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龙场悟道,开启了阳明学潮流

龙场悟道,开启了阳明学潮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12 更新时间:2023/12/5 17:42:16

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太监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在龙场这既清静又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融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大半夜,他忽然拥有领悟,觉得心是感应天地万物的根本,从而提出心即理的出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情者误也。”这便是着名的“龙场悟道”。

圣人之道是什么,便是良心,良心人人都有。判断事儿对错是非,标准是良心,而非外在的一些事情。

王守仁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其诸多徒弟对于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疑惑不解,向他求教说: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联?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色调,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他自己于七年后对这次略带神秘色彩的悟道描述说:守仁早岁业举,溺志词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业正学,而烦扰众说之纷杂疲苶,茫没法入,因求诸老、释,大方有会于心,认为圣贤之学在此矣!然于孔子之教,间相进出,而措之日用,通常缺漏无归;依违来回,且信且疑。之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如有悟,感受探索,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随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道。

后来的历史说明,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在处于正统地位的朱子学以外,打开了气势颇为浩大的阳明学潮流。有关这类理论的兴盛与衰落,古今中外的学者早已奉献出去的着作堪称汗牛充栋,这儿不再赘述。在本文的结尾,只想就500年前的龙场悟道与当今的关联,做出两点简要的申说。

其一,人们秩序的起点和根据在哪里?朱子学和阳明学的回答,都是天理。可是,朱子学的天理,要通过格物才能觅得;而阳明学的天理,就在人心。根据“致良知”这一“不二法门”,根据直指人心的“良心”开导,就可以“安天下之民”、“成天下之治”。换言之,治平天下、维护温良秩序的压根方式,应当有求于康德所谓的“道德律”;甚至只有这样的道德律令,才能安顿人心、人身与人世,才能最后满足人类社会针对公共秩序的内在必须。

其二,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路面是什么?朱子学与阳明学的回答,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但朱子学提供的技术途径,是向上看,是面向君王,是“得君行道”;而阳明学提供的技术途径,则是往下看,是面向群众,是“觉民行道”———这便是王阳明历经艰辛以后找到的一条新路,它始于1508年的龙场悟道,刘瑾的“去衣行杖”都曾以反冲力的方式,催生了这条崭新的,既立己也立人的思想路面,大家每人心中都该有一个王阳明。

标签:王守仁,王阳明,龙场悟道

更多文章

  • 守仁格竹失败后,王阳明大彻大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宁王之乱,守仁格竹,王守仁,王阳明,明朝历史

    王阳明先生是程朱理学的大成者,在宋明理学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专属的“心学”,他自己较切实的一个试着就是我们熟知的“格物致知”,因而“守仁格竹”说的也是阳明先生格物的事情,虽然是一个大家熟知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中包含着他的严密的思想和程朱理学的一些哲学的观念。“守仁格竹”讲的也是这种思想的一个微小而

  • 明朝大太监刘瑾,权倾朝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瑾,明朝历史

    刘瑾(1451年—1510年),兴平(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汤坊镇王堡村)人,明朝正德年间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宦官刘顺收留,换姓刘,净身进宫当上宦官。弘治年间,刘瑾犯罪,被饶恕后服侍太子朱厚照。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继位,命刘瑾掌管钟鼓司,刘瑾宣布得到官衔。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

  • 明朝边将江彬,武宗义子,被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武宗,江彬,王守仁,明朝历史

    江彬,字文宜,北直隶宣府(今河北宣化)人,明代武臣,曾随军与鞑靼战斗,善察言观色,之后变成明武宗的义子,赐姓朱,受封宣府、大同、辽东、延绥四镇的统领。江彬初为蔚州卫指挥佥事,非有他能,惟固执勇悍。后通过钱宁遭受明武宗接见,以健能被留,进出豹房,与武宗同起卧。同时,进毡幄,导巡幸,讨好武宗。从而恃宠擅

  • 明朝正德年间的八大太监,被称为“八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八虎,刘瑾,张永,明孝宗,明武宗,明朝历史

    指明朝正德年间八个得宠太监,弘治十八年(1505),明孝宗因病逝世,太子成功继位,这便是明武宗。太监刘瑾、张永、谷大用、马永成、丘聚、罗祥、魏彬、高凤八名太监获得了新皇帝的宠溺,被称作“八虎”。明正德年间,东宫的随侍太监中,有八个太监称为八虎,他们以刘瑾为首,为了讨好日后新皇上,每日都进一些奇特的玩

  • 张永,正德朝宦官集团“八虎”之一,宦官中的清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八虎,刘瑾,张永,明朝历史

    张永(1465年—1529年),河北保定新城(河北新城县)人,明朝正德年间太监,是着名的宦官集团“八虎”之一。张永在成化年间进到宫廷,到弘治朝时被加入东宫服侍太子朱厚照(即“明武宗”),到太子称帝时变成明武宗的心腹,勤练武艺,弓马熟练,颇具勇力,武宗常赞“壮士张”。身兼多职,并督十二团营和总神机营的

  • 明世宗朱厚熜,被称为明朝最聪明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靖,明世宗,朱厚熜,明朝历史

    明世宗朱厚熜,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佑杬的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代第十一位皇上,号天池钓叟、雷轩、尧斋,年号“嘉靖”。正德二年(1507年)9月16日,朱厚熜出生于湖广安陆(今湖北省钟祥市)的兴王府。兴王朱佑杬于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封为兴王。朱厚

  • 嘉靖被宫女勒脖子事件-壬寅宫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嘉靖,壬寅宫变,明世宗,朱厚熜,明朝历史

    壬寅宫变,出现于明代嘉靖年里,是妃嫔和宫女们企图杀掉明世宗朱厚熜的一次事情。因为这事出现于嘉靖壬寅年,因此称作壬寅宫变。因为明世宗多疑暴虐,阴晴不定,宫人常被惩罚,杖毙者高达二百余人。宫大家总算无法忍受,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发起了“壬寅宫变”。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在王宁嫔等人的授意

  • 屯门海战,中国第一次抵御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嘉靖,屯门海战,明世宗,明朝历史

    屯门海战,或称屯门之役,发生在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8月下旬至9月间,由时任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引在屯门地域抵御佛朗机(葡萄牙人)的战争。屯门海战是中国第一次抵御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争,以明朝的获胜而告终。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及欧洲重商主义的发展,一些欧洲君主制国家逐渐

  • 徐阶明朝一代权臣,有扳倒严嵩之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靖,徐阶,隆庆,明朝历史

    徐阶,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中期重臣,嘉靖后期至隆庆初期任内阁首辅。徐阶早年师从聂豹,是王守仁之再传弟子。早年经历弘治十六年(1503年)九月二十日,徐阶生于浙江宣平县衙,其时他的爸爸徐黼已经宣平县丞任上。正德十二年(1515年),徐阶考中书生(生员),入华

  • 嘉靖为何骂徐阶“小人,永不叙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靖,徐阶,明朝历史

    对我对嘉靖的理解,他似乎并不像是一个那样不记仇的人,嘿嘿!有关徐阶因为劝说嘉靖废止孔子文宣王的称号而导致嘉靖不满,写下了徐阶小人,绝不叙用的故事,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查阅了许多史籍,但是找不着有关记载。在《明史》中,的确记载了嘉靖九年十一月,徐阶因为抵制废止孔子王号,被贬官到福建延平县出任推官,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