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于范蠡的轶事典故有哪些?范蠡教了儿子什么道理?

关于范蠡的轶事典故有哪些?范蠡教了儿子什么道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932 更新时间:2023/12/28 12:20:21

范蠡率兵战胜吴国洗刷了越国亡国之耻后,对于只能共患难不能同甘共苦的越勾践不抱空虚的幻想。战火一熄,他就辞去将军之职,携带西子姑娘,来到边城陶地,做起布匹、粮食、陶器等生意。战场上有过人表现的范蠡在商场上也表现出色,经过20年的苦心经营,他成为富甲一方的成功商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一天,范蠡得到消息,楚国都城郢都,布匹商人云集,生意恶性竞争而竞相杀价,为了挤垮对手,一匹布原先卖五两银子,现在削价三两银子就出手。而同样的一匹布在陶城可以卖到十两银子,有很大的利润空间。范蠡派儿子范为和老管家范河带上500两银子前去楚国购买布匹。

范为来到郢都,投宿悦心客栈,每日到布匹市静观布贩竞价,价钱杀到最低后,他就把小贩手中的布匹全部吃进,仅几日时间他仅用百两银子买进了60匹布。但他的行踪也渐渐引起了布匹市场布贩的注意。

布匹市场中有一个泼皮,名燕回,吃喝嫖赌无恶不作。他带上几个小混混,以收取保护费为名对布匹市场的布贩进行敲诈勒索,凡进入市场者每日须“孝敬”他二两银子,否则拳脚相加把小贩赶出市场。那些布贩多数来自外地,见燕回穷凶极恶,怕遭他暗算,故都敢怒而不敢言,忍气吞声每日如数将银子交上。

燕回手下的混混摸清了范为的行踪后,燕回得意万分地说:“送银子的来了!”他带着五名小混混来到客栈要范为“孝敬”他们百两银子。

范为脸无惧色说:“我是正当的商人,做的是正当买卖,凭什么要给你银子?别说百两,就是一两银子也不会给你!”

燕回大怒:“反了!不放你的血,你是不肯出血的了?”他带着五个混混冲上去对着范为和范河拳打脚踢。

范为从六岁开始随父亲习武,练就了一身本领,外表看似瘦弱、质彬彬的他却实乃武林高手。也许年轻气盛,也许是第一次遭遇恶棍敲诈,他怒火三丈,狠狠教训恶棍的念头无比强烈,他几拳打趴下那五名小混混,再一把抓住燕回,把他活生生地丢出门外,燕回倒在地上时头先着地,大脑受到重创,挣扎了一番后,死了!

犯了命案,范为被囚禁于狱中。老管家奔走营救:公子出手伤人致死,这是正当防卫,望法官大人能明察!

审案的官员都说:按楚国法律,不管杀人的背景怎样,杀的人是谁,杀人者都是死罪,要斩首。

无计可施的老管家心急如焚连夜赶路回到陶城把不幸告知主人。

范蠡说:“杀人被判死罪,这是天经地义这事。然而,我也听说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于是,范蠡带上千两银子和包括老管家在内的20名随从来到郢都。途经楚国的边城泽地时,泽地发生地震。范蠡高兴地说:“天助我也!我儿子有救了!”

楚国大夫庄生和范蠡有过一面之交。庄生能言善辩,思维敏捷,深得楚王器重。范蠡把千两银子送进庄生府上,告知儿子杀人之事,再告知泽地地震之事。庄生会意一笑说:“营救公子这事包在我身上!”

庄生入宫面见楚王说:“大王,现在泽地发生地震,百姓恐慌,人人自危。这事若得不到及时处理,楚国的局势将会变得动荡不安。”

楚王很担忧地问:“那该如安定人心?”

庄生说:“若楚国能自修功德,就可解除危机。我建议大王大赦天下!”

楚王说:“就这样做,五天之后择吉时大赦天下!”

范蠡见营救成功,很高兴,就带着些食物去狱中探望儿子。关押范为的监狱在郢都城郊外的一个偏僻的地方。监狱建在一个山脚下,里面关押了一万多名囚犯。可能有人透露了楚王要大赦天下的消息,囚犯人人脸上都挂上了笑意,以及等待亲人前来接他们出狱的期盼。

范蠡从囚犯脸上的笑容看到了商机,他庄生借了三百两银子,在监狱外的空地上搭起了一排的临时客栈,并采购了大量的食物和衣服前来等候出售。

五天之后,大赦令下,一万名囚犯从狱中锋涌而出。他们如范蠡所预料的完全一样,先和等待在监外的亲人见面,然后进客栈饱吃一顿,因为所有的犯人在狱中整天吃不饱。然后再挑一身合适的衣服,洗个澡,高高兴兴地回家。有些家在外地的囚犯,家属赶远路未到,范蠡吩咐身无分文的囚犯先入住,提供衣服和食物,等家属来到再把花销付上。

