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康熙嘱咐雍正,一定要恩礼代善礼亲王的后代?

为什么康熙嘱咐雍正,一定要恩礼代善礼亲王的后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多肉写历史 访问量:2133 更新时间:2024/2/7 3:33:26

后金政权建立者努尔哈赤靠“十三副铠甲”崛起,威震四方,大清王朝定鼎天下,一统江山过程中,除了兄弟和侄子外,主要有一个骁勇善战的儿子,代善

代善是清初“铁帽子王”之首,曾被康熙皇帝评价为“忠冠当时,功昭后世”。康熙在决定了大清皇位给四阿哥胤禛后,康熙要雍正恩待礼亲王代善后代:

“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

这正因为礼亲王代善为满清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且对皇太极和顺治父子有拥立之恩,在两次争嗣斗争关键时刻,不仅敢于直言,并有独到眼光,使两代嗣位得以顺利即位,还稳定了清入关前统一的大局。

大清问鼎天下时,代善立下赫赫战功

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嫡次子,生母是努尔哈赤第一代大福晋元妃,还有一个兄长褚英。代善和褚英性格显然一样,兄长暴躁,他且稳重些!

代善年轻时就跟随父亲努尔哈赤亲征立下了战功,因此被封为贝勒。后来,跟父亲四处征战,他带兵指挥抚顺和萨尔浒之战,大获全胜,代善骁勇善战屡次立战功,在朝堂不断崭露头角。

有一次跟乌拉部正面交锋时,代善和褚英只带领3000千将士对抗上万的乌拉部军队,最终击败了乌拉部军队,二人在军中的威望也提升不少,就此让代善获得“古英巴图鲁”的美名,在满语的意思是代表勇士,给自己长了不上威风。

1612年,兄长褚英因目中无人,处处为难大臣和兄弟,之后被大臣和贝勒们联名弹劾,之后被努尔哈赤废掉太子身份,罢免所有职务和执政。

褚英失势后,代善便成了最有优势的继承人选,他的骁勇善战,战功卓越,并拥有正红旗、镶红旗二旗,在朝野声望很高,权势颇大,所以代善顺理成章被封为储君。

后来因为家庭事务处理不当和有传与努尔哈赤大福晋有染,所以努尔哈赤又把他的嗣子身份废黜了。

代善拥立两代帝王之恩

“八大铁帽子王”之中,位居之首是礼亲王代善,他的一家就出三位,在清朝历史上绝仅有最高“荣耀”和家族的影响力,皇太极能够顺利登上龙庭宝座,首要是代善一家对他有拥护之功,因此朝廷对代善拥立之恩,也给其家族回馈特殊荣耀。

1626年,努尔哈赤突然驾崩,朝廷群龙无首,使后金政权一时陷入真空,汗王虚位以待,诸位贝勒虎视眈眈,因此八旗贝勒进行议政,让四大贝勒给出方案,四大贝勒组成由: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论年长,还有赫赫战功,代善自然就是诸王首领,但在文韬武略和治国才能方面,他自知远不及皇太极。

代善曾经在家族事务处理上的拙劣表现,虐待前妻儿子硕托,这令努尔哈赤失望不已,认为一家之事尚且处置不当,如何能治一国?

而且还因被举报与努尔哈赤的大福晋有染,虽查无实证,但父子之间出现了裂痕,并宣布废黜了嗣子之位,但还保留大贝勒的封号,就此带来了政治上的“污点”,代善形象也受很大影响。

即便是这样,代善也是四贝勒当中最有实力的,他不仅拥有正红旗、镶红旗二旗,还有他兄长褚英儿子旗主镶白旗杜度支持,杜度自从褚英被斩后,一直跟随代善为其效力。所以代善家族一系的人马最多,在朝堂执政贝勒最多,如果他有意争大汉之位的话,其他贝勒也是很难以抗衡。

而在四贝勒当中,久居朝堂的代善早已具备独到政治眼光和智慧,他如何不看出,除了他自己,只有皇太极综合素质最高,不仅善用权术,还智勇双全,能征善战,曾经也是深受努尔哈赤的器重。

所以在关键时刻,代善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代善和二子决定拥立皇太极,皇太极顺利继位为后金大汗,代善的拥立稳定了清入关前统一的大局。皇太极上位后,封他为“和硕礼亲王”,并赐授于“皇兄”称号。

1643年,皇太极突然离世,同样没有指定接班人,结果朝廷无首,引发了长达十七天汗位之争。有资格争夺汗位的,一个是多尔衮,一个是皇太极长子豪格

豪格是皇太极的嫡子,掌管着正蓝旗,而两黄旗将士的绝对拥戴,皇太极众多儿子中,豪格本身自己实力是八旗之首,能力也不俗,自然也是汗位继承人的首选。多尔衮实力也不赖,多尔衮一家三兄弟就拥有强大正白旗和镶白旗,兵力比起来,多尔衮也不遑多让。

