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宗室城阳王刘章生平介绍及评价

西汉宗室城阳王刘章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048 更新时间:2024/1/31 8:11:52

刘章(前200年-前177年),西汉初年宗室,汉高祖刘邦孙子,齐悼惠王刘肥的次子。吕后称制期间被封为朱虚侯,后来由于在诛灭吕氏的过程中有功而被加封为城阳王。去世后谥号景王。

想必看过《美人心计》的朋友对刘章这个人并不陌生,在剧中他外表看起来勇猛刚毅,内心却有着柔情的一面,最后甘愿与吕鱼做一对神仙眷侣,而放弃皇位。

剧中主人公代王刘恒对他这位侄子也不错,他拟定盟约,只要刘章退兵回到齐国,他愿意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拱手相让,并允许齐国可以自行设定法律、钱币,每年不用向中央政府进贡,齐国就像一个独立的小国家,刘章可以安心回到自己的封地。

可见代王刘恒待他的侄儿刘章确实不薄,但是正史上汉文帝刘恒可没有这么慷慨,他继位以后竭力打压刘章,致使刘章在汉文帝即位的第三年就突然去世,死因史书并没有记载,可以说死的不明不白。

朱虚侯刘章是吕后生前最喜欢的皇孙

朱虚侯刘章是刘邦庶长子刘肥的次子,吕后称制时,为了安抚皇族派,封刘章为朱虚侯,刘章力大过人,而且很有胆魄,备受吕后喜爱,吕后因喜欢刘章的胆魄,把他调到中央政府任职。

吕后喜欢这位孙儿,刘章可不喜欢她,刘章对吕后残害皇子的行为颇为不满,可以说他对诸吕恨之入骨,一直想报仇,苦于找不到机会,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

一次吕后在宫中举行酒宴,刘章也应邀参加,在酒宴上,吕后让他做监酒官,刘章说自己是将门之后,请求祖母让他按照军法监酒,吕后因为喜欢他,就答应了。

大家正玩的高兴时,刘章唱了一首《耕田歌》:

“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

暗喻吕氏跟刘氏不是本家,将来他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过了一会儿,有一位姓吕的人逃席,刘章立即拔剑将他杀了,然后回禀吕后说有人逃席,他已经按军法将他处置。

刘章的举动让吕后大为吃惊,但是吕后有言在先,她不能食言治刘章的罪,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吕氏族人都非常害怕刘章,而皇族派却恰好相反,他们找到了依靠。

可见刘章是一位敢作敢当的铁血男儿,影视剧中刘章的形象跟正史上平分秋色,都是一代英雄人物。

平定诸吕之乱立下大功

公元前180年七月吕后病危之际,召见了她最信任的两位侄子,即大将军吕禄和相国吕产,并下令让吕禄掌管北军,吕产掌管南军,南北二军是保卫京城的两支军队,这样一来京城的军权就掌握在吕家人手中。

吕后掌权这么久,自然懂得帝王的权术,她心知肚明,只要她一死,吕氏家族就要大难临头。

所以她告诫两位侄儿,刘邦生前歃血盟誓,非刘姓不得为王,现在我封了你们做王,大臣们别提心里多不舒服了,等我去世以后,小皇帝年幼,恐怕群臣要趁机对吕氏发难,所以我死以后,一定不要为我送丧,要牢牢控制住京城,千万不要轻易离开,以免他人趁虚而入。别的姑妈也帮不了你们了,看你们的造化吧。

老谋深算的吕后交代完后事就去世了,可惜天算不如人算,吕氏害怕遭到皇族派的残害,一帮人在大将军吕禄家中秘密讨论叛乱一事,准备把小皇帝赶下台,篡夺刘氏江山,结果这个消息不知怎么地被吕禄的女儿听到了,吕禄的女儿可是刘章的媳妇,很快刘章便知道了吕氏的阴谋。

刘章随即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大哥齐王刘襄,告诉他赶紧起兵,他和三弟刘兴居做内应,把吕氏一族给灭了,事成之后拥立齐王刘襄为帝。

乃使人阴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朱虚侯、东牟侯为内应,以诛诸吕,因立齐王为帝。《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刘襄接到刘章的密报以后,随即起兵,功臣派听闻刘襄高举诛伐吕氏的义旗以后,纷纷支持刘襄,这些功臣都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文臣武将,他们自然支持刘氏皇族派。