一万多名囚犯出狱后能分批回家得到了妥善的处理,没有闹事,范蠡的客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庄生把此事告知了楚王,楚王很高兴,他亲自来到临时客栈看望范蠡,给他颁发了一块通商令牌,今后范蠡及家人往来楚国,可通行无阻。

半月后,范蠡带着儿子范为和随从返回陶城,马车上放着一袋子银子,数额与出发时带到楚国的银子一样多,也是一千两。

标签: 范蠡轶事典故

更多文章

  • 关于范蠡的轶事典故有哪些?范蠡与西施真的泛舟西湖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范蠡,西施

    范蠡利用吴王夫差好美色的弱点,全国搜罗美女进献给他,利用美人消磨吴王夫差的斗志,使其荒废朝政。范蠡在全国找寻美女的过程中与西施相识,还对西施进行长达两年的培训,让她进宫中勾引夫差。但是范蠡和西施在这段相处的时间内两人互生情愫。但是为了打败吴国,范蠡还是讲西施献给了吴王夫差,吴王十分宠幸西施,为其修建

  • 关于范蠡的轶事典故有哪些?范蠡真的是自愿隐居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范蠡,隐居

    在有着“西子风韵,太湖气魄”之称的东钱湖湖边,有一座伸入湖中的小岛,三面濒湖,一面接岸,从远处眺望,犹如伏在水中的一头水牛,这就是闻名远近的陶公山,而山麓下依山傍水的一大片村落,则统称为陶公山古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话说两千五百年前,越国上将军范蠡辅佐越王勾

  • 从没带过兵的孙武为什么能够写出《孙子兵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武,兵圣,孙子兵法,

    田穰苴死了以后,田氏家族的势力并未因此而削弱。相反,由于田穰苴的死,田氏家族与齐国的其他几大家族之间的矛盾越发不可调和了。田穰苴被齐景公罢黜的时候,晏婴是什么样的态度,我们不知道,但可以推测,晏婴既爱惜田穰苴的才能,又对田家势力尾大不掉而忧虑。晏婴出使晋国的时候,曾经与晋国的大夫私下议论过各自国家的

  • 解密:军事家孙武在吴国伐楚胜利后下落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军事家,孙武,楚国,

    其实,公元前504年的伐楚不能称为伐楚,是楚国经过休整之后,从水路来报复吴国,吴军应是在御敌于国门之外。孙子随军征伐了吗?这点关乎孙武在破楚之后的去向,历代存在着多种猜测。许多学者认为孙武在伐楚之后,发觉吴王是猜忌之主,遂辞职退隐山林。而《史记》记载:“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

  • 孙武的妻子是谁儿子是谁 孙武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武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孙武的一生绝对算得上出彩,他生长于武将之家,在他的身上不可避免地闪耀着军事的才华,他 的三十六计,不仅是孙武一个人的智慧,更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思想结晶,这一本交织着谋略、战术、策略的兵法,不停在春秋战国 上演着,这一场场见招拆招的游戏也持续到了今天。孙武,字长卿,

  • 孙武的生平简介 历史上的孙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武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谋臣替国家出谋划策,孙武这样的武将就为国家出生入死。在军事领域,孙武是 里程碑式的人物,孙子兵法是世界级的兵书,“兵不厌诈”、“反间计”等都是出自孙武的《孙子兵法》。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后世人称“兵圣”。后

  • 孙武练兵的故事简介 解析孙武斩爱妃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武

    孙武斩宫嫔的故事在历史上流传甚广,话说吴王阖闾派遣伍子胥请隐居在吴国穹庐的孙武出山为吴国统兵。孙武拜见了吴王阖闾,献上兵书并当庭演练排兵布阵之法,因为妃嫔不听指挥号令所以孙武依军令将之斩首。那么孙武斩爱妃的故事具体是怎么样的呢?孙武练兵斩爱妃公元前512年,此时已是吴王阖闾发动政变登上王位的第三年,

  • 孙武的《孙子兵法》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武的《孙子兵法》

    从曹操那时候开始,古人对《孙子兵法》就有很高的评价。曹操是伟大的政治家,更是卓越的军事家,他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这个“深”就是深刻、深邃、高明。网络配图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十八岁起兵以后,唐朝的天下基本上是靠他的指挥打下来的。他对《孙子兵法》的评价也非常高:“朕

  • 孙武战绩寥寥无几,为什么能被为“兵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武,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兵圣”孙武的生平带有极其神秘的色彩,其直接相关的战绩仅仅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两句话,“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从文中的用词“卒以为将”和“孙子与有力焉”不难看出,孙

  • 孙武有哪些经历?他是如何写出《孙子兵法》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春秋,孙武

    孙武,字长卿(前五三五–前四七○年),齐国(今山东省广饶县)人。是兵家流派的代表人物。曾祖、祖父均为齐国名将。孙子自幼喜欢阅读兵法书籍,且读后有许多心得。这都是他的贵族家庭给他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少年的孙子就已经阅读了古老的军事典籍《军政》;熟悉了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