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听到一个传闻,曾国荃竟然查看了侄女的嫁妆,看后大发感慨

听到一个传闻,曾国荃竟然查看了侄女的嫁妆,看后大发感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二猛 访问量:1276 更新时间:2023/12/10 17:13:49

小珏说历史——《曾国藩及湘军》系列七十九 请勿转载

咸丰十一年,即1861年,曾国藩的家中吹锣打鼓,喜气洋洋。原来,他的长女曾纪静要出嫁了。这门亲事,是曾纪静在六岁的时候就定下来了,男方是翰林院同事、好友袁芳瑛的儿子袁榆生。在当时来看,双方是门当户对,但在此时,曾国藩贵为两江总督,又刚刚攻破了太平天国的门户安庆,声名极盛,而袁芳瑛在两年之前就去世了,而且袁榆生还是一个游手好闲之辈。

不过,为了不让人说三道四,认为曾国藩嫌贫爱富,历来以道德修养著称的曾国藩还是将女儿推入火坑,酿成她终身的不幸。此时,谁也不是诸葛亮,曾家上下还是按照曾国藩的意思张罗婚事,只等袁家以八抬大轿接人。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主帅,军国大事更为重要,就没有回家亲自送女儿出嫁。曾国荃因为刚刚攻克安庆,这一仗消耗了太多了体力和精力,同时吉字营的损伤也不小,便利用这个机会返乡招兵买马,顺便替哥哥来打理曾纪静的婚事

当时的风俗,新娘家中,要将置办的奁具送往男家,由伴娘铺陈,俗称“铺房”或“发嫁妆”。只要是家境过得去的人家,是绝对不会在嫁妆上计较,一则是为了女儿们未来的生活着想,二则是为了让女儿在夫家更有面子。

曾国荃看到侄女的奁具正在由挑夫抬着出门,便笑嘻嘻的问:“准备了多少嫁妆啊?”

曾国藩不在家,曾家就是由欧阳夫人作主,她却有些犯难,欲言又止,吞吞吐吐。欧阳夫人不开口说话,其他的人更是不敢多嘴,于是将曾国荃晾在了一边。

曾国荃知道自己哥哥历来节俭,估计嫁妆并不丰厚,他却还是很淡定的小声问道:“说吧,到底花了多少银两置办嫁妆?”

欧阳夫人见实在是推脱不过,只好横下心来答道:“一共花了两百两。”

两百两银子,对于一般的百姓之家,当然不算少,甚至是比较丰厚了。然而曾国藩是谁,他当时是两江总督,而且兵权在手,是当时清朝权势最盛之人。成千上万的银两从他手中过,素来就有清廉的名声。但是,以他的身份嫁个女儿,只花费两百两做嫁妆,确实有些难以置信。

不说别人不信,从小长到大的弟弟曾国荃第一个就不相信。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确认:“真的只花了两百两?”(乌有是事?)当得到同样回答的重复后,曾国荃也顾不得礼貌不礼貌,自己擅作主张打开了侄女的奁具。

这一下,曾国荃完全相信了。奁具里面的物品,满打满算也就两百两银子,实在是没有多余的。曾国荃再三长叹道:“太少了,太少了!”他赶紧从袖口掏出一张四百两的银票,一把塞给欧阳夫人,一定要嫂子接着。曾国荃说,这就当成弟弟的贺礼,千万不能拒绝。

这件事情,记录在曾国藩小女儿曾纪芬的《崇德老人自订年谱》之中:

文正手谕嫁女奁资不得逾二百金。欧阳太夫人遣嫁四姊时,犹恪秉成法,忠襄公闻而异之曰:“乌有是事?”.发箱奁而验之,果信。再三嗟叹, 以为实难敷用,因更赠四百金。

其实,曾国藩不光嫁女,就是儿子娶妻,也必须按照这个规矩办事。他自然不算是像包拯海瑞那样一尘不染的清官,但绝对不算是贪官。更为重要的是,他很清楚,一味攀比铺张,是自取灭亡之道。他以身作则,希望自己的儿女们能够潜下心来,抛弃这些浮躁,专心于学问,专心于安身立命的本事。这些比更多的银两和珍宝,更为珍贵。

喜欢请点击关注,每天带给你有趣的历史故事。

参考资料:《曾国藩传》、《曾国藩家书》

标签: 曾国荃

更多文章

  • 奢靡无度洪秀全,滥杀无辜曾国荃,面对人性考验时他们都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曾国荃

    人性这种东西,不仅在现代是不能考验的,在古代历史上一样不能考验。很多因为考验人性而导致最后结局悲惨的故事在古代历史上随处可见,人们就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导致很多悲剧发生。至于这是什么样的故事呢?不妨让我跟你讲两个,两个故事发生的朝代都是清朝,并且故事主人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洪秀全的堕落洪秀

