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南京徐秀兰一案后记
发生于2006年南京的一次交通意外,由于法官王浩的“神操作”,彻底改变了事件的三个主要人物的命运。
如今十七年已过,事件的始作俑者徐寿兰与彭宇,还有法官王浩的现状如何?想必依然有很多人愿意了解吧?
事件回顾
事件回放:
2006年11月20日早上,南京水西门广场附近的一个公交站点,退休老妪徐寿兰急匆匆的向3号车跑去,却不经意间与2号车下来的王浩撞到了一起。
王浩年轻力壮,像没事人一样,但老妪徐寿兰却倒地不起,且呻吟不止。
王浩便和另一热心人将老人搀扶起来,并与后面赶来的老人儿子一起,将老人送往医院。
而经医院检查,徐寿兰经此一撞竟然出现了粉碎性骨折。便一纸诉状将彭宇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等损伤13.6万元。
徐寿兰状告彭宇
事件发现:
徐寿兰的赔偿要求,让彭宇一时间无法接受。而二人之间一开始的警方询问记录丢失,让事件变得扑朔迷离,更令这件原本普普通通的案子,成了举国关注的案件。
王浩在法庭上断然否认自己撞过徐寿兰,而且还提出有目击证人。并且利用网络的力量,让舆论导向出现了利于自身的变化。
虽然彭宇有不是自己肇事的目击证人,但法官王浩,凭借“你不误伤她,就不会送她上医院”的怪诞逻辑,判决彭宇赔偿老妪徐寿兰45876.6元。
彭宇一审败诉
这样的神判决,一时之间舆论哗然。扶危济困原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诬陷好人竟然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这不是在挑战了道德底线吗?
这样的事情,不光彭宇不服!但凡有良知的人都不会服啊!正当举国哗然的时候,最终却是以彭宇赔偿1万元达成庭外和解,且双方均不得再有异议。
由于后面的事件处置缺乏透明性,社会舆论出现了一面倒的情况。
王浩最终赔偿对方一万元
事件后记:
可以说,彭宇一案起了极坏的示范效应,人们纷纷谴责王浩及徐寿兰的同时,也让让太多的人面对同类受害者不敢伸出援手。
因为法官王浩的一句话,让公众对法律的公平公正产生了质疑。
如今17年过去了,这么多年来,徐寿兰受过多少指责?搬家后有否觉得轻松过?只有她自己清楚。但如今的她即使想撤诉,也回不到人间了。
如今的王浩
而王浩有这样的操作,自然不可能再有所发展。不但被调离了原单位,还被下放到一个街道的司法所里自省了。
据说他现在的工作地点,非常的偏僻冷清。就连附近的居民,都很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部门,有他这么一个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会否后悔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我认为肯定会!但如果是基于撞人事实存在,且造成了严重后果。他的判决应该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作为执法者,话说得太随便了。
王浩被调离原单位
至于彭宇,目前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干什么工作?
对于当庭否认撞人,如今这些年过去了,事件的当事人之一已经不在人世,他心里最清楚。
如果是自己撞得,不但让徐寿兰承受了伤痛之苦,更无端承受了无数的指责及谩骂。而不得不搬家,以至于郁郁而终。
那么,彭宇这些年的良心也应该会痛吧?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世事沧桑,世态炎凉,冷眼看世界,是世道变坏了吗?还是百姓冷漠了?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202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