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阳明曾伪造兵书传檄天下勤王:大败宁王叛军

王阳明曾伪造兵书传檄天下勤王:大败宁王叛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16 更新时间:2024/1/5 11:54:29

经此朱宸濠之变,王阳明益信“良知”二字,真圣门正法眼藏,乃曰:“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又曰:“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动心为耻

明弘治元年(1488年),江西布政使参议诸养和的千金小姐出嫁。拜堂之时,却四处寻不见新郎。第二天早上,找到旌阳真君的铁柱宫,发现新郎如泥胎一般,和一位道长学习打坐。

这位新郎就是王阳明,自幼读书,常静坐凝思,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说:“读书登第。”王阳明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父亲听了,笑问:“汝欲做圣贤耶?”

王阳明曾两考未中。同学中有以不中举为耻者,他笑道:“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静悟天机

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反对太监刘瑾弄权,被廷杖四十,由兵部主事谪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刘瑾派人一路尾随其后。王阳明卷衣抱石投江,骗过刺客,逃过一劫。

龙场万山丛棘,蛇虺魍魉,蛊毒瘴疠。王阳明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唯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礅自誓:“吾惟俟命而已!”端居澄默。忽中夜大悟,欢呼雀跃,从者皆惊。

十五年前,王阳明思朱熹“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对着竹子格物致知,一连七天七夜,沉思其理不得,大病一场。今日终于明白,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乃作诗云:“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窅?冥。道在险夷随地乐,心忘鱼鸟自流行。”

神机妙算

宁王朱宸濠自立为帝,起兵叛乱。杀江西巡抚孙燧、按察副使许逵,派人捉拿汀赣巡抚王阳明。王阳明潜入渔舟得脱。

王阳明伪造兵部文书,传檄天下兵马勤王。他把家人安置在吉安官舍,四周堆放柴草,以不测。

叛军夺南康、九江,兵发南京。安庆都指挥杨锐,故意辱骂激怒朱宸濠,将其主力牵制于安庆城下。

王阳明领兵直取匪巢南昌,一鼓而下。朱宸濠忙回师。众将见其来势汹汹,皆意坚守待援。王阳明言“先人有夺人之气”,令兵马乘夜急进,迎头而上。

官军诈败,将朱宸濠诱入十面埋伏,两天两胜。

朱宸濠调兵增援,厚赏勇士,于鄱阳湖上连舟以为方阵,拼死一搏。王阳明乃使小船载荻草纵火,恰如赤壁大战。朱宸濠跳入一艘渔船逃命,殊不知王阳明神机妙算,渔翁为官军所扮。

王阳明一如往常,坐衙中与士友讲学论道,谈笑风生。朱宸濠就擒,入南昌,望见远近街衢行伍整肃,笑道:“此我家事,何劳王大人费心如此!”

正法眼藏

明武宗自封“奉天征讨威武大将军镇国公”,率万余官兵南下“亲征”。到达涿州,听说宁王被擒,气得直跺脚。幸臣们建议将朱宸濠放回鄱阳湖里,让武宗活捉一次。

一时间,谣言四起。或云王阳明与朱宸濠通谋,虑事不成乃起兵;或云王阳明拥兵必反。武宗将信将疑:“以何验反?”太监张忠说:“召必不至。”

王阳明见诏,即日程。行至芜湖,张忠等恐言语败露,复矫诏拒之。不得已,王阳明入九华山,每日宴坐草庵中。武宗遣人窥探,乃言:“王守仁学道人也,召之即至,安得反乎?”

大军滞留江南一年之久,以剿灭宁王余党为名,祸害百姓。王阳明忧心忡忡:“一战功成未足奇,亲征消息尚堪危。边烽西北方传警,民力东南已尽疲。”

王阳明福至心灵,重新报捷,把所有功劳全归于圣明的“朱大将军”及其身边的一干幸臣。武宗洋洋得意,凯旋。

经此朱宸濠之变,王阳明益信“良知”二字,真圣门正法眼藏,乃曰:“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又曰:“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字在心中

徐渭说:“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王阳明之书遒迈冲逸,人称“如宿世仙人生具灵气,故其韵高冥合”。王阳明说:“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不为人知的一代雄主:汉宣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中宗汉宣帝我认为才是西汉王朝最为明君最为雄主的一位帝王,文治武功!西汉王朝只给4个帝王有庙号,除了太祖刘邦,武帝刘彻,文帝等,接下来的就是汉宣帝的中宗皇帝了武帝刘彻好大喜功,要不是前两任文景之治留下的底子,刘彻早就把西汉玩玩了,凭刘彻那种玩法,西汉真撑不了多长时间,汉武帝晚期国家就有点岌岌可危走下坡

