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年,大贝勒代善请姐姐哈达公主吃饭,皇太极怒不可遏,直接下令处死哈达公主,并扬言要削掉代善爵位,罚款五千两白银,剥夺3000家丁。只是吃顿饭而已,皇太极居然如此狠毒,满清早期内部权力斗争之残酷可想而知。满清一次“宴席”,大贝勒代善请客吃饭,哈达公主被处死,有意思。
明朝的悲哀在于,摊上了没有上过“皇帝培训班”的崇祯帝,但凡明朝有一位不折腾的君主继位,满清岂能蹦哒那么久。另一角度看,皇太极确实厉害,没有他雷厉风行的手段,大清早就分层离析。综合实力来看,皇太极甩代善、多尔衮等几条街。
1626年,野猪皮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炮火击中,不久殒命而去,皇太极继承大统,开创了大清历史的新局面。当然,皇太极也不容易,努尔哈赤留下来的烂摊子,以及大清内部贵族势力的超级强大,都是摆在君王面前的大难题。若不能搞定贵族,大清迟早自己完蛋。
熟悉清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努尔哈赤时代,君主权力并非至高无上,军国大事都是由“贵族会议”决定,也就是“贝勒共治制”。原因很简单,满清社会比较落后,带有浓厚的原始部落色彩。当年,在五大臣和贝勒压力下,努尔哈赤忍痛将长子褚英斩首。
皇太极继位后,与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等一起处理国政,且并排而坐,君主权力受到极大制约,这让皇太极非常不满。为了巩固君主权力,他拉拢多尔衮、多铎等小贝勒,重用汉族官僚,还找各种理由削弱大贝勒的权力,甚至不惜处死。
阿敏,镶蓝旗旗主,舒尔哈齐的儿子,此人战功赫赫,但桀骜不驯,与父亲一模一样。当年,父亲舒尔哈齐想独立,被哥哥努尔哈赤软禁致死。此时,阿敏对皇太极也不满意,两者矛盾尖锐。征讨朝鲜,阿敏纵容士兵劫掠,皇太极对他罚款,以示震慑。
1629年,皇太极绕道蒙古,第一次攻入关内,结果被袁崇焕击败。撤退时,皇太极耍了花招,想借助明朝力量除掉阿敏,消灭这位劲敌。皇太极回辽东,让阿敏带少数兵力镇守关内永平四城,独自对抗明军。阿敏可不傻,他不想等死,劫掠一番后也逃回去了,还被明军杀了千余人。
阿敏跑回来,皇太极便召开贝勒会议,斥责阿敏罪行。其一、丧失国土,关内四城北明军夺回。其二、纵容士兵劫掠,滥杀无辜。对此,阿敏不服,直言是皇太极想让自己去送死。结果被投入监狱,囚禁致死,镶蓝旗由阿敏弟弟济尔哈朗掌管。
搞定了阿敏,下一个目标就是有勇无谋,赳赳武夫一枚的莽古尔泰了。当然,收拾莽古尔泰的同时,皇太极也顺带收拾势力最强大的大贝勒代善,搞“一箭双雕”,除掉潜在的竞争对手。很不幸,莽古尔泰自己中枪了,他被皇太极算计,死的非常惨烈。
莽古尔泰,努尔哈赤大福晋衮代所生的儿子,按理说有继承权。可惜,莽古尔泰脾气过于暴躁,不能冷静地处理问题,一步步掉进皇太极设置好的陷阱中。努尔哈赤时代,衮代得到宠幸,但继承人是大贝勒代善。如此,皇太极一番操作,传出衮代与代善关系暧昧,努尔哈赤非常不满。
衮代是否跟代善有染呢,这个谁也说不清,但“谣言”一传开,就无法控制。再则,代善也是“播种机”,他女人缘非常好,又是储君,也不排除他与衮代有密切关系。后来,代善又被传出与多尔衮母亲阿巴亥有染,也是醉了。按照满洲习俗,大汗死后,储君继位,继承他的遗产跟妻妾。
不管怎么说,衮代被传出与代善有染,努尔哈赤便冷落她,及其她所生的孩子莽古尔泰、莽古济(哈达公主)、德格类等人。如此,莽古尔泰非常恼火,直接拿着大刀走进衮代卧室,将其一刀砍死,实为大逆不道。杀了母亲,莽古尔泰名声非常臭,注定无缘继位。
不能继位,但莽古尔泰却手握重兵,麾下正蓝旗能征惯战,且忠心耿耿,这让皇太极非常不安。如此,皇太极便耍花招,再次借助明军之手,除掉莽古尔泰,操作模式与之前干掉阿敏差不多。大凌河之战,最终让莽古尔泰跌进深渊,万劫不复。
