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嘉靖皇帝作为藩王儿子是如何走上继位之路的?

嘉靖皇帝作为藩王儿子是如何走上继位之路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84 更新时间:2024/2/7 2:17:38

朱厚熜,兴献王朱祐杬之次子。他幼时聪敏,吟诵唐诗,学习古籍,其父亲自辅导,还让他参加王府的一切例行仪式和典礼,并经常随父进京觐见皇帝,因而,嘉靖从小就熟知朝迁的仪式和典礼的规矩。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无子,由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等大臣,据宗法“皇明祖训”寻找继位人,立兴献王世子朱厚熜继位,当时朱祐杬已去世,14岁的朱厚熜正在服丧中。

因武宗膝下无子,临终前又未留下遗诏,只是让太监转告,请慈寿皇太后与内阁辅臣商议皇位继承人。于是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与皇太后密议,决定按《皇明祖训》“兄终弟极”的条款将皇位传给兴献王长子朱厚熜,皇太后宣懿旨命令朱厚熜缩短为其父服丧的时间,进京“嗣皇帝位”。1521年4月21日,在正德皇帝死去两天以后,一个由司礼监、勋贵、皇室、内阁及朝廷代表组成的使团前往湖广安陆(今钟祥),年轻的兴王朱厚熜接受了太后的诏书,并在藩府兴王宫即皇帝位,接受官员的朝贺。1521年5月7日,一行约40人簇拥着新皇帝从安陆出发,不间断地旅行了20天。在向北京行进时,朱厚熜表现极好,拒绝了官员和勋贵们的礼物,吃住节俭,不顾旅途劳累。

然后,继位登基的路并不顺利,风尘仆仆来到到北京,还没进紫禁城,大臣们首先就给他摆了一道——走偏门登基。但是聪明老成的朱厚熜很快看清了情势,不卑不亢地赢了这个回合的较量。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们看看《明朝那些事儿》里面的描写:“十五岁的少年朱厚熜仰头看着远处雄伟的京城城墙,想到自己即将成为这里的主人,兴奋的血液冲进了他的大脑。可还没等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一群官员就迎了上来,出乎他意料的是,这帮人其实并不只是来迎接他的.“ 请殿下(此时尚未登基)从东安门进宫,到文华殿暂住.”换了一般人,对这个要求似乎不会太敏感,只要能到伟大首都就行,还在乎哪条路吗?至于住处,反正当了皇帝房子都是你的,住哪里都是可以的.

可是朱厚熜不愿意,他不但不愿意,甚至表现出了极度的愤怒.因为像他这样的皇家子弟,十分清楚这一行为代表着什么意思——皇太子即位。根据明代规定,这条路线是专门为皇太子设计的,做皇帝不走这条路。“我要走大明门,进奉天殿!”这才是正牌的皇帝进京路线。然而官员们不同意,他们也不多说,只是堵在那里不走。在他们看来,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会乖乖地就范,听他们的话。可惜朱厚熜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这个十五岁的少年有一种天赋,杨廷和正是看中了他的这种天赋,才决定扶持他成为新一代的皇帝,使他脱颖而出。”最终,大臣们终究拗不过这位十五岁的小少年,朱厚熜走大明门进了皇宫,他看着金碧辉煌的宫殿,十分踏实地坐上了堂兄的座位.

