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高炽的皇后张氏为何被赞誉为“女中尧舜”?

朱高炽的皇后张氏为何被赞誉为“女中尧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19 更新时间:2023/12/27 18:44:33

张皇后,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永城人,指挥使赠彭城侯张麒诚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封皇太子妃。仁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十八日去世,谥“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圣昭皇后。” 葬献陵。

从以上张皇后的简单介绍,我们只能看出她大致的人生轨迹,却无法了解为何史家会以“女中舜”来评价她。看来,我们只能剥茧抽丝,从她的点滴生活中寻找答案了。说起来,张氏经历了明处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由一个民间女子到世子妃,太子妃,再到母仪天下的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真是不容易。

张氏在家排行第四,她聪慧贤淑,待人和睦,在洪武二十年被选为燕王世子妃。因她行为端庄,深得成祖和徐皇后的喜爱,洪武三十二年,张氏喜得贵子,更奠定了她在成祖与徐皇后以及仁宗心中的地位。仁宗即位后封她为皇后。她在后位共18年,先后辅佐宣宗,英宗二帝,为巩固皇权,保持政策连贯,发展国家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我们具体说说她之所以能被誉为“女中尧舜”的一些表现和做法:

其一,张氏端庄仁慈,贤淑孝顺。她无论是当皇太子妃,还是当皇后,都能孝谨温顺,尽心侍奉成祖夫妇,故很得公婆的欢心。按说,她嫁入皇室,许多事情无需自己动手,但常常事必躬亲。一次,明成祖在内廷宴请,她亲自下厨服侍。成祖十分高兴,对徐皇后说:“新妇贤,他日吾家事多赖也。”成祖说的不错,张氏确实很能干,识大体。

其二,张氏勇于谏言,据理力争。仁宗朱高炽虽早已立为太子,但由于汉、赵二王窥其位多有谗陷,成祖也有易储之心。可见朱高炽的东宫地位一直不稳,二十年来,太子的位置屡受其亲弟弟威胁,几度面临被废的情形,最后得以巩固地位并登基为帝,其中有不少是张氏的功劳。

其三,张氏妇道严谨,顾全大局。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病崩,太子朱高炽即位后,立刻册封嫡妻张氏为皇后,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张氏身为皇后地位尊崇,但对自己娘家人管束十分严格,不允许他们凭借自己的关系谋求高官,更不允许他们干扰朝政,难能可贵。

其四,张氏深明大义,善待胡氏。宣德元年(1426年),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尊封母亲张皇后为皇太后。宣宗事太后极孝,“入奉起居,出奉游宴”,但凡贡物先奉太后,再自己享受。但由于宣宗宠爱孙贵妃,拟废皇后胡善祥改立孙妃为后,太后怜胡氏无过被废,一直非常照顾胡氏,宴席也命胡氏位居孙皇后之上。

其五,张氏遵从祖制,辅佐英宗。宣德九年(1435年),宣宗病亡,享年38岁。皇太子朱祁镇才九岁,诸臣猜测太后是否会立别的儿子为皇帝,但张太后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亲自指朱祁镇为新天子。朱祁镇即位为明英宗,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尤其是当她得知,英宗宠信太监王振,太皇太后得知大怒,重重惩罚了王振,在太皇太后有生之年,王振一直不敢干政。有效保障了政策的清明与延续性,为大明江山稳固做出了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据文献记载,张氏平时对中外政事、群臣才能及品行都格外留意。仁宗死后,每遇军国大事,宣宗都禀明母后再决定,张氏提出的意见建议都很中肯。张氏也常询问宣宗处理朝政的情况,并经常提示宣宗,注意体恤百姓疾苦。到了英宗时期,更是全力辅佐,未敢懈怠。张氏身为一介女流,除相夫教子,管理后宫外,还能极力支持和辅佐丈夫、儿子、孙子建功立业,治理国家,颇为不易,实在难得,是故后人对其评价为“女中尧舜”并非谬赞,而是实至名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宣宗朱祁镇的传奇身世:明宣宗的裕陵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明朝宣德皇帝后面是哪一个皇帝,明代宗葬在哪

    朱瞻基即位后是为宣宗,军功卓著的汉王朱高煦对宣宗的父亲仁宗尚想取而代之,何况宣宗这个侄子丁。所以便在乐安造反,企图效仿他爹朱棣夺取建文帝帝位之举。宣宗朱瞻基率兵亲征,朱高煦不敌降服,被囚于逍遥城。有一日,宣宗去看望这个被囚的叔叔,朱高煦竟出言戏侮,激怒了宣宗,宣宗便命人用一个极大的铜鼎,把朱高煦覆扣