功臣派经过一番商量以后,觉得大将军吕禄是个榆木脑袋,比较好骗,先从他下手,果然吕禄很快上了功臣派的当,把大将军印玺交出,北军军权落入功臣派手中。

相国吕产向来精明,不好糊弄,功臣派暂时找不到对付他的办法。

不久相国吕产带领少量的军队进宫准备挟持小皇子,此时他并不知道吕禄已经交出北军军权,故而他只带了少量的军队。

从吕产准备挟持小皇帝的举措中看出,吕产确实很有谋略,当天下大乱时,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上上策,三国时期的奸雄曹操就是这样操作的。

当吕产来到宫门前时,被挡在了门外,在宫门前来回徘徊,此时周勃还没有下达诛除吕氏宗族的命令,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胜的把握,吕产很难对付。

周勃随即派朱虚侯刘章带领一千多士兵诛杀吕产。刘章胆识过人,他敢在手腕强硬的吕后面前杀吕氏,吕产对于他来说不过尔尔。

刘章看见吕产立即对他发动攻击,吕产兵败逃跑,刘章一路追击,在郎中令的厕所里将吕产杀死,后来刘章又斩杀长乐宫卫尉吕更始,从刘章勇诛吕氏可以看出,他不愧是一位血性男儿。

太尉周勃得知吕产死去的消息后,向刘章深深鞠了一躬说:“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你铲除了我最担心的吕产,现在形势基本上已经定了。周勃随即下令诛杀吕氏一族。

刘章之死

刘章本来是打算立他的哥哥刘襄为帝,奈何刘襄不在候选人名单里,大臣们选中的是代王刘恒,刘章对于叔叔刘恒称帝,并不反感。

当刘恒在代国驻京办与大臣们商议即位一事时,刘恒在殿内又开始上演欲擒故纵的把戏,这是他一贯的套路。

面对刘恒的推让,刘章说:

“子弘等皆非孝惠帝子,不当奉宗庙。大王高帝长子,宜为高帝嗣。愿大王即天子位。”

意思是你是爷爷刘邦现存的长子,理应继任皇位,希望叔叔你赶紧即位吧。

从刘章的一番话可以看出,他是支持代王刘恒的,也说明刘章远见卓识,知道自己的哥哥无缘帝位,所以他不反对刘恒继位,反而积极参与推选,当然不排除他也是为了自保。

结果文帝即位的第二年,把刘章从中央政府赶到齐国的城阳郡,让他做城阳王,这下刘章别提多憋屈了,自己诛杀掌握军权的双吕,功绩显赫,叔叔刘恒竟然把自己打发到城阳,这算什么意思,而且城阳郡还是自己哥哥刘襄的地盘,这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吗。

可见汉文帝对待刘章并不厚道,不像《美人心计》中说的那样,给了他70多座城池,共计7个郡,而实际上只给了一个郡,而且给的不是中央政府的地。

汉文帝分封不公,他拿齐哀王刘襄的地封给刘襄的亲子弟,却拿国家的地封给自己的三个儿子,文帝的做法让功绩显著的刘章感到非常窝火。

让刘章更窝火的是,铲除诸吕时,大臣们承诺封刘章为赵王,但是后来文帝听说刘章最初打算拥立齐王刘襄为帝,感到非常不满,故而把刘章的功劳全部抹杀了。在刘章看来自己被功臣派利用了,瞎忙活一场,什么也没得到。

始诛诸吕时,朱虚侯章功尤大,大臣许尽以赵地王章,尽以梁地王兴居。及文帝立,闻朱虚、东牟之初欲立齐王,故黜其功。《汉书.高五王传》

可见老奸巨猾的功臣派是在利诱刘章,在他面前画了一个滔天大饼,目的是为了调动刘章的积极性。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想必这就是功臣派打的小算盘吧。

所谓人走茶凉,刘章把事情办妥后,功臣派并没有兑现先前的承诺,而且还不让刘章参加推选皇帝的会议,让刘章心里感觉非常窝火,但是又无可奈何。

文帝前元二年,也就是刘章的哥哥刘襄去世后两年,刘章郁郁而终,年仅23岁,这位才华横溢的铁血男儿就这样含冤而死。

标签: 刘章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魏及蜀汉将领夏侯霸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夏侯霸

