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李光耀是如何带领新加坡发家致富的?

揭秘:李光耀是如何带领新加坡发家致富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13 更新时间:2024/2/5 12:26:49

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 卡莱尔(Thomas Carlyle)曾经说:“世界历史只不过是伟人的传记。” 尽管这种说法对普罗大众有失公允,但它无疑指出了英雄式伟人在一些重要历史进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事实。光耀,在新加坡历史上便是这样一种决定性的存在。

新加坡的“发家史”与李光耀的“个人史”密不可分。在执政新加坡的 31 年(1959-1990),李光耀把新加坡这个缺乏资源禀赋的弹丸之地,送入发达国家之列,创造了亚洲的经济奇迹。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60 年,新加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只有 2530 美元,这一数字在 1990 年李光耀辞任总理时已上升至 16554 美元;2013 年,更是上涨至 36898 美元,接近1960 年的15 倍,位列全球第九位,超过了美国以及曾经作为其殖民者的英国。

这样的高速发展是以李光耀的“柔性独裁主义”(Soft Authoritarianism)为基础的。尽管新加坡在形式上实行自由结社与代议制民主,但人民行动党赢得了自 1959 年以来的每一次议会选举,反对派遭到强力打压。李光耀政府利用改变选举规则来降低反对党获得投票的可能性,并用诽谤罪控告反对党候选人。

另外,李光耀的裙带政治也广受诟病,与李光耀相关的少数人占有着新加坡的大多数权力,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为李光耀的长子,而李光耀的二儿子及其妻子也在新加坡政府机构和国企中担任要职。

在李光耀的柔性独裁主义下,媒体受到严格管制,不敢随意批评政府,外媒如果批评新加坡政府将面临被驱逐的危险。而严刑峻法也几乎涵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贩毒可以被判处死刑,即便嚼口香糖也被判非法。

有人批评这样的政治体制称否定基本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但这种高效率、低成本的“专制”,正是李光耀的执政哲学。他并不相信民主以及平等,他崇尚精英社会,他创造的“新加坡模式”实际上促进了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增长。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Kumar Sen) 1988 年在其著作《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将这一现象总结为 “李光耀命题”,即自由和权利反而会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虽然新加坡的民主体制是否合理仍存争议,但新加坡经济上的成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李光耀命题”的正确。

民众对于李光耀的支持表明,他在经济上给予国民的满足暂缓了人们对民主的需求。对于“柔性独裁主义”的说法,李光耀曾这样回应: “独裁意味着你的政策没能获得人们的赞许。而我的政策每四到五年就受到大多数选民的支持,支持率从不低于 60%,我不认为我是任意义上的独裁。”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萨菲尔曾评论到,李光耀是“世界上最聪明,同时也是最得人心的专制者”。因为他英明而正确的“专制”,为其大刀阔斧地实行经济改革奠定了政治基础。

在 1965 年新加坡宣布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的时候,新加坡还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在建国初始,李光耀便意识到,对于缺乏资源禀赋的新加坡来说,必须通过对外开放、吸引来自美日等发达国家资本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他彻底拒绝了传统经济学家的“新殖民主义”理论,即认为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又发展中国家出售消费品是经济侵略的看法。他说:“新加坡也没有天然资源可供跨国公司‘剥削’,如果跨国公司能让我们的工人获得有报酬的工作,并教授他们技能、工程技术和管理的技巧,我们就应该把它们争取过来。”

随着跨国公司的进驻,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

2015 年经济自由度指数”中,新加坡名列全球第二。

李光耀还高瞻远瞩地将成为区域金融中心作为其发展目标,大力扶持金融市场。 新加坡建国后,政府通过提供税收、管理上的种种优惠,鼓励金融发展,并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吸引跨国金融机构。 新加坡早在 1968 年便建立了亚洲美元市场,开始走上金融国际化的道路。同时新加坡还借鉴外国经验不断改革和完善其金融制度。根据 2014 年 9 月颁布的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加坡如今已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仅次于纽约、伦敦和香港。

