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胤礽为何会被康熙两立两废,真因为胤礽烂泥扶不上墙?少有人知

胤礽为何会被康熙两立两废,真因为胤礽烂泥扶不上墙?少有人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二猛 访问量:578 更新时间:2024/1/24 23:57:00

自古以来,成即败即寇,一场战争大多数只有这两种结局,无论是在战场是还是官场上,特别是对于皇位的争夺,简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且这场战争关乎的不仅是几个争夺皇位的皇子,而是牵连着皇子们背后的利益集团,一旦这些大臣官员们所支持的皇子顺利登上了皇位,皆大欢喜,后半生的荣华富贵权力地位自然是不用愁。

但若是另一种情况,就很危险了,有的人聪明可以尽早脱身免于惩戒,而有的所谓''忠心''的人,轻则流放边疆,重则丢了性命,甚至株连九族。

而对于皇子们来说,他们是离权力中心最近的人,有想法有能力自然是想搏一搏,说不定就单车变摩托了呢,大不了就是一死,也算是在历史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生在皇家,都是先君臣后父子,所有的一切都要以天下的利益、百姓的幸福为先,做儿子的犯了点错,父亲就算心疼他也断不能轻饶,不然以服众?更何况犯了大错呢?所以生在皇家也许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悲哀。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物就是一个生于皇家的皇子,他的人生也算是跌宕起伏,很小时就被立为太子,后来又被废,结果上天又给了他希望,又被复立,但最终还是被废,可谓两废两立,最终也是孤独地死去。他就是康熙时期的太子胤礽

这个孩子是皇后所生,所以是嫡子,皇后生他是难产而亡,所以皇帝更加珍爱这个儿子并对他寄予很大希望,两岁就被立为太子,对他的教育也是丝毫没有松懈,请了很多名师为他授课,琴棋书画骑射全方面培养,完全就是照着继承人的标准去培养。

胤礽也没有辜负父亲的众望,成功地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继承人,至少此时的他是这样的。后来皇帝御驾亲征命太子监国,他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按照这种节奏下去,这皇位迟早是他的,没跑了。那是从什么事情开始太子开始失去皇帝的信任呢?

这件事的起因还是因为太子自己心里产生了压力。原本立太子就是为了稳定皇权,削弱宗室的力量,再加上他很早就被立为太子,难免就会有些骄傲、高人一等的感觉,直到这一年,皇帝册封了不少成年皇子,希望他们也开始学着参与政务,为皇室分忧,相对来说也削弱了太子的势力,这一波操作让原本没有什么顾虑的太子有了压力,其实感到压力才是正的,太子肯定会觉得父亲开始重用其他兄弟,是不是想将皇位传于其他人。再等到皇子们在朝中的势力一步步壮大,那他的威胁就更大了。

但他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已经晚了,其他人早已对他虎视眈眈,平日里留意着他各种言行不当的地方,只待一个时机。一次在围猎时,以大阿哥胤为首的皇子们皇帝报告了太子的很多不当行为,当然这其中也很多事情夸大其词,但皇帝听到这些肯定会不高兴,我把你当继承人培养,你却在背后给我搞小动作,实在是有负我的期望,而且太子这次的事情涉及结党营私,这是皇帝最忌讳的,其实这只是烧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之前皇帝就对太子的行为有过不满了,但太子丝毫没有收敛改正的意思。就这样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

太子被废,其他皇子们的机会就来了,各位大臣们都向皇帝举荐自己所支持的皇子,皇帝当然看得出来什么意思,而且他最恨这种在背后偷偷勾结的人,所以将所提到的皇子关押。但长时间不立太子也不行,其他皇子们之间的争夺就不会停歇,所以经过慎重考虑,康熙决定再次复立胤礽。

原想着太子复立后,各方势力间的矛盾就可以消除,皇帝自己也可以安心,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太子不甘心自己做了这么久的太子,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熬出头登上皇位,因为大家都知道康熙在历史上在位时间算很长的了,想顺利继承到皇位,恐怕这位太子等了不少年,所以他心急等不了了,就暗中策划逼皇帝让位,结果被皇帝发现,这下真的是上天也救不了他了,康熙决定再废太子。

之后有多位大臣上书复立太子,皇帝始终没有同意。但皇帝始终对这个儿子是有感情的,他留下遗诏,让继位新皇胤禛善待废太子,废太子的儿子有能力,他不计前嫌,将其立为亲王。多年后废太子病逝。

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胤礽

更多文章

  • 太子胤礽为何企图谋杀康熙?请看这四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赵明标签:胤礽

    《太子胤礽为何胆大包天,竟然企图谋害康熙,而后取而代之?》《太子胤礽为何企图谋杀康熙?请看这四个原因》爱新觉罗·胤礽,是康熙帝的第二个儿子,生母是孝诚皇后赫舍里氏,出生于康熙十三年,出生后第二年被立为皇太子。康熙帝对太子胤礽给予了太多的期望,给他请了当时最好的老师来辅导他,并早早地让他帮忙处理部分朝

