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投名状》中庞青云的原型,慈禧把他当作心腹,或为曾国荃所杀

《投名状》中庞青云的原型,慈禧把他当作心腹,或为曾国荃所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佐莯铲史 访问量:4658 更新时间:2023/12/27 8:56:18

《投名状》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其中李连杰饰演的庞青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和两位结拜兄弟间的悲剧也是很多人心中的意难平。

电影《投名状》中的故事并非完全杜撰,晚清四大奇案中的“刺马案”,正是其原型。

刺马案发生于清朝末年。同治九年,两江总督马新贻在校场阅兵,一位刺客突然冲了出来,将毫无防备的马新贻刺杀。这起案子十分轰动,不仅慈禧太后亲自命曾国藩前去审讯刺客,民间一时间也是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死的人可是一位封疆大吏,马新贻当时的地位与曾国藩几乎平起平坐,这样一位重臣,于光天化日之下被人刺杀,自然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坊间有多种传闻,有的还被编成戏剧和评书,广为传播。更甚者就在案子还没有结案的时候,民间戏台就已经了“刺马案”,并公开上演。

这起案子本身也十分扑朔迷离。首先是刺杀马新贻的刺客张汶祥,他见马新贻死后,既没有逃跑也没有自杀,而是将刀扔到地上,仰天大笑,大声喊道:“他该死!”

其次是案子的审讯过程。慈禧太后亲命正在天津处理教案的曾国藩来审理这起案件,并在曾国藩出发前将他召见,还对他说道:“马新贻办事很好。”

按理说刺客已经逮捕,案子极易审理,可是这起案子却足足拖了一年多才结案。最终,官方公布了“真相”。

张汶祥是私通海盗的叛贼,在贼人的授意下,他将马新贻刺杀。案子一被定性,张汶祥很快就被处决,他的心脏被剜了出来祭奠马新贻,朝廷给予马新贻厚葬。总之,马新贻是一位好官,张汶祥是一个贼人,如今好官惨死,贼人受惩,案子告终。

可是,民间却不信官方的这套说法,很多小说、戏剧、评说等都提供了另外的一个版本。

原来,马新贻并不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功臣,他的战功全部都是虚报的。马新贻本是一位败军之将,剿匪时官兵全军覆没,作为主将的马新贻贪生怕死,被俘后立刻投降了匪徒,并与匪首成为结拜兄弟。然后,马新贻与匪首一起演了一出戏,谎称自己收复了失地,朝廷因此重用了马新贻。

马新贻平步青云后,他的结拜兄弟带着手下来找到马新贻,希望投靠他。可是马新贻不仅霸占了结拜兄弟的妻子,还将兄弟杀害。张汶祥死里逃生,自此立下了报仇的誓言。

同治九年,马新贻从校场上阅完兵后接见百姓,旁边的护卫也十分松懈,张汶祥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到来,他缓缓马新贻走来,接近时突然从身上掏出匕首,一把刺进马新贻的心脏。大仇得报的张汶祥心愿已了,于是放弃抵抗。

马新贻残杀兄弟,欺骗朝廷,贪生怕死,不讲道义,可谓小人当道,张汶祥为兄报仇,杀掉了国贼,可谓侠肝义胆。这样的故事当然精彩,百姓们也乐于相信。

然而,这可能依旧不是真相。晚清时期从官方流出来的一部分消息,让人们得知了“刺马案”背后的故事。

马新贻的身份实际上是十分特殊的,他战功较少,至少不能与曾国藩相比。可是马新贻却在官场上平步青云,深受慈禧太后的信任。

客观地讲,民间关于马新贻欺骗朝廷而被封为封疆大吏的故事缺乏真实性。以马新贻的资历和战功,慈禧太后不可能这样重用他,除非他还有更重要的用处。而这个用处,正是制衡曾国藩。

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人,为了平定太平天国,慈禧太后被迫放权给了曾国藩。曾国藩不负众望,攻破了南京,平定了太平天国。可是,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军攻破南京后,烧杀抢掠,将其中太平天国无数的财富占为己有。朝廷让曾国荃把战利品上缴,但曾国荃上缴的数量却远远匹配不上太平天国的财富。

任谁都知道,这是湘军自己瓜分了。慈禧太后对此很不满,但更令她惧怕的,是湘军占据了东南地区。湘军人数众多,战斗力很强,如今又占据着富庶的南京地区,一旦曾国藩和曾国荃兄弟俩有异心,清朝将危矣。

所以,慈禧太后需要一个人制衡曾国藩。而这个人,正是马新贻。马新贻当时正坐镇南京,慈禧太后封他为两江总督,并让他调查湘军私吞南京钱财一事。

湘军进城后烧杀抢掠,百姓们都亲眼所见,想要调查出真相,轻而易举。马新贻很快就掌握了证据,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他死了。

尽管官方没有说马新贻就是死于曾国藩或者曾国荃之手,然而,一位封疆大吏,在掌握了对湘军不利的证据后,突然死于刺杀,这一切都太过巧合。张汶祥为何早不刺杀晚不刺杀,偏偏这个时候动手?

