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好人甄士隐下场为何下场凄惨,你只是看到了结尾,却猜错了开头

好人甄士隐下场为何下场凄惨,你只是看到了结尾,却猜错了开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陶云 访问量:299 更新时间:2024/1/22 9:57:13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描写了清朝贵族的生活,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于古代贵族生活的认知,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形成了一门研究它,欣赏它的学问就叫红学。

整部《红楼梦》结构严谨,人物众多,哪怕是一个配角,曹雪芹写的都非常出色,一言一行都符合那个人的特点,人们总是能从《红楼梦》中看到人情冷暖和世间百态。

这其中有一个人物是最早出场的,一开始就看破了红尘,因为《红楼梦》写的是一出悲剧,而且最伟大的创举就是一开始就告诉了你故事的结尾,但这完全不影响读者都阅读后面文章的兴趣,这种写法恐怕也就只有曹雪芹这样伟大的作家敢于这么写。

整部《红楼梦》就是一出悲剧,而这个一开始就醒悟的人就是甄士隐,他的意思就是把真事给隐去,虽然醒悟了,他虽然是听了那一僧一道的《好了歌》顿悟了,但世人依旧很执着,所以也就只能是把真事隐去,代以这亦真亦假的,如梦幻泡影的故事。

甄士隐在小说里是顿悟了,但是很多人一开始看小说的时候,总觉得甄士隐这个人也太可伶了吧,典型的好人没好报呀,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甄士隐呢?

好人甄士隐

甄士隐真的是个好人,他原本是住在苏州这个繁华富庶的地方,典型的小康家庭,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叫做英莲,自己虽没有考取功名,但祖上留下些祖产,足以让甄士隐过着一般士绅的生活,虽不能说是钟鸣鼎食之家,但日子也过得逍遥自在。

甄士隐不但自己活得自在,而且还非常乐于帮助他人,比如落魄书生贾雨村,此时的贾雨村穷得连进京赶考的钱都没有,只能寄居在葫芦庙里面,终于愁云满面,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什么地方。

甄士隐不但不嫌弃贾雨村的身份,经常邀请贾雨村到家中做客,后来机缘巧合贾雨村还看上了甄士隐家的丫环娇杏,成就了一段姻缘。

而且甄士隐这事做得还非常顾及贾雨村的面子,他知道读书人都是好面子的,办事都是非常体面的,当贾雨村主动提出没钱进京赶考的时候,甄士隐赶紧拿出来一大笔银子,资助贾雨村,而且还对贾雨村的文采夸赞一番,绝对不会让贾雨村感觉单一丝丝的不快。

而且甄士隐还准备了书信给贾雨村,为贾雨村到京城之后进一步打点只用,没想到的是贾雨村完全就是个白眼狼,拿到银子的第二天天不亮就赶紧走了,连个告别也没有,对此甄士隐完全没有在意,他觉得帮助贾雨村也是是个很平常的事。

但甄士隐的命运却从此改变了,先是自己的女儿英莲被人贩子拐跑了,后来家中因为葫芦庙失火被殃及,最后化为灰烬不得已只能搬回到乡下居住。

不久不善经营的甄士隐日子就过得非常拮据了,再加上是寄居在岳父家中,岳父也是看不起甄士隐,经常给予脸色,最终穷困潦倒的甄士隐有一天,听到一僧一道在那里唱好了歌顿悟,决定跟着这一僧一道出家修行去了。

妻子封氏得知后,四处寻找最终也是不知所踪,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没多久光景,就彻底妻离子散分崩离析了,这猛一看,甄士隐也太惨了点吧,明明甄士隐什么都没做,怎么会这么惨呢?

悲剧里没有偶然

老舍说我要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那里充满了无耻的笑声,《茶馆》就是这样的悲剧,这种写法就比《窦娥冤》要高明许多,而《红楼梦》的悲剧又比茶馆高明。

所谓悲剧,并不是说事情凄惨就是悲剧,比如说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因为偶然的因素被人贩子拐走了,这个叫悲剧吗?

