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官寇准:老百姓让他把旧鞋留下给接任者做榜样

清官寇准:老百姓让他把旧鞋留下给接任者做榜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65 更新时间:2024/2/7 1:44:46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 九月,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在下邽县有位县令,姓寇名准,表字平仲,下邽县本是盗寇四起的地方,再加连年灾荒,百姓卖儿卖女,民不聊生。从寇准到任,把本地治理的路不拾遗、五谷丰登。他为官清廉,几次调他到别处上任,下邽县的百姓都再三挽留。他连着三任,当了九年下邽县令,曾断过无数奇案,外号叫“一堂清”,百姓有口皆碑,管他叫寇青天。

李成到下邽县调寇准,寇准正要随他走去,这时,衙门外一阵骚乱,只听有人高喊:“寇青天,我们离不开您呀!”“寇大人,您不能走呀!”李成不知情由,感到莫名其妙,寇准心里明白,觉得很不好受:“李大人,我在这里呆了多年,如今要走,得先辞别辞别大家,你看如何?”“理当如此。”说完,寇准走出门外。

寇准到了外边一看,城里的父老百姓云集在门外,有的顶着香盘、拿着酒,有的捧着鸡蛋,有的拿着靴子、衣服,都跪在了衙门口。“寇老爷,得了您这么个清宫,这九年我们没遭罪。您要一走,我们怎么活呀!”寇准说:“各位乡亲,我也舍不得离开下邽县,怎奈万岁有金牌调我,不能抗旨啊!”“寇老爷,您身为父母官,连双好靴子都没穿着,我送您这双新的,您把那双破的给挂在城墙上,让以后的县官看看,叫他象您那样廉洁奉公、爱民如子!‘“既是这样,那好!”寇准依从了。随后,又有人把寇准用过的斗也拿来了。这个斗非常公平,也挂在城头,又有人要给他更新衣,还头人送给他吃的,寇准接应不暇,连连答谢,忙说:“谢谢众位父老乡亲,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我再回来。”

这时,李成出来了:他一看乡亲们这个样,心里热乎乎的,眼圈也发红了。心想:朝中那么多官员,哪个能象寇准这样?就这样,寇准在下邽县留斗、挂靴,辞别乡亲,带着书童寇安、大都头刘超、还有一个叫马玉的,随同李成他们,一块登程上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史上最出色的谋略家是谁?为何却瞬间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王允一出美人计杀董卓成为大英雄后本应采用安抚之策,稳住局面。然而他却掷下狠话:“要杀尽董卓同党”,大树特树对立面,最终导致长安被围,并十日城破,全家人被杀个精光。《三国演义》里的王允,官居司徒,位列三公,级别相当高。从朝廷角度而言,剪除篡逆,延续汉祚,他应是一大功臣。董卓进京,坏事做尽,国人皆日可杀

  • 未开疆拓土的宋仁宗:为何被后人尊为千古仁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宋代有个制度:“事无大小,悉付外廷议”,意思是国家的事无论大小,都要经过以宰相、御史为代表的行政、司法系统的讨论,皇帝不能独断专行。宋仁宗一直敬畏着这种法度。仁宗很喜欢张贵妃,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想做宣徽使(类似于皇家总管),张贵妃给仁宗吹吹枕边风。仁宗本来就是个糯米团子,很好讲话,立即满口答应。可仁

  • 盘点雍正皇帝批示中的冷幽默:幽默却不失严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1、汝以朕为可欺乎?雍正帝批示奏折也很认真,有的还很睿智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如有个官员犯了罪,在狱中给雍正写悔过书,以期得到赦免,内有“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两句话,雍正在一旁批道:“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过羞愧与否倒不一定(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有次宫里邀请了个戏班子,欲在宫中搭台唱戏,有个御

  • 唐朝史上一代名相房玄龄竟怕老婆求圣旨护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当今社会怕老婆的人可以说是不胜牧举,且被人说成是一种潮流风,也许这是社会发展酝酿出来的一种必然结果吧。笔者认为怕老婆其实很正常,并不是一件让人觉得嗤笑的事。反而怕老婆是一种美德,是深爱老婆的最好体现。有句话说的好:“因为爱,所以怕”。但凡那些怕老婆的人会更加深有体会的。言归正传,今天笔者主要和大家唠

  • 杀了再说:中国史上最霸气的一道圣旨竟是他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纯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来说,苦难似乎是从童年走到青年,一直跟随着他。甚至连个名字都得跟数字挂钩,排行第八就叫朱重八,这么苦。朱元璋是道地的农民家庭,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自然在肚子都没法填饱的时候,读书就是件奢侈的事了。朱重八家里太穷,他也和其他人一样给地主家放牛赚点饭吃。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全部离

  • 揭秘: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何要靠租房为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溥仪是满清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在宝座上只坐了三年,大清就完蛋了。大清虽然完蛋了,按照民国政府的“优待条件”,溥仪仍然可以在紫禁城里居住,仍然可以使用太监和宫女,仍然过着非常奢侈的生活。皇宫的大殿、京郊的“皇庄”、辽宁的矿山、黑龙江的森林,仍然属于他的私人不动产。在紫禁城里,他说

  • 史上最搞笑的将军是谁?刺字明志远超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北宋著名将领。其父呼延琮,为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少任骁骑兵,宋太祖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受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乾德二年(964年),随王全斌讨伐后蜀,担任前锋,身受数处创伤,以功补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任呼延赞为铁骑军指挥使。太平

  • 汉文帝刘恒:史上唯一载入“二十四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有一位对母亲至亲至孝的皇帝,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提到汉文帝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他和儿子开创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但在这位大汉皇帝的身上,还有一个特别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就是他对母亲的孝道。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是刘邦的姬妾,她是秦朝时一个叫薄生的人与原魏国王室女子魏媪

  • 揭秘:一代明君汉景帝卸磨杀驴坑了哪位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前四年,汉开国功臣,平灭吕氏、迎立文帝的元勋绛侯周勃免相就国,结束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退居封地绛县(今山西侯马市东)。久经宦海,面对了太多的杀戮,张侯已是心存畏惧,家居见客时常陈兵列甲。于是有好事者告发周勃谋反。文帝命廷尉审理此案,将周勃看押在廷尉监狱。此事被文帝之母薄太后知道后,责骂文帝糊涂

  • 从长安到长安:揭开唐玄宗李隆基的逃难日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天宝十五载,潼关城外硝烟弥漫、尸横遍野,守关的将士已经接连击退了叛军好几次进攻,军心大振,最高统帅哥舒翰心里清楚:必须保证潼关的万无一失。因为潼关后面不远的地方,就是长安城。虽然现在还是国难当头,但形势正逐渐向有利于唐朝的方向发展,叛军被挡在潼关,不能前进一步,后方则有郭子仪和李光弼的部队袭扰,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