代善又一次面对决定后金正局的关键力量,在拥立问题上,代善家族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声音,代善更倾向于豪格,而他的次子硕托和孙子阿达礼更坚定要拥护多尔衮。

代善作为四大贝勒之首,虽然之前被皇太极一再打压,但依然是朝中威望最高,朝中大臣的领袖级人物。本来豪格有代善的支持,从气势就压倒多尔衮了,大汗之位他有足够的优势,但豪格并不像自己的父亲一样杀伐决断,居然婉拒了继承汗位的提议。

豪格的表现,代善很失望,后来,代善和众大臣提议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的福临继位,然后代善选择拥立了福临,就是后来的大清顺治皇帝。不过,代善的儿子硕托和孙子依然不消停,还谋刺福临,执意拥立多尔衮。

代善为了对朝政大局考量,更是对多尔衮的不满,对于反对者,代善家族毫不犹豫,凡有谋逆之心,哪怕是自己儿子和孙子越线了,他绝不心存手软,所以代善为了拥立顺治顺利继承皇位,选择了“大义灭亲”,顺治下旨处死硕托和阿达礼。

可以说,代善在两次争嗣斗争关键时刻,敢于直言,以久居朝堂的智慧和眼光,使皇太极和顺治两代嗣位得以顺利登上皇位,稳定了清入关前统一的大局。

康熙的丰功伟绩之中,少不了代善后人巨大贡献

代善的下一代世袭礼亲王是他的儿子满达海,后来因为满达海被顺治追责,他的儿子阿岱被降为贝勒,所以后来改由他的侄子杰书承袭代善的爵位,杰书当时已经是康郡王,所以袭爵后为康亲王,同样是世袭罔替待遇。

杰书是代善孙子,礼亲王除了代善战功赫赫外,那就是孙子杰书了,和他一样骁勇善战,还比较忠诚,所以深得康熙十分器重和喜爱。

杰书可以说是在康熙初中期做出巨大贡献,在三藩之战爆发时,康熙派杰书领精兵去闽浙平定三藩之一的耿精忠,任命为征南大将军,杰书英勇善战,很快击败了耿精忠,耿精忠落败而投降,杰书不仅收服闽浙地区,还粉碎了吴三桂的响应的计划。

台湾郑经想趁机浑水摸鱼,选择进攻福建,最终也是被杰书率军击退,以他英勇善战的经验保住了东南沿海地区,稳定了东南局势,这才能让康熙空下手来对付吴三桂。

而康亲王杰书,也就此立下了“不世之功”,荣誉盛极一时,成为康熙心腹大臣,更是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高度肯定与倚重。

康熙之所以临终前对礼亲王家族恩遇念念不忘,要雍正善待礼亲王后人,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康亲王杰书对康熙立有大功,是康熙的心腹大臣,更是康熙倚重功臣,再加上祖父代善两次拥立皇太极和顺治两代帝王,从大清问鼎以来做出来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祖孙二人,康熙就不可能坐上皇帝宝座,康熙皇位也不会那么稳固。

第二,清朝皇权的稳固几乎全部依仗于八旗的支持和拥护。也就是说,康雍皇权更迭过程的平稳进行交接,只有拥有八旗或者八旗之中旗主的支持,皇权才能从根本上被保证。雍正皇权才能拥有武装政权的力量。

第三,代善礼亲王家族的影响力极大,正红旗统领乃系礼亲王代善之后,第三代康亲王崇安,镶红旗统领岳托之后讷尔苏。康熙朝晚期的八旗分布来说,上三旗之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三旗雍正从康熙皇帝手中交接后,对皇权绝对服从和拥护。

也就是说,除了雍正已经掌握的上三旗以外,手中再有两红旗拥护和支持,这样雍正皇帝的皇权就拥有五旗支持,在权力天平上占据很大优势。而这两红旗正是掌握在礼亲王代善后代的手中,其家族的威望之大,恩待礼亲王对康雍皇权和稳固皇位到很大作用,康熙这一举措,为了雍正和乾隆皇帝厘定了“铁帽子王”表彰的一个开头。

结语

可以看出,作为皇太极孙子的康熙之所以要雍正礼敬代善后人了,因为代善两次关键时刻决定了清朝皇位的归属,决定了朝政的平衡,保证了统治者的地位,也消除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政治战争,并且又保证了嫡系一族的荣耀。再加上代善的孙子杰书还这么有能力又忠心,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勇将,而且还在康熙初中期立下了“不世之功”。

—END—

标签: 代善

更多文章

  • 代善:努尔哈赤次子,曾无限接近汗位,为何最终拱手让于皇太极?