明清战争,起到关键作用的,并不是骑兵,而是炮兵。大凌河之战,皇太极先不让炮兵出击,而是让莽古尔泰打头阵,让正蓝旗去卖命。结果,明军炮火猛烈,正蓝旗死伤惨重,莽古尔泰只能请求增援。谁知,皇太极不但不给,还说莽古尔泰作战不给力,畏惧敌军。
借助明军削弱正蓝旗势力,是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战的主要目的之一,莽古尔泰打先锋,啃硬骨头。莽古尔泰不满意,直言皇太极想消灭异己,两人当场闹翻。莽古尔泰控制不住自己脾气,直接抽出佩刀朝着皇太极砍杀,但被弟弟德格类阻止,八旗最终没有火拼。
抽出佩刀,这就犯了欺君之罪,理应处死,但皇太极假装宽容,却剥夺正蓝旗大量人口。不久,皇太极亲征蒙古,莽古尔泰一路怨言不断,中途暴毙而亡,据说被皇太极毒死。莽古尔泰死了,姐姐哈达公主知道内情,但不敢找皇太极理论,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覆巢之下,岂无完卵”,哈达公主不惹皇太极,但她注定不能活着,莽古尔泰家族也不应该活着。皇太极再次设局,连同大贝勒代善也一起收拾。事情起因,就是号称“小成吉思汗”的林丹汗去世,儿子额哲带着林丹汗的一帮妻妾、儿女投奔皇太极,对大清表示臣服。
老规矩,皇太极将林丹汗的妻妾、女儿分配给贝勒享用,却布局收拾贝勒。代善虽然年纪大,但童心未泯,他喜欢年轻女子,皇太极却给他年长妇女,还说年龄大的懂得照顾人。豪格,皇太极长子,也是哈达公主的二女婿,则给他配年轻的女子,且要成为正妻,明摆着跟哈达公主过不去。
岳托,代善长子,哈达公主大女婿,此人文武双全,军政能力十分强悍。八旗议事会上,岳托、萨哈廉建议父亲代善支持皇太极继位,并扬言若是阿巴亥后代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人胆敢捣乱,直接让他们去见努尔哈赤。可以说,岳托是皇太极的铁杆支持者,但也被打击。
皇太极给豪格选妃,要换掉姐姐哈达公主的女儿,哈达公主便去跟皇太极理论,说女儿没犯错,你为何要换呢?两人有言语上冲突,皇太极怒斥哈达公主,说她无理取闹,两人不欢而散。此时,代善、哈达公主都是受害者,他们很无奈。
也许是出于对姐姐的关心,代善便请哈达公主吃饭,设宴款待姐姐,并给姐姐厚重的礼物,安抚她那受伤的心灵。这问题就大了,哈达公主刚跟皇太极吵架,代善居然请客吃饭,是何居心。皇太极立刻召开贝勒会议,说代善违抗君主意志,自己这大汗没面子,不想干了。
皇太极以辞职威胁,代善冒了冷汗,贝勒会议决定削代善大贝勒爵位,罚款五千两,剥夺兵马三千余人。皇太极非常满意,便从宽处置代善,但代善从此低调做人,不敢再过问政务。至于哈达公主,后来找个理由,将其处死,皇太极毫无姐弟之情。
岳母兼姑妈哈达公主被杀,豪格为讨好皇太极,便杀了自己的表姐兼妻子,然后让林丹汗的女儿当正妻。岳托很喜欢自己的妻子,但又不敢违抗皇太极旨意,便给皇太极上书,说豪格杀了妻子,我要不要杀呢?皇太极知道岳托踢皮球,让他背负骂名,便放了岳托妻子一马。
但是,岳托也不好过,他同情岳母哈达公主、叔叔莽古尔泰的遭遇,并为他们打抱不平,让皇太极给个说法。皇太极非常恼火,下令处死岳托,后宽容。不过,岳托最终还是难逃一劫,皇太极明知岳托身体不好,还让他入关去打头阵,跟明军主力硬刚。结果,虚弱的岳托染上天花,不治身亡,妻子殉情。
除掉莽古尔泰、哈达公主,削弱了手握手握两红旗的代善,皇太极还不满意,他还要彻底灭了正蓝旗。莽古尔泰被冤杀,正蓝旗集体去扫墓,然后去哈达公主家吃饭,并打抱不平。皇太极抓住把柄,处死莽古尔泰家族及其正蓝旗将士一千多人,并撤掉正蓝旗。后来,正蓝旗恢复,但人马全换,豪格是旗主。
参考书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