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位居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都在之下,网友:是个怪人

他位居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都在之下,网友:是个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金色说历史 访问量:4340 更新时间:2024/1/20 8:51:01

关于扬州八怪有着很多种说法,将近十几位大师都有被提到,但是无论哪种说法,都有一个人在其中,同时也被称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都排在他之下。他就是清代书画家金农,一位热爱游历,名遍天下的大师。网友都笑称:“是个怪人!”

金农一生热爱游山玩水,因此名声也是传遍了天下,各地都有金农的足迹,因此金农绘画的题拆十分丰富,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都有所造诣,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画梅,而且绘画的造型十分古怪,用墨十分清淡,也就有了“怪人”的称号。

金农初学工画的时候已经是五十来岁的年龄,然而造诣在扬州八怪之中却名列首位。金农的绘画十分奇异,浓墨与淡墨分明,让画面有着很强的对比感。一处用淡墨就只用淡墨,用浓墨又十分浓厚,然而画面却不但没有杂乱,反而更加鲜明。同时在绘画的形状上,也是奇形怪状,十分夸,画面处处彰显着鲜明的风格。

奇怪的形状与独特的笔法,让大家都称金农为一个“怪人”,当然这个“怪”在作品的格调上也有体现,他的画法被人称为离经叛道,打破传统,也是因此才进入了“扬州八怪”之列。在有了扬州八怪之一的头衔之后,金农才开始被大家所熟知,同时因为奇怪的画风,也成为了人们茶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流传甚远。

不仅仅在绘画上,在为人交友上,金农的也很“怪”,金农有着很独特的性格,前面也提到了金农热爱游览,因此会接触到很多的朋友,交友十分广泛,但是金农性格十分“傲娇”,与他结识的人,只要他喜欢的,他无论贵贱,都愿意送给他们画作,但是他不喜欢的人,相处方式却跟大多人一样,不仅不搭理,还会十分嫌弃,甚至白眼相待。因此有些被金农不待见的人想要金农的画,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儿。很多网友听到这个故事也都笑称:“确实是个怪人!”

当然金农作为一位著名的书画家,书法肯定有着很高的成就。金农的书法与见的书法并不相同,十分独特,而且金农不是以书法著称,但是书法在扬州八怪之中也位列首位,一代画竹大师郑板桥都在其下。

金农现在流传的作品十分稀少,但是仍然有着很高的影响。金农从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书,知识文化十分渊源,对金农的书法也有着很深的影响,书法作品优美独特,并且有着很另类的笔画,但是却十分工整巧妙。因此很多人也都评价金农的书法作品:“怪人中审美最好的一位。”

金农的这种字体也是自己所创作,并且流传到了现在。后人称这种书法为“漆书”,这种书法必须有着很特殊的用笔才能做出,因此很少有人能去临摹金农的书法作品,独创的字体对书法的发展也有着很深的影响。这么高的艺术造诣,不得不让人思考,金农究竟是个什么样儿的“怪人”?才能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还有着这么高的美感。

不仅仅是在自创书法上,在传统的草书上金农的艺术境界也很深远,金农的草书与寻常看到的草书不同,一眼看去给人一种潇洒顺滑的感受,而且草书作品融入了楷书的用笔、隶书的笔锋,让草书有着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不得不说是一位艺术怪才了。

绘画风格淡笔浓墨,书法作品创新美观,其中草书更是独具一格,性格也是傲娇独特,网友都称:“不愧被称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大师都在其下,是个怪人”。

标签: 郑板桥

更多文章

  • 郑板桥任知县期间,有人告和尚与尼姑私会,他是如何判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郑板桥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是“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康熙五十二年,二十岁的郑板桥考中秀才,之后他迎娶了夫人徐氏,并且在真州之江村当教书先生。郑板桥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三岁便失去生母。雍正元年,父亲又去世,一家生活

