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两度被废两度垂帘:孟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宋两度被废两度垂帘:孟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32 更新时间:2023/12/26 7:17:14

深宫里的尔我诈、勾心斗角,都是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并且能够荣登皇后宝座。毕竟这个是女人权力的象征,掌管着三宫六院。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贤后,如长孙无忧、卫子夫等。在宋朝也曾出现过贤后,她可以说是最离奇的皇后了,两度被废,两度被垂帘听政,又曾挽救大宋江山。

她就是宋哲宗孟皇后!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包办的婚姻,注定不幸

宋哲宗赵煦是宋神宗的儿子,即位时才10岁,由奶奶、太皇太后高正仪垂帘听政。

高太后为人刚强决断,被后人誉为女中舜。

孙子挑选皇后,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选择富贵的外戚之女,认为这些过惯优渥生活的女孩太娇惯了,不容易明事理。

她曾经对赵煦表示过:选择有内助之功的贤后,不是小事情。

赵煦长大后,高太后多次与朝中大臣商讨为他选后之事。

为此,专门挑选了一百多个普通官宦家庭的女孩入宫,经过培训和观察,选中了20岁的孟家之女,作为宋哲宗赵煦的皇后。

孟皇后,出身于一个低级官僚家庭。

她的祖父孟元当过眉州防御使、马军都虞候,只是一名从五品的武官。

几个月后,高太后下谕:“孟氏女子内能执妇礼,宜正位中宫。”

将孟氏正式册立为皇后。

可是赵煦内心并不愿意接受祖母为他安排的婚事,也不喜欢这个比自己年长4岁的皇后,他宠爱的是容貌俏丽的婕妤刘清菁。

两次无辜被废

高太后病逝,宋哲宗亲政成为实权皇帝后,就将高太后时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部推翻,连带着也将孟皇后晾在一边。

本来对自己奶奶积怨的皇帝自然会迁怒给这个任命的皇后,宋哲宗专宠起一个宫女,宫女自然也是有野心的,想法设法贤陷害她,最后她被废。孟氏被废黜皇后之位,“出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这就是孟氏第一次出家为尼。

公元1100年,宋哲宗病逝无子,由其弟弟端王赵佶即位,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徽宗,同时由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

向太后深知孟氏当年的冤情,于是下诏书恢复孟氏的皇后之位,因其是元祐年间被立为皇后,故而称“元祐皇后”,排名在前;而在孟氏被废之后坐上宋哲宗皇后宝座的刘清菁,因为是元符年间所册封,故而称“元符皇后”,排名在后。

由于向太后也反对变法,因此朝局再次发生变化,章惇、蔡卞等主张变法的大臣相继被贬,保守派大臣再次得势。

然而,好景不长,向太后垂帘听政才1年,便驾鹤西去,年轻的宋徽宗为了继承父兄遗志,又转而倾向变法派,对于向太后的政治安排再次进行调整。孟皇后的好日子刚过了一年,就不得不再次被废,继续做起了女道士。

两度被逼垂帘听政

靖康二年(1127年),汴京沦陷,徽、钦二帝被掳。当时六宫有位号者都随徽、钦二帝一道被掳北去,只有孟氏因被废,皇室名册没有她的名字,从而逃过一劫,不仅避免了被金人凌辱、客死异乡的劫难,而且在日后挽救了大宋王朝,享受无上荣耀。

金兵北撤后,由于宋皇室唯一的漏网之鱼--康王赵构远在济州(今山东省巨野县),于是,张邦昌在金人的扶持下建立了傀儡政权,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张邦昌把孟氏迎入宫中,上尊号为“宋太后”,接受百官朝拜。

当初高太后的眼光没错,此时的孟太后不但没有对给她带来灾难的宋皇室反目相向,而是竭力寻找宋室遗孤,以期光复。(初,后受册日,宣仁太后叹曰:“斯人贤淑,惜福薄耳!异日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后皆如所云。《宋史·列传二》)

当她知道宋徽宗第九子赵构未被北掳时,立即秘密去信劝说其称帝。有了孟太后的诏书,21岁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是为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即位后,孟太后即撤帘还政,自享清闲。元祐皇后撤帘不再听政,并被尊为“元祐太后”。不久,因"元"字犯其祖父孟元的名讳,再改为隆祐太后。

苗刘之变时,孟皇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她积极应变,最终成功化解叛乱。宋高宗对孟皇后十分孝敬,“帝事太后极孝,虽帷帐皆亲视;或得时果,必先献太后,然后敢尝”,“(后)患风疾,帝旦暮不离左右,衣弗解带者连夕”。

总结:

