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上哪位荒唐皇帝跟着老鼠学治国经验

揭秘:历史上哪位荒唐皇帝跟着老鼠学治国经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12 更新时间:2024/2/5 12:28:58

公元493年的一天夜晚,南齐皇帝萧鸾轻装简从驾临潘妃居所,偶然发现一个衣冠不整的孩子与几个成年太监做游戏,便喝问其故,太监不敢隐瞒,说是二皇子殿下正在抓坏人(其实是老鼠),因为白天坏人不出来,所以晚上抓。萧鸾摇了摇头,一声不吭的走了。这位二皇子殿下,正是本的主人翁----萧齐末代皇帝萧宝卷,由于其生母早亡,交与潘妃抚养,天性不爱读书,整天迷恋抓老鼠。谁曾料到,他居然从多年的抓老鼠游戏中悟到了“祸国殃民”的法门,并荣登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皇帝排行榜之首,真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令人目瞪口呆。说起来呀,抓老鼠不是很容易,小时候老赵也抓过,自以为还算身手敏捷,可跟老鼠比起来,简直就是大笨熊一个,但若偶尔抓到一只,那成就感必是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的。长在皇宫里的萧宝卷,其实并不幸福,成天面对死气沉沉的太监、宫女,还不如抓老鼠有趣呢。由于他大哥萧宝义是个残疾人,无法执政,萧宝卷顺理成章地做了皇位继承人。

公元498年,也就是永泰元年七月,萧鸾在持续的高温中驾崩,萧宝卷开始他师从老鼠的治国理政生涯,谁说不读书就不能做皇帝?读书,那是臣子们换饭碗、求升迁的玩意,人萧宝卷会抓老鼠那就足够了。老鼠师父说,白天不好玩,晚上才好玩。于是,萧齐政坛的作息表完全彻底的颠倒了,公大臣们早起入朝奏事,可怜总是在那里等他,常常要等到天黑,才可能见到他的面;运气不好的话,等上一整天,也未必能见到他的影子。很多资深大臣在他这位资浅皇帝面前吃瘪,常常说不上几句话,便被赶了出来。因为皇帝陛下刚刚起床,还有许多功课没做呢。什么功课,晚上的娱乐呀。对老鼠师父来说,萧宝卷确乎是个好学生。

漱洗完毕、吃饱喝足之后,他不是开私人迪斯科舞会,命令打鼓奏乐,让百余侍从在一起大呼小叫,就是去骑马。他骑马也是有特点的,不是去郊外纵马取乐,而是躲在后宫里骑,跟欧洲的室内马术操练差不多。老鼠师父还说了,你以前抓我的时候,看我是怎么躲你的,有本事你也装一回我,让别人来抓,那可其乐无穷呀。于是乎,萧宝卷果真身体力行去实践扮老鼠的角色,一月中至少有20多天要出外,而且大多是在夜晚,“入富室取物,无不荡尽。”因为是扮演老鼠偷东西嘛,所以不能被人发现,如果有人无疑中发现了他,那就成倒霉蛋儿了,遇上准被格杀。时间一长,地方官也学精了,到处安插眼线,确保提前掌握老鼠皇帝的行踪,以便及时疏散百姓,让皇帝尽情获得成就感。

如此一来,萧宝卷觉得没意思了。你想啊,老鼠遇不到黑猫警长,没有刺激,多失落呀!所以,在多年积累的抓老鼠经验的点拨下,萧宝卷开始着眼于祸害人了,在他眼里,什么王公大臣,什么草民百姓,还不如他的老鼠师父呢。一次,萧宝卷出去抓“老鼠”,途经沈公城,在道路旁边的一处高障旁,突然听到一阵阵争吵的声音。这家伙多年抓老鼠修炼得耳朵尖,警惕性高,反应灵敏,马上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径直闯入人家,看到床上躺着一位赤身裸体、等待分娩的产妇。产妇已经痛得叫声不止,全身大汗淋漓,听到“皇帝驾到”的喊声,她的丈夫连忙跪在地上,不敢仰视,身体颤抖不止。

萧宝卷命令两个士兵跳上床,要他们按住产妇的手脚,他要做一个游戏,以前抓到老鼠,他也是这么做的,从腰间抽出宝剑,嘴里说道:“朕倒要看看你老婆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男还是女!”。一声撕裂心肺的惨叫,圆鼓鼓的肚皮从上到下瞬间列开来,产妇当场毙命。士兵迅速动手,从产妇肚子里拖出婴儿当场验示,结果是个女婴。师从老鼠,萧宝卷最得意之作,即是与王公大臣们斗法。他老爹曾教育他许多治国理政的法门,他全当耳边风,但有一句话他是记住了的,就是“作事不可在人后”,他有体会呀,抓老鼠慢一步都不行,可见教育问题实在应该着眼于孩子的兴趣点,老师家长们谨记吧。萧鸾生前十分信任的大臣江佑、江祀兄弟(萧宝卷的表叔)经常劝谏阻止他玩闹,令萧宝卷十分心烦,再加上宠臣茹法珍和梅虫儿常为二江兄弟所责骂,怀恨在心,不时在小皇帝面前告状。萧宝卷对这两个人就更加讨厌了,立刻下令抓来两个表叔杀掉。