在李光耀金融改革的路上,谨慎与创新并行。在很长时间里,李光耀都坚持对金融行业采取了严格的条规和缜密的监管,以赢得国外银行家对新加坡的信任,而非积极引进各种创新金融产品,以求激进的发展。李光耀说:“我相信我们需要更多时间建立新加坡的地位和声誉。”

当时新加坡设立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货币发行局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分别执行金融监管、货币发行和管理外汇储备的职能,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有效地促进了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但也有一些批评者曾这么写道:“在香港,没有明禁止就可以做。在新加坡,没有明文批准就不可以做。”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 90 年代,李光耀逐渐意识到新加坡金融市场相对于国际市场的落后,于是开始推动进一步的改革。1998 年,在李光耀的支持下,金融管理局进行了改组,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同时赋予了市场参与者更多的权利,进一步开放国内银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放宽监管以让市场发挥更大的创意来推出新的金融产品。这些举措进一步推动了新加坡的金融发展,使其适应了金融全球化的趋势。

李光耀在其回忆录《经济腾飞路》“金融中心的故事”一章中总结道:“我们的金融中心发展史所写下的是这样的故事:如何努力建立正直之邦的信誉,如何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官员,训练他们具有监管银行、股票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能力,以便把金融体制发生崩溃的风险,减至最低程度。”

事实上,在李光耀的带领下所建立的强大金融体制的确经受住了 1987 年、1997 年甚至 2008 年金融风暴的冲击。

被誉为国有资本运营典范的“淡马锡模式”,也是李光耀的杰作之一。1974 年,新加坡政府决定建立淡马锡公司,由新加坡财政部全资拥有,专门经营和管理原国家投入到各类政联企业(与政府关联的公司)资本的国家资产,以“通过有效的监督和商业性战略投资来培育世界级公司。”

淡马锡对于政联企业的监管,不仅促进这些公司快速发展,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同时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顾清扬副教授还认为,国有资产增值后利润的回报丰富了政府财政收入,解决了新加坡的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降低了企业税率,为新加坡创造了一个亲商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投资和促进本国企业扩大再生产,进入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循环模式。

另外,中央公积金制度也是李光耀留下的宝贵遗产。该制度创建于殖民地时代的 1955 年,最初仅仅限于为雇员提供退休保障的社保强制储蓄计划,后来由李光耀发扬光大,最终演变为包括养老、医疗与住房等在内的自我保障与家庭保障计划。

中央公积金制度是强制储蓄与投资,账户上的钱是可以继承的,因此该制度本质上是强制每个人为自己(及直系亲属)负责。同时,新加坡曾多次降低遗产税,2008 年,新加坡更是取消了遗产税。这样的中央公积金以及遗产税制度,使社会有了资本积累与社会存续的基本动力。

通过这些制度,政府试图传递的信息是,要依赖自己和家庭的力量,而非政府。而如果你陷入贫穷,那是你自己的问题。李光耀是西方福利制度的反对者,在新加坡,福利并不是一个好词。政府尽管也有一些针对有需要者的援助计划,但这些计划规模非常小并要求严格,比如被裁员工不会有救济金,不过他们会被纳入培训计划等。

李光耀其他的经济政策还包括创建廉洁高效的政府、限制工会特权以及工人工资的上涨,以保证资本回报率,鼓励企业发展等等。这些“精心算计”的举措都是保证“李光耀命题”正确的前提条件。

关于这些政策的合理性和可复制性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但对于新加坡来说,李光耀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他带领新加坡人民走向现代化,同时也定义了新加坡生活、文化的方方面面。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Nicholas Kristof 对其的评价:“其他领导人也重新塑造了他们的国家,比如土耳其的 Kemal Ataturk,俄罗斯的列宁,中国的邓小平,但没有一个人在其人民身上留下了比李光耀更深的足迹。”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没有了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李光耀,新加坡的政治能否制度化;如果既失去了“英雄”的庇护,又没有更普适的政治制度作为依托,新加坡经济的未来会驶向何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光耀与柯玉芝的爱情故事:一个甲子的爱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据新加坡政府10月2日发出的声明:“李光耀夫人柯玉芝傍晚5时40分在家中安祥辞世,享年89岁。”柯玉芝自2008年中风,其后即长期卧床,无法言语。柯玉芝2008年中风以前,经常可以看到她陪同李光耀到处访视,在许多相片中,总是看到她身着旗袍,非常端庄,她与李光耀的爱情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1944年,她

