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廷玉索要封赏,乾隆怒削其爵位,多年后才发现张廷玉的真正用意

张廷玉索要封赏,乾隆怒削其爵位,多年后才发现张廷玉的真正用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新语 访问量:2525 更新时间:2024/2/2 10:09:41

张廷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死后还获得了配享太庙的殊荣,可以说是亘古未有的大宠臣。

都说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可张廷玉辅佐祖孙三代,却一直身居要职,手握重权,可见张廷玉的为人处世,有多么通透。

但在晚年时期,这位颇有威望的老臣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断地向乾隆索要封赏,最终惹得乾隆火冒三丈,将他削去了爵位。

可张廷玉却一脸淡然,仿佛这件事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但就在张廷玉弥留之际,人们再次回想起这件事来,却无一不在感叹张廷玉的厉害,这到底是是为什么呢?

三朝元老

张廷玉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从祖父一代开始,张家就已经在朝中站稳了脚跟,因此张廷玉考中进士后,就进入了官场。

在康熙执政前期,张廷玉并没有参与到朝政中去,他的官职大多比较清闲,直到后来,张廷玉的才华才得到康熙的赏识,从此真正踏上仕途。

由于康熙帝对他的重视,再加上张家在朝中的势力,张廷玉的仕途一日千里,在朝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雍正参与夺嫡之后,便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而张廷玉无疑就是他最好的选择。

因为当时的张廷玉正处于风华正茂,又天赋异禀,刚好符合雍正的用人标准。并且张廷玉是康熙信任的大臣,其父张英又是雍正的恩师,这一切都让张廷玉与雍正的关系,变得紧密起来。

后来雍正登基,他所扶植的力量就开始占据朝中要职,张廷玉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员。他同时兼任了礼部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多个职位,很快就成为了一位中枢重臣。

而且张廷玉在大清国史的编纂、军机处的设立、镇压准噶尔等一系列的重要政治活动中,为大清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雍正生命垂危之际,他对张廷玉的忠心赞不绝口,认为张廷玉是难得的肱骨之臣,所以在最后一道圣旨中,雍正赐给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殊荣。

削去爵位

乾隆登基之初,对张廷玉还是极为重视的,但张廷玉似乎是年纪大了,脑子也不灵光了,一直向乾隆索要赏赐。

甚至退休之前,还找乾隆要了一份保证书,以免乾隆忘记了雍正赐给他的那份荣耀。

乾隆面对眼前“无赖”的张廷玉,气得七窍生烟,不过看在张廷玉是三朝老臣的份上,他也就同意了张廷玉的种种要求。

结果让乾隆没有想到的是,张廷玉越发目中无人,他自己不去领赏,反而让儿子来代领,这无疑是在挑战天子的权威。

乾隆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准备让张廷玉给个说法。可是还没等他把旨意传给张廷玉,张廷玉就主动找上门来道歉了。

然而,乾隆却更生气了,因为他的旨意都还没有发出,张廷玉却事先知道了,这不是就在说明自己的身边有张廷玉安插的眼线吗?

所以乾隆一怒之下,直接削去了张廷玉的爵位,还剥夺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殊荣。有人说,张廷玉这是年纪大了,脑子也不好使了,所以才会干出这种蠢事来。

但事实上,张廷玉做法正正体现了他的高明之处。众所周知,张廷玉与鄂尔泰是一生之敌,两人的争斗持续了数十年,而这背后都是皇帝在推波助澜。

因为皇帝根本不可能全然信任自己的臣子,所以才会让满臣与汉正相互争斗,以维持政局的平衡,这就是君王的驭下之术。

可是此时鄂尔泰已经去世,只留下张廷玉又有何用呢?让张廷玉一人独大,就是在培养下一个鳌拜,这个道理统治者明白,张廷玉更加明白,所以张廷玉才会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消除乾隆对张家的忌惮之心。

张廷玉死后,乾隆又将削去的爵位和殊荣全部还给了他,他的后人也因此得到庇佑,一个个都身居要职,成为了乾隆的左膀右臂。

可以说,张廷玉这一招,完全就是在给子孙后代铺路,他的高明实在是让人称叹。

标签: 张廷玉

更多文章

  • 三朝老臣张廷玉被抄家,却搞得乾隆很尴尬,直说张廷玉老奸巨猾

    历史人物编辑:壹周历史标签:张廷玉

    乾隆抄张廷玉的家,本来是想将这位三朝元老置于死地的,可是,结果却让乾隆很尴尬。而原本受到康雍乾三朝皇帝器重的张廷玉,则是从一个女人的去世,开始倒霉的。张廷玉在康熙年间考中进士,受到康熙的赏识,从秘书(入值南书房)干起,一路升到了吏部左侍郎,副部级的高位。雍正更是将张廷玉视为股肱,官职、爵位也是一升再

