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皇后:北宋最悲惨的皇后 亡国后沦为妓女客死异乡

郑皇后:北宋最悲惨的皇后 亡国后沦为妓女客死异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99 更新时间:2024/1/13 6:12:24

郑氏,宋徽宗赵佶的皇后,是北宋历史上升迁最快的一位皇后,也是命运最悲惨的皇后。郑氏的出身并不好,他的父亲郑绅只是一个直省官,后来郑氏做了皇后,他才被封为太师、乐平郡

郑氏年少入宫,最初只是向太后身边的一个侍女。作为太后身边的侍女,本来是很难有机会见到皇帝的,而有一天她见到了当时还是端王的宋徽宗,从此改变了她的命运。

郑氏年少入宫,深知要改变自己侍女的命运,就只能借助端王,才能麻雀变凤凰。端王每次到向太后这里请安,郑氏就对端王眉目传情,郑氏本来也颇有姿色,宋徽宗本来也是出了名的风流天子,怎能不被郑氏所吸引呢。这一来二去的,向太后也看出来二人之间的情愫,于是就让郑氏和后来的王皇后一同服侍宋徽宗,直到宋徽宗即位后,向太后才把郑氏赐给宋徽宗。

图(郑皇后画像)

宋徽宗一生风流成性,不知道爱恋过多少女子,为何却对郑氏情有独钟,又为何将郑氏立为皇后了呢?大概有两个原因:

第一,郑氏比较有才气,文采突出。宋徽宗是个儒雅皇帝,身上人文气质浓厚,于是他对郑氏这个才貌双全的女子格外欣赏,两人还经常写一些情诗艳曲相互唱和。文人的世界里找到一个知己是很难的,两个人在文学上能相互呼应,这也许是宋徽宗喜欢她的一个原因。

图电视剧《新水浒》杨子版宋徽宗

第二,郑氏善使美人计。宋徽宗本来是个风流皇帝,郑氏知道皇帝宠了别的女人,不但不吃醋,还反而向宋徽宗推荐别的美貌女子。这种投其所好的做法,让宋徽宗感觉到了她作为一个皇后的大气,所以就更宠她了。在当时,向宋徽宗推荐美女是很正常的事情,当时的韦贵妃也向宋徽宗推荐过乔贵妃。

正因为如此,郑氏的地位也提升地很快,几月个后就从贤妃晋封为淑妃,又晋封为贵妃,大观四年(1110年),晋封为皇后。

郑氏并非出自门名,成为皇后的她一直在向一些出身高贵的人攀亲戚,非要往人家家谱里挤。史料记载,有一个叫郑居中的人,刚考中进士,当了礼部员外郎,本来他只是与郑氏同姓而已,可是他到处对人讲自己是郑氏的叔伯兄弟。郑氏后来听说这件事情,竟然默认了这种关系,两个人也就此结盟。郑氏还向宋徽宗推荐郑居中,郑居中很快就升为同知枢密院事。

历史上也有记录郑氏好的地方,她册封为皇后时,本来要给她制作新的礼服,她却说当下国用不足,制作新礼服要花不少钱,用旧的礼服改一下就行了,省下了一大笔开支。

大观四年(1110年),郑居中与蔡京勾心斗角,由于郑氏才刚当上皇后,位子还没坐稳,怕郑居中的政治斗争会给自己惹上麻烦,就对宋徽宗说:“妾回娘家省亲,见居中与父亲相往来,人们都说他在招权市贿,应该加以禁绝,并允许弹劾。”结果,郑居中宰相没当成,反而被罢为观文殿学士,他完全没想到与自己结盟的郑氏会背后捅了他一刀。

政和七年(1125年)冬,金兵南犯,宋徽宗怕自己成为亡国之君,匆忙地把皇帝之位禅让给太子赵恒,郑氏被尊为道君太上皇后,迁居撷景西园。而郑氏的凄惨人生,也就从这开始了。

靖康二年(1127年),郑氏和宋徽宗被金人俘虏,被押解北国。从高高在上的皇后变成了敌国的阶下囚。当然这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从她大宋皇后变成了妓女,然后到死也没能再回到宋朝。

