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枪打出头鸟,但难的是如何不成为出头鸟。曾国藩是清朝历史上汉人任职最高的官员,手里又握有兵权。但在满族官员眼里,他就是一只出头鸟。看似位高权重,其实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因此,曾国藩不得不非常谦虚谨慎。
时任湖广总督官文,是满洲贵族,非常受清政府器重。胡林翼在担任湖北巡抚的时候,不得不处处巴结他,才使得湘军各项事务办得比较顺畅。但是胡林翼病死以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接任湖北巡抚,没有坚持胡林翼那一套,与官文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起来。
此时湖北按察使唐际盛与曾国荃有私人恩怨,于是他便怂恿官文,奏请朝廷让曾国荃去办理军务,想要把曾国荃从武昌赶走,免得妨碍自己。曾国荃可没有曾国藩的胸怀,平日里就刚愎自用,总是借着哥哥的名望打压官员。他知道此事以后,大发雷霆,背着曾国藩,先参奏唐际盛,然后弹劾官文。
很快,外界知道了曾国荃参奏的事情,纷纷表示反对。曾国藩得知此事以后,害怕得罪官文对自己不利。立即写信给曾国荃劝阻。但是奏折已经上传给朝廷。曾国藩只能反复叮嘱曾国荃主动去请罪,以求得官文的原谅。但是曾国荃根本听不进去。
其实,以曾国藩此时的实力,完全可以站出来为弟弟出头。但他这样做必定得罪满足官员,更让清庭对自己又说忌惮,无异于自毁长城。但是曾国荃又固执己见,曾国藩多次劝说无效,只能上奏跟慈禧太后说明事情原委。
随后,军机处派出钦差来查办此案。果然认为曾国荃是诬陷,要将其治罪。好在慈禧太后心里明白,此事是满足官员与湘军之间的矛盾,而且与曾国藩没有什么联系。于是,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以后也就不再计较了。
曾国藩没有为弟弟出面撑腰,而且劝阻他低头认错。正是因为他不争强斗狠,不做出头鸟,才保下了整个湘军和曾国荃。这一点也是让曾国藩在变幻莫测的官场之中处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从古至今,才华横溢、能力卓绝的人数不胜数,但是在官场上屹立不倒的人却凤毛麟角。古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正是这个道理。不做出头鸟就是曾国藩能屹立于官场的最大智慧。
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影响着许多人。史玉柱说从曾国藩的大起大落之中找到了信心和力量;曹德旺读了三遍曾国藩后才懂得要收一点尾巴,不要那么傲慢;白岩松读曾国藩读懂了复杂的人性……
唐浩明他长期研究曾国藩,著有许多曾国藩相关作品,是国内研究曾国藩的权威之一。他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写成了这本《曾国藩》。旁征博引,很全面地描述了曾国藩一生的进退宠辱、处世哲学、行政手腕,客观地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有非常独到和深刻的见解,是了解曾国藩必备的读物之一。不论是处于官场还是处于职场的你,都建议了解一下曾国藩的一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一定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