  • 嘉庆夜宠庄妃后,又翻墙会玉嫔,侍卫一拳打晕:这么大人了,没羞

    历史人物编辑:工人小光哥标签:玉嫔

    月黑风高,嘉庆帝甩开太监,一个健步溜到宫门口,飞身跃上宫墙。他心里美滋滋:“美人你稍等片刻,寡人这就来赴约!”正得意,突然“嗖”一声,一个侍卫跃上宫墙,猛地将他拽下来,摁倒在地。不等嘉庆帝反应,侍卫扬起拳头,破口大骂,“这么大年龄了,不知羞耻!”嘉庆帝惊掉了下巴,这奴才狗胆包天,竟敢胖奏天子?那么,

  • 湘军猛将李臣典,两次救下曾国荃,攻破天京后为何离奇暴毙?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李臣典

    在太平天国灭亡之后,市井百姓之间一直有这样一句传言说“曾国藩成功靠的是曾国荃,曾国荃立功靠李臣典”要知道,曾国藩训练的湘军在与太平天国的作战之中,出现了许多的猛将,而这些猛将就是曾国藩得以立功的最大功臣。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曾国荃率领的“吉字营”,靠着“吉字营”的奋勇拼杀,曾国藩才能成功将太平天国剿灭。

  • 击败太平天国的湘军头号悍将李臣典,竟是死于壮阳药?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李臣典

    李臣典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是清政府击败太平天国的重要功臣,从一个普通士兵爬上了提督位置的励志少年,是几次将曾国荃从受伤被困的绝境中解救出来救命恩人,很得曾氏兄弟赏识。这样的李臣典,最终死于军中,被清政府追赠太子少保衔,还得了忠壮的美好谥号。但是李臣典闻名却并不是因为战功,而是因为李臣典之死太过蹊跷

  • 太平天国:攻破天京第一大功臣李臣典,他的最终结局又将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史前魔王标签:李臣典

    太平天国:攻破天京第一大功臣李臣典,他的最终结局又将如何呢?【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李臣典来,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清军攻打天京的时候,他的是功劳最大的一个,因为当时的天京城非常难攻,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这个建议就是

  • 湘军重要将领李臣典掳掠妇女,因奸淫过度而致病,两周后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倚梧杉标签:李臣典

    湘军围困南京时,遭遇十一个月无饷可发。湘军士兵进城后疯狂抢掠,造成南京大浩劫。南京城墙坚固难破。湘军进攻南京便采用围困战术。从城外往城里挖地道,一共挖过三十多条地道。太平军从城内往外挖,将湘军所挖地道一一炸毀,连人带地道一起堵死。湘军工兵在挖地道过程中,被炸死或活埋的兵勇就近两千人,耗费炸药达十多万

  • 在安徽曹山发现汤和墓,被盗墓贼光顾多次,价值3亿的文物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汤和

    朱元璋屠杀功臣的史实已是耳熟能详,许多开国功臣都落个惨死的下场,不过汤和却在这场浩劫中存活下来。汤和与朱元璋是发小的关系,两人经常在一起放牛,随着朱元璋走上了造反之路,汤和也跟随朱元璋一起,当时汤和因功还成为了朱元璋的上司。明朝建立之后,汤和也成为明朝最大功臣之一,以汤和的地位,不可能没有遭到过朱元

  • 儿时玩伴汤和的一封信,让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从此朱元璋完成了从和尚到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汤和

    朱重八离开皇觉寺,等到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多年以后了,至正八年也就是公元1348年,朱重八外出游历回来了,回到了他精神寄托的地方,不过此时皇觉寺已经是人去寺空了,朱重八暂时流了下来,还当上了主持,虽然只有他一个人,但是大小也是一个主持,要是朱重八就这样在寺院了一直当主持,后来也就没有他什么事情了,他虽然

  • 春汤和意大利面用冷水还是热水?掌握揉捏技巧,柔中带刚,凉了不硬

    历史人物编辑:小葛说花草标签:汤和

    春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传统食品。春饼一般和卷菜一起吃。人们准备各种配菜和炒蔬菜。如果你吃葱,它们可能会不小心放在煎饼里。春饼虽然薄,但也很软很结实,放凉后也不会变硬。如何让春饼又软又硬,用什么水和面食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春汤面食用冷水好还是热水好?掌握揉捏技巧,软中带劲,凉了不硬。【春饼】材料

  • 63岁的汤和交还兵权,厚着脸皮提出一个要求,朱元璋听完很无语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汤和

    历史上,能成就一统天下伟业的封建帝王,不管是中国古代的帝王,还是外国中世纪的国王,若是一昧的谦让和平,定成不了大事。因为随着事业程度的升级,他们所处理的人和事,就更加复杂。此种情形下,优柔寡断或毫无城府的帝王,很快就会被拉下马,朱元璋就深谙此道。因此他成为皇帝后,杀伐决断的铁面阎罗本性也就暴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