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东阳和茶陵诗派

李东阳和茶陵诗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44 更新时间:2023/12/23 11:41:14

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上发生一种所谓的“台阁体”诗。台阁体就是指以那时候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永乐成化年间,是明初的“太平盛世”,因而他们的诗词只寻求所谓的“雍容典雅”,多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应制”和喝酒应酬之作,脱离社会发展欠缺具体內容,內容大部分较为匮乏,多见应制,题赠,酬应而作,主题常是“颂圣德,歌太平”,没什么自主创新,没什么生气,比宋朝的“西昆体”影响更坏。这类笔风因为由执政者提倡,因而一时效仿成风,千篇一律变成流弊。之后这类萎靡的笔风渐为时期所不可,后面起的茶陵派,前七子等派系的影响下,逐渐退出了文学界。

明成化,正德年间一个新的诗歌流派——茶陵诗派出现,因该派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故名。茶陵古时候最突出的诗人李东阳和茶陵诗派《茶陵州志》载:“宋至清代,茶陵书院之多,在湖南名列前茅,其中宋代居第三,元代居第二,清居首位”。书院的强盛与重文教的作风,各代至今,茶陵人才济济。古时候的云阳山书院云集,李东阳等留有了很多相应的名篇优秀作品。

茶陵诗派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而且高度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纲纪,用字,要以不一样的风格替代台阁体。对于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明确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认为“汉唐及宋,格与代殊。逮乎元季,则愈杂矣。今之为诗者,能轶宋窥唐,已为极致,两汉之体,已不复讲”(《镜川先生诗集序》)。

茶陵派的主要人员有两批﹐一批是与李东阳同一年中进士并同入翰林院者﹐主要是有谢铎﹑张泰﹑陆﹑陈音等﹔另一批是由李东阳的门生﹐即他出任乡试﹑会试评委和殿试读卷官时所被录取的士子﹐及其他在翰林院教过的庶吉士﹐主要是有邵宝﹑石﹑罗﹑顾清﹑鲁铎﹑何梦春﹑陆深﹑钱福等。

在明朝,并无“茶陵诗派”之说。明朝徐泰的《诗谈》中有“西涯之派”之说,因西涯是李东阳的号。清朝乾隆年间﹐四库馆臣称其为“茶陵一派”或“长沙一派”,因李东阳祖籍茶陵属长沙府。真正意义上明确提出“茶陵诗派”的是清末陈田在《明诗纪事》中﹕“文庄(邵宝)诗格平衍﹐其蕴藉入古处﹐则学为之也。在茶陵诗派中﹐不失为第二流。”

标签:李东阳,茶陵诗派

更多文章

  • 谢迁,明朝中期知名阁臣,谢公尤侃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谢迁,明朝历史

    谢迁,字于乔,号木斋,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朝中期知名阁臣。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状元。历任翰林修撰,左庶子,弘治初进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弘治八年(1495年),入内阁参加机务,进詹事。弘治十一年(1498年),升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为人正直秉节直谅,见事明敏,善持论。与刘健,李东

  • 王恕明代中期名臣,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原学派,弘治三君子,王恕,明朝历史

    王恕,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三原(今属陕西)人。明代中期名臣。王恕历仕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扬历中外四十余年,刚直清严,始终一致。与马文升,刘大夏并称“弘治三君子”,辅佐孝宗朱祐樘完成“弘治中兴”,世称“始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与他的儿子王承裕并为“

  • 马文升历仕五朝,与王恕,刘大夏并称“弘治三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弘治三君子,马文升,明朝历史

    马文升,字负图,汉人,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钧州(今河南禹州)人。明代中期重臣,诗人。景泰二年(1451年),马文升登进士第,授为御史。历按山西,湖广,迁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为兵部右侍郎。历辽东巡抚,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弘治初任刑部尚书,随后吏部尚书。明武宗时上疏乞去。正德四年(1

  • 明朝关学之三原学派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原学派,王恕,明朝历史

    “三原学派”又被称为“关学别派”,是以明王恕为代表的学派。因恕以及门下多为陕西三原一带人,故名叫“三原学派”。理论无多建树,为程朱绪余。赞成孟子尽心知性知天说,觉得“盖性乃天之所命,人之所受。其理甚微,非尽心而穷究之,岂易知哉!既知其性,则知天理之流行,而付于物者,亦不外是矣”(《明儒学案·三原学案

  • 刘大夏明代中期名臣,弘治三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大夏,弘治三君子,明朝历史

    刘大夏,幼名瑞昌保,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中期名臣,诗人。刘大夏备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完成“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并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作“楚地三杰”。明武宗继位后,刘大夏屡疏辞呈,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独断专行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

  • 沐昆在镇二十二年,屡平诸蛮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沐昆,明朝历史

    沐昆,字元中,号玉冈。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明代中后期勋臣、将领,黔宁王沐英五世孙、定边伯沐昂之玄孙。沐昆最开始袭任锦衣指挥佥事,后被叔祖、黔国公沐琮收养。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年),沐琮去世,沐昆袭封黔国公,佩征南将军印镇守云南省。他为人稳重,喜怒不形于色,在滇二十二年,攻灭龟山、竹

  • 明武宗朱厚照,作为皇帝真的很差劲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武宗,朱厚照,明朝历史

    明武宗朱厚照明代第十位皇上,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年号正德。朱厚照自小机敏聪慧,喜爱弓骑。即位没多久,便信用以刘瑾为代表的宦官马永成、丘聚、谷大用、张永等八人,时称作“八党”。悉以天下章奏付刘瑾,而刘瑾则日益诱导武宗戏玩游戏娱乐。在西华门别筑宫殿,造密室于两厢,称之为“豹房”、“新宅”,每日游

  • 焦芳明朝阉党,最后竟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焦芳,明朝历史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心胸狭隘天顺八年(1464)进士,大学士李贤因他是同乡,把他引荐为庶吉士,后授予编修,进侍讲。焦芳为巴结李贤,出入门下,胁肩巧笑,投其所好,而又阴遣其妻入侍。任满九年后,应当

  • 王鏊明朝名臣,匡补时局,一变文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鏊,明朝历史

    王鏊,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汉族,吴县(江苏苏州)人。明朝名臣、文学家。王鏊从小随父学习,聪明伶俐异常。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为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明孝宗时历侍讲学士、日讲官、吏部右侍郎等职。明武宗时任吏部左侍郎,

  • 明朝权臣杨廷和,历仕四朝,二朝首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廷和,明朝历史

    杨廷和,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江西吉安)。明朝中期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之父。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杨廷和善书,笔法工整。曾参与编修《明宪宗实录》、《明孝宗实录》、《明武宗实录》及《大明会典》,有《杨文忠公三录》传世。少年成名杨廷和四岁时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