  • 趣闻轶事:郑板桥与贼

    历史人物编辑:鑫鑫妈育儿记标签:郑板桥

    郑板桥,本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一号理庵,世称“板桥先生”。祖籍苏州,后来迁居江苏兴化。康熙年间考取秀才。雍正十年(1732年),郑板桥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考取进士。郑板桥晚年客居扬州,以卖画维持家用,与金农、黄慎、汪士慎等书画界大师并称为“扬州八怪”。郑板桥一生仅以兰、竹、石为绘画题材

  • 郑板桥的一生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郑板桥

    “难得糊涂”四个字想必读者都非常熟悉了。对!它就出自清代郑板桥之手。提起郑板桥,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与金农、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合称为“扬州八怪”,在书法、绘画方面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除了艺术领域外,郑板桥还是一位诗人、一位好官、一位合格的家长。郑板桥,名燮,

  • 郑板桥打油诗戏弄小偷,亲自送出门又相赠两句诗,却是穷的潇洒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他以绘画著称,尤其是他的水墨竹子画在当时堪为稀世珍品,也是万金难求。但郑板桥的为人却较为古怪,他抱着金饭碗不用,却一生甘愿受贫,可见其节气如其所画之竹,也是铮铮铁骨。郑板桥一生之所以怪,是因为他戏笑人生,忿世嫉俗,因此也是喜爱作打油诗的。而他的打油诗,其影响却并不亚于那

  • 财主请郑板桥题字,刚开始很高兴,过了几天气坏财主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郑板桥

    郑板桥,原名郑燮,是清朝的时候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文学和书画艺术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看,他也参加过科举,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县令。郑燮十分痛恨当时官府的腐败和社会的一些黑暗面,他虽然当县令,但是并没有在那个时代沉沦下去,和其他的贪官污吏一样鱼肉百姓,而是一直都勤政爱民,但郑燮一个人也不足以改变

  • 慈禧先后加封了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和庆亲王奕劻“世袭罔替”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奕訢

    大清帝国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对于爵位的等级划分非常严格,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其中,从上到下依次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次镇国公、次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在所有的爵位中,尤其以“铁帽子王”最为尊贵,有清一代只有屈指可数的十二个。铁帽子王也

  • 恭亲王奕訢为何一生为奴?被慈禧多次罢免,重新复出后已无锐气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奕訢

    身为政变小公举的慈禧老奶奶,一辈子直接搞了三次政变,恐怕是历代太后里最能折腾的一个了!这三场政变分别是辛酉政变、甲申易枢和戊戌政变。辛酉政变我们都知道,1861年,那是慈禧太后、慈安太后与恭亲王奕訢合作,将咸丰留给同治皇帝的顾命八大臣给灭了,从而夺取权力的过程。这届年轻人比较虎啊,他们仨当时平均年龄

  • 终于有一天 奕訢拦住咸丰帝跪地恳求 让其封病重的母亲为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奕訢

    要说清西陵里尴尬的陵墓,道光慕陵的后陵(慕东陵)榜上有名,从碑文记载可以知道,它的墓主人是孝静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静皇后然而专家在研究之后发现,慕东陵其实并不是一座完整意义上的皇后陵,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这座陵园竟是嫔妃陵把孝静皇后陵围在中间的格局,形成了一座后妃合葬的陵园,这就是这座陵园尴尬之处

  • 奕訢明显强于咸丰,为何道光没选他继位?专家:只因有个人死早了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奕訢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彻底下定决心,立下储君。按照清朝立储祖制,皇帝之子不分嫡庶,都有继任大统的资格。道光皇帝共有九位皇子,按理应该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可若加深究,情况并非如此。在道光决定册立储君时,他的长子、次子、三子早已去世。同时,五子有过继给了兄弟,七子、八子、九子三人都在襁褓之中。这

  • 恭亲王奕訢:从年轻到晚年的照片,最开始踌躇满志到双眼充满绝望

    历史人物编辑:孙成说历史标签:奕訢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道光皇帝驾崩。道光死前,接连发下了两道密诏: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奕訢与皇位擦肩而过,着实可惜。这是一组恭亲王从年轻来年迈的照片,从意气风发到最终眼里充满绝望。有人说,如果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