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天国的余晖——石达开兵败大渡河!

太平天国的余晖——石达开兵败大渡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郭哥文化 访问量:439 更新时间:2024/1/21 11:23:21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在颁布一系列政策的同时,也开始确定官制,封赐诸王,其中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

这些人被封,也算得上是实至名归,因为这些人在太平天国最为艰难的初始阶段都立下汗马功劳。五人之中,年仅20岁的石达开显得尤为突出,他16岁参加太平军,19岁就统率千军万马南征北战,20岁就被封为翼王,这种褒奖也是他功绩的最好证明。太平军后期杰出将领李秀成很少夸奖其他将领,但他对石达开却是格外尊重,对石达开的军事才能更是推崇备至

早在金田起义时期,石达开专门负责训练兵马,兼职掌管太平天国的“钱袋子”。起事后,他协助前军主将萧朝贵指挥先头部队,冲锋陷阵,攻城掠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太平军的发展奠定基础。太平军进入湖南后,石达开曾经建议“先占四川、再图发展”,但没有被东王杨秀清采纳,使太平军错失了一个进一步扩张的时机

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前,萧朝贵、杨秀清等人就已经暴露出对权力的渴望,动辄以“天父”、“天兄”的身份制衡洪秀全,但这种矛盾尚处于可控制范围。然而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由于洪秀全在天王府中足不出户、不理朝政,使得大权旁落,杨秀清开始成为太平军的主角。再之后,随着“天京事变”的发生,杨秀清、韦昌辉先后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下,洪秀全万般无奈只好委任石达开全权处理太平天国的一切事务,石达开成为仅次于洪秀全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

不管从威望、还是才能上看,石达开的确是治国安民的理想人才,如果洪秀全能够一如既往地让他放手去做,石达开也一定不会辜负所有人的期望。但是,经过“天京事变”之后,洪秀全对任何人都没有完全的信任。看着石达开的威望日渐提升,洪秀全的猜忌也达到了顶点。于是,他开始大肆封王,而所封之人都是自家“洪”姓,处处对石达开进行约束和掣肘。石达开不堪其扰,选择了率众离开,这是太平天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分裂

石达开离开天京后,转战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云南、贵州等省,于1863年初,率领大军在云南巧家渡过金沙江,由西昌进入冕宁,用重金获得当地彝族头人借道让路的承诺,在200多名彝族向导的带领下,大军由冕宁出发于5月14日到达大渡河与松林河交汇处的紫打地。

紫打地地势凹下,前有大渡河,后有马鞍山,左有松林河,右有鹿子河和老鸦漩河。正是兵书上说的“死地”:山川险要,进退两难,力战则存,否则亡。石达开在此设立军营,在后面的马鞍山设立根库。全军将士大多露宿在山野之中,十分拥挤。石达开本来是急行军,可是准备渡河时,他的妻子却要临产,于是,石达开命令部队原地修整。当夜,他的妻子刘王娘给他生了个儿子,取名石定基,石达开非常高兴,再次下令三军在此休整三天以示庆祝,并大摆酒席。

可没想到,第二天,大渡河与松林河出现了河水暴涨,此时再想渡河已经很难。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大的威胁其实来自清兵。在石达开的太平军刚刚进驻紫打地时,大渡河一带并无清军把守。可是,第二天,四川总督骆秉章就开始紧急调集各路精兵向紫打地进发,对石达开形成合围之势,同时,在对岸也布置了防务。就当时情况来看,石达开也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强渡大渡河。

石达开选出精兵数千人,分驾木船竹筏数十只开始了第一次强渡大渡河。战士们用藤排护身,含刀挺矛,拼命抢渡。岸上的太代平军呐喊助威,声音响遍山谷。可清军在北岸用大炮轰击,竹筏中炮起火,太平军将士们纷纷落水,被急流卷走。好不容易有几只冲到下游,但势单力薄,也被清军击沉,太平军损失惨重。

渡河不成,石达开寄希望于松林河。本来紫打地有一座长48丈、高5丈的铁索桥可以渡过松林河,但就在石达开到达紫打地、开始欢庆生子的那天夜里,当地彝族首领却将这道铁索桥毁坏,并派大量人员驻扎在松林河西岸。石达开白天强攻失利,于是,挑选了数百名水性较好的勇士趁夜偷袭,但还是被发现,留守人员手持长矛悄悄藏在岸边,等太平军一露出水面就当头猛刺。太平军很少生还。

眼见偷袭不成,石达开非常气愤,第二天他亲自指挥猛攻松林河,还是没有成功。又想办法造了几只大船作为浮桥过渡人马,哪知道快要到对岸时,大船中部断裂,船舱进水,人船俱毁,渡河的五百壮士无一生还。

这时,马鞍山粮库被占,太平军弹尽粮绝。太平军被困紫打地,西南北三面都无法突围,只剩下一条绝路,即东走。此路极为险要,但也只好绝处求生了。在死伤万余官兵之后,太平军行走20里,终于渡过了鹿子河,但很快又陷入清军的包围圈。石达开组织了多次突围都没能成功,为了让手下减少伤亡,石达开决议到清军军营投降,用自己的生命换取部下的生命。

石达开带着大儿子和几位部将走向清营。可是清兵却趁机将留守在河对岸的数千名太平军全部杀害,石达开追悔莫及。

石达开被送到成都,四川总督骆秉章以胜利者自居,趾高气扬地指责石达开说:“从你起事以来,我方封疆大吏死于你手中的就有三人。你该眠目了!”

