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荃攻入天京之后一举动,让他不仅官没升成,反倒被一通臭骂

曾国荃攻入天京之后一举动,让他不仅官没升成,反倒被一通臭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梁心怡 访问量:3413 更新时间:2023/12/27 8:51:23

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俩,虽然一个人称“曾剃头”,一个人称“曾铁桶”,可是曾国荃剃起头来可不逊色于曾国藩。

曾国藩为了“成圣”,虽也带兵打仗,多少还有自己的底线,可是曾国荃此人却很难谈得上有什么底线可言,上了战场那叫一个狠,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成为湘军之中的一员悍将罢。

不过,曾国荃虽可称悍将,却难称名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军事指挥水平是在算不上高明,他能被称为“曾铁桶”也不是说他有多能耐,只是因为他喜欢用挖壕围攻的呆板战术,将对方城池给围得水泄不通,如同铁桶一般。

除了狠,曾国荃的部队还特别贪。

对于手底下的将士来说,打仗嘛,活得过今日,不一定活得过明日,干嘛不趁活着时多捞一点?

对于曾国荃来说,让手底下的将士去贪财,甚或是劫财,是为了刺激他们的战斗力,也是收买他们的人心,当然曾国荃自己也贪。

1864年,将天京城围得水泄不通的人正是曾国荃,炸开了天京城墙,攻陷了天京城的也还是曾国荃。

曾国藩曾经试图让曾国荃去练“淮军”,但是曾国荃眼看着天京将破,舍不得走,所以练军之事落到了李鸿章的头上。

太平天国自洪、杨于广西起事至1864年已有14载,清朝伤透了脑筋的同时,也恨透了洪、杨这帮“发匪”,此时曾国荃攻陷天京,绝对是一桩滔天之功,所以他也一直在等着清政府的封赏。

可是,曾国荃不但没拿到自己想象中的好处,反倒还被臭骂了一顿,为什么呢?

因为这厮在攻占了天京之后,上报清政府的时候说太平天国的“圣库”空空如也,没有钱了,然后为了邀功,在还没抓到幼天洪天贵福,也没看到洪天贵福尸体的情况下,竟然说洪天贵福已经死了,没过多久便被打了脸。

当时朝堂上可没几个人相信曾国荃的说法,洪秀全盘踞江南十数载,搜刮无数,你竟然说圣库里没钱?当然没人信。

不仅清政府不信,民间也不信,谁不知道曾国荃和他的部队有多贪婪?

人们对曾国荃的印象或者认知是什么?

“每克一名城,奏一凯歌,必请假回家一次,颇以求田问舍自晦”,且不说他打了胜仗之后回家买田买房是不是自污,但显而易见的是他却是通过打仗捞了很多钱。

所以,他攻克了太平天国的老巢之后,竟然说洪秀全的圣库里没有钱?这谁信呀!

清人李伯元在《南亭笔记》中如是记载:

“曾忠襄为文正公介弟,攻金陵既破,搜遗敌,入天王府......闻忠襄于此中,获资数千万。盖无论何处,皆窖藏所在也。除报效若干外,其馀系辇于家。”

这便是时人对曾国荃攻破天京之后所作所为的看法,他打着“搜遗敌”的旗号,在天京和天王府中搜刮钱财,虽然“获资数千万”,可是却只向清政府上交了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则让人运回了自己家中。

即便太平天国自己已经消耗了很多,可能曾国荃所获也没有数千万乃至上亿这么多,可是天京毕竟是太平天国权贵聚集之地,将现银和别的财务加起来,再少也能有个几百万吧?

所以说曾国荃在天京捞到的钱财绝对不少,只是报给朝廷的数目少而已。

曾国荃作为主帅尚且如此,他手底下的人又能干净到哪里去呢?他们在进入天京之后,当然也是忙着发财呀!

在他们看来,你曾铁桶吃肉吃得满嘴流油,总得给我们喝口汤吧?

更何况,曾国荃当时还拖欠着自己部队士卒的军饷没给,再不给钱或者再不给什么承诺的话可能就闹哗变了,他后来怎么给的呢?让他们入城去抢。

所以,曾部一入天京城,则如同强盗入了民家一般,疯狂地抢了起来。他们一开始是盯着太平军抢,后来抢完了太平军,觉得这样抢劫容易发财,所以一发不可收拾了,将目标转向了老百姓。

对于太平军,他们是想抢就抢,想杀就杀。

对于老百姓,他们同样如此,无辜之百姓在湘军的奸淫掳掠之下,可谓是横尸遍地,流血漂橹。

自此之后,曾国荃“老餮”之名遍传天下。

曾国荃原想着凭借攻陷天京城的功绩在仕途之上更上一层楼,谁知却因为自己的贪婪和对部下的纵容遭到了反噬,被清政府和满朝清议给臭骂了一顿,官也没升成,反倒被后来的李鸿章给居上了。