从这一天起,明代历史上最为聪明,心眼最多的嘉靖皇帝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前面等待着他的,将是无数的考验和折磨.即位后,在如何尊崇其父母的问题上与礼部及众多朝臣又发生冲突,史称“大礼议”,经过两年多的争辩,最后以君权的高压结束,朱厚熜的意愿终于得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官寇准:老百姓让他把旧鞋留下给接任者做榜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

  • 三国史上最出色的谋略家是谁?为何却瞬间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王允一出美人计杀董卓成为大英雄后本应采用安抚之策,稳住局面。然而他却掷下狠话:“要杀尽董卓同党”,大树特树对立面,最终导致长安被围,并十日城破,全家人被杀个精光。《三国演义》里的王允,官居司徒,位列三公,级别相当高。从朝廷角度而言,剪除篡逆,延续汉祚,他应是一大功臣。董卓进京,坏事做尽,国人皆日可杀

  • 未开疆拓土的宋仁宗:为何被后人尊为千古仁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宋代有个制度:“事无大小,悉付外廷议”,意思是国家的事无论大小,都要经过以宰相、御史为代表的行政、司法系统的讨论,皇帝不能独断专行。宋仁宗一直敬畏着这种法度。仁宗很喜欢张贵妃,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想做宣徽使(类似于皇家总管),张贵妃给仁宗吹吹枕边风。仁宗本来就是个糯米团子,很好讲话,立即满口答应。可仁

  • 盘点雍正皇帝批示中的冷幽默:幽默却不失严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1、汝以朕为可欺乎?雍正帝批示奏折也很认真,有的还很睿智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如有个官员犯了罪,在狱中给雍正写悔过书,以期得到赦免,内有“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两句话,雍正在一旁批道:“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过羞愧与否倒不一定(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有次宫里邀请了个戏班子,欲在宫中搭台唱戏,有个御

  • 唐朝史上一代名相房玄龄竟怕老婆求圣旨护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当今社会怕老婆的人可以说是不胜牧举,且被人说成是一种潮流风,也许这是社会发展酝酿出来的一种必然结果吧。笔者认为怕老婆其实很正常,并不是一件让人觉得嗤笑的事。反而怕老婆是一种美德,是深爱老婆的最好体现。有句话说的好:“因为爱,所以怕”。但凡那些怕老婆的人会更加深有体会的。言归正传,今天笔者主要和大家唠

  • 杀了再说:中国史上最霸气的一道圣旨竟是他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纯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来说,苦难似乎是从童年走到青年,一直跟随着他。甚至连个名字都得跟数字挂钩,排行第八就叫朱重八,这么苦。朱元璋是道地的农民家庭,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自然在肚子都没法填饱的时候,读书就是件奢侈的事了。朱重八家里太穷,他也和其他人一样给地主家放牛赚点饭吃。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全部离

  • 揭秘: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何要靠租房为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溥仪是满清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在宝座上只坐了三年,大清就完蛋了。大清虽然完蛋了,按照民国政府的“优待条件”,溥仪仍然可以在紫禁城里居住,仍然可以使用太监和宫女,仍然过着非常奢侈的生活。皇宫的大殿、京郊的“皇庄”、辽宁的矿山、黑龙江的森林,仍然属于他的私人不动产。在紫禁城里,他说

  • 史上最搞笑的将军是谁?刺字明志远超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北宋著名将领。其父呼延琮,为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少任骁骑兵,宋太祖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受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乾德二年(964年),随王全斌讨伐后蜀,担任前锋,身受数处创伤,以功补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任呼延赞为铁骑军指挥使。太平

  • 汉文帝刘恒:史上唯一载入“二十四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有一位对母亲至亲至孝的皇帝,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提到汉文帝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他和儿子开创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但在这位大汉皇帝的身上,还有一个特别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就是他对母亲的孝道。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是刘邦的姬妾,她是秦朝时一个叫薄生的人与原魏国王室女子魏媪

  • 揭秘:一代明君汉景帝卸磨杀驴坑了哪位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前四年,汉开国功臣,平灭吕氏、迎立文帝的元勋绛侯周勃免相就国,结束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退居封地绛县(今山西侯马市东)。久经宦海,面对了太多的杀戮,张侯已是心存畏惧,家居见客时常陈兵列甲。于是有好事者告发周勃谋反。文帝命廷尉审理此案,将周勃看押在廷尉监狱。此事被文帝之母薄太后知道后,责骂文帝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