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晚年为何特意叮嘱要照顾好礼亲王一脉?看看代善都做了什么!

康熙晚年为何特意叮嘱要照顾好礼亲王一脉?看看代善都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尘说历史 访问量:4420 更新时间:2024/1/28 12:38:55

满清作为最后、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其历史被许多人所熟知,再加上这些年以满清历史为背景的影视剧充斥荧幕,故而,人们对满清的了解,往往要比其他任何一个朝代都要更普及、更深入。大家不仅能清楚记得满清十二帝的顺序及名字,甚至连重要大臣、乃至重要后宫妃子的名字也都能一一列举,这是其他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故而,清史也总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这也就是清史的优势所在

时至今日,人们对于清史的发掘已经非常深入,但凡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人都会被重新解读,但有一个人却是例外,那就是第一任礼亲王代善

代善的一生颇具悲剧色彩,本该是皇位接班人的他与皇位擦肩而过,虽然没有被边缘出权力的中心,但是,存在感却是极差,后世很少有人将其大书特书,以至于历史的尘埃将他的功绩埋没,殊不知,他在清初的政权更迭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就再次回顾一下代善的传奇人生

福祸同行

代善是努尔哈赤的二儿子,虽然努尔哈赤时期并未实现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但是,少数民族的王位继承权同样遵循“立长立嫡”的原则。在这样的前提下,作为努尔哈赤二儿子的代善,好像也只有“出力”的份了,更何况,努尔哈赤的大儿子褚英还十分优秀。可事情的发展却给了代善一个天赐良机

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在建州女真的崛起中起了重要作用,他虽然没有“大汗”的名义,但是,在女真内部他却有着和努尔哈赤一样的地位:二人共同听政、议政、处理国家事务,也同样有自己的属地、军队和百姓。然而,时间一长,两部之间自然而然就出现了诸多矛盾,后来演变的不可收拾,于是,舒尔哈齐准备带领自己的部属离开努尔哈赤

面对这种内部分裂,努尔哈赤在褚英和代善帮助下,迅速出手制止、并囚禁了舒尔哈齐,继而,让代善接管了舒尔哈齐的属部,建州女真至此就完全成为努尔哈赤一人的部落

褚英自小就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努尔哈赤也已经认定了褚英为下一代的接班人。只不过,努尔哈赤实行“四贝勒听政”的举措让褚英心生不满,他不愿其他贝勒与他分享几乎已经属于他的权力,久而久之,他甚至有了谋逆之心。努尔哈赤发现之后,没有手软,像处决舒尔哈齐一样处决了褚英。这么一来,代善就成为大汗之位的不二人选,而代善也从褚英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为人处事都十分谨慎,逐渐博得了努尔哈赤的欢心。

可天有不测风云,后来传出代善与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有染,一下子就激怒了努尔哈赤(也有史料声称这是皇太极的阴谋),将代善踢出了皇位接班人的行列。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用这句话形容代善,可能再合适不过;

拥立皇太极

努尔哈赤晚年,并未指定接班人,而是不遗余力地推行“八王听证”的策略,他多次表明,下一任大汗将由八位贝勒共同推举产生。这一制度表面上看颇具“公平”意义,但是,战功赫赫的四大贝勒怎会愿意与毫无战功的几位未成年小贝勒享有同样的待遇?只不过,迫于努尔哈赤的威严,没人敢反对罢了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去世的第二天,代善、阿敏、皇太极、莽古尔泰四大贝勒以“遗诏”为由,逼死了大妃阿巴亥,使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弟兄失去了政治庇护。言外之意,下一任大汗只能从四大贝勒中选出:

阿敏是舒尔哈齐的儿子,虽然有战功,但这个出身已经将他排除在皇位之外;

莽古尔泰,人如其名,正中了那个“莽”字,他为了讨好努尔哈赤,亲手杀了自己的母亲,单凭这件事,也就没资格成为下一任大汗;