石达开大笑:“我自南面称王十多年来,杀死你们这些妖魔何止千万,如今是天要我亡。”

1863年6月,石达开及其几位部将在成都被凌迟处死。

石达开的军事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但人们始终想不明白,在当时那么危急的情况下,为什么在进入紫打地时石达开会因为私事而延缓了大军渡河?这和他的而一贯作风格格不入,但又是不争的事实。是另有隐情,还是一时大意,也许,成了永远的迷

标签: 石达开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石达开,毛主席对他的评价,为何会是这17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贪吃的骆驼标签:石达开

    公元1863年,最让清军忌惮的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英勇就义,当时石达开这个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才只有32岁。石达开出身于一个富农之家,从小没怎么正经上过学,他是如何成长为太平天国的中流砥柱,让曾国藩这样的大神都忌惮三分,又是如何英年早逝的呢?公元1847年,年仅16岁的社会青年石达开,突然接触到了一个

  • 石达开为何会与太平天国决裂?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清末时的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运动,它寄托着无数农民希望摆脱清政府的残酷统治,建立一个能够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地主欺压、外强侮辱的国度。在这个前提下,太平天国成立的时候,人们的心中便有了满满的期望值。一开始,杨秀清便扮演“天父上帝下凡”的角色,萧朝贵扮演“天兄耶稣下凡”的角色,借助宗教

  • 太平军西征:石达开两破湘军,曾国藩跳水未成,精彩程度堪比小说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石达开

    1853年,洪秀全定都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太平天国。为了打破南京四面受敌的绝境,太平军主动出击,于当年派遣3万精锐北伐。北伐战争前后历时两年,转战六省,拖住了清朝20万大军。同时,北伐又刺激了北方的大起义,此后捻军兴起,继续拖住清朝的主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平军得以放开手脚,发动西征。一,赖

  • 石达开宝藏今何在?专家:解开石达开藏宝八个字,一切将水落石出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石达开

    如果要从太平天国中找一个值得尊敬的将领,非翼王石达开莫属。石达开不仅文韬武略,而且形象上佳,时人赞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短暂的人生迸发出了耀眼闪光点,被后人所铭记。1857年5月,因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迫不得已再次离开天京,先后转战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当石达开进入四川

  • 石达开血战宝庆,左宗棠以少胜多

    历史人物编辑:小手会生活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早期,天王洪秀全麾下五大王中,除东王杨秀清,便数翼王石达开的文韬武略、战力最强,自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到天京之变,石达开完全可以称得上战神、"常胜"之王。然而,脱离洪秀全的领导后,石达开却只能用自己的生命证明另一个事实一一一个人不管如何强大,搞分裂绝对不会有好结果。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讧,

  • 太平天国叛变的最高将领,能力不输石达开,晚年为何却到芜湖养老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石达开

    1856年9月1日,咸丰6年八月初三,同时也是太平天国丙辰6年7月26。这天,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城里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这件大事不仅成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转折点,也深刻的影响了后来中国历史的命运。那就是北王韦昌辉率3000余人,奉洪秀全密诏突然进入南京成将东王杨秀清杀死在府中。随后的两个月内

  • 石达开亲率20万大军北征,4员悍将中途离开,他们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狼君之见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是清末历史上一场有名的农民运动。它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已经摇摇欲坠的晚清彻底拉入深渊。1850年,清王朝沉浸在新年将要到来的喜悦,距离京城万里之遥的广西金田,以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为首的农民义军头领,举起反抗腐朽满清的大旗。事业未成,忙于争权夺势,核心力量瓦解不到

  • 石达开被凌迟的时候真的是一声不吭吗?已经没有力气惨叫了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石达开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我们都知道,在一百多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十足的封建社会,所以在中国古代,皇帝是绝对的权威。从秦朝便可以看出,皇帝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子民能够无条件的服从自己,除了给予甜枣,还会稍加棍棒。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就诞生了很多的刑

  • 山穷水尽时,石达开偷偷留下了唯一血脉,如今他的后人已有上百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石达开

    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对于石达开绝对不会感到陌生,石达开也算是近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当年太平天国起义,刚开始清政府是不以为然的,但后来太平军却一路高歌,多次击败了清军,清政府这才重视起他们。那时的太平军势力庞大,兵强马壮,说不准可能会灭了清政府。但此时的太平军却从内部产生了矛盾,我们先暂且不提洪秀全那些

  • 洪秀全两兄, 被封王参政,仗势逼走石达开后惨遭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石达开

    安王洪仁发:洪秀全长兄。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人。早年在家乡种田。未受过教育,不通文墨 。道光三十年(1850),在洪秀全的召唤下,全家从广东赴广西桂平参加金田团营 。后参加太平天国起义。永安封王时,天王长兄洪仁发被封国宗(天王宗室贵戚)。1856年(咸丰6年)因杨秀清、韦昌辉内讧,爆发了“天京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