始安王萧遥光起兵造反,这让萧宝卷很兴奋,造反的家伙不正是老鼠吗?正好将自己的长项派上用场。由于萧遥光事起仓促,萧宝卷成功地平定了叛乱,将萧遥光抓住杀掉。不久,他又在近臣的怂恿下杀了平定萧遥光之乱的功臣,接着又把父亲在位时的几个老臣召入宫中,毒酒赐死。这下,满朝官员噤若寒蝉,没人再敢对他的所作所为说个不字了。跟着老鼠学治国,结局还能有个好?永元三年初(501年),梁武帝萧衍在襄阳起兵,发誓消灭这位老鼠皇帝,同年十月,机敏如老鼠的萧宝卷却被近臣所害,年仅十九岁,报应啊!萧衍贬他为东昏侯,谥号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明朝铁骨忠臣:竟然以一介书生挫败燕王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燕王朱棣为什么谋反,明朝唯一善终的开国功臣,明朝燕王朱棣怎么篡位

    1402年6月南京城金川门缓缓打开,燕王朱棣率“靖难”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城中,与此同时皇宫中冒起滚滚浓烟,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至此这场历时三年之久的皇位争夺战,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战争有胜负,人们有喜悲,战争的烽火刚刚熄灭,朱棣就下达了大明第一号通缉令,目标是建文帝手下的五十多个“奸党”。时间

  • 曾与朱棣约定平分天下的宁王最终却是一世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经常用“一诺千金”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但反之如果光是许诺,最终却没有兑现,就成“画饼”了。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为激励员工,老板们纷纷对下属画出各种大小不同“饼”,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但其实在中国古代,人们早就精确的掌握了这种“画饼”技术。1398年洪武皇帝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

  • 赵国创始人赵无恤:小妾生的微贱庶子逆袭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赵国在战国时期一直是军事实力强劲,可与秦国一战的大国,而在春秋时期,其实是没有赵国的。赵国的始祖名叫赵襄子,别名赵无恤,他是晋国大臣赵鞅赵简子的庶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老婆养的。放在我们现代,当个小儿子那是没什么,说不定还能得到父母更多的疼爱,但是放在战国时期,那就是原罪了。你不是正妻生的,你就

  • 赵武灵王:最有魄力的国君和他的“胡服骑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先祖是华夏族的一支,其君嬴姓,赵氏。赵氏起初是晋国的权臣,春秋中后期开始掌权晋国,直到三家分晋之后建立赵国。 赵国建立之初,军力弱。直到赵武灵王的出现,赵武灵王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

  • 西晋灭吴两大名将:一是超级学霸 一个是回头浪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西晋的两位名将,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灭吴。而孙皓又中了晋军的反间计,调走了西陵的最后一个名将。至此,西晋双“车”驰骋,而东吴几乎只剩下“士”和“相”保护着可怜的老“帅”。杜预是个文理工通才杜预属于“官二代”,祖上曾任过尚书之类的部级干部。可惜的是,在曹魏时代,和曹家本来就不对眼,他父亲性格又

  • 夏朝开国君主夏启:中国第一个历史朝代的建立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屈原的《天问》中说,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旋即分别。怀孕的涂山氏女在伤念中生下启后就死了。所以,启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是个苦孩子。禹死后,启破坏了禅让制,自行袭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从此,原始社会宣告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

  • 刘宋大将薛安都:专门为刘宋守护叛乱的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薛安都(410年-469年),字休达,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南北朝时期宋朝名将。薛安都早年出仕北魏,以军功担任雍秦二州都统,后与同族薛永宗起兵叛变,失败后投奔刘宋,被任命为扬武将军、北弘农太守。元嘉北伐时,薛安都任建武将军,随柳元景攻克陕城,但因王玄谟兵败而退回。此后,薛安都先后平定刘劭、鲁爽

  • 灭蜀先锋康延孝:灭了前蜀却被后蜀主孟志祥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康延孝(?-926年),又名李绍琛,代北(今山西代县)人,一说为塞北部落胡人。五代时期将领。原为太原兵卒,因罪逃入后梁,在军中从队长累升为将校。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率百余骑投奔后唐,任捧日军使兼南面招讨指挥使,检校司空,守博州刺史。因有献计平梁之功,授检校太保、郑州防御使,赐名李绍琛,迁保

  • 后梁大将段凝:身处两朝却都被排挤最终被冤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段凝,开封人也。本名明远,少颖悟,多智数。初为渑池簿,脱荷衣以事梁祖,梁祖渐器之。开平三年十月,自东头供奉官授右威卫大将军,充左军巡使兼水北巡检使。凝妹为梁祖美人,故稍委心腹。四年五月,授怀州刺史。乾化元年十二月,梁祖北征回,过郡,凝贡献加等,梁祖大悦。梁祖复北,凝迎奉进贡,有加于前。段凝聪明机智,

  • 杨吴大将李神福:打遍江南无敌手的江南第一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李神福,唐末吴王杨行密属下名将。早年与刘威等人一起追随杨行密开创基业,南征北战,所向有功。884年,巨盗陈儒聚众攻舒州,刺史向当时任庐州刺史的杨行密求援,但杨行密没有足够兵力,于是问计于李福福。李神福只以少量兵力多带旗帜,从小道潜入舒州,指划地形,好像人多势众的样子,陈儒畏惧,于是趁夜逃跑,舒州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