这个不是悲剧,因为这是偶然事件,因为偶然事件造成的悲惨结局,这个完全称不上悲剧,所谓悲剧就是不管你怎么努力,你也无法改变悲惨的结局,这才叫悲剧,换句话说,悲剧里面是要排除掉偶然性因素的。

甄士隐就是一个悲剧,因为他的悲惨是命,他很早就有慧根,因为他曾梦到过太虚幻境,里面一僧一道现实中他也见过,这一僧一道明确说,你这女儿跟你没缘,是累及爹娘的祸根,不如舍我把,当时的甄士隐怎么可能会把女儿给这一僧一道呢。

但最终英莲还是被人贩子拐跑了,加入当初霍没有把英莲带去看灯呢?

事实上就算不去看灯,英莲依然会以其他方式丢失,这就是不可抗拒的命运,不存在什么偶然性的因素,因为那代表开悟和申通的一僧一道已经预言过,英莲和甄士隐的命运,只不过是当时的甄士隐看不透罢了,就算是被人给他说透了,他依然是难以接受的。

后来甄士隐家被烧,最后只能寄居在岳父家里,这些都不是什么偶然因素,而是甄士隐这个人物必然要经历的,因为曹雪芹塑造这么一个人物,目的就是要在红尘中找到一个代言人,一个在红尘中醒悟的人。

相比于贾府而言,甄士隐就是一个萎缩版的贾府,贾府再豪华也不过就是把甄士隐家扩大了许多倍而已,甄士隐家突然败落,同样的贾府也是会突然败落的。

当然,甄士隐这个人最终开悟了,或许我们认为他很惨,但这只是我们世俗的想法,对于他而言,可能真的已经跳出世俗一般的观念了吧,并最终与贾雨村的钻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来贾雨村甄士隐二人相遇,甄士隐还想电话贾雨村,但无奈贾雨村世俗心太重,最终贾雨村依然是红尘中苦苦挣扎的一个人。

贾府的悲剧

甄士隐的悲剧,是贾府悲剧的前奏,为什么要写甄士隐的悲剧,那是因为通过这种对命运不可抗力的阐释,作者其实想表达一种观念,贾府的败亡,最终也是无法挽回的。

不管王熙凤多么精明能干,也不管后来的贾探春如何的兴利除弊,贾府都已经是病入膏肓,根本不可能通过人力来挽救,也许曾经有那么一丝丝的机会,那就是同样有点顿悟和神话色彩的秦可卿给王熙凤的托梦,这跟那一僧一道在梦中跟甄士隐说的一样,王熙凤当时又怎么肯相信。

命运就是如此的琢磨不透,或许我们以为甄士隐好人没好报,但也许他觉的这是他的机缘,从此看破红尘,就连贾宝玉不也是出家了吗,这种好与不好又有谁能够说得清楚呢。

这或许就是《红楼梦》的魅力吧,总是让我们有无限的讨论和遐想空间,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观点,儒释道哪一种占上风,完全就取决于当时你的处境。

标签: 甄士隐

更多文章

  • 戏说红楼:甄士隐的出家之谜,并非厌倦世事,而是找到了自我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甄士隐

    曹雪芹以甄士隐开篇,甄士隐本在“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又是乡宦之家,有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女儿,酌酒吟诗的小资生活,也让这位甄老爷活得不亦乐乎。原文:“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

  • 小姐甄英莲变成婢女香菱,她的父母甄士隐夫妻要负有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甄士隐

    《红楼梦》里有两个女人,一个由小姐变成婢女,她就是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一个由婢女变成夫人,她就是是甄士隐家里的婢女娇杏,娇杏嫁给贾雨村为妾,后来生了儿子就扶正为夫人了,贾雨村后来当了大官,婢女娇杏就成了官太太了。而甄英莲就苦了,五岁时看灯时被拐子抱走,养成一个十几岁的漂亮姑娘后就卖给了呆霸王薛蟠这个

  • 红楼梦:甄士隐是引线人物,曹雪芹为何安排他过早出家?

