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秦孝公的父母都是谁?秦孝公因何而死

揭秘:秦孝公的父母都是谁?秦孝公因何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3 更新时间:2024/2/18 4:33:41

秦孝公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非常重要的君王,他和之后的秦惠文王、秦昭襄王和秦始皇并称为”秦国四雄主”,可见后世之人对他的评价之高。在秦孝公在位期间,他重用来自卫国的商鞅,让他在秦国推行变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这次变法在秦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变法之后秦国的瑰丽已经令其他的国家望其项背。但是秦孝公能够顺利推行商鞅变法,跟他的父亲秦献公所做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秦献公,生于公元前424年,先秦史籍《世本》中称他为秦元献公,东汉时的地方志《越绝书》又把他称作《秦元王》。嬴姓,赵氏,他的名字据《史记索隐》记载是叫师隰,在《吕氏春秋》中为公子连。他在秦国的君位上做了二十三年。秦献公的继位过程说起来也是比较坎坷的,在他的父亲秦灵公去世之后,他的弟弟也就是秦献公的叔父悼子,后来的秦简公夺取了君位,当时只有十岁的秦献公担心自己可能会遭到叔父的迫害,于是只得远走魏国,他在魏国一共待了二十九年。在秦献公流亡期间,秦国又经历了秦惠公秦出子两位君主,当时的秦国为了笼络人心,增加了税负导致百姓苦不堪言,国内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魏国国君魏武侯决定帮助秦献公夺回君位。在公元前385年的时候,秦献公终于从秦简公和他的母亲手中重夺君位,开始了属于他的统治。秦献公在位时期,施行的措施有:废黜活人陪葬制度、迁都和推行县制等。这些措施对于秦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秦献公作为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他使得秦国结束了一直以来的朝堂动乱,使秦国逐渐走向强大,他为秦国所作出的功绩不应该被人们遗忘。秦孝公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他的父亲是秦献公,秦孝公一共在位有24年,生于前381年,死于前338年,谥号为孝。那他的母亲又是谁呢?

我们都知道秦孝公是秦始皇的祖先。记得在秦孝公这一代,秦国才开始真正变的强大起来,慢慢开始超越其他国家。至于他的母亲的信息,历史上好象没有记载。也许是因为他的母亲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所以才没有被记载,至于野史中是否有相关资料就不清楚了。秦孝公是在前381年12月6日的时候出生的。在前362年的时候,他的父亲秦献公去世后,就由秦孝公继位。当时的继位年龄只有21岁。在秦孝公出生之前,秦国就已经经历了几代君位动荡,使得国力大大削弱。后来魏国趁着秦国政局处于不稳的情况下,夺取了秦国河西地区。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在继位后,割地与魏国讲和,也就是这样才安定边境,迁都栎阳,修养生息,尽管多次的东征,想要收复失地,可惜这个愿望还没能实现就去世了。后来秦孝公继位后就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目标,还经常招贤纳士,并且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经过两次的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国力开始变得强大,百姓也过上了富裕充足的生活。

在前338年的时候秦孝公病危,在《战国策》中,曾有记载说秦孝公想要传位给商鞅,可是商鞅不接受于是推辞了。在秦国的历史上,秦孝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的君王。在他继位的24年间,秦孝公重用来自卫国的商鞅,让他在秦国境内实行变法。这一变法对于整个秦国乃至当时的局势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秦国的国力自此已经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可以说是为后来秦始皇的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原本是想传位给为秦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商鞅的,当时因为商鞅坚决推辞而作罢。最终他把君位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嬴驷。这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又被称为秦惠王,嬴姓,赵氏,名为驷。是战国时期又一位为秦国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君王。他在位的26年间,向北扫平了北渠,向西平定了巴蜀之地,向东出兵函谷,向南到达过商於,大大扩充了秦国的版图。是一位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的君王。

秦惠文王继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颁布什么全新的政令,而是诛杀了自己父亲重用过的商鞅。这件事要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说起。有一次,秦惠文王不小心触犯了秦国的律条。当时商鞅正在实行自己的新法,却遇到很多人的反对,导致法令难以施行。在这种情况下,商鞅决定拿太子开刀。他对秦孝公说道:“法令不能畅通主要原因在于皇宫贵族的干扰,如果国君要实行法治,就应该从处理太子开始。但是太子毕竟是贵族之躯,不能承受墨刑,那就让他的老师接受墨刑吧。”这件事情使得其惠文王对商鞅心存不满。等到他继位之后,惠文王因为这件事情,再加上当时商鞅的威望太高,不利于他的统治,于是在公子虔等人的游说和诬陷下,惠文王以造反的名义处死了商鞅和他的家族。虽然说秦惠文王在这件事情上对商鞅的做法是错误和不公正的,但是这并不能掩盖惠文王的治国之才,他依然是一位智谋超群的君王。

秦孝公是秦国历史上英明神武的一代名君,在他的治理下,秦国可谓是一日更进一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便把秦国从一个实力一般的诸侯国变成一个国力强盛,经济富庶的强大诸侯国。正因他的功绩如此突出,他和其他三位秦国国君秦惠文王、秦昭襄王和秦始皇并称为“秦国四雄主”。秦孝公的一生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扩张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治理朝政上,秦孝公的做法是广纳良才。他特地颁布了一道求贤令,面向全天下招募有才之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都可以来秦国做官。这道命令一出,顿时许多贤能之人来到秦国拜见秦孝公。这其中,就有一个来自卫国叫商鞅的人来觐见秦孝公。商鞅是因为在魏国不受重用才来秦国寻找施展才能的机会的,为了试探秦孝公是否值得自己效忠,他一开始跟秦孝公讲的是王道之术,秦孝公不为所动,然后他讲的是霸道之术,秦孝公还是没有反应,最后他跟秦孝公讲了治国强兵之道,秦孝公终于被打动了,就这样跟商鞅聊了几天几夜。之后,秦孝公就重用商鞅,让他在秦国施行自己的变法主张,终于使秦国的国力显著增强,让其他诸侯国从此不敢再小瞧秦国。

