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前期宗亲诸侯不成气候,背后有哪些原因?

三国前期宗亲诸侯不成气候,背后有哪些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064 更新时间:2024/1/4 4:20:35

三国鼎立形成之前的州牧当中,刘姓宗亲诸侯有好几位,这些人当中不乏有势力有名望的人,但他们最终都没有成气候。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当然,这些人当中不包括刘备。为什么要把刘备排除在外呢?不是说他的宗亲关系久远,而是因为他这个诸侯只是名义上是汉朝封的,实则是曹操送给他的一份人情,因而也就难以将其计算在内了。因此,我们就来看看其他一些在汉灵帝时期就已经成名的那些汉室宗亲吧。

刘虞

刘虞曾任幽州刺史,因为处在北部边境,在少数民族之中很有威望,百姓甚至传唱歌谣赞扬他。后来因公事被免职。黄巾军再次爆发,张纯等人联合北方少数部族军队掳掠北方青、徐、幽、冀四州,公孙瓒抵挡不住,朝廷于是再次任命刘虞为幽州刺史。刘虞到任后,派出使者安抚各方,北方很快安定下来。少数部族不再为张纯所用,张纯也为部下所杀。因为刘虞有此大功,被朝廷任命为太尉,封襄贲侯。刘虞有个儿子在朝廷中任职,汉献帝想让刘虞西进将自己接出来,以便摆脱董卓的控制,为袁术所阻挠。这件事情和公孙瓒也有关系,刘虞和公孙瓒的矛盾也越来越深,以至于两人发生了战争,公孙瓒不敌失败,后来被公孙瓒所杀。袁绍等人还曾经想立刘虞为帝,被刘虞拒绝。

刘虞在边境地区威望很高,为稳定汉朝边境地区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对于汉朝廷也是非常忠诚,手里又握有合法的军队,为什么会就轻易失败被杀呢?有一种情况很能说明问题,这就是刘虞军事才能差。假如说让刘虞处在和平时期,他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边境大员,朝廷肯定会因为他而获得边境安定。但乱世就两说了,公孙瓒明里暗里给他使坏,他不但留下了这个人没有将其裁撤,最后还败在了这个人手里,实在令人惋惜。

刘岱刘繇兄弟

刘岱的伯父曾经担任过东汉的太尉,本人曾在汉朝任侍中,后来出任兖州刺史。在反董卓的关东诸侯大军当中,刘岱就是其中一支。刘岱和袁绍、公孙瓒关系都比较好,袁绍还把自己的家眷放在他那儿。袁绍公孙瓒有了矛盾,公孙瓒让刘岱赶走袁绍的家眷,刘岱犹豫不决。部下有人建议他询问程昱,程昱告诉他公孙瓒必败,刘岱没有赶走袁绍家眷。最后结果正如程昱所料。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刘岱想率军攻打。鲍信劝他说,这些人有百万之众,但他们没有粮食,只为抢掠。不如坚守不出,等他们没有吃的了,自然会退兵。刘岱不听兵败被杀。

刘繇是刘岱的兄弟,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授任郎中,出任过下邑县长,因拒绝郡守请托而辞官。后来被征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因为战乱故不到任,避居淮浦。再后来被任命为杨州刺史。刘繇任杨州刺史时,这一带已经是袁术的势力范围,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幸得将军吴景、孙贲(孙坚亲属部将)将其迎接到江南才得以立足。当时袁术打算自立为皇帝,到处攻城掠地,刘繇派樊能、张英驻守江边防御袁术。考虑到吴景、孙贲是袁术所任用的人,刘繇就将他们赶到江北。刘繇和袁术对峙一年多,胜负难分,战事胶着。此时的刘繇被朝廷任命为振武将军,拥兵数万。孙策经营江东,刘繇派张英、樊能对抗,被孙权打败,只好逃到豫章。刘繇帮助朝廷任命的豫章太守朱皓上任,却被笮融诱杀。刘繇进攻笮融,首战失败。刘繇再战,将笮融打败。不久,刘繇因病去世。

刘岱刘繇兄弟,虽然因伯父而为世人知晓,但都能被举荐为一州刺史,恐怕也不是无能之辈。不过,这两个人在三国史上却不太知名,原因就在于让人有点儿匆匆而过的感觉。刘岱死于对黄巾军的作战,而黄巾军实实在在不是有多大战斗力的队伍。刘繇被孙策打败,而孙策起兵时不过千把人,即便是过江后,也不过是五六千人,可见这刘繇军事才能是个什么水平。合起来说,兄弟俩的起点都很高,只是处在这乱世,军事方面这块短板太过明显,也就难以成就大事了。

刘璋

刘璋是因为继承了父亲刘焉的职位担任益州牧的,他能继任,不是他特别有能力,而是州内大吏贪图他“温仁”,或者说,这是一种各方势力平衡妥协的结果。这种温仁在平和年代可能会当一个稳当官,但在战乱年代就显得明显不足了。住在汉中的张鲁本来是挡在刘璋面前的一块挡箭牌,刘璋却将他的母亲及其弟弟给杀了,其实这种做法没有任何益处,只是为自己树立了一个仇敌。后来庞羲反叛都不及这个张鲁危害大。终于,刘璋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在别驾张松的撺掇下,将刘备招引了过来。后来的事情就很清楚了,刘备从他的内部起兵,直接就将他的益州给夺了。设想一下,如果这是刘备、孙策有这样一块地盘,那他还会用的着他人来抵御张鲁吗?结果张鲁没有打成,反而是引狼入室把自己的地盘让人家给吞了。