    历史人物编辑:红学爱好者萧梦标签:甄士隐

    甄士隐是小荣枯这场戏中的男主角,也是《红楼梦》中的引线人物,他的梦幻见证了三生石畔扑朔迷离的情缘,也引出了《红楼梦》陪同入世的现实悲剧。按理说,这么重要的引线人物,曹雪芹不该安排他过早出家,他在后四十回中应该有重要出场,甄士隐很可能在大结局中以“引渡人”的身份再次出现,只是他要度化的人中,除了与他有

  • 看不懂甄士隐,读不懂《红楼梦》!为何要以甄士隐开篇?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甄士隐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甄士隐便闪亮登场。如果读不懂甄士隐,那就不会读懂《红楼梦》,这种说法也是值得推敲的。《红楼梦》为何要以甄士隐开篇呢?甄士隐究竟藏着什么文章?甄士隐的出场,原文:“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

  • 红楼梦:甄士隐先失爱女后烧家产,从富贵跌落凡尘,根源在他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甄士隐

    《红楼梦》开篇就讲述了江南富绅甄士隐与贾雨村的渊源。甄士隐是当地有名的财主,他凭着家中的田地,生活过得算是十分的富足。美中不足的是他家中人丁凋零,膝下只有甄英莲一个女儿。曹雪芹将甄士隐前期的生活,渲染的十分的富足幸福,与他后期的潦倒不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家道中落的导火索就是女儿甄英莲的丢失。甄英莲

  • 贾雨村是如何将黛玉利用到极致,甚至害死她的?全在他这句诗里

    历史人物编辑:树人谈史标签:贾雨村

    贾雨村,一个屡被评书人脂砚斋大骂“奸雄”的读书人,即便在未被官场浸淫的寒窗时期,也能在其洒脱无忌中见其坚韧狡诈,在其倜傥不群中见其手腕圆熟,直到戴缨悬印后,贾雨村便彻底脱离了读书人仅有的矜持与自尊,彻底在蝇营狗苟的路上狂奔不回头。在第一回,贾雨村还是个意气风发的书生,彼时寄住在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

  • 从林如海和贾雨村的对话中,看林黛玉的家教:真正的教养是厚道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贾雨村

    什么是家教?家教就是融入血液里的那种习惯,那种只有潜移默化才能流露出来的优雅。林黛玉的家教,应该算得上是《红楼梦》女眷中最好的一个。她素日里的小性子,从来只针对宝玉,因为她知道,只有宝玉才能真正理解她。湘云说过她很多次坏话,可黛玉从来不见气,反而以诚相待;误会了宝钗许久,她也能真诚认错,自此就真的将

  • 贾雨村得知英莲的身世,在面对恩人的孤女被卖的情况下为何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贾雨村

    从当时的法律上来讲,贾雨村想救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且是在不得罪四大家族的情况下。抛开当时封建社会制度的腐败之外。仅就人性而言,贾雨村为何要救一个知道底细的,而且还是自己最不堪往事的人,贾雨村是说,曹雪芹说他是莽之辈,曹操是说,那是宁可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的人,王王莽天下第一伪君子。贾雨村能救反而

  • 薛宝钗改嫁贾雨村的说法怎么来的?根据何在?原来曹雪芹早有伏笔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贾雨村

    《红楼梦》中的两大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一直是一对比较矛盾的所在。林黛玉是一个叛逆者,她所做的一切都不符合封建时代对于女子的标准;而薛宝钗则是封建女子三从四德的坚定拥护者和执行者,她一方面也在做叛逆事,但本质上还是被封建思想束缚的。“金陵十二钗”只有十一首判词,因为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被凝练在一首当中。关

  • 冷子兴认为宝玉是个“色鬼”,贾雨村却说:你们不知道这人的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贾雨村

    《红楼梦》的叙事空间是虚实相生的,从太虚幻境到荣宁二府,两个空间的交错是通过甄士隐、贾宝玉等人的梦境来实现的。但作者在开篇却说道:“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