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以甄士隐开篇,甄士隐本在“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又是乡宦之家,有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女儿,酌酒吟诗的小资生活,也让这位甄老爷活得不亦乐乎。
原文:“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
甄英莲作为甄士隐的爱女,母慈父爱,老两口对英莲那也是爱若珍宝。太美好的东西总是容易破灭,好景不长,正值元宵节,英莲被家奴霍启(即祸起)因去方便,导致英莲被拐子拐走,从此下落不明。
英莲他是甄士隐独女,爱若珍宝,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骗子拐走,后造人贩子拐卖。甄士隐与妻子封氏遍寻不着,先后病倒了。不想没过多久,隔壁葫芦庙失火,牵三挂四,甄士隐家中房屋被烧成一片瓦砾场。他想到田庄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甄士隐与妻子的美好生活因英莲的走失而破灭,祸不单行的是隔壁葫芦庙失火,连带着将堂堂甄府烧成了一堆破砖烂瓦的惨境。甄老爷携家眷去田庄上去安身过活,偏逢上那连年大旱,颗粒无收的光景,又是鼠窃狗偷,民不安生的社会现状。携了妻子与丫鬟投他岳丈家去了。
投到丈人家中,遭人冷遇。大概这就是世态炎凉吧。甄士隐不仅丢了女儿,闲情逸致的他更“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只能说甄士隐“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本就是个“佛系”之人,他是有佛缘的。对于这样的甄老爷丢了女儿,丢了家基,红尘中又有什么好留恋的呢?
甄士隐的出尘绝世,只必然的结局。他绝世不是对现实社会的反叛,而是对自我的解放和释然。甄士隐解读《好了歌》,就是他对尘世俗缘最透彻的认知,忙活来忙活去,到头来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纵使那富贵乡,温柔地,也终究都是美好的假象,何必争何必抢呢,不如早早放手吧。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看破了红尘,看透了俗缘,这一切都不值得留恋。绝尘而去,抛却这生前身后事,觅得一份清静与脱俗。这世间大概只有“了”了,才会“好”了,所以这才谓“好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