大半生的伤害与冤屈,都来自于赵宋朝廷,但已冷寂中度过近三十年的孟氏,没有记恨哲宗、徽宗的废后之事,一心为赵宋王朝着想。她说,国家危亡,我作为大宋王朝的媳妇,不敢袖手旁观。她亲写诏书,痛陈国家之难,鼓舞大家共渡难关。

标签: 孟皇后

更多文章

  • 唐朝宗室城阳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城阳公主

    城阳公主(?671年6月27日)。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之女,唐高宗同母妹妹,长乐公主李丽质的胞妹, 太平公主姑母兼婆母,生年不详。城阳公主一生都受尽宠爱,长大后还受到皇帝哥哥庇护。贞观年间为爱女选择了一位夫婿,唐太宗经过重重选拔最终选择了杜如晦的儿子杜荷作为城阳公主的驸马。杜如晦是凌烟阁的二十四

  • 汉元帝妃子傅昭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傅昭仪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傅太后是汉哀帝刘欣的祖母,汉元帝的傅昭仪。汉哀帝是西汉的第十三位皇帝,因为汉成帝刘骜没有子嗣,故最后立了成帝之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欣为继承人。傅昭仪原是上官太后(汉昭帝皇后)的才人,汉元帝为太子时,傅昭仪得到宠幸,待汉元帝即位后,册封傅氏为婕妤。傅氏颇得宠爱,生有一子一女,儿子

  • 秦国秦孝文王的继室:华阳太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阳太后

    华阳太后(前296年?-前230年),秦国政治人物,秦始皇嬴政至成年亲政前的七年,嬴政养祖母华阳太后。原为战国时代秦孝文王的继室,后因继子庄襄王即位尊称为华阳太后。与秦惠文王之妾秦宣太后同为出身于楚国王族宗室的芈姓之后(据推测应为宣太后的侄孙女,同母弟弟华阳君芈戎〔又称辛戎〕的孙女。)。庄襄王登基

  • 秦国秦孝文王侧室:夏姬(夏太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姬

    夏姬(约前300年-前240年),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孝文王之妾,秦庄襄王之母。夏姬是秦国储君安国君的姬妾,生子异人,但母子二人都没有得到安国君宠爱,于是异人被送往赵国作为质子。后异人得到吕不韦的帮助,返回秦国继位,为秦庄襄王。秦庄襄王继位后,尊生母夏姬为夏太后。前240年,夏太后去世,葬于杜原东

  • 三国历史上名字叫:李丰的人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丰

    在汉末三国时期,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单字,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马超、黄忠等。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比如当时的东吴和蜀汉,各有一位名为马忠的武将。对于东吴的马忠来说,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中,都是他俘获了关羽父子。而就蜀汉的马忠来说,建安末

  • 清朝后期辅政大臣爱新觉罗·肃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肃顺

    爱新觉罗肃顺,字雨亭,镶蓝旗人,他的祖上是清初名将济尔哈朗。父亲是郑慎亲王乌尔恭阿。道光年被封为三等辅国将军,咸丰年间被封为内阁学士和御前侍卫。他在礼部和户部都担任过很重要的职位。爱新觉罗肃顺掌权时期,主要是整顿清朝中后期的官场,他打击贪腐有很大的力度。咸丰八年,戊午年。顺天府举行乡试的时候,御史

  • 明朝后期大将祖大寿生平简介 祖大寿为什么降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祖大寿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明末清初的祖大寿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问了,这个祖大寿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话说他也是在明末投降了清朝了,那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比较感兴趣的可以跟谁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但想来祖大寿跟吴三桂选择降清的缘由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被

  • 战国后期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申君,黄歇

    《史记》中记载,春申君黄歇是被李园灭口,一家人也都没能幸免。但在《越绝书》中,却说黄歇是被楚幽王所杀,那黄歇真正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因太过久远,而且相关的记载也不多,所以真相我们也是难以确定。不过有关楚幽王是黄歇儿子的这个说法,在史籍中有被提到过,这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说法,目前找不到一个准确答案。

  • 唐朝唐中宗之子皇太子李重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重福

    唐隆之变后,相王李旦登上帝位。远在均州的谯王李重福心中不服,洛阳人张灵均趁机劝说:“大王乃中宗长子,当为天子。若潜入洛阳,发左右屯营兵,袭杀留守,据东都,则天下指麾可定。”李重福是谁?他为何要发动叛乱?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重福是唐中宗李显的庶长子,他的母

  • 三国名士祢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祢衡

    祢衡(17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般县人,东汉末年名士。[1]个性恃才傲物,和孔融交好。孔融著有《荐祢衡表》,向曹操推荐祢衡,但是祢衡称病不肯去,曹操封他为鼓手,想要羞辱祢衡,却反而被祢衡裸身击鼓而羞辱。后来祢衡骂曹操,曹操就把他遣送给刘表,祢衡对刘表也很轻慢,刘表又把他送去给江夏太守黄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