  • 因为饭后的一杯茶,曾国荃吵着要回老家,曾国藩到死都不知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曾国荃

    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曾国藩这个人物,他是晚清时期的国之重臣,在到时基本上半个朝廷都在曾国藩的支撑之下,可以说,如果在当时没有曾国藩的苦苦支撑,那么清朝可能很快就已经没落了,甚至可能会被颠覆的更早,因为当时全国各地的百姓不满清朝的统治,已经开始起义,在当时势力最大的就是太平天国,甚至在太平天国势力最强大

  • 他聪明绝顶,给曾国藩挖坑,把安庆指挥官的宝座给了曾国荃

    历史人物编辑:暴火篮球标签:曾国荃

    他聪明绝顶,给曾国藩挖坑,把安庆指挥官的宝座给了曾国荃左宗棠来之后,曾国藩赶紧站起来迎接,因为他知道左宗棠的脾气。李鸿章听说左宗棠来了,赶紧起身向他的老师告辞。就这样,两人肩并肩站着,看着李鸿章远去的背影,会意地笑了,因为他们以为年轻有为的李鸿章是很有前途的后起之秀,一定可以超越他们。左宗棠心高气傲

  • 曾国荃17岁时,不喜欢读书,不和家人同桌吃饭,曾国藩如何处理?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曾国荃

    从曾国藩的为官过程,解读《曾国藩家书》系列之10:在以前,一家人往往有很多哥哥弟弟,家族兴旺的同时,矛盾也常有发生,兄弟反目成仇的家庭也很多。兄弟之间有了纠纷,如何解决?看看曾国藩的处理方法: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十月十九日,曾国藩在写给父母的家书中,提到曾国荃不喜欢读书,不和他们一家人同桌

  • 曾国荃有难,曾国藩却不出手相救,他能屹立官场靠的就是这一招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曾国荃

    大家都知道枪打出头鸟,但难的是如何不成为出头鸟。曾国藩是清朝历史上汉人任职最高的官员,手里又握有兵权。但在满族官员眼里,他就是一只出头鸟。看似位高权重,其实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因此,曾国藩不得不非常谦虚谨慎。时任湖广总督官文,是满洲贵族,非常受清政府器重。胡林翼在担任湖北巡抚的时候,不得不处处巴结他

  • 曾国荃攻克天京发了一笔横财,那么他死后留下多少家产?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作为中兴四大名臣之首,其功绩自不必多说,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身居高位数十年,却能做到洁身自爱,不贪财不爱钱,这也是他受人尊敬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他的弟弟曾国荃在这方面却要逊色很多,尤其在聚敛钱财的方面留下了不少的污点。曾国荃有个习惯,每次打了胜仗后都要回到湖南老家,干什么呢?不是盖房就是买地,因为每

  •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如果听了曾国荃的话,起兵造反,他可能会死的很惨!在曾国藩带领湘军克复南京后,朝野上下赞颂不已,一时间,曾国藩获得巨大威望,也就是在此时,曾国荃向哥哥曾国藩提出了起兵的建议。曾国荃的理由很简单,克南京是天大的功劳,但是朝廷仅仅是拿一个侯爵之位就将曾国藩给打发了,并且,还多次下诏,要求湘军各级将领

  • 曾国荃对曾国藩的帮助多大?安庆和天京都是他拿下的,被称曾九帅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曾国荃

    曾国荃的最高官位做到了两江总督,正一品级别。最高爵位也达到了一等威毅伯。66岁曾国荃在两江总督任上去世,谥号文襄。可以说,曾国荃后期真的是位极人臣了。不光是封疆大吏,而且爵位也仅次于他的老哥曾国藩,这个人手段比较狠,为乃兄留下了曾剃头的“美名”。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四弟,也是对他帮助最大的弟弟。曾国藩在

  • 书生如何成悍将第一仗~曾国荃奇袭安福县

    历史人物编辑:一意青春梦标签:曾国荃

    曾国荃画像1856年4月,在湖南老家办团练的曾国荃突然接到他大哥曾国藩的一封急信,来信大意是他现被石达开围困于江西南昌,南昌现在缺兵少粮,防守薄弱,随时有被石达开攻破的危险,而湘军主力罗泽南又深陷湖北战场无法救援,希望他会同新任吉安知府黄冕一起募兵3000,快速开赴江西战场,先取吉安,再救南昌。4月

  • 如果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造反大清王朝,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造反?别扯淡了!打仗打得就是钱,曾国藩在财力人力上,根本没办法与满清抗衡,如果选择割据自立,最后的结果必定和洪秀全一样,只剩下败亡一途。更何况,曾国藩的膝盖已经习惯了跪拜,没有了主子他会精神崩溃的!曾国藩在剿灭了洪秀全之后,的确有不少人劝他格局称王,这其中有他的弟弟、部将、幕僚等等人,其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