到了公元前338年的时候,秦孝公自知自己的生命已经所剩不多,便想将君位传给商鞅,商鞅却坚持拒绝了。秦孝公不久之后便因病去世了,享年五十八岁。等到秦孝公因病去世他的儿子秦惠文王继位之后,商鞅因为被秦孝公的大哥公子虔诬陷而被惠文王以谋反之罪处死,一代功臣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标签: 商鞅秦孝公秦国商鞅变法

更多文章

  • 芈月的公公——秦孝公当之无愧最佳秦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孝公

    商鞅变法之前,就有很多人想国家重新统一,但是如何统一,怎么统一,个人见解不同,于是百家争鸣。商鞅变法的秦国是最弱的,但秦国的老氏族和老贵族的势力也是诸侯国最弱的,唯有商鞅变法的秦国顶住的压力,坚持变法,用国家法律和社会制度,打击了守旧派。其它国家,在秦孝公同时期的,还算是比较有作为的君主,楚威王、齐

  • 秦孝公之后秦国有几任国君?他们分别有什么历史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孝公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风起云涌,对土地人口的争夺,屡屡不止,强国与强国之间的斗争也是愈演愈烈。在这样一种外部环境下,一个小国,却已经开始了变法改革,将国力逐渐的提升上来,这个国家就是秦国。秦国是在秦孝公时代实行变法图强的,但是在秦孝公之前的几任君王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些微的改革的征兆。秦孝公在位,广

  • 秦孝公和商鞅是什么关系?秦孝公为何重用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孝公

    古有伯乐相马,也有秦孝公重起商鞅变法。秦孝公和商鞅的关系嘛,说起来就是这么回事。商鞅有才,而秦孝公需要人才,他们搭档起来,富强了秦国。周孝王时期,秦王先祖秦非子因为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为附庸,从此就在西边帮助西周抵御西戎。到了西周末期,周王室的权力和地位已经渐渐变弱,他们甚至是依靠着秦人来对抗西戎的

  • 秦孝公为什么要策划处死商鞅?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孝公,战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商鞅是秦惠王杀的,但秦孝公做的这件事,已在策划处死商鞅了。商鞅是秦孝公的儿子秦惠王杀的。不过说起来,其实是秦孝公策划了商鞅之死。为什么这么说呢?秦孝公在去世之前,曾想传位于商鞅。这件事在《战国策》中有记载:“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秦孝公

  • 历史上真实的秦孝公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孝公,战国

    闻名天下的秦孝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春秋战国对人们来说可能耳熟能详,但是除开这个名词,很多人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可能不太清楚,因为那离我们的时代太远了。可是,春秋战国是一个无比伟大的时代,因为它是中华民族思想启蒙的开始。还有,在那个时代,出

  • 秦孝公是怎么逼死商鞅的? 他非死不可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鞅,秦朝

    商鞅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商鞅的理论知识,基本上也是从李悝变法之中学习过来的。可是理论永远只停留在书面上,变法的核心要点并不是理论,而是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很可惜的是,很少有国家愿意做这些实践探索。秦孝公跟其他人不一样,他愿意探索,可是他没有方法。于是乎商鞅便应运而

  • 秦孝公去世后,为什么不把君位传给樗里疾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孝公,春秋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孝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秦孝公去世后,曾经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嬴驷。嬴驷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王的君主,秦国曾在他的统治下逐渐走向了强盛。在秦惠文王的麾下,有一批能臣良将,其中就包括樗里疾。樗里疾是秦国名将,他和嬴驷同为秦国公室,也

  •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五马分尸,为什么秦惠文王死后张仪可以逃过一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商鞅,张仪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商鞅和张仪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缔造者嬴政也被誉为"始皇帝"、"千古一帝"。不过,秦国作为昔日的边陲小国,它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光靠嬴政一代是无法做到的。为了达到扫清六合的大目标,秦国经历了许多代人的积累。其中最具有代

  • 魏惠王爱惜人才 为何却不重用商鞅放走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鞅,秦孝公,魏惠王,商鞅变法

    公元前334年的某一天,风和日丽,徐州城头旌旗飘扬,城门之下齐国士兵与魏国士兵分列左右,雄纠纠气昂昂。这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齐国的国君田因齐与魏国的国君魏罃要在城上会盟,而且他们还有一件大事要向世人宣布,那就是齐国与魏国互称对方的国君为王——在这之前,他们的国君只能称侯。不过称侯或称王都只是走走

  • 魏惠王为何不会慧眼识人?总让人才流入他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惠王,商鞅,孙膑,卫国

    魏惠王夺得魏国君主的宝座后,东征西讨,虽说败多胜少,但周边诸侯对魏国也颇有些忌惮。鲁、宋、卫、韩等甚至去朝见魏惠王,尊他为盟主。然而,到了后来,魏国却不断丧师割地,走向衰败。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呢?这大概还得从魏惠王同齐威王的一次会猎谈起。公元前355年,魏惠王同齐威王相约打猎。两人见面后,魏惠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