所以,湘军势力与马新贻的死脱不了干系,至少曾国荃的嫌疑是最大的。慈禧太后让曾国藩亲自审理这起案子,并对曾国藩说“马新贻办事很好”,恐怕也是提醒曾国藩,别以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案子的处理结果也是一场交易。官方宣称张汶祥是与海贼勾结,马新贻是一位不幸的好官,曾国藩和湘军势力则跟这起案子没有任何关系。慈禧太后没有撕破这层窗户纸,但是从这件事情以后,朝廷与湘军的间隙越来越大。很快,慈禧太后就将湘军裁掉,曾国藩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反应,这其中的原因也引人深思。

标签: 曾国荃

更多文章

  • 曾国荃攻城有一绝招,在安庆时立下大功,到了南京却失灵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是一个心狠手辣的猛人,被称为“曾剃头”。其实,他的四个弟弟中,有三个从军,都有着湘军式的勇猛。其中第三个弟弟曾国荃,因攻破天京而立下不世之功,他作风同样勇敢,作战还很有性格,人送外号“曾铁桶”。“曾剃头”的大概意思是因为曾国藩杀人过多,而且主张对太平军除恶务尽。那么,“曾铁桶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天京,发现国库空荡荡,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曾国荃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局势,中国由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洋人在中国得到了脱离于中国法律的权利,他们在中国欺压中国的百姓,掠夺中国的资源,使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了流民,到处流浪的他们吃不饱穿不暖,高额的战争赔款更是加强了清政府对农民的苛捐杂税,强压下

  • 曾国荃击败太平天国,打开天国国库后,突然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曾国荃

    众所周知,曾国藩是晚清最著名的一位大臣,他被人尊称为“理学宗师”、“晚晴大儒”,梁启超称他是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甚至中国近代的一代伟人开国主席毛先生都说“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也是不让其兄的厉害人物,他出生于1824年,少年时受他哥哥的教育,饱读

  • 听到一个传闻,曾国荃竟然查看了侄女的嫁妆,看后大发感慨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曾国荃

    小珏说历史——《曾国藩及湘军》系列七十九 请勿转载咸丰十一年,即1861年,曾国藩的家中吹锣打鼓,喜气洋洋。原来,他的长女曾纪静要出嫁了。这门亲事,是曾纪静在六岁的时候就定下来了,男方是翰林院同事、好友袁芳瑛的儿子袁榆生。在当时来看,双方是门当户对,但在此时,曾国藩贵为两江总督,又刚刚攻破了太平天国

  • 奢靡无度洪秀全,滥杀无辜曾国荃,面对人性考验时他们都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曾国荃

    人性这种东西,不仅在现代是不能考验的,在古代历史上一样不能考验。很多因为考验人性而导致最后结局悲惨的故事在古代历史上随处可见,人们就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导致很多悲剧发生。至于这是什么样的故事呢?不妨让我跟你讲两个,两个故事发生的朝代都是清朝,并且故事主人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洪秀全的堕落洪秀

  • 因为饭后的一杯茶,曾国荃吵着要回老家,曾国藩到死都不知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曾国荃

    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曾国藩这个人物,他是晚清时期的国之重臣,在到时基本上半个朝廷都在曾国藩的支撑之下,可以说,如果在当时没有曾国藩的苦苦支撑,那么清朝可能很快就已经没落了,甚至可能会被颠覆的更早,因为当时全国各地的百姓不满清朝的统治,已经开始起义,在当时势力最大的就是太平天国,甚至在太平天国势力最强大

  • 他聪明绝顶,给曾国藩挖坑,把安庆指挥官的宝座给了曾国荃

    历史人物编辑:暴火篮球标签:曾国荃

    他聪明绝顶,给曾国藩挖坑,把安庆指挥官的宝座给了曾国荃左宗棠来之后,曾国藩赶紧站起来迎接,因为他知道左宗棠的脾气。李鸿章听说左宗棠来了,赶紧起身向他的老师告辞。就这样,两人肩并肩站着,看着李鸿章远去的背影,会意地笑了,因为他们以为年轻有为的李鸿章是很有前途的后起之秀,一定可以超越他们。左宗棠心高气傲

  • 曾国荃17岁时,不喜欢读书,不和家人同桌吃饭,曾国藩如何处理?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曾国荃

    从曾国藩的为官过程,解读《曾国藩家书》系列之10:在以前,一家人往往有很多哥哥弟弟,家族兴旺的同时,矛盾也常有发生,兄弟反目成仇的家庭也很多。兄弟之间有了纠纷,如何解决?看看曾国藩的处理方法: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十月十九日,曾国藩在写给父母的家书中,提到曾国荃不喜欢读书,不和他们一家人同桌

  • 曾国荃有难,曾国藩却不出手相救,他能屹立官场靠的就是这一招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曾国荃

    大家都知道枪打出头鸟,但难的是如何不成为出头鸟。曾国藩是清朝历史上汉人任职最高的官员,手里又握有兵权。但在满族官员眼里,他就是一只出头鸟。看似位高权重,其实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因此,曾国藩不得不非常谦虚谨慎。时任湖广总督官文,是满洲贵族,非常受清政府器重。胡林翼在担任湖北巡抚的时候,不得不处处巴结他

  • 曾国荃攻克天京发了一笔横财,那么他死后留下多少家产?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作为中兴四大名臣之首,其功绩自不必多说,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身居高位数十年,却能做到洁身自爱,不贪财不爱钱,这也是他受人尊敬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他的弟弟曾国荃在这方面却要逊色很多,尤其在聚敛钱财的方面留下了不少的污点。曾国荃有个习惯,每次打了胜仗后都要回到湖南老家,干什么呢?不是盖房就是买地,因为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