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你可知道牙刷是谁发明的,竟然是一位明朝皇帝!

你可知道牙刷是谁发明的,竟然是一位明朝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87 更新时间:2023/12/24 2:47:42

明成化二十三年,朱见深崩世,他的孩子朱祐樘继位,明朝到目前为止,总算出了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好皇上。明朝到朱祐樘这一代出现了难得的“中兴”新格局,朝中好不好,除开党争之外,老百姓的幸福感也很重要,很负责地跟大伙说,有明一朝,朱祐樘时期的普通百姓是最幸福快乐的。

美国牙科协会和美国牙科历史博物馆等地的资料上明记述:全世界第一把牙刷是由中国皇帝明孝宗朱祐樘于1498年发明的,办法是把短硬的猪鬃插到一支骨制把手上。2004年,英国伦敦罗宾逊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发明大全》一书,例举了人类文明300项杰出的发明,也把牙刷的发明权归入朱祐樘名下。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历史上知名的贤主和中兴之君,他当政期内躬行节俭、励精图治,改变了朝廷日益腐坏的发展趋势,一手开辟了“弘治中兴”。实际上,中国人清理牙齿的历史由来已久,在《礼记》中能够找出“鸡初鸣,咸盥嗽”的记述,而《史记·仓公传》中乃至强调了造成龋齿的根本原因——“食而不漱”,便是吃了东西以后不清理口腔内部。我们中国人应用牙刷的历史最少能够上溯到南宋时期,而且现如今四川成都中药历史博物馆还保存一把南宋时期的竹柄牙刷,只遗憾并沒有实际的发明人。

明孝宗是一位勤俭节约的皇上,但皇家中的日常见度再如何勤俭节约也依然奢华,因此明孝宗发明牙刷节省一点支出的动机也足够站得住脚。明孝宗朱祐樘的办法和272年后威廉·艾利斯的办法一样,也是将猪鬃插到骨制把手上。只不过是因为朱佑樘是皇上,他能获得的材料不论是猪鬃或是骨头,都一定比威廉·艾利斯获得的品质更强。从严格实际意义上而言,明孝宗也许并不是发明牙刷的第一人,但确是有史可查的第一人。因此英国人将牙刷的发明权归在他名下,也是十分公平有效的。

标签:朱祐樘,牙刷是谁发明的

更多文章

  • 纸糊阁老刘吉,稳居内阁前后长达十八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吉,纸糊阁老,明朝历史

    刘吉,字祐之,号约庵。北直隶博野(今河北省博野)人,明朝政治人物,于明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至弘治五年八月(1487-1492)任内阁首辅。刘吉是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曾参加编写《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英宗实录》等著作,并曾为明英宗以及皇太子朱见深讲读经史。朱见深称帝后,渐受器重,明成化十一年(

  • 历仕四朝刘公断-刘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健,刘公断,明朝历史

    刘健,字希贤,号晦庵。洛阳市(今河南省洛阳市)人。明代中期重臣、内阁首辅。刘健历仕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为四朝元老。他入阁十九年,任首辅八年,对明代中期弘治、正德两朝政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崇儒兴学,重视操作实务。居官敢言,极陈怠政之失,强调财政危机之缘故取决于斋醮、织价、冗官、营造之消耗。时称“

  • 丘濬,孝宗朝文渊阁大学士,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丘濬,明朝历史

    丘濬,字仲深,琼山人,明朝中期有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被史学界称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丘濬历事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依次担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弘治七年升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丘濬在

  • 李东阳,入内阁十八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东阳,明朝历史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人,因家族世世代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明朝内阁首辅。李东阳八岁时以天才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

  • 李东阳和茶陵诗派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东阳,茶陵诗派,明朝历史

    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上发生一种所谓的“台阁体”诗。台阁体就是指以那时候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永乐成化年间,是明初的“太平盛世”,因而他们的诗词只寻求所谓的“雍容典雅”,多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应制”和喝酒应酬之作,脱离社会发展欠缺具体內容,內容大部分较为匮乏,多见

  • 谢迁,明朝中期知名阁臣,谢公尤侃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谢迁,明朝历史

    谢迁,字于乔,号木斋,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朝中期知名阁臣。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状元。历任翰林修撰,左庶子,弘治初进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弘治八年(1495年),入内阁参加机务,进詹事。弘治十一年(1498年),升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为人正直秉节直谅,见事明敏,善持论。与刘健,李东

  • 王恕明代中期名臣,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原学派,弘治三君子,王恕,明朝历史

    王恕,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三原(今属陕西)人。明代中期名臣。王恕历仕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扬历中外四十余年,刚直清严,始终一致。与马文升,刘大夏并称“弘治三君子”,辅佐孝宗朱祐樘完成“弘治中兴”,世称“始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与他的儿子王承裕并为“

  • 马文升历仕五朝,与王恕,刘大夏并称“弘治三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弘治三君子,马文升,明朝历史

    马文升,字负图,汉人,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钧州(今河南禹州)人。明代中期重臣,诗人。景泰二年(1451年),马文升登进士第,授为御史。历按山西,湖广,迁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为兵部右侍郎。历辽东巡抚,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弘治初任刑部尚书,随后吏部尚书。明武宗时上疏乞去。正德四年(1

  • 明朝关学之三原学派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原学派,王恕,明朝历史

    “三原学派”又被称为“关学别派”,是以明王恕为代表的学派。因恕以及门下多为陕西三原一带人,故名叫“三原学派”。理论无多建树,为程朱绪余。赞成孟子尽心知性知天说,觉得“盖性乃天之所命,人之所受。其理甚微,非尽心而穷究之,岂易知哉!既知其性,则知天理之流行,而付于物者,亦不外是矣”(《明儒学案·三原学案

  • 刘大夏明代中期名臣,弘治三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大夏,弘治三君子,明朝历史

    刘大夏,幼名瑞昌保,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中期名臣,诗人。刘大夏备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完成“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并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作“楚地三杰”。明武宗继位后,刘大夏屡疏辞呈,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独断专行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