    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被调入

  • 战国时期赵国奸佞郭开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郭开

    赵国是战国时期的一大强国,尤其是在赵武灵王变法,赵惠文王的励精图治之后,赵国成了唯一能正面对抗秦国的存在;秦国得“商鞅变法” 之利,不仅综合国力强大,而且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将,除了白起和王翦这两位家喻户晓的绝世名将外,还有内史腾、王贲、李信、蒙恬等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名将。那赵

  • 西汉宗室齐王刘襄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襄

    这边朝中以丞相陈平为首的一众大臣果然在议论,谁是下任皇帝的最佳人选? 在这帮大臣的眼里,当初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分这么几类。第一类就是刘邦的儿子,目前在世的只有两个了。第一个就是皇四子代王刘恒,另一个就是淮南王刘长。第二类就是刘邦的孙子,比如,在剿灭诸吕的行动中立有大功的齐王刘襄,杀死吕产的朱虚侯刘章

  • 北魏后期权臣军阀尔朱荣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尔朱荣

    尔朱荣能够在北魏末年的政治舞台翻云覆雨, 是因为尔朱氏和北魏皇室拓跋氏本就有着极深的渊源。尔朱荣,字天宝,北魏契胡秀容部人。其部族源于南匈奴,南北朝时其祖先居尔朱川, 因以为氏。尔朱川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部落的居住地,尔朱家世为该地区的部落酋帅。北魏太祖时期,尔朱荣之高祖尔朱羽健曾助北魏太祖拓跋皀攻后

  • 历史上唯一封侯拜将的女子:秦良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良玉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胆智过人,擅长骑射,又擅长作文章,姿态风度娴静文雅。行军治兵,号令严明,所领军队号称“白杆兵”,远近闻名。他的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慰使(俗称土司),在其丈夫被害之后,秦良玉代领

  • 固伦恪靖公主:清朝唯一有监国权力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固伦恪靖公主

    清朝公主大都是维护皇室利益的一种工具,她们表面上看起来光鲜无比,实际上大多是比较凄惨的,尤其是婚姻方面,毫无自主权,任凭皇室安排。不过,清朝有一位公主却有参与政事的机会,甚至还有监国权力,堪称清朝最具权势的公主,她就是固伦恪靖公主。固伦恪靖公主生于康熙十八年五月,生母是贵人郭络罗氏。可能大家对这位姓

  • 清朝初期汉族大汉奸孙之獬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之獬

    咱们都知道清朝入关之后,下令天下的老百姓全都要“剃发”。中国古人非常珍视自己的头发,满清统治者的剃发令引起了强烈反抗,清朝政府采取了血腥镇压的手段,数十万汉人遭到了屠杀。然而这个“剃发令”并不是满人统治者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一个汉人提出来的,这个人便是孙

  • 曾国藩和穆彰阿是怎么认识的?穆彰阿为何要推荐曾国藩?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曾国藩,穆彰阿

    1838年,28岁(虚岁)的湖南学子曾国藩,来到京城参加了道光十八年戊戌科会试。这是曾国藩人生中第三次参加会试。前两次会试,曾国藩均名落孙山,失败而归。这次又将如何呢?在清朝时期,会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三关,关系到万千考生的人生命运。考中了,从此飞黄腾达,青云直上;考不中,就得灰溜溜地回到老家,继续寒窗

  • 清朝初辅政大臣鳌拜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鳌拜

    鳌拜康熙时期的大臣鳌拜,身为顺治钦定的"辅政四大臣"之一,身份高贵。然而世人对其最深刻的印象却是"智擒鳌拜"中那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身影,却往往忘记其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和忠肝义胆。一代名臣悲惨落幕公元1669年,一代名臣鳌拜病死狱中,这位满清开国功臣经历过硝烟四起的战场,体验过权倾朝野的盛气凌人,最后

  • 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嬴虔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嬴虔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战国策》记载秦孝公临死前打算传位给商鞅,商鞅坚辞不受。秦孝公去世后,公子嬴虔诬陷商鞅谋反,商鞅带领邑兵与变法后的秦军作战,死于自己训练出来的秦国新军,尸体被带回咸阳车裂示众。商鞅原本可以有一个更好的下场,问题的关键就在秦孝公的哥哥嬴虔。嬴虔虽然是秦孝公嬴渠梁的哥哥,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