  • 母凭子贵:明宣宗皇后胡善祥因无子而被废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独孤信的妻子哪个出身高贵,朱瞻基胡善祥,乌拉那拉氏不可废后

    恭让章皇后胡氏(?—1443年),全名胡善祥,济宁人。明宣宗朱瞻基废后,也是他的元配。据《明史》记载,永乐十五年,胡氏以贤闻名,选为皇太孙妃。洪熙年间,封为皇太子妃。明宣宗即位后,立为皇后。虽然胡善祥贵为皇后,但是并不得宠,宣宗最心爱的女人是孙贵妃,而且胡皇后也并没有生育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常德公主(

  • 揭秘:明光宗朱常洛为啥也叫“一月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光宗一个月,明朝朱常洛的历史简介,明光宗朱常洛

    朱常洛,可以说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其实,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好容易苦熬到三十九年之后,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可惜的是,就在他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却莫名其妙地去世了。也许,正是因为他在位仅一个月,就散手人寰,

  • 大明劫:明末崇祯帝为何如此勤奋却仍无力回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末年还有救吗,明朝崇祯为什么失败,崇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按照一般观点认为,崇祯帝是明朝灭亡前的最后一位皇帝。可以说,对他的评价是众说纷纭,既有同情也有责难,既有惋惜也有诋毁,但无论哪种看法,对其尚属一位勤奋的帝王,几乎没有异议。毕竟,据史料记载,崇祯帝继位时,年仅17岁。面对父兄留下的一个危机四伏的烂摊子,他能颇思振作,是有想干事、干大事的决心与劲头的,

  • 少林功夫是谁创立的?少林派功夫的历史源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少林功夫形成的内涵,比少林功夫还厉害的功夫,少林功夫大全

    达摩虽然创立了禅宗,却并非少林武术的创始人。事实上,少林武术是在长期的僧众习武中逐渐自发形成的。经过历代僧徒们长期演练、综合、充实、提高,逐步形成一套拳术,达百余种,武术上总称“少林拳”。其中起过重要作用的是元代少林派拳术大师白玉峰、觉远上人、李叟等人,他们精心研究少林拳法,注意拳法的整理和传授,将

  • 历史上的孙权:孙权何以老年时脾气越来越坏?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的周瑜,孙权为什么晚年昏庸,孙权小时候这么聪明长大后平庸

    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第22世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

  • 三国中的大人物们:理想决定三国英雄们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志主要人物,三国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人生目的决定人生理想为什么错

    自古能成大事者必先有大志,有大志还须有大勇,有大勇才有成就大事的基础。秦末陈胜,年少时既能说出“苟富贵,勿相忘”这样深得人心的人性箴言,又能说出“燕雀焉知鸿鹄志哉”这样的豪言壮语,才敢率领几百人用锄头镰刀来推翻秦王朝的剥削统治。东汉末年的那些英雄亦如此,在三国时代成就大事者,要数刘备的家庭最卑微,祖

  • 正史中赵飞燕颜值如何?赵飞燕怎么当上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飞燕是谁的妃子,赵飞燕是谁的皇后,赵飞燕嫁给了哪个皇帝

    国人对于野史的偏爱,想必由来已久。当年李白供奉翰林,曾用野史狠狠娱乐了杨贵妃,“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赵飞燕的野史形象,无非纤瘦、美艳、命好,杨玉环当然高兴,不说其他,单说纤瘦,就足令她芳心大悦,胖妹子总是喜欢别人夸苗条的,否则贾宝玉说“杨妃体丰怯热”,宝钗也不至大怒。李白的“坏心眼”,

  • 孝庄:大清朝辅佐儿子孙子登上皇位的和亲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清初满蒙联姻,是一项既定的国策。皇太极时,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后宫,仅科尔沁贝勒寨桑一家,有封号的就有三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的姑妈)、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的姐姐)及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文皇后给皇太极生下一男三女(儿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皇帝),就是因为生下儿子,她在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时被

  • 揭秘:清太宗皇太极的奇特婚姻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清初的皇帝们,其婚姻充满了政治色彩。努尔哈赤的妻妾见于史籍记载的共有十四人。其中七位妻妾的纳娶,是政治联盟的结果。而其余的妻妾,也大多来自不同的部落。清初满蒙政治联姻盛行,据《清皇室四谱》第二卷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蒙古妻七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一半左右;清世祖福临有蒙古妻六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三分之一。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