刘表

刘表在刘姓诸侯中可以说是最大的一股势力了,所谓“地方数千里,带甲数十万”反映的就是这种状况。其实,刘表的据有荆州也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刘姓诸侯的状况,那就是能据有一州,却不能守卫其州。刘表是朝廷任命的州牧,他依靠着蒯越、蔡瑁这些大族,诱杀了所谓的“宗贼”,这才据有了权力。不过,他同样摆脱不了这些豪族的控制,就连江夏的黄祖,也可以算得上是半个诸侯。要说他的军事才能那更是了了,一个长沙太守张羡反叛,他愣是围着攻打“连年不下”。要说战略思维,大局观,进取心更是无从说起。袁术称帝,这本来是他扩张的好机会,可是他却无啥作为;袁绍、曹操官渡之战,他只想到两面讨好;把刘备当贵宾迎进来却闲着不用,说来说去他也就是这个格局了。

三国刘姓诸侯为什么难成气候呢?我们可以反向的得到证明。三国成气候的三位开国君主,全部都是从基层干起,也就是从带兵打仗干起。这些刘姓诸侯,起点高,但缺乏历练,根基不稳,再加上没有乱世所具有的英豪之气和军事才能,所以不成气候也就不难理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柳永的词为什么能受到大家喜爱?他的仕途之路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柳永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读过《雨霖铃》的朋友一定对柳永这个名字很熟悉。在他的那首《雨霖铃》中,柳永仅用短短几个字就表达出对自己仕途不顺的哀伤,真可谓做到了情景交融的超高境界。而《望海潮》更是用精炼的语句描绘出了当时“钱塘”的繁花盛景。柳永确实是个很

  • 刘禅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是一个亡国之君,自古就被看成是一个无能君主的代表,成语“扶不起来的阿斗”说的就是他。还有一个成语与他有关,就是“乐不思蜀”,是说他到了魏都,因为司马昭对他好,连自己的故国也不想了。不过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刘禅还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帝,绝对算不上昏君,还说他聪明有智慧,颇有点儿全面翻案的意味。那么,刘

  • 揭秘:刘邦是怎么任命韩信为大将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刘邦曾经说过,统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然而,这个人早期却并没有什么高光的表现,开始只不过是项羽属下的一个持戟郎中。到了刘邦集团,韩信开始做一个接待宾客的小官,经过夏侯婴的推荐,也不过当了一个治粟校尉。但是经过萧何的推荐,刘邦却一下子任命韩

  • 曹操第一个封侯的谋士为什么是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只有军功才能封侯,三国由于处在争战时代,所以文官谋士也有了得以封侯的机会。尽管如此,这些谋士们也要比武将们得封的时间晚,等级低。就像曹操早期的顶尖谋士荀彧、荀攸等人,直到建安八年曹操平定了河北才受封。但有个人例外,这就是贾诩,他在官渡之战以前的建安四年就被封为都亭侯。那么,贾诩为什么能赶在曹操的

  • 袁绍手下哪个谋士把他坑得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官渡之战的转折点在于乌巢粮仓被烧,而乌巢粮仓被烧的原因是谋士许攸的反叛,可很少有人追问,是谁把许攸赶到了曹操阵营?或者说,这个始作俑者真的是铁面无私严格执法的人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官渡之战,如果从建安五年二月袁绍军进攻白马开始算起,到十月袁绍军乌巢粮仓被烧前,前后共有

  • 投降的大将文聘为什么能受曹操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在平定了北方以后,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18)七月大举南下,发起了征讨荆州刘表的战争。八月份刘表死了,由他的儿子刘琮继位荆州刺史,九月份曹操大军到了新野。荆州大臣蒯越、韩嵩等人劝说刘琮归附曹操,刘琮于是举州投降。还是在官渡之战时期,刘表手下很多大臣就有归顺曹操之心,等到刘琮投降,这些人自然是兴高采

  • 夏侯惇为什么一定要做魏国臣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于建安十九年(214年)正式被封为魏王,不仅独立建国,还可以有自己的一套行政官员了。曹操以拉队伍起家,军队自始至终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这将军和军队也就整体上成为了魏国之属。有一个人情况特殊——夏侯惇,他在曹操集团当中资格老、职位高,在魏国成立时曹操想让他继续当汉官,这样毕竟官职还可以高一些,但

  • 陈宫在三国谋士中算什么水平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陈宫原来是曹操的谋士,背叛曹操后投靠了吕布,再后来和吕布一道被擒获。在曹营,陈宫的角色应该是一个谋士,在吕布处也是如此。那么,陈宫在三国的谋士当中,能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上呢?初平三年(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和黄巾军作战时阵亡。陈宫对曹操说:“兖州现如今没有主官,而朝廷的能力又管不到这儿,陈宫我请求您

  • 折节下士的袁绍,失败后为何不投降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和曹操曾经共事,后来征讨董卓又结成联盟,在关东诸侯相互征讨的时候,两人也是同盟军。后来,两人的地盘扩大了,相互之间有了利益冲突,尤其是因为汉献帝在曹操手中,曹操又动不动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这才动起了刀兵。官渡之战,袁绍虽然失败,从后来曹操征讨他的两个儿子来看,他的力量依然强大,仍不失为天下最有

  • 文武双全富家子王重阳为何穴居“活死人墓”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全真七子”,还得先从他们的师父王重阳说起。《射雕》把王重阳描绘成天下武功第一人,在华山论剑中技压群雄,夺取《九阴真经》。网络配图 王重阳死后,各大高手对其所遗《九阴真经》的争夺,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那么历史上真有王重阳其人,他真的武功盖世吗?王重阳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道教重要派别全真教的创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