    历史人物编辑:冬季旅行计划标签:代善

    “清太祖”努尔哈赤作为大清朝创立最重要的奠基人,一生征战沙场,南征北伐,开拓疆土,戎马半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属于他的时代也终将落幕,眼前面临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在众多儿子中找到一位精通文韬武略、治国之道的来做接班人,代替自己接管打下的江山,带领部落走向繁荣富强。对于汗位的继承人,其实努尔哈赤在很早的时候

  • 代善拥戴皇太极福临继位,最终换来不断斥责与压抑晚年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代善

    爱新觉罗·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1616年(天命元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参与国政,为四大贝勒之首,以序称大贝勒。在征伐女真各部及蒙古与明朝的过程中屡立战功,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由于实行汗位继承由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制,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都手握重兵,怀有夺取汗位的打算。最终在代

  • 古英巴图鲁代善,为何支持皇太极继承汗位?

    历史人物编辑:今夜又南飞标签:代善

    努尔哈赤的儿子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每个儿子都非常优秀。尤其是代善更优秀。代善出身高贵,他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嫡福晋佟佳·哈哈纳扎青所生,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皇太极的出身没有代善高。因为皇太极的母亲梦古姐姐是继福晋。与嫡福晋有区别。代善自小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努尔哈赤赐代善“古英巴图鲁”美号。这个尊号,整个

  • 清史:岳托、萨哈廉英年早逝,代善失去称帝的希望

    历史人物编辑:爱雨一生标签:代善

    1639年,岳托、玛占病逝,代善连失2个儿子。闻知噩耗,代善痛哭流涕,号啕大哭,两次从马上跌落下来。子孙青黄不接,代善心力憔悴,对争夺皇位没啥兴趣,虽说代善是八旗中的最强者。代善,努尔哈赤的次子,手握正红旗、镶红旗,实力强大。后金时代,以及清朝初年,皇位(汗位)的争夺非常激烈,充满血雨腥风,都是实力

  • 康熙在遗诏中曾专门提及礼亲王代善,代善到底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代善

    康熙遗诏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争议的几大谜团之一,而大家争论的焦点在于遗诏的真伪。作为新皇登基的法律文书,先皇遗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理说在康熙驾崩时,雍正应该早早的把遗诏拿出来昭告天下才是。但在康熙驾崩后雍正并没有立即公布遗诏,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康熙遗诏是在雍正登基几天后才公布的。雍正的行为令人不得不生

  • 阿巴亥被逼生殉到底是谁的责任?皇太极还是代善?其实都不是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代善

    公元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在回盛京的路上病逝,皇太极等四大贝勒以“帝遗言”为由让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殉葬。阿巴亥的生殉非同寻常,满清在历史上虽然有生殉的传统,但是,都是安排那些没有生育的嫔妃。阿巴亥有三个儿子,而且还是大妃,哪有让大妃殉葬的道理?而且努尔哈赤诸妃,如侧妃博尔济锦氏、伊尔根觉罗氏、

  • 代善战绩卓越待人真诚,为何被父亲废掉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代善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具有传奇性质的人物就是古英巴图鲁代善,可能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说十分非常的陌生,他又叫爱新觉罗·代善,满洲正红旗人。清朝的宗室大臣,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生于明万历十一年七月初三日(1588年8月19日),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理论家。年轻的时候与兄长褚英大战乌拉兵并取得全胜,深受

  • 唯一一位在政治斗争中被处死的清朝公主—爱新觉罗·莽古济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莽古济

    大家好,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公主的地位都是很高的,而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人物就是清朝的一位公主,但她同时也是唯一一位在政治斗争中被处死的清朝公主,她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三女,哈达公主,原名为爱新觉罗·莽古济。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地介绍她的一生。哈达公主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其继妃富察氏的第三女,富察氏并不

  • 莽古济是皇太极的亲姐姐,皇太极为何要用最残酷的刑罚处死她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莽古济

    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的皇三女莽古济,被她同父异母的弟弟皇太极凌迟处死。究竟有什么仇什么怨,皇太极要对姐姐处以这样的极刑?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莽古济受亲兄弟莽古尔泰的牵连。莽古济的亲兄弟有莽古尔泰和德格类。莽古尔泰执掌的正蓝旗是努尔合赤生前指定的,而莽古尔泰也被任命为四大贝勒之一,和代善、阿敏

  • 皇太极为何要“凌迟”亲姐姐莽古济三百余刀?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莽古济

    她是清朝初期一位地位尊贵夫人公主,显然,这位公主不像盛唐时代的武则天那种热衷于权力、足智多谋、最终登上皇位的女性。尽管如此,她竟然受到自己兄弟的牵连,末了,被残酷地处死了。那位公主名叫“莽古济”。她本是努尔哈赤的亲闺女,同时,也是皇太极的亲大姐。可惜,“莽古济”的婚姻依旧随时父亲的心愿,她的命运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