建炎四年(1130)九月,因不堪折磨死于五国城,终年五十一岁。5年后,宋徽宗也死于五国城。

绍兴七年(1137年),南宋王朝得知她的死讯,追谥为“显肃”。绍兴十二年(1142年),郑氏与宋徽宗的棺木运回南宋,两人合葬于会稽永佑陵,生前没能回到宋朝,死后能回到宋朝算也是算对她的一种慰藉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惠帝为何会踩在老爹刘邦头上?因亲娘是吕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汉惠帝刘盈住在未央宫,而他的亲娘吕雉则住在长乐宫。两宫之间过了武库,隔着好长一段路呢。汉惠帝是个孝顺孩子,平常没什么大事时,他就跑去长乐宫看看老妈聊聊天。但是令他苦恼的是,他不是平常人家的阿三阿四,他是皇帝,他上个街出行时,都得有威风凛凛的仪仗队,而且老百姓得回避,禁止通行,就是史书上说的“出警入跸

  • 隋炀帝是明君还是昏君?一个诗人告诉了我们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统治的前几年时间里,他一直忙于宣扬大隋的威武,东南西北地奔忙着。当时也的确给了周边小国强有力的震撼,加上大隋军队对西域强有力的控制,使得吐谷浑,高昌等国根本不敢乱动,哪怕是突厥都服服贴贴,听话得很,当然有朋友会说,那不得听话吗,每次都是牛羊送来,金银回去,当然这也是实情。在隋炀帝终于消停一些,

  • 解密:大将窦建德手握十万重兵为何却从不屠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隋唐时代,好汉英雄辈出。男女老少,彪悍的人特别多,都有血性。当然,这些所谓的好汉,喊着解救万千百姓的口号,扯起旗帜来造隋炀帝的反,拉起一支人马就敢称王称霸。杀人放火的,欺男霸女的,抢人财产的,多到数不清,尤其是张金称和朱粲两个最可怕。张金称杀人不眨眼,一早上杀平恩一万多,朱粲吃人不吐骨头,所过之处,

  • 史上哪位皇帝拱手让江山 皇帝李煜为何要这样做?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才子,是词人,亦是帝王。这位帝王的失败成就了他的喜与悲。如果没有作为帝王,作为亡国之君的历程也许只是金子中的一粒,就不再是我们所熟知的“词中之帝”。李煜,本名从嘉,其父祖为显宦。他出生于七月七日,是为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文采斐然,却无意争权,但历史的戏剧性令他由老六转为老大,也是如此造就了他非凡的

  • 处女皇后张嫣嫁给亲舅舅 张嫣皇后有何难言之语?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刘盈作为西汉的第二位皇帝,因为母亲吕后的飞扬跋扈,他虽贵为天子却过得很窝囊,不但不能执掌治理国家的大权,就连经营自己的小家,他也不能完全做主,尤其是他的婚姻大事上,他更说得不算。迎娶自己的亲外甥女张嫣作为自己的皇后,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位张嫣(公元前202年―前163年),是鲁元公主与

  • 昏君朱瞻基误国告诉我们:有文化的太监最可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早些年初中语文课本中曾有一篇很有趣的文言文《促织》,文中提到了一位爱斗蛐蛐的皇帝,当年学习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位皇帝是谁,只觉得他是一个不务正业、不靠谱的坏皇帝。但随着知识地不断增长,后来知道,他就是大明王朝的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年少时很优秀,不但聪明伶俐,还被朱棣认为“类己”,应该说他的残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有名的10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垂帘听政,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慈禧太后,没错,她把持朝政长达四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时间最长的人。但是,垂帘听政从何而来的呢?“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垂帘是指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是指治理,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今天列举10位历代影响中国历史

  • ​唐顺宗:少有的病夫皇帝 在位几个月就被迫禅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顺宗李诵是唐朝第十四代皇帝,四十三岁才登基,当年禅位,在位八个月,名副其实的短命皇帝。李诵是李诵是唐高宗李治的六世孙,李治是李诵的三世祖。两人中间经历了180年,隔了五代人,但这并未妨碍他们形成共同点,即同为“病夫”皇帝。一、病夫皇帝的登基风波李诵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十七岁便被立为太子,可他在这个

  • 东汉忠烈耿恭简介 耿恭与惨烈的西域攻防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人,东汉著名开国将领耿弇之侄(弇弟耿广之子)。史载慷慨多大略,有将帅之才。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奏请耿恭为司马,从军出征。与奉车都尉窦固及驸马都尉耿秉等击破车师。由是汉重设西域都护,以陈睦为都护,耿恭为戊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扼守由天山通往北匈奴的

  • 清代皇帝是怎么称自己的 原来并不一直只自称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代,皇帝有很多称呼,不同的称呼用法也各自不同。我们都知道,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朕就成了皇帝的专用词。所以,我们在看电影电视时就会发现,剧中的皇帝一口一个“朕”,不过,这并不符合历史。在清朝,皇帝并不是一直使用朕这个词,在私下提到自己时,皇帝是用我这个词,在公开讲话时,则使用朕这个词。这个记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