  • 王阳明曾伪造兵书传檄天下勤王:大败宁王叛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经此朱宸濠之变,王阳明益信“良知”二字,真圣门正法眼藏,乃曰:“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又曰:“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动心为耻明弘治元年(1488年),江西布政使参议诸养和的千金小姐出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不为人知的一代雄主:汉宣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中宗汉宣帝我认为才是西汉王朝最为明君最为雄主的一位帝王,文治武功!西汉王朝只给4个帝王有庙号,除了太祖刘邦,武帝刘彻,文帝等,接下来的就是汉宣帝的中宗皇帝了武帝刘彻好大喜功,要不是前两任文景之治留下的底子,刘彻早就把西汉玩玩了,凭刘彻那种玩法,西汉真撑不了多长时间,汉武帝晚期国家就有点岌岌可危走下坡

  • 揭秘:历史上哪位荒唐皇帝跟着老鼠学治国经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493年的一天夜晚,南齐皇帝萧鸾轻装简从驾临潘妃居所,偶然发现一个衣冠不整的孩子与几个成年太监做游戏,便喝问其故,太监不敢隐瞒,说是二皇子殿下正在抓坏人(其实是老鼠),因为白天坏人不出来,所以晚上抓。萧鸾摇了摇头,一声不吭的走了。这位二皇子殿下,正是本文的主人翁----萧齐末代皇帝萧宝卷,由于其

  • 大明朝铁骨忠臣:竟然以一介书生挫败燕王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燕王朱棣为什么谋反,明朝唯一善终的开国功臣,明朝燕王朱棣怎么篡位

    1402年6月南京城金川门缓缓打开,燕王朱棣率“靖难”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城中,与此同时皇宫中冒起滚滚浓烟,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至此这场历时三年之久的皇位争夺战,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战争有胜负,人们有喜悲,战争的烽火刚刚熄灭,朱棣就下达了大明第一号通缉令,目标是建文帝手下的五十多个“奸党”。时间

  • 曾与朱棣约定平分天下的宁王最终却是一世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经常用“一诺千金”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但反之如果光是许诺,最终却没有兑现,就成“画饼”了。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为激励员工,老板们纷纷对下属画出各种大小不同“饼”,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但其实在中国古代,人们早就精确的掌握了这种“画饼”技术。1398年洪武皇帝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

  • 赵国创始人赵无恤:小妾生的微贱庶子逆袭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赵国在战国时期一直是军事实力强劲,可与秦国一战的大国,而在春秋时期,其实是没有赵国的。赵国的始祖名叫赵襄子,别名赵无恤,他是晋国大臣赵鞅赵简子的庶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老婆养的。放在我们现代,当个小儿子那是没什么,说不定还能得到父母更多的疼爱,但是放在战国时期,那就是原罪了。你不是正妻生的,你就

  • 赵武灵王:最有魄力的国君和他的“胡服骑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先祖是华夏族的一支,其君嬴姓,赵氏。赵氏起初是晋国的权臣,春秋中后期开始掌权晋国,直到三家分晋之后建立赵国。 赵国建立之初,军力弱。直到赵武灵王的出现,赵武灵王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

  • 西晋灭吴两大名将:一是超级学霸 一个是回头浪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西晋的两位名将,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灭吴。而孙皓又中了晋军的反间计,调走了西陵的最后一个名将。至此,西晋双“车”驰骋,而东吴几乎只剩下“士”和“相”保护着可怜的老“帅”。杜预是个文理工通才杜预属于“官二代”,祖上曾任过尚书之类的部级干部。可惜的是,在曹魏时代,和曹家本来就不对眼,他父亲性格又

  • 夏朝开国君主夏启:中国第一个历史朝代的建立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屈原的《天问》中说,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旋即分别。怀孕的涂山氏女在伤念中生下启后就死了。所以,启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是个苦孩子。禹死后,启破坏了禅让制,自行袭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从此,原始社会宣告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