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武的生平简介 历史上的孙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孙武的生平简介 历史上的孙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832 更新时间:2024/2/21 0:42:29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谋臣替国家出谋划策,孙武这样的武将就为国家出生入死。在军事领域,孙武是

里程碑式的人物,孙子兵法是世界级的兵书,“兵不厌诈”、“反间计”等都是出自孙武的《孙子兵法》。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后世人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

鼻祖等等,这些荣膺是孙武应得的。据《左传》所记,孙武的先祖其实不姓孙,而是姓姬,是春秋时期卫国公子惠孙的后代。孙武是卫国的贵族

后裔,父亲孙书,祖父孙蒯,后来逃难到齐国直至长大成人。

孙武从小就爱看书,并对兵法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出生于贵族家庭,优渥的生活条件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

籍《军政》,了解古代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方法,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战争十分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

战的将领,孙武自幼聪慧睿智,机敏过人,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富有创见,就爱好行兵打仗之事。每次父亲从前线征战回来,孙武都要缠着父

亲讲讲自己打仗的故事,出身武将世家,又饱受兵法的熏陶,年纪轻轻的孙武很快就掌握了作战的一些方法。在孙武正式领兵作战之前,孙武前

往蒙山求学并漫游天下,考察历史古战场,这段丰富的游学经历,为孙武日后编写《孙子兵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后来孙武到了吴国,被伍子胥看重,他觉得孙武一定会有所作为。于是,孙武带着他的《孙子兵法》前去面见吴王阖闾,吴王看到孙武文绉绉的

样子,不相信他竟是个会用兵的人,于是为了试验孙武阖闾命他以兵法训练宫中美女,这就是人们所传说的孙子“吴宫教战斩美姬”的故事。孙

子把佳丽们分别为两队,担任两队队长的是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

操练的时候,孙武事先已经将规则说好了,妃子们听后竟然捧腹大笑,扭捏作态,孙武发号命令的时候,没有一个妃子听号令,反而嬉闹甚至队

形都乱了,孙子见到这种情况,便召来军史。根据兵法,要斩吴王最宠爱两位的妃子,两位宠妃不相信孙武能够处死她们,但是孙武的语气里满

是坚定的口气,并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吴王见孙子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解释:我已经知道孙武是能够用兵的人了,不要杀掉我的两个爱妃,

没有了她们我的生活就会失去很多乐趣。孙子毫不留情,声称:“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于是还是杀掉了这两个妃子。所有的妃子都吓到

了,孙武解决了两个不听话的队长以后,重新击鼓发令,这下这些妃子们就听话多了,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孙武凭借“教战斩美姬”

获得了吴王的赏识,而把军事全权托付给孙武,在孙武的治理下,吴国的军事力一时强盛,吴国大军威震四方,而他进献的巨著《孙子兵法》也与他一道声名远播。

标签: 孙武

更多文章

  • 孙武练兵的故事简介 解析孙武斩爱妃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武

    孙武斩宫嫔的故事在历史上流传甚广,话说吴王阖闾派遣伍子胥请隐居在吴国穹庐的孙武出山为吴国统兵。孙武拜见了吴王阖闾,献上兵书并当庭演练排兵布阵之法,因为妃嫔不听指挥号令所以孙武依军令将之斩首。那么孙武斩爱妃的故事具体是怎么样的呢?孙武练兵斩爱妃公元前512年,此时已是吴王阖闾发动政变登上王位的第三年,

  • 孙武的《孙子兵法》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武的《孙子兵法》

    从曹操那时候开始,古人对《孙子兵法》就有很高的评价。曹操是伟大的政治家,更是卓越的军事家,他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这个“深”就是深刻、深邃、高明。网络配图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十八岁起兵以后,唐朝的天下基本上是靠他的指挥打下来的。他对《孙子兵法》的评价也非常高:“朕

  • 孙武战绩寥寥无几,为什么能被为“兵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武,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兵圣”孙武的生平带有极其神秘的色彩,其直接相关的战绩仅仅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两句话,“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从文中的用词“卒以为将”和“孙子与有力焉”不难看出,孙

  • 孙武有哪些经历?他是如何写出《孙子兵法》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春秋,孙武

    孙武,字长卿(前五三五–前四七○年),齐国(今山东省广饶县)人。是兵家流派的代表人物。曾祖、祖父均为齐国名将。孙子自幼喜欢阅读兵法书籍,且读后有许多心得。这都是他的贵族家庭给他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少年的孙子就已经阅读了古老的军事典籍《军政》;熟悉了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

  • 孙武为什么会著作《孙子兵法》?他打过很多胜仗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武,春秋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孙武。中国有一本书,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文字,全世界刊本达数千种之多,被众多国家级军校列为教材使用,其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战争、商业、体育等各种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中,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这就是《孙子兵法》,一部影响世界的中国兵法。作为历史名著,《孙子兵法

  • 吴起的战绩如何?为何《史记》中把他和孙武并列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春秋,吴起

    首先说明,标题中所说的春秋时代,始于公元前770年,即周平王东迁的那一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也就是周威烈王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的这段时间。(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故而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之所以特别注明吴起为春秋第一名将,是因为春秋与

  • 远交近攻的计策是范雎发明的么?他都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范雎

    范雎是秦国的宰相,胸存大志,文韬武略。在众人的眼中他是睚眦必报的小人,或许他侮辱须贾逼迫魏齐自尽的报复手段太不道德,但 不妨碍他同时作为君子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只有了解过他一生遭遇的人,才能够看清范雎是个什么样的人。范雎其人,未必是小人也未 必不是君子。范雎,字叔,他的生年不详,只知道他家贫不能自给,

  • 历史上怎么评价范雎这个人的?他有什么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范雎

    范雎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怎么看都觉得范雎肯定是个很小心眼的人,由此被后世人判定范雎肯定 是个心胸狭小的人,这样的评价未免对范雎太不公平了,其实范雎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作为秦国的宰相,对秦国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司马迁在《史记》里说:“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

  • 解析秦昭襄王为什么要拜范雎为客卿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他又被称作为秦昭王。在秦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名字永远被历史所铭记,他为秦所做的贡献,为中国的发展做的贡献都是举足轻重的。秦昭襄王像秦昭襄王姓嬴,属于赵氏,明为则,又名为稷,稷的本意是百谷之长,又有社稷江山的意味。因此历代的君王把为稷奉

  • 害死白起的范雎最后怎么了?没有退隐,死得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范雎,秦朝

    秦军在长平之战大获全胜,一时间秦国战神白起声威达到顶点。但,盛极必衰。长平战后,白起派司马靳北略太原,派王龁进攻邯郸,自己返回咸阳等待捷报。一切似乎都在白起计划之中,司马靳拿下太原,尽取韩、赵两国的上党之地;王龁也攻下赵国的皮牢、武安等地,兵锋直指邯郸,看起来赵国破灭指日可待。但天有不测风云,秦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