这么一来只剩下代善和皇太极了。皇太极手中把控着两白旗,而代善除了拥有正红、镶红两旗外,还有5位能征善战的儿子和侄子,都是女真部落响当当的人物。倘若比实力的话,代善无疑最为强大。但是,要记住,代善是有“前科”的,他是努尔哈赤公开废除的“前太子”,说明努尔哈赤不愿让代善接任皇位,只凭这一点,代善就已经给人留下把柄;况且,皇太极善于拉拢人心,许多大臣都站在了他的一边,连代善的大儿子岳托和三儿子萨哈廉也出于大局考虑,劝代善不要和皇太极争夺大汗之位。

经过反复考虑,代善最终从皇太极的“竞争者”变成了“拥护人”。有了代善的支持,即便其他贝勒想染指皇位,也是不可能的。就这样,皇太极登上了大汗之位,而代善,则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皇位擦肩而过

皇太极继位后,坚持推行“以法治国”的理念,逐渐剥夺了其他贝勒的权力,但对代善却始终抱有一种感激之情。

然而谁也想不到,皇太极骤然去世,再次将代善推到了风口浪尖

拥立多尔衮

崇德八年,皇太极驾崩于沈阳,留下的权力真空瞬间就让各方势力剑拔弩张

皇太极去世,争夺皇位的有两人:皇太极的儿子豪格和九王爷多尔衮。作为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十分优秀,因此,他成为少壮派贝勒拥立的对象;而多尔衮,在皇太极时期就展现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风采,在朝堂享有很高的威望。值得一提的是,二人之争,更像是两白旗和两黄旗之间的较量

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在八旗中,两黄旗归于大汗统率,是皇权的象征,凌驾于其他六旗。努尔哈赤晚年,将两黄旗交给了多尔衮兄弟,但是,皇太极登基后,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将自己手中的两白旗改为两黄旗,而以前的两黄旗则改成了两白旗,这么一来,两黄旗和两白旗之间就有了明显的敌意,只不过,在皇太极和多尔衮的震慑下还趋于平静。如今,皇太极去世,这种平衡就被打破,因此,当时的皇位之争更像是两黄旗和两白旗之间的利益争斗

在议政之时,双方各不相让,鳌拜等人甚至率领两黄旗包围了议政大厅。

代善的孙子阿达礼和其叔父硕托扬言要拥立多尔衮为王,使得空气中的火药味更浓。代善本意是想拥立多尔衮的,可是,他深知自己的加入非但于事无补,可能还会使局势更加恶化,于是,一直静观其变。后来,多尔衮退让一步,提出立福临为王、自己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的建议,豪格依然不依不饶,还是在代善的劝说下,才最终同意。

也许,从被努尔哈赤废除太子之位的那一刻起,代善就注定了与皇位无缘,但是,代善还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极力维持大清的稳定,尤其在两次政权的更迭中,代善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难怪“千古一帝”康熙在晚年一再向儿子们叮嘱要照顾好礼亲王一脉,这就是对代善的最好的肯定和尊重

标签: 代善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康熙嘱咐雍正,一定要恩礼代善礼亲王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多肉写历史标签:代善

    后金政权建立者努尔哈赤靠“十三副铠甲”崛起,威震四方,大清王朝定鼎天下,一统江山过程中,除了兄弟和侄子外,主要有一个骁勇善战的儿子,代善。代善是清初“铁帽子王”之首,曾被康熙皇帝评价为“忠冠当时,功昭后世”。康熙在决定了大清皇位给四阿哥胤禛后,康熙要雍正恩待礼亲王代善后代:“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

  • 代善:努尔哈赤次子,曾无限接近汗位,为何最终拱手让于皇太极?