真是时也命也。

“发匪”一灭,湘军终也受到了狡兔、走狗之待遇,被迫给裁撤了,曾氏兄弟再无拥兵自重之可能。

不过,曾氏剃头、老餮兄弟二人倒也因此获得了善终,剃头更成“半圣”,老餮死后亦有哀荣。

标签: 曾国荃

更多文章

  • 曾国荃围城,李秀成让人煮开水、烧毒烟,后来为什么还是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被人称为“曾剃头”,曾国荃则被人称为“曾铁桶”,取“围得铁桶一般,水泄不通”之意。这是曾国荃的高明之处,也是他的笨拙之处。他背后有清朝在撑腰,所以他耗得起,李秀成却耗不起,所以他只要死死地围住天京,那城中的太平军便只有死路一条。可这也是最笨拙的战术,不是说曾国荃只会这一招,而是别的招他用不好,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京城,将国库打开后,大喊道:我命休矣!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曾国荃

    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型农民起义,秦朝末年百姓难以忍受朝廷的压迫,在陈胜吴广的带领下掀起反抗热潮,并且喊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虽然最后这次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却唤醒了人们的反抗意识,为推翻秦朝统治添柴加火。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一般出现于王朝末期,虽说农民起义往往缺乏正确的方针和

  • 《投名状》中庞青云的原型,慈禧把他当作心腹,或为曾国荃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佐莯铲史标签:曾国荃

    《投名状》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其中李连杰饰演的庞青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和两位结拜兄弟间的悲剧也是很多人心中的意难平。电影《投名状》中的故事并非完全杜撰,晚清四大奇案中的“刺马案”,正是其原型。刺马案发生于清朝末年。同治九年,两江总督马新贻在校场阅兵,一位刺客突然冲了出来,将毫无防备的马新贻刺

  • 曾国荃攻城有一绝招,在安庆时立下大功,到了南京却失灵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是一个心狠手辣的猛人,被称为“曾剃头”。其实,他的四个弟弟中,有三个从军,都有着湘军式的勇猛。其中第三个弟弟曾国荃,因攻破天京而立下不世之功,他作风同样勇敢,作战还很有性格,人送外号“曾铁桶”。“曾剃头”的大概意思是因为曾国藩杀人过多,而且主张对太平军除恶务尽。那么,“曾铁桶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天京,发现国库空荡荡,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曾国荃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局势,中国由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洋人在中国得到了脱离于中国法律的权利,他们在中国欺压中国的百姓,掠夺中国的资源,使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了流民,到处流浪的他们吃不饱穿不暖,高额的战争赔款更是加强了清政府对农民的苛捐杂税,强压下

  • 曾国荃击败太平天国,打开天国国库后,突然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曾国荃

    众所周知,曾国藩是晚清最著名的一位大臣,他被人尊称为“理学宗师”、“晚晴大儒”,梁启超称他是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甚至中国近代的一代伟人开国主席毛先生都说“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也是不让其兄的厉害人物,他出生于1824年,少年时受他哥哥的教育,饱读

  • 听到一个传闻,曾国荃竟然查看了侄女的嫁妆,看后大发感慨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曾国荃

    小珏说历史——《曾国藩及湘军》系列七十九 请勿转载咸丰十一年,即1861年,曾国藩的家中吹锣打鼓,喜气洋洋。原来,他的长女曾纪静要出嫁了。这门亲事,是曾纪静在六岁的时候就定下来了,男方是翰林院同事、好友袁芳瑛的儿子袁榆生。在当时来看,双方是门当户对,但在此时,曾国藩贵为两江总督,又刚刚攻破了太平天国

  • 奢靡无度洪秀全,滥杀无辜曾国荃,面对人性考验时他们都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曾国荃

    人性这种东西,不仅在现代是不能考验的,在古代历史上一样不能考验。很多因为考验人性而导致最后结局悲惨的故事在古代历史上随处可见,人们就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导致很多悲剧发生。至于这是什么样的故事呢?不妨让我跟你讲两个,两个故事发生的朝代都是清朝,并且故事主人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洪秀全的堕落洪秀

  • 因为饭后的一杯茶,曾国荃吵着要回老家,曾国藩到死都不知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曾国荃

    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曾国藩这个人物,他是晚清时期的国之重臣,在到时基本上半个朝廷都在曾国藩的支撑之下,可以说,如果在当时没有曾国藩的苦苦支撑,那么清朝可能很快就已经没落了,甚至可能会被颠覆的更早,因为当时全国各地的百姓不满清朝的统治,已经开始起义,在当时势力最大的就是太平天国,甚至在太平天国势力最强大

  • 他聪明绝顶,给曾国藩挖坑,把安庆指挥官的宝座给了曾国荃

    历史人物编辑:暴火篮球标签:曾国荃

    他聪明绝顶,给曾国藩挖坑,把安庆指挥官的宝座给了曾国荃左宗棠来之后,曾国藩赶紧站起来迎接,因为他知道左宗棠的脾气。李鸿章听说左宗棠来了,赶紧起身向他的老师告辞。就这样,两人肩并肩站着,看着李鸿章远去的背影,会意地笑了,因为他们以为年轻有为的李鸿章是很有前途的后起之秀,一定可以超越他们。左宗棠心高气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