  • 揭秘:历史上哪位荒唐皇帝跟着老鼠学治国经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493年的一天夜晚,南齐皇帝萧鸾轻装简从驾临潘妃居所,偶然发现一个衣冠不整的孩子与几个成年太监做游戏,便喝问其故,太监不敢隐瞒,说是二皇子殿下正在抓坏人(其实是老鼠),因为白天坏人不出来,所以晚上抓。萧鸾摇了摇头,一声不吭的走了。这位二皇子殿下,正是本文的主人翁----萧齐末代皇帝萧宝卷,由于其

  • 大明朝铁骨忠臣:竟然以一介书生挫败燕王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燕王朱棣为什么谋反,明朝唯一善终的开国功臣,明朝燕王朱棣怎么篡位

    1402年6月南京城金川门缓缓打开,燕王朱棣率“靖难”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城中,与此同时皇宫中冒起滚滚浓烟,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至此这场历时三年之久的皇位争夺战,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战争有胜负,人们有喜悲,战争的烽火刚刚熄灭,朱棣就下达了大明第一号通缉令,目标是建文帝手下的五十多个“奸党”。时间

  • 曾与朱棣约定平分天下的宁王最终却是一世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经常用“一诺千金”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但反之如果光是许诺,最终却没有兑现,就成“画饼”了。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为激励员工,老板们纷纷对下属画出各种大小不同“饼”,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但其实在中国古代,人们早就精确的掌握了这种“画饼”技术。1398年洪武皇帝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

  • 赵国创始人赵无恤:小妾生的微贱庶子逆袭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赵国在战国时期一直是军事实力强劲,可与秦国一战的大国,而在春秋时期,其实是没有赵国的。赵国的始祖名叫赵襄子,别名赵无恤,他是晋国大臣赵鞅赵简子的庶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老婆养的。放在我们现代,当个小儿子那是没什么,说不定还能得到父母更多的疼爱,但是放在战国时期,那就是原罪了。你不是正妻生的,你就

  • 赵武灵王:最有魄力的国君和他的“胡服骑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先祖是华夏族的一支,其君嬴姓,赵氏。赵氏起初是晋国的权臣,春秋中后期开始掌权晋国,直到三家分晋之后建立赵国。 赵国建立之初,军力弱。直到赵武灵王的出现,赵武灵王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

  • 西晋灭吴两大名将:一是超级学霸 一个是回头浪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西晋的两位名将,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灭吴。而孙皓又中了晋军的反间计,调走了西陵的最后一个名将。至此,西晋双“车”驰骋,而东吴几乎只剩下“士”和“相”保护着可怜的老“帅”。杜预是个文理工通才杜预属于“官二代”,祖上曾任过尚书之类的部级干部。可惜的是,在曹魏时代,和曹家本来就不对眼,他父亲性格又

  • 夏朝开国君主夏启:中国第一个历史朝代的建立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屈原的《天问》中说,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旋即分别。怀孕的涂山氏女在伤念中生下启后就死了。所以,启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是个苦孩子。禹死后,启破坏了禅让制,自行袭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从此,原始社会宣告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

  • 刘宋大将薛安都:专门为刘宋守护叛乱的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薛安都(410年-469年),字休达,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南北朝时期宋朝名将。薛安都早年出仕北魏,以军功担任雍秦二州都统,后与同族薛永宗起兵叛变,失败后投奔刘宋,被任命为扬武将军、北弘农太守。元嘉北伐时,薛安都任建武将军,随柳元景攻克陕城,但因王玄谟兵败而退回。此后,薛安都先后平定刘劭、鲁爽

  • 灭蜀先锋康延孝:灭了前蜀却被后蜀主孟志祥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康延孝(?-926年),又名李绍琛,代北(今山西代县)人,一说为塞北部落胡人。五代时期将领。原为太原兵卒,因罪逃入后梁,在军中从队长累升为将校。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率百余骑投奔后唐,任捧日军使兼南面招讨指挥使,检校司空,守博州刺史。因有献计平梁之功,授检校太保、郑州防御使,赐名李绍琛,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