  • 太子胤礽真的烂泥扶不上墙吗?真实历史上,胤礽为何被康熙废掉?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胤礽

    皇太子胤礽非但不是烂泥,相反他文武兼备,颇具治国才能。但他却被康熙大帝两次废黜,其主要原因是君储权责不明矛盾累积,以及其他皇子的中伤。父慈子孝胤礽是康熙帝发妻赫舍里氏的儿子,身份尊贵,由于其嫡亲大哥早夭,其母也在生下他后,失血过多而死。康熙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他身上。在他一周岁的时候就被册立为皇太子

  • 雍正王朝:胤礽和郑春华私会时被康熙发现,郑春华为何突然哼歌?

    历史人物编辑:三阿哥侃历史标签:胤礽

    太子胤礽和郑春华二人私会,结果被的康熙无意撞见,郑春华明知康熙在外面的情况下,选择唱起歌谣,看似普通的四句话歌谣,为何会让原本想破门而入的康熙,瞬间止步不前,放弃了进去探个究竟的想法,郑春华这么做,不怕暴露自己吗? 江南洪水频发,康熙为了这事烦心,寝食难安。为了缓解压力,康熙决定带儿子和百官们来热河

  •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历史上胤礽果真如此不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那么真实历史上的胤礽是个什么样的人?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们都知道,太子胤礽在这部剧中形象很差,胆小、自私、懦弱无能、专横、毫无能力、与母妃私通……种种劣行不胜枚举。那么,真实历史上的胤礽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真实历史上的胤礽,聪颖好学、文武双全、颇具才能、出

  • 朱标与胤礽同为太子,为什么无人挑战朱标,而胤礽却这么倒霉?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胤礽

    朱标是明朝第一位太子,而胤礽是大清第一位太子,两者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两位的父亲朱元璋和康熙,在历史上都是杰出的皇帝。朱元璋是大明开国皇帝,开创了洪武之治;而康熙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更是被称为千古一帝。但可惜的是两位最终都与皇位无缘,不过原因却大不相同。朱标是因为自己英年早逝,跟自己的兄弟们

  • 同为皇帝,为什么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标,但康熙却很怕胤礽夺权呢?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胤礽

    为何朱元璋放心太子朱标,而康熙却担心胤礽夺权?其实吧,这个问题说起来也不算复杂,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总结就是,朱元璋和朱标,属于“真爷俩儿”,而康熙和胤礽,则是“假父子”。当然,这里所说的“假父子”,并非指胤礽是“隔壁老王”的,而是说他和父亲康熙之间的关系,远不如朱元璋、朱标爷俩。为何这么说呢?我们先来

  • 直击九子夺嫡:康熙有两种儿子,胤礽和胤礽以外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胤礽

    在这场夺嫡大戏中,康熙的几个儿子都表现得很突出,各个犹如人中龙凤,在政治上水平很高,对外征战讨伐也很能行,毕竟康熙有很多儿子,当基数变大的时候,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几率也会增大,所以有好几个优秀的后代,也很正常。那么是什么影响康熙的传位选择了?除了依据立嫡的制度,那就是情感,是康熙与儿子之间的情感。康熙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是愚蠢至极,原来真实历史上的胤礽并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原上的雪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太子胤礽可以说是废才表现,身为一国储君,刻画得的确太次了,虽然自古是成王败寇,但是太子胤礽在后世影视剧中被刻画的这么蠢,想必在九泉之下也只能郁闷伤心无奈了…其实真实历史上的太子胤礽还是不错的,身为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太子胤礽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说拥有着炉

  • 《花落宫廷错流年》胤礽遭人下毒性命垂危 祸福相依 被复立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胤礽

    《花落宫廷错流年》太子被废,受尽苦楚,又逢太皇太后孝庄病重,与年淑媛一起上庙为太皇太后祈福,但是太皇太后还是撒手人寰。本是一片孝心,却被大阿哥挑拨,说其连夜出宫图谋不轨,后有人作证这件事才算是结束。但太子被人下毒吐血不止,年淑媛与八阿哥、四阿哥一起帮忙寻找真相。事实上一切都是大阿哥捣的鬼,给废太子下

  • 《知否》原著:难怪荣飞燕被蟊贼玷污,你看荣妃说了啥?不无辜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荣妃

    导语:嘉成县主和荣飞燕同时争抢京城第一美男子齐小公爷,荣飞燕被嘉成县主设计,最终失去贞洁自尽,最后嘉成县主和齐衡成婚,而荣飞燕在齐小公爷与嘉成县主成婚那晚上吊自杀了。当初荣妃为了夺齐衡这个妹婿,屡屡邀请平宁郡主入宫,荣妃做出要和平宁郡主订婚的“假象”,想要借助舆论胁迫平宁郡主答应,而平宁郡主碍于荣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