    历史人物编辑:冬季旅行计划标签:代善

    “清太祖”努尔哈赤作为大清朝创立最重要的奠基人,一生征战沙场,南征北伐,开拓疆土,戎马半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属于他的时代也终将落幕,眼前面临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在众多儿子中找到一位精通文韬武略、治国之道的来做接班人,代替自己接管打下的江山,带领部落走向繁荣富强。对于汗位的继承人,其实努尔哈赤在很早的时候

  • 代善拥戴皇太极福临继位,最终换来不断斥责与压抑晚年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代善

    爱新觉罗·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1616年(天命元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参与国政,为四大贝勒之首,以序称大贝勒。在征伐女真各部及蒙古与明朝的过程中屡立战功,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由于实行汗位继承由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制,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都手握重兵,怀有夺取汗位的打算。最终在代

  • 古英巴图鲁代善,为何支持皇太极继承汗位?

    历史人物编辑:今夜又南飞标签:代善

    努尔哈赤的儿子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每个儿子都非常优秀。尤其是代善更优秀。代善出身高贵,他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嫡福晋佟佳·哈哈纳扎青所生,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皇太极的出身没有代善高。因为皇太极的母亲梦古姐姐是继福晋。与嫡福晋有区别。代善自小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努尔哈赤赐代善“古英巴图鲁”美号。这个尊号,整个

  • 清史:岳托、萨哈廉英年早逝,代善失去称帝的希望

    历史人物编辑:爱雨一生标签:代善

    1639年,岳托、玛占病逝,代善连失2个儿子。闻知噩耗,代善痛哭流涕,号啕大哭,两次从马上跌落下来。子孙青黄不接,代善心力憔悴,对争夺皇位没啥兴趣,虽说代善是八旗中的最强者。代善,努尔哈赤的次子,手握正红旗、镶红旗,实力强大。后金时代,以及清朝初年,皇位(汗位)的争夺非常激烈,充满血雨腥风,都是实力

  • 康熙在遗诏中曾专门提及礼亲王代善,代善到底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代善

    康熙遗诏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争议的几大谜团之一,而大家争论的焦点在于遗诏的真伪。作为新皇登基的法律文书,先皇遗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理说在康熙驾崩时,雍正应该早早的把遗诏拿出来昭告天下才是。但在康熙驾崩后雍正并没有立即公布遗诏,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康熙遗诏是在雍正登基几天后才公布的。雍正的行为令人不得不生

  • 阿巴亥被逼生殉到底是谁的责任?皇太极还是代善?其实都不是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代善

    公元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在回盛京的路上病逝,皇太极等四大贝勒以“帝遗言”为由让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殉葬。阿巴亥的生殉非同寻常,满清在历史上虽然有生殉的传统,但是,都是安排那些没有生育的嫔妃。阿巴亥有三个儿子,而且还是大妃,哪有让大妃殉葬的道理?而且努尔哈赤诸妃,如侧妃博尔济锦氏、伊尔根觉罗氏、

  • 代善战绩卓越待人真诚,为何被父亲废掉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代善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具有传奇性质的人物就是古英巴图鲁代善,可能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说十分非常的陌生,他又叫爱新觉罗·代善,满洲正红旗人。清朝的宗室大臣,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生于明万历十一年七月初三日(1588年8月19日),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理论家。年轻的时候与兄长褚英大战乌拉兵并取得全胜,深受

  • 唯一一位在政治斗争中被处死的清朝公主—爱新觉罗·莽古济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莽古济

    大家好,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公主的地位都是很高的,而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人物就是清朝的一位公主,但她同时也是唯一一位在政治斗争中被处死的清朝公主,她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三女,哈达公主,原名为爱新觉罗·莽古济。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地介绍她的一生。哈达公主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其继妃富察氏的第三女,富察氏并不

  • 莽古济是皇太极的亲姐姐,皇太极为何要用最残酷的刑罚处死她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莽古济

    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的皇三女莽古济,被她同父异母的弟弟皇太极凌迟处死。究竟有什么仇什么怨,皇太极要对姐姐处以这样的极刑?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莽古济受亲兄弟莽古尔泰的牵连。莽古济的亲兄弟有莽古尔泰和德格类。莽古尔泰执掌的正蓝旗是努尔合赤生前指定的,而莽古尔泰也被任命为四大贝勒之一,和代善、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