了第三名让皇帝不放心,不如把话说开,皇帝知道张家的意思。雍正也给张廷玉面子,张廷玉自然要做好臣子的本分,毕竟张廷玉已经做到臣子的极点了。

张家一门两进士,仕途通达

最后又说回张若霭,有人会说这对张若霭不公平,诸位且不说不公平。要知道,作为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在这次风波之后,其仕途不仅没有受到影响。

在清史中,就记载了,未散馆特授编修。后帝亲授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入直南书房。官至礼部尚书,袭伯爵。

而与之相对应的同年进士,却远远没有这位二甲第一升的官高!在乾隆初年,张若霭甚至大有接班张廷玉的意思,可惜在乾隆十一年张若霭患病。当年就走在张廷玉前面,谥号:文僖。

从这里,我们便可以看出张廷玉此番举动意义有多大,在他的带领下,张家日益势大而不垮。此后的岁月里,张廷玉也是备受雍正重视,并协助雍正进行一系列改革。

虽然在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渐产生了嫌疑,在晚年时张廷玉致仕归家。但作为三朝元老的张廷玉,最后于乾隆二十年卒于家中,谥号“文和”。而他,也成为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总看张廷玉的一生,其人情世故可谓登峰造极,从拒绝雍正的玉如意这小小的举动而言。

张廷玉比大多数人更懂皇帝,更懂官场,而这也是为什么张家能长久。张廷玉的思想境界之高,从这拒绝玉如意之事便足可管中窥豹矣。

标签: 张廷玉

更多文章

  • 张廷玉索要封赏,乾隆怒削其爵位,多年后才发现张廷玉的真正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张廷玉

    张廷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死后还获得了配享太庙的殊荣,可以说是亘古未有的大宠臣。都说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可张廷玉辅佐祖孙三代,却一直身居要职,手握重权,可见张廷玉的为人处世,有多么通透。但在晚年时期,这位颇有威望的老臣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断地向乾隆索要

  • 三朝老臣张廷玉被抄家,却搞得乾隆很尴尬,直说张廷玉老奸巨猾

    历史人物编辑:壹周历史标签:张廷玉

    乾隆抄张廷玉的家,本来是想将这位三朝元老置于死地的,可是,结果却让乾隆很尴尬。而原本受到康雍乾三朝皇帝器重的张廷玉,则是从一个女人的去世,开始倒霉的。张廷玉在康熙年间考中进士,受到康熙的赏识,从秘书(入值南书房)干起,一路升到了吏部左侍郎,副部级的高位。雍正更是将张廷玉视为股肱,官职、爵位也是一升再

  • 嘉庆夜宠庄妃后,又翻墙会玉嫔,侍卫一拳打晕:这么大人了,没羞

    历史人物编辑:工人小光哥标签:玉嫔

    月黑风高,嘉庆帝甩开太监,一个健步溜到宫门口,飞身跃上宫墙。他心里美滋滋:“美人你稍等片刻,寡人这就来赴约!”正得意,突然“嗖”一声,一个侍卫跃上宫墙,猛地将他拽下来,摁倒在地。不等嘉庆帝反应,侍卫扬起拳头,破口大骂,“这么大年龄了,不知羞耻!”嘉庆帝惊掉了下巴,这奴才狗胆包天,竟敢胖奏天子?那么,

  • 湘军猛将李臣典,两次救下曾国荃,攻破天京后为何离奇暴毙?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李臣典

    在太平天国灭亡之后,市井百姓之间一直有这样一句传言说“曾国藩成功靠的是曾国荃,曾国荃立功靠李臣典”要知道,曾国藩训练的湘军在与太平天国的作战之中,出现了许多的猛将,而这些猛将就是曾国藩得以立功的最大功臣。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曾国荃率领的“吉字营”,靠着“吉字营”的奋勇拼杀,曾国藩才能成功将太平天国剿灭。

  • 击败太平天国的湘军头号悍将李臣典,竟是死于壮阳药?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李臣典

    李臣典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是清政府击败太平天国的重要功臣,从一个普通士兵爬上了提督位置的励志少年,是几次将曾国荃从受伤被困的绝境中解救出来救命恩人,很得曾氏兄弟赏识。这样的李臣典,最终死于军中,被清政府追赠太子少保衔,还得了忠壮的美好谥号。但是李臣典闻名却并不是因为战功,而是因为李臣典之死太过蹊跷

  • 太平天国:攻破天京第一大功臣李臣典,他的最终结局又将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史前魔王标签:李臣典

    太平天国:攻破天京第一大功臣李臣典,他的最终结局又将如何呢?【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李臣典来,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清军攻打天京的时候,他的是功劳最大的一个,因为当时的天京城非常难攻,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这个建议就是

  • 湘军重要将领李臣典掳掠妇女,因奸淫过度而致病,两周后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倚梧杉标签:李臣典

    湘军围困南京时,遭遇十一个月无饷可发。湘军士兵进城后疯狂抢掠,造成南京大浩劫。南京城墙坚固难破。湘军进攻南京便采用围困战术。从城外往城里挖地道,一共挖过三十多条地道。太平军从城内往外挖,将湘军所挖地道一一炸毀,连人带地道一起堵死。湘军工兵在挖地道过程中,被炸死或活埋的兵勇就近两千人,耗费炸药达十多万

  • 在安徽曹山发现汤和墓,被盗墓贼光顾多次,价值3亿的文物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汤和

    朱元璋屠杀功臣的史实已是耳熟能详,许多开国功臣都落个惨死的下场,不过汤和却在这场浩劫中存活下来。汤和与朱元璋是发小的关系,两人经常在一起放牛,随着朱元璋走上了造反之路,汤和也跟随朱元璋一起,当时汤和因功还成为了朱元璋的上司。明朝建立之后,汤和也成为明朝最大功臣之一,以汤和的地位,不可能没有遭到过朱元

  • 儿时玩伴汤和的一封信,让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从此朱元璋完成了从和尚到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汤和

    朱重八离开皇觉寺,等到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多年以后了,至正八年也就是公元1348年,朱重八外出游历回来了,回到了他精神寄托的地方,不过此时皇觉寺已经是人去寺空了,朱重八暂时流了下来,还当上了主持,虽然只有他一个人,但是大小也是一个主持,要是朱重八就这样在寺院了一直当主持,后来也就没有他什么事情了,他虽然

  • 春汤和意大利面用冷水还是热水?掌握揉捏技巧,柔中带刚,凉了不硬

    历史人物编辑:小葛说花草标签:汤和

    春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传统食品。春饼一般和卷菜一起吃。人们准备各种配菜和炒蔬菜。如果你吃葱,它们可能会不小心放在煎饼里。春饼虽然薄,但也很软很结实,放凉后也不会变硬。如何让春饼又软又硬,用什么水和面食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春汤面食用冷水好还是热水好?掌握揉捏技